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第二天,陳暮又去見了劉備手下幫他治理地方的幾位名士。

如樂安人周世,北海人熊敬等等,都是在歷史上沒有被寫入史書的人,智力估計不會超過50,頂多是一縣縣令之才,見個面就行。

主要還是沮授和簡雍,等與衆人打了個照面之後,劉關張帶着那羣名士出去處理今天的政務去了,陳暮就把沮授簡雍留下來,三個人開了一個謀士小班子會議。

值得一提的是,荀攸現在也在濟南。原本在劉備帳下做小吏,因爲才能出衆,被劉備向朝廷舉薦爲縣令,目前在東朝陽縣,將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

今天荀攸也來了,但陳暮卻沒有留下他,只留了沮授和簡雍。原因很簡單,荀攸背景複雜,身後有黨人的影子,遠遠還談不上自己人。

而沮授因爲之前就與劉關張陳交好,目前也是全心全意在劉備帳下做事,所以是可以信任的心腹,當然能參加高級會議。

這次會議也是劉備帳下的謀士第一次會議,如今謀士的規模還小,但小有小的好處,那就是意見容易統一。

“公與兄,憲和兄。”

陳暮跪坐在桌案後,毫不客氣地佔據了主位。

沮授簡雍分列兩邊,沮授正經許多,簡雍仗着和陳暮相熟,躺在席子上,毫無風度。

“子歸,你此次來青州,有何打算?”

沮授問了跟劉備一樣的問題。

面對沮授,陳暮的回答也不一樣,說道:“三件事,第一,建立一個情報機構。第二,開謀士掃盲班。第三,開一個書院。”

沮授迷茫道:“我......聽不懂。”

情報機構是什麼,謀士掃盲班又是什麼?書院的話倒是明白,是像太學一樣的教育機構嗎?

“情報機構者,邦汋之道也。行賄賂、刺殺、伺察、暗間之事。”

陳暮解釋了一句,邦汋一詞出自《周禮·秋官·士師》,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刺探敵方軍情之類的間諜就已經存在,只是一直不受統治者重視,沒有系統性大規模訓練。

這種情況要持續到唐朝武則天時代纔會出現,後來宋朝的皇城司,明代的錦衣衛東廠西廠,清朝的粘杆處,都是用來做維護統治者權力的工具。

情報的重要性現代人應該都很清楚,陳暮要創立這樣一個情報機構,在心中其實早就有腹稿,爲的是刺探一些有用的情報。

畢竟不可能一輩子拿史書當飯吃,歷史已經因爲他而改變,未來會發生什麼,誰也料想不到。

聽了他的解釋,簡雍和沮授互相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裡的茫然。

邦汋之道他們也懂,但系統訓練專業人員,鬼知道怎麼弄。

陳暮笑了笑:“爲你們介紹一個人。”

說着拍了拍手掌。

廳堂後面,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男子緩緩來到廳中,拱手道:“在下侯栩,字伯杼,見過二位。”

侯栩已經對張讓構不成威脅,張讓也就不再關注他。

洛陽監獄關的雖是重犯,一般來說,哪怕大赦天下也不會赦免造反的反賊。

但一來侯栩已經變成了無關痛癢的小人物,沒人會記得他是誰。

二來上行下效,加上王鈞幫忙,花了些錢就把人贖出來。

這是陳暮早就定下的一步棋,現在終於發揮了用處。

沮授和簡雍站起來回禮。

等侯栩坐下後,陳暮才說道:“從今日開始,侯栩先生就是我的青州別駕,而暗地裡,則是軍情司麾下間曹史,我爲軍情司司命,

公與爲主記室史,憲和爲參謀曹掾。”

沮授和簡雍面面相覷,就這麼莫名其妙設立一個官方機構了?

各地官員部門都有制式規定,私設機構是違法行爲,哪怕陳暮是青州刺史,劉備是濟南太守,也不能這麼無法無天吧。

沮授遲疑道:“這......算不算私設機構?”

陳暮點點頭:“算,不過你們要知道,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軍情司的作用就是打探各地情報,傳遞過來讓我們做內部參考,如各地豪強有沒有欺壓百姓,官員有沒有貪污成風,民心有沒有得到治理,這是維護地方穩定的秘密機構,所以你們不要對此有什麼牴觸情緒。”

“好吧。”

沮授不說話了,算是默認了這個機構的設立。

簡雍自然也不會說什麼。

他是劉備的親信,一切都會爲了劉備考慮,纔不會去想私設機構會不會違法的問題。

陳暮也當然不會跟他們說東漢朝廷已經維持不了多久,沮授聰明是聰明,也是智商有90以上的精英人物。

但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看出十年後二十年後是什麼局勢。

隨着陳暮獻策,收取了荊揚益三州田稅,如今的天下還算穩定,就算是諸葛亮一夜長大,怕也以爲漢朝統治還能繼續穩固下去吧。

“伯杼先生。”

陳暮又轉向侯栩道:“我昨夜已經與大哥商談過,你留在濟南,要人要錢大哥都會支持你,你先把濟南的軍情司的班底拉起來,交給你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幫我找出去年刺殺我大哥的幕後黑手。”

侯栩點點頭:“明白。”

“除此之外,我們還得討論一下如何治理濟南。”

陳暮開始做詳細規劃細節。

跟劉備他們交談,沒必要說這麼深層次,因爲說這些他們也不懂,只要告訴他們大概方向就行。

具體細節,就要交給下面人來做。

畢竟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讓領導做的話,那還要下面的人做什麼?

陳暮規劃的第一步,當然是在濟南開展地暖經濟。

先從富人們手裡收割一批錢財,再帶動其它產業。比如鐵礦產業、人工產業、糧食產業等等。

第二步就是發展水利建設,趁着冬季農閒時,徵全郡百姓開始服徭役。

反正在家閒着也是閒着,還不如出來做事。由官府出糧食,給一筆工錢,從黃河、漯水、濟水等大型河流當中截取支流出來,大興水利,開墾來年耕種的田土。

要知道當時服徭役是隻管飯,不給錢的。現在給工錢簡直是良心政府,這樣百姓的怨言也會少很多,到明年可耕種的田地則會多不少。

第三步就是鼓勵發明創造,如改進農具,發明新的耕地器具。

等濟南發展好了,再考慮從交州去搞棉花和占城稻的問題,畢竟這個時代從海上去越南,那跟找死沒有什麼區別,只有從陸路去。

很多人不知道,後世的越南,就是如今交州的一部分,所以實際上交州就有占城稻,只是沒有被推廣而已。

而且漢朝就有棉花,通過雲南的絲綢之路,如今在雲南,也就是益州雲南郡有種植。

可悲的是漢朝人把棉花當作一種觀賞植物,根本就不考慮它的實用效率。

一旦占城稻和棉花到手,青州的實力將會更上一層樓。

除了這些以外,陳暮手裡還有個大殺器,那就是海鹽。漢代的食鹽主要來源於鹽池,對於海鹽利用率不高。山東可是後世第一產鹽大省,食鹽主要來源也已經從鹽池變成了海水。

如果用明朝的曬鹽法,就能獲得大量的食鹽,在這個年代,食鹽就是錢,就是貨幣。君不見明清時代的鹽商哪個不是富得流油?

不過陳暮還沒有掌控青州全境,現在搞曬鹽法,就是給他人作嫁衣,還是提前做一下準備,等以後再說。

規劃了這些政務細節,事情也處理結束。

接下來幾天,陳暮就待在濟南,與侯栩一起將軍情司的班底人馬拉起來。

他以後世的特務機構爲核心,組建了這支新的情報部門,各人員都是秘密調派,第一批人馬都是劉備麾下精銳士兵,忠誠度極高,成爲首批軍情司探員。

按照陳暮的策劃, 這些人組織嚴密,上下級分工明確,有上層的領導部門,中層的行動人員,下層的情報人員。

通過各種辦法,比如吸納、僱傭、收買等方式,很快就將觸角伸向了東平陵縣各處。

而且這些情報人員自己也不清楚自己隸屬於哪個部門,因爲上下級都是一對一聯繫,情報傳遞方式也十分特殊,一旦事情敗露,或者出現了叛徒,也不會往上牽連。

比如陳暮與侯栩,侯栩與一名中層人員,這位中層人員再去吸納某個豪強府邸的奴僕,層層遞進。如果這名豪強奴僕被抓,供出那名中層人員,這名中層人員可能是縣裡某個店鋪老闆,可能是飯堂夥計,出事後,很快就能被組織察覺,從而切斷聯繫。

當然。

這只是一個比喻。

在青州,或者至少在濟南,軍情司一旦建立,哪怕某個人員暴露,也沒人敢去抓,至少劉備有這個實力將人保護起來。

至於真到了那個地步,是以後戰亂時期,軍情司安插去天下各處時候要遇上的事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陳暮待在濟南大概有半個月時間,這段時間他只做兩件事情,一件是推動地暖,第二件是軍情司組建,等這兩件事情步入正軌,也是他該離開的時候。

青州刺史的治所並不是濟南,是在濟南旁邊的齊國。

雖然他作爲刺史,可以將治所移往濟南。

但陳暮來青州可不是隻打算治理濟南一地,他是要控制整個青州,因此齊國必須去一趟。

到十一月下旬,陳暮離開了濟南,帶着關羽和典韋,往齊國而去。

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請假條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請假條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章 賄賂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十章 B計劃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請假條
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請假條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請假條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章 賄賂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十章 B計劃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請假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