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

袁家滿門被誅殺,極大地震動了朝綱,一時間整個洛陽公卿都不得不拜服於董卓的淫威之下,所有人都敢怒不敢言。

就連身爲天子的劉辯,都唯唯諾諾。穿着玄色十二旒冕服,跪坐在朝堂之上一言不發,頭頂像是有一隻無形的手,宛如一具提線木偶,董卓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

當董卓向他稟報袁隗所謂當“罪行”時,也是很快給出了答覆,甚至就連一絲憤怒都沒有。

劉辯這個人本來就膽小怯懦,當初劉宏之所以三番五次想立劉協爲帝,而不是考慮身爲嫡長子的劉辯,除了董太后的一部分原因以外,其實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爲他沒有帝王威嚴,不類已。

特別是朝堂局勢在去年一整年的時間都處於波譎雲詭的狀態之後,劉辯兩次登基爲帝,如傀儡一般任人擺佈,就可見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他所能夠決定。

歷史已經改變了。

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不管是劉協還是劉辯。隨着先帝去世,多股權勢輪番想上位掌控朝政,最終都塵歸塵,土歸土。

董卓一個地方軍閥,依舊得到了這天下。

這是陳暮影響的結果。

就連皇帝都三次易主,可見隨着陳暮入主中央,權力越大,他這隻蝴蝶煽動的翅膀造成的龍捲風也就越大。

漢末格局已經被改得差不多,未來這世界,就得看各自手段。

只是不管怎麼說,董卓打算從洛陽遷都的事情是必然會發生的,因爲還是屬於困境當中的唯一選擇,就好像溺水之人的救命稻草一樣不可改變,所以當袁隗一死,遷都之事,就順利得不像話。

眼看關東聯軍即將殺入洛陽,沒有人想倒在黎明前的黑夜,因此所有公卿一邊默默收拾着家產行李,按照董卓的吩咐準備啓程前往洛陽,一邊心中暗暗祈禱,希望關東聯軍能快一點打進來,早點解放他們。

洛陽城中,已是一片兵荒馬亂,朝中權貴,城中富人,城外百姓,紛紛拖家帶口,被驅趕着離開他們生活已久的洛陽,街面上人山人海,卻不再是往日的繁華與熱鬧,而是背井離鄉的哀怨與憂傷。

王允騎在高頭大馬上,回頭張望了一眼身後,身後是連綿的車隊和數不盡的士兵與百姓,遠處的洛陽城已經越來越遠,雖是朝陽初升,卻彷彿暮靄沉沉,這個古老的帝國充滿了暮氣。

“駕!”

董卓的車隊從他的身邊經過,身邊是無數護衛保護,向着長安的方向遠去。

“董卓......”

王允眯起了眼睛,現在的朝堂上,他可是董卓的頭號狗腿。

雖然還未入董卓幕僚核心層,但在朝堂之上的事情,董卓對他也是十分看重,將自己提拔爲司徒。

可是董卓卻絕不會知道,他身邊的親信,卻是一個朝思暮想都在要他命的人。

若自己能除掉董卓,西涼軍就沒有了主心骨,必然四散而去,到時候朝廷之上,就是自己掌控.......

王允撫摸着自己的山羊鬚,眼眸中閃爍着莫名的光。

到了那個時候,

自己必然名震天下。

不僅如三君八俊一般,受世人敬仰,成爲一代名士。

說不準待平定了天下,自己的後代子孫,也能如袁家楊家一樣,開闢出一個四世三公的豪門世家出來。

想到這裡,王允的看向董卓的目光,就變得更加狠厲起來。

一定會想出辦法可以弄死他的。

一定會的.....

......

......

歷史上袁紹作爲盟主帶領關東聯軍進攻虎牢關,在外面轉了一年都沒攻下。

可是現在,關東聯軍才攻打四個月,虎牢關就已經岌岌可危。

從初平元年二月,也就是190年2月,到6月,短短四個月時間,徐榮就已經發了數封求援信。

足以見得投石車的改進對歷史造成了多大影響,讓董卓再也沒有固守洛陽的想法。

徐榮的求援信不斷送入洛陽,可是全都石沉大海。

最後等來的,是董卓讓他棄關的命令。

這封命令帶給徐榮的並不是沮喪,但要說喜悅也沒有,頂多算是如釋重負,心情複雜。

在投石車狂風驟雨的轟炸下,關內守軍每天都承受着極大的壓力。

雖然這跟後世的二戰完全沒法比,但對於古人來說,投石車已經是件非常可怕的武器,足夠摧毀任何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古人。

虎牢關上即便每日清理,但被砸成血污肉醬的紅色人體組織殘片依舊沒法清理乾淨。

沒有人能夠那麼大心臟無視投石車的威脅,虎牢關內的每一個董軍士兵都在提心吊膽,害怕自己會成爲下一個關上的紅漆。

戰士們的軍心每況日下,徐榮很清楚,投石車或許砸不開虎牢關的大門,卻能夠砸破戰士們的心門。

如果再不撤軍或者有更多的援軍來,也許再過一個月,哦不,半個月,士兵們要麼自己崩潰逃散,要麼把他抓起來向外面的關東聯軍投降。

“太師有令,撤軍!”

虎牢關內,徐榮拿着這份命令對諸多將領說道。

包括張濟、樊稠、李蒙、王方、楊定等西涼軍將領紛紛鬆了一口氣,面無悲色,反而和徐榮一樣,充滿了如釋重負的解脫。

每天聽着頭上轟隆隆轟隆隆的爆炸聲,整日心驚膽戰地蹲在城裡苟且着。

打這種仗,確實是一種折磨。

當下,諸多將領回自己的營中,召集各級軍司馬,然後組織士兵,開始有秩序地從虎牢關內往洛陽方向撤。

徐榮當然也不會完全留一座空車,他命令一個軍司馬帶着一千人留下來,裝作城內人還在的樣子,旌旗插上,讓這些士兵每日繼續清理城上的石塊。

這個被留下來的倒黴鬼名字叫做趙岑,顯然得到這個命令趙岑的內心是崩潰的,但如果他不答應的話,恐怕當場就得被徐榮拖出去斬了,所以他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命令。

而且最過分的是趙岑是關中人,徐榮以他的家人性命爲要挾,不允許他擅自撤離,最少要拖延五天以上纔可以撤軍,不然他的家人就保不住。

趙岑無可奈何,只能按照徐榮的命令去做。一邊欺騙麾下士兵,說主力準備迂迴偷襲聯軍後方,一邊繼續保持着城防事物。

但趙岑不知道的是,經過一個月的加緊製造攻城器械,劉備軍已經準備得很充足,終於可以攻城了。

兩日後,劉備軍營帳當中,衆人開了軍事會議。

劉備高坐主位,關羽張飛陳暮分列左右,再下面就是典韋臧霸,然後纔是張遼高順管亥,最後則是黃忠趙雲武安國司馬俱徐和等,田豐和王朗屬於謀士,基本就是張遼高順他們這樣的地位。

也許有人奇怪黃忠趙雲的地位爲什麼這麼低,按照他們的能力來說,與典韋並列也不爲過。並且臧霸在歷史上還是張遼的下屬,現在居然還在張遼之上?

然而歷史是歷史,如今是如今。

在軍隊當中,首先要看的是你的能力和功勞。

典韋是僅次於關張陳跟着劉備的人,從黃巾時就跟着劉備南征北戰,地位比太史慈還高。

所以劉備麾下第一梯隊肯定是關張陳,第二梯隊則是典韋太史慈和臧霸。

太史慈就不用多說,現在還在幫陳暮跑腿,沒在這裡。

至於臧霸,主要是跟劉備比較早,在青州就入夥,幫助劉備破滅了青州黃巾,立下汗馬功勞。

而張遼高順管亥他們,前者是跟劉備比較晚,後者是黃巾降將,被關羽折服,甘願爲關羽牽馬,所以身份要低一等。

黃忠趙雲雖然厲害,可你要是剛入夥就身居高位,其他將領如何服氣?

因此歷史上他們確實強,可現實就是,你再厲害,還是得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不能一蹴而就,如果真的有能力,將來總歸是可以出頭。

衆人坐定之後,劉備環視一週,大小將領,幾名謀士,加起來足足三十多人,麾下可謂網羅大衆,人才濟濟。

“今日議事,便是爲了明日攻城做準備。四弟,軍中器械已經準備得如何?”

劉備看向陳暮。

陳暮沉吟道:“雲梯已有五千六百四十二架,壕橋有四千九百七十九架,今日再趕製的話,總數加起來,應當有一萬兩千架,每次足夠運送三四千士兵上城樓,我們五萬多大軍,半個時辰就能衝上去。”

因爲投石車壓制,弓箭手沒法在城上待,而繼續讓敢死隊衝鋒的話,虎牢關上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組織起弓箭陣形,所以虎牢關上的火箭其實就已經失去了威力。

因此在算如何快速上攀登上城牆的時候,就不需要再考慮壕橋與雲梯會被火箭折損的問題,直接就可以計算每一波上去的人數就可以。

九米的高度,衆人如蟻附往上攀爬,那麼多雲梯,確實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就把六萬人全部運上去。

當然。

這只是理論上,虎牢關上的守軍已經嚇破了膽,只需要一兩萬人先登上去,那麼後面的人就沒有任何阻礙,也許根本不需要一個小時,半個小組就足矣。

“好!”

劉備高興地點點頭,站起來道:“衆將聽令!”

“關羽何在!”

“末將在!”

“明日你領右軍,攻右城牆!”

“唯!”

關羽接收了命令。

“張飛何在!”

“末將在!”

“明日你領左軍,攻左城牆!”

“唯!”

關羽張飛同時迴應。

他們面對劉備給予正式命令的時候,是回答唯!

因爲劉備是老大哥,地位比他們高。

而面對陳暮給予正式命令的時候,是回答諾!

因爲陳暮是小老弟,地位比他們低。

劉備站起身道:“明日我親自領前軍和中軍,待發石車停止攻擊後,便全軍出擊,明日務必要一舉將虎牢關拿下!”

“唯!”

衆將齊齊迴應。

等軍令全部下達之後,田豐略微遲疑地對劉備說道:“明公,要不要明日令各路諸侯大軍一齊進攻?”

“哼!”

劉備冷哼一聲:“這幫貪生怕死之徒,即便命令他們,怕也是諸多借口。不用管他們,等我攻破了城關,殺入洛陽,該跟來的就跟來,至於那些不敢來的,就隨他們的便吧。”

看到田豐自討了個沒趣,陳暮便幫他下了個臺階道:“大哥,元皓說的其實不無道理。雖然這些人都是貪生怕死之徒,但表面功夫還是得做一做,明日就邀請他們攻城,待殺入城內,我們就立即直奔洛陽。等我們立了功,跟過來的自然有湯喝,而那些沒跟過來的,也怪不得我們,非我們沒有叫他們,是他們自己不來。”

“那.....行吧。我待會就令人去各路營帳傳令。”

劉備勉強答應下來。

這也算是他這個暴脾氣,給那些陽奉陰違的各路諸侯最後的一點顏面。

當下,劉備軍中戰爭機器開始轟隆隆運轉,士兵們做足準備,好生休息,準備明日攻城。

第二日,劉備軍營裡一列列的士兵緩緩走出來。

旌旗高展,號角長鳴。

在木幔的掩護下,投石車轟隆隆地使出來,開始向着城內例行每日砸石頭。

投石車的射程在七十米左右,這個距離弓箭是可以殺傷到投石手的,但有木幔保護,城牆上的董軍早就失去了射箭的慾望,連一支箭都沒有射下來。

還是跟往常一樣,先轟隆隆地開始砸石頭。

一個時辰以後,典韋率領着敢死隊開始靠近,劉備恐典韋有失,提前停下了石頭攻擊,雖然這可能會導致城上的守軍反應過來,但爲了一名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大將,劉備覺得值得。

很快,在塵埃之中,典韋的敢死隊就已經靠近城牆,開始鋪設壕橋。

第一批士兵迅速渡河,來到了城下鋪設雲梯。

雲梯搭建之後,典韋將自己的短戟懸在腰間,往自己手上吐了兩口吐沫,然後在塵煙之中,開始向上攀爬。

其實當他們進攻之後,身後的左右大軍也同時開始向關下靠近。

之前說過,敢死隊的距離也就比大軍更深了那麼二三百米距離,也就是所謂的一箭之地。

所以當典韋來到城下,開始攀登雲梯的時候,後方大軍也已經馬上開始進攻。

劉備陳暮等人親率領前軍和中軍,向關下移動。

坐在馬上,二人與身邊田豐王朗以及護衛趙雲仰望城牆,看着上方。

“不知前方戰況如何。”

劉備在炎炎夏日下,手搭涼棚,密切注視着戰場:“怎麼沒見得敵人動靜。”

按照上次經驗,徐榮也應該反應過來帶人殺上城牆了纔對。

陳暮也覺得有點奇怪,納悶道:“可能他們放鬆了警惕,再等等看。”

“明公,好像情況有點不對勁。”

一旁的趙雲忽然說道。

“哦?”

劉備不解道:“怎麼不對勁?”

“我看到城牆上,典將軍並沒有在作戰,而是向下喊着什麼?”

趙雲說道。

“喊什麼?”

劉備一頭霧水,再往遠處看去,只見一個聲音排山倒海而來。

典韋向着城下呼喊,城下的人再向後方大軍呼喊。

很快聲浪如涌,傳到了後方軍陣裡。

他們在喊。

“敵軍投降了!”

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九章 壽誕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章 儒生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五十章 弔唁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請假條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請假條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請假條
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九章 壽誕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章 儒生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五十章 弔唁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請假條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請假條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請假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