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引燃糧草

這一夜,空中電閃雷鳴,大滴大滴的雨水灑落在溼潤的土地之上,這是一個在江東這樣的地界上不宜外出活動的夜晚,但鄱陽守軍的營寨內外,卻依舊是人頭攢動,巡邏的軍士不但並未因此而比往日少,反而增加了不少。

顯然,諸葛亮之前利用風雨之夜對江東的突襲,讓呂蒙與陸遜二人記憶猶新,諸葛亮能夠觀測天象而判斷出氣候的本事,也正是通過那一次突襲方纔讓包括江東在內的中原人士熟知。

所以這一夜,乃是呂蒙與陸遜二人所判定的諸葛亮最爲有可能襲擊鄱陽之時,所以此夜不但軍士們並未得到休息,就連他們二位都督,也是在帥帳之中對坐,策略早已經在二人的心中,他們並不出言,只是時刻準備着迎接這至關重要的一戰。

江東守軍營寨之中的情形,此時已經全部落在了黑暗之中一身輕裝的關平眼中,關平此時正趴伏在距離江東營寨兩三裡之外的一處土丘之上,遠遠的看着漆黑一片的營寨,他心頭不禁對於諸葛亮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幾分,之前諸葛亮在他耳旁叮囑之事,正是這雨夜江東軍士定然會加緊守衛,以及如何在此情形之下突入其營寨中之法。

回首看時,關平只見自己身後的一千死士已然全部都換上了緊身夜行衣,在雨水的映襯之下,若是不細細看來,卻是無法看出這是一千軍士趴伏在地上。

此番前來,關平與這一千軍士皆是隻攜帶了短刃,以及一個不大的瓶子,瓶子之中裝着的,全部都是引火之物,關平這一次突襲的目的很明顯,那便是讓呂蒙與陸遜以爲自己乃是諸葛亮所派遣而來的先頭部隊,目的是焚燬江東營寨之中的糧草,這樣一來,只要能夠引燃大火,便可以造成江東營寨之中的些許混亂。

而在這時起,關平的任務方纔算是剛剛開始,他要在江東營寨混亂之時有目的性的向一個方向撤退,讓呂蒙與陸遜二人以爲他是想要將他們引向一處,而後在那一處放置一些疑兵,如此一來,疑兵一旦被呂蒙與陸遜二人發覺,二人便會以爲他們識破了諸葛亮的擊破,想要與那暴露的疑兵交戰之時,纔算是落入了諸葛亮的計算之中。

這樣複雜的計謀,之前關平實在是沒有經歷過,單隻在腦中想一想這整個過程,關平都是有些頭大,而他卻成了這其中最爲重要的一環,讓他直到此事心都是咚咚直跳,他只能是儘量將那些與自己無關的過程暫時拋在腦後,此時所計算的,就只有如何能夠先將這一千死士成功的帶入到江東營寨糧草所在之處。

轉眼間,午夜已過,江東營寨四周的軍士換了一班又一班,只是爲了保證留在營中的人全都都是精神最爲飽滿的,被替換下去的軍士回到營中後,便趕忙開始休息,養精蓄銳以準備下一班巡邏,或是隨時可能前來的諸葛亮大軍。

雖然營中加強了守備和巡邏,但針對的,卻大都是營寨的四周,以及諸葛亮屯兵的方向,呂蒙與陸遜堅信,諸葛亮那麼多大軍若是有大範圍的移動,一定會讓自己察覺的,故而作爲在營寨最後方的糧草存放之處,相比於前方反而是守備相對較爲薄弱的地方。

隨着時間的推移,風雨愈發的大了,兩隊相互走來的軍士,要等到只剩下幾步之遙的時候方纔能夠看清自己的同伴,但他們已經是按照兩位都督的將令,將自己的眼睛睜得十分之大,生怕錯過了混進營中的外人。

此時的關平,正在繞着營寨二三裡之外的土丘,一點點向營寨後方移動,一千黑衣短刃的死士,皆是分散開來,並且匍匐前行,在大雨之中藉着夜色的掩護,他們相互之間都不能看到彼此,只能通過模仿江東境內常見的尖銳鳥鳴之聲告知同伴自己的存在。

靠着這樣的方式,關平等人一路來到了江東大軍營寨的後方一二里處,關平此時將五百人留在外圍警戒,自己親自帶領着五百死士,並且沒人都攜帶了兩三分引火之物,畢竟這樣的雨夜,想要將糧草引燃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這個年代,沒有比火光再有效的製造混亂之物了。

倦意,已經是開始向幾乎徹夜未眠的呂蒙與陸遜襲來,但他們二人皆是依舊在帥帳之中端坐着,他們知道,越是到了這個時候,越是諸葛亮容易發動襲擊的時候,諸葛亮對於時機的把握,無疑是出神入化的。

就算今夜諸葛亮並沒有如同想象之中的那般襲來,他們也相信這一夜並沒有白白浪費,因爲放棄了這樣好的機會,只能說明諸葛亮其實並沒有他們看起來那樣十足的信心。

但是,這樣的想法纔剛剛在二人的腦海之中形成,在距離午夜剛剛過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候,營中的平靜終於如同二人預計的那樣被打破了。

“都督,營寨後方遇襲,敵軍不知爲何混入了存放糧草的帳中,並且攜帶了大量引火之物,一半糧草已然起火!”

“這……”

糧草起火,二人並未有甚驚慌,這裡距離江東十分之近,並不缺乏糧草,但營寨後方被人潛入,諸葛亮到底是什麼用意,這纔是他們此時心中所想。

“那裡並不會有太多敵軍,即刻調派三千軍士,隨我前去探查,其餘人等不得擅自移動,聽呂蒙都督號令!”

陸遜與呂蒙對視一眼後,一面對這名軍士發號施令,一面拿起自己的兵器,快步向帥帳之外走去。

此時,在付出了二三百名死士的生命之後,關平終於完成了這第一個任務,但他卻並未立即撤回,因爲這裡除了原本的守衛之外,還沒有新增援人馬的到來,他要等到有分量的人發覺自己之後,方纔能夠開始撤退,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堅持到那個時候,不要死在這裡。

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5章 剿匪第38章 江夏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49章 救美第84章 志趣相投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278章 邀戰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126章 直奔武陵第51章 見於堂前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96章 提請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102章 戰況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21章 以退爲進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0章 連環之計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254章 猜疑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407章 渾水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360章 抱佛腳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473章 潁川鄧艾第299章 行動第157章 拒絕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57章 半日之緣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167章 痛處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30章 埋刺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80章 龍潭虎穴第412章 發難第22章 大軍壓境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57章 仁心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98章 灌醉第173章 智取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497章 要挾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107章 曹丞相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437章 硬碰硬第24章 孤身入城第19章 領罰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383章 兩條路第10章 終有一別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70章 連環之計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39章 再出奇謀
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5章 剿匪第38章 江夏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49章 救美第84章 志趣相投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278章 邀戰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126章 直奔武陵第51章 見於堂前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96章 提請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102章 戰況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216章 佯攻(第一更)第21章 以退爲進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0章 連環之計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254章 猜疑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407章 渾水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360章 抱佛腳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473章 潁川鄧艾第299章 行動第157章 拒絕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57章 半日之緣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167章 痛處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30章 埋刺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80章 龍潭虎穴第412章 發難第22章 大軍壓境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57章 仁心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98章 灌醉第173章 智取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497章 要挾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107章 曹丞相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437章 硬碰硬第24章 孤身入城第19章 領罰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383章 兩條路第10章 終有一別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70章 連環之計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39章 再出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