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

曹操出言後,朝堂之上的衆將一時間鴉雀無聲,竟是無人應答,曹操見此情形,微微嘆息了一聲,他心知此番前去,定要與曹丕聯合在一處相互配合,而就算是能夠將南陽保全下來,曹丕此番出征也是難言成功,在與曹植的鬥爭之中,終於完全處於了下風,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自然是任誰都不願意與曹丕合作。

終於,又等了片刻之後,曹操無奈之下又是看向曹植,口中問道:“子建以爲,何人可以堪此大任,諸葛亮與呂蒙聯軍,其聲勢計謀定然是十分難以應付,好在我軍兵力十分充足。若是計謀得當,也是可以一戰。”

見曹操又是將這個難題拋給了自己,曹植只得掃視了一圈這朝堂之中的衆人,這個問題,其實曹植是十分不想回答的,不管他推薦何人前往,一旦此去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都會讓其推薦之人懷恨在心。

但既然曹操相問,這又是不得不回答的境地,曹植知道,自己是絕對不會率軍前去的,自己雖計謀上可以與曹丕一較高下並且不落下風,但真正親自領兵絕非是自己所長,於是他將目光掃視一番後,再次看向曹操之時已然是一副胸有成竹之色。

“父親也知,此番兄長身側也是有不少強人相助,夏侯淵,曹洪乃是我陣中有數的武將,而司馬懿也是頗有些才學,時常爲兄長出謀劃策,故而兄長能夠在諸葛亮與呂蒙的夾攻之下仍舊堅持到了如今,依植之見,確是當派遣一得力大將,再攜數萬軍士南下直奔潁川而去,再到陳郡,修整之後與身在南陽的兄長遙相呼應,再逐個擊破,當可以將諸葛亮與呂蒙擊退,至少可保南陽之地無憂。”

曹植並未立即便說出推薦之人,而是略略分析了一番當前的形勢,在曹植心中,諸葛亮與孫權雖然暫時得以結盟,但二人心中肯定是各有打算,一旦沒有攻下南陽便各自損兵折將,那這個本就沒有真心的結盟定然是不堪一擊,結盟一破,形勢又回到了之前的地步,那麼不但南陽可以保全,若是指揮得當之下,一鼓作氣將汝南攻下也不是不可能完成之事。

“子建之言頗得我心,既然如此,想來子建心中也是早有人選,當着衆人之面,就不要顧左右而言他了!”

顯然,曹植是什麼性情,曹操心中還是十分熟知的,曹植這才微微拜了一拜,言道:“兒臣斗膽舉薦張遼將軍爲主將率軍南下,定可幫助兄長將諸葛亮與呂蒙擊退。”

“爲何?”顯然,曹操是不會任憑曹植隨意舉薦一人的,雖然張遼這個名字一出口曹操面上便多了幾分笑意,顯然這個建議與他自己心中所想還是十分契合的。

“張遼將軍這十數年來在我軍中四處征討,戰功累累,更是曾親自勸降昌豨,破袁紹之時也是立下赫赫戰功,還曾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更爲重要的是之前我軍與周瑜在合肥大戰之時,張遼將軍幾乎是以一己之力便戰敗了周瑜麾下那十數員將領,威震孫權軍中,兒臣早已聽聞,江東之人最爲忌憚的,正是我軍中張遼將軍,故而此番若是張遼將軍率軍前去,定可收到奇效。”

曹植這一番話,既是將張遼在曹操麾下的這些年來所立下的赫赫戰功盡皆說了一番,又是點明瞭爲何張遼纔是這一次出征支援曹丕的合適人選,曹操聽罷,連連頷首,顯然對於曹植的這番解釋也是十分滿意。

曹植見此情形,這才暗中鬆了口氣,他之所以推薦張遼,除了其說出的那幾點之外,還有着另外一個更爲重要的原由,那便是張遼並不是在曹軍之中根深蒂固的那些曹操宗親。

在曹操舉事的早期,幾乎是全靠着曹操的那些宗親兄弟,主要是曹家與夏侯家的那些兄弟的幫助,這才逐漸在中原站穩了腳跟。曹洪,曹仁等人,更是在早年救下過曹操的性命。

所以到了此時,這兩股勢力在曹軍之中根深蒂固,並且十分囂張跋扈,曹植本就對於此事頗有些不喜,而那些宗親又多與曹丕相親近,認爲曹丕頗有些曹操早年的風采,極力的推舉曹丕作爲曹操的繼承人來培養。

在這種情形之下,曹植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盡力與曹操麾下那些非曹氏宗親的將領多加親近,在這個過程之中,曹植早已發覺像張遼,徐晃,于禁,李典,樂進等人,其才能甚至比之那些得勢的曹氏宗親更加深厚,於是這些年來,曹植漸漸與這些人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張遼,更是其中與曹植頗爲投緣的一個,只是二人平日裡都是極力的隱藏着這一層關係,甚至於曹操都還不知二人的深交。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將張遼派遣到曹丕陣前,曹植能夠確保張遼不會通過這一次與曹丕結盟,並且以張遼的能力,若是能夠戰勝諸葛亮與呂蒙並且將功勞全部攬在自己的身上,也能夠更加進一步的打擊曹丕一番。

這一層關係,曹植與張遼自然心照不宣,但曹操卻是並未察覺,當下便看向正站在隊列之中面上一片波瀾不驚之色的張遼,問道:“文遠可敢率軍前往,助子桓將諸葛亮與呂蒙盡皆戰退?”

張遼此時也已然是年近五旬的年歲,但看上去卻依舊是一副盛年的模樣,聞言只是輕輕一撫短鬚,上前一步抱拳道:“區區江東兩萬敗軍之將,遼又怎敢推脫,此番主公既然有所吩咐,遼定當竭盡全力,力爭將我軍失去的汝南之地幫助子桓將軍奪回!”

曹操知道,以張遼的爲人,無論什麼情況之下都是不會推脫戰事的,於是大手一揮,向張遼言道:“今日文遠便休整一番,而後率軍三萬,任選隨行將領五人,明日便出發,就依照子建之言,直奔陳郡!與子桓遙相呼應,將諸葛亮與呂蒙逐個擊破!”

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78章 脫離第56章 無心插柳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452章 說服第81章 死於安樂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17章 誘敵第187章 王對王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75章 夜談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383章 兩條路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102章 戰況第3章 父子相見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31章 浴血第50章 萍水相逢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6章 前路多艱第254章 猜疑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452章 說服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64章 一拍即合第45章 出使江東第37章 一戰成名第279章 服衆第305章 捷報第277章 得與失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56章 無心插柳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48章 神秘少女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00章 終歸來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452章 說服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253章 觀虎鬥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28章 期限已至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72章 暫且離去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8章 兵甲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109章 妥協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
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78章 脫離第56章 無心插柳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452章 說服第81章 死於安樂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17章 誘敵第187章 王對王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75章 夜談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383章 兩條路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102章 戰況第3章 父子相見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31章 浴血第50章 萍水相逢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6章 前路多艱第254章 猜疑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452章 說服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64章 一拍即合第45章 出使江東第37章 一戰成名第279章 服衆第305章 捷報第277章 得與失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56章 無心插柳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48章 神秘少女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00章 終歸來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452章 說服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253章 觀虎鬥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28章 期限已至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72章 暫且離去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8章 兵甲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109章 妥協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