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

當日暮降臨的時候,下蔡縣的城池終於被攻破。

曹軍一股腦殺入城內,慘烈的巷戰幾乎沒有發生,除了零星的反抗以外,大批袁軍投降,他們早就已經沒有了鬥志。

斑駁的城牆上佈滿了刀槍痕跡,坑坑窪窪的地面屍體與鮮血交織。

各處城牆根下、房屋角落、街頭巷尾,無數袁軍丟下武器,跪倒在地上,向曹軍祈求饒命。

曹操與郭嘉騎着馬匹進城,在隨從的保護下,四處查看。

過了片刻,曹洪匆匆而來,他的身上還有鮮血,但早就已經乾涸,看來除了之前破城之戰的時候,進城之後卻是再也沒有阻礙。

“子廉,袁術何在?”

曹操低頭看着曹洪,下蔡縣城已經被團團圍住,雖然城池挨着淮水,但水面上早有他派去的小船四處巡邏,監視着城內一舉一動,因此他堅信袁術還在城內。

哪知道曹洪臉色嚴肅道:“大兄,讓袁術跑了。”

“什麼?”

曹操大吃一驚道:“怎麼可能。”

曹洪說道:“問過全城守軍,都不知道袁術去了哪裡,後有降卒說,城東北角這兩日不讓人靠近,我就帶人去查看,結果發現在一民居內找到地道,直通城外。”

地道?

曹操和郭嘉對視一眼,臉色都是不太好看。

他們居然忘了這一招。

或者說,不是忘記了,而是疏忽了。

因爲下蔡就在淮河邊上,土地結構鬆軟,地質不像北方那麼堅硬,如果挖地道的話,很容易發生坍塌。

而他們之所以清楚這一點,是因爲這幾年來,爲了籌措軍餉,曹操讓郭嘉偷偷組建發丘中郎將及摸金校尉,暗地裡盜掘陵墓,挖墳取寶。

雖然由於害怕正直的劉虞劉備知曉此事,曹操已經不像歷史上那樣猖獗,只敢背地裡行動,但也因此對地質結構有了一些初步認識,明白地道的挖掘有多困難。

在土地柔軟的淮南地區進行土木作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洞穴塌陷。所以他們根本不認爲袁術有能在此地挖隧道逃跑的能力。

只是他們顯然低估了袁術,他的軍隊中亦有能人,可以在淮水邊上挖出地道來,確實小瞧了他。

“地道通往何處?”

郭嘉追問。

曹洪道:“城外二百步。”

“難怪昨日傍晚袁術忽然派兵疑似要從城西突圍,原來是故佈疑陣。”

曹操皺起眉頭。

郭嘉就說道:“明公,袁術必然是逃亡壽春去了,此時追趕,必能破之。”

“嗯,立即渡河,追殺袁術。”

曹操當即下令。

他的軍隊之前就比袁術的軍隊休息得好,而且袁術的軍隊多爲烏合之衆,又打了敗仗,雖人數衆多,可戰鬥力與戰鬥意志都極差,根本堅持不了兩天。

此時其實是在曹操攻打下蔡的第三日而已,真正攻城的時間只有兩天,第一天和第二天,到今天,只是第一波進攻,就破城而入。

可以想象,早在第一日,袁術就已經在做挖掘隧道的事情,到了第二日夜裡,就丟下軍隊,連夜逃出城外。

這個時候劉勳纔剛與典韋在大澤鄉附近糾纏結束,呂布還未到下邳,夏侯惇還在追擊紀靈,最少要到後日,最快的劉勳才能回援,雖然曹操不知道這些情況,但這並不妨礙他立即做出判斷。

畢竟至少此時此刻袁術身邊的士兵已經不多,壽春的守軍肯定也很少。只要敵人一天沒有回援,那袁術一天都是個冢中枯骨而已,只要破了壽春,淮南之地必歸他曹操所有。

“大兄,那些降卒怎麼辦?”

曹洪問道。

曹操眯起眼睛,眼中劃過一絲兇厲:“若是留下他們,則還得分散人馬看管。若是放了他們,則必然大多回投袁術,不能放也不能留,讓他們自己挖坑,給我全部坑殺之!”

坑殺嗎?

曹洪臉色絲毫不變,對於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子弟來說,不管是百姓還是士兵,只要是底層,就不算人,跟草芥沒什麼區別,殺了就殺了,又能怎麼樣?

在漢代,真正能算到人這個層次的,只有有資產的平民級以上階級,如果是破產的貧民,或者大家族的蓄奴,肆意殺戮了,也就殺戮了。如果劉備不是頂了個漢室後裔,他在各路諸侯眼裡,其實什麼都不是。

不過郭嘉想了想說道:“明公,此地降卒近二萬,坑殺的話,依舊耽誤時間。追殺袁術刻不容緩,不若先留下少數人將他們關押起來,等我們攻破壽春之後,再來處理他們。”

“嗯.......”

曹操思索片刻,點點頭:“好,就依奉孝之言。”

當下,留下兩千人看押俘虜,餘下大軍,浩浩蕩蕩乘船過淮水,往東追殺袁術去。

倒不是郭嘉和曹操善心大發,而是古代殺降卒沒那麼容易,沒有機關槍的年代,一個一個砍頭,不知道要殺多久。

坑殺的速度快一些,只要逼迫降卒自己挖坑,讓他們跳進去再填土即可。

但問題是挖坑的時候,降卒可能會發生不甘死亡而反抗,必須大軍鎮壓,不可能只派少數人馬看管。

而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關口,繼續留在下蔡每多一個時辰,袁術的援軍就要多快一分,他們擒拿袁術,佔領淮南的計劃就有一分失敗。

因此他們沒辦法在這裡多做停留,儘早過江爲妙。

由於之前有爲了防備袁術渡江,同時也爲了自己大軍渡江做打算,曹操收納了不少船隻,所以渡江行動非常快,等後方輜重部隊也過江之後,軍隊就啓程前往壽春。

之前劉備來時,帶了大量物資。北上的時候,給損失慘重的曹操和孫堅留了不少糧草輜重,這爲他後續攻打袁術提供了有利條件——既糧草充足。

也許有人會奇怪,爲什麼下蔡明明是在淮水北岸,劉勳和紀靈卻要渡過淮河,才能馳援袁術呢?

這是因爲淮河繞九江郡而過,然後途徑沛國、下邳、廣陵。呈現的是一個J型,劉勳和紀靈要想馳援袁術,得先從沛國下邳進入九江郡,才能過來,不然的話,他們就只能繞道往東,進入汝南郡才能南下到下蔡,繞一個大遠路。

所以現在劉勳紀靈都在同時往壽春死命地趕,不過在時間上,他們還是落後曹操不少。雖然曹操在下蔡沒有逮住袁術,可下蔡離壽春並不遠,幾乎是隔河相望,這兩天曹操也派人嘗試進攻過壽春,早有前軍在。

對於袁術來說,已經是到了危險關頭了。

傍晚時分,曹軍就兵臨城下。

當天夜裡,曹操駐紮在城外,準備明日進攻。

夜幕下,星野垂平,隨着天氣轉暖,凌厲的寒風吹拂,卻不像以往那樣刀削斧劈。

到了午夜,曹操在帳篷內看了會書,就準備去休息。

此時他雖然不知道劉勳和紀靈在哪,但他早就在九江周邊四處佈置了斥候探馬,一旦敵人回援,他就能立即得知。

現在尚沒有動靜,就可見在短時間內,袁術根本沒有支援。而壽春經過查探,只有數千人馬,還不如下蔡力量多,因此明日攻城,曹操信心滿滿,認爲絕對可以拿下。

看了片刻,他吹滅了油燈,打算上牀睡覺。可就在這個時候,帳外忽然傳來腳步聲,部將於禁急急忙忙在外面喊道:“明公,出事了。”

“進來。”

黑暗之中,曹操臉色漠然,在這個關口出事,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于禁進來之後,發現帳篷內漆黑,看不到曹操人在哪裡,他只能在帳篷口單膝下跪道:“在肥水方向,發現大量船隻,正往壽春而來。”

“什麼?”

曹操大驚道:“這怎麼可能呢?袁術在廬江的守軍,不可能回援得這麼快。”

從他攻打袁術開始,到現在纔過去三天。更靠近九江的沛國和下邳的援軍都還沒來呢,爲什麼廬江的援軍反而會先一步到?

這不合常理。

雖然廬江和九江挨着,且如果從彭蠡澤坐船,順着長江東去,然後從濡須水進入巢湖,過合肥從肥水就能抵達壽春,這個路線就是歷史上孫權帶十萬大軍北伐的路線。

由於全程順風順水,特別是長江東流,水流速度非常快,大型船隻飛流直下,確實有可能三天之內到達此地。

但問題是不能只算援軍過來的時間,還得加上傳令的時間。

袁術敗亡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除非他早就預料到了敗亡,提前去下令去找援軍,不然從他固始撤到汝陰,再在慎縣大敗,短短兩天時間,哪就那麼快派人去求援?

按照曹操的估算,袁術下達求援命令的時候,最多就是慎縣敗亡的當晚。

而從慎縣往南去廬江,走陸路穿過整個廬江郡,那速度可比水路慢得多,運氣好五六天,運氣不好十天半個月也有可能。

因爲廬江南面就是大別山區,崇山峻嶺無數,不說道路難走,單說在這附近,劉表大軍亦是在與袁術對峙,還有大量盜匪阻攔,就更加難以行進。

也許有人問,既然從彭蠡澤坐船過來很快,那爲什麼不坐船過去呢?

這是因爲順流和逆流的關係啊。

從彭蠡澤坐船過來,長江是順流,自然快。雖然到了濡須水和肥水的時候變成逆流,但水流遠不如長江迅捷,對大船影響不大,因此依舊可以保持很快的速度。

可你去傳達命令時,坐小船在長江逆流試試?

別說去彭蠡澤,你就算是把手劃斷了,長江水都能送你去黃海。

因此曹操和郭嘉幾次推演,都認爲廬江守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過來,甚至比沛國和下邳的援軍還要晚十多天都正常。

但現在這支忽然冒出來的船隊,着實讓曹操心驚肉跳,沒有一點點防備,不知道敵人什麼情況。

“明公,斥候回報,藉着月光,隱約看到船上掛的旗幟是“黃”字。”

于禁說道:“似乎不像是袁術的軍隊。”

“黃字?”

曹操站起身,走到桌案前,用火摺子點燃油燈,批着披風坐下,深深地皺起眉頭:“去,把軍師喚來。”

“唯。”

于禁領命而去。

黃.....

黃祖?

曹操的臉色十分嚴峻。

他萬萬沒想到袁術在廬江的守軍居然如此廢物。

同時也沒有料到,劉表居然如此野心勃勃,看樣子似乎是打算趁着袁術敗亡之際,同樣過來撈一杯羹。

過了片刻,略微睡眼惺忪的郭嘉進入帳內,拱手一禮,說道:“明公。”

“先坐下吧。”

曹操擺擺手,問道;“事情你已知曉了否?”

郭嘉一邊盤膝坐在西側席上,一邊點點頭道:“于禁已經告訴我了。”

“你怎麼看?”

“黃字,只能是黃祖。”

“不錯,我也是這般認爲。”

曹操沉吟道:“如我所料不差,必是劉表聽聞袁術在固始被我們圍困,因而猛攻廬江,剛好前些日子拿下廬江,立即大軍從大江北上。”

郭嘉說道:“袁術已是一隻病犬,不足爲懼。然劉表來勢洶洶,恐怕對江東虎視眈眈,我們不能不防。”

歷史上,因爲地緣問題,曹操早期對淮南長江流域一直不感興趣。

但現在,同樣是地緣問題,他必須爭奪淮南淮北。

劉備和袁紹的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 曹操卻由於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強大自己,導致他的地盤並沒有擴大,到現在爲止,也就是一個兗州再加上半個徐州而已。

所以爲了能夠得到淮南淮北等大片糧倉,將自己的地盤從河南殺出重圍,他就必須對袁術下手,讓自己拿到除豫州以及徐州北部的整個河南區域。

眼看他就要殺得袁術敗亡,淮南淮北,加上自己的兗州馬上就要連成一片的時候,半路卻殺出個同樣對淮南虎視眈眈的劉表,說不難受肯定是假的,曹操的心情十分糟糕。

他沉思片刻,說道:“以奉孝之意,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劉表來襲?”

郭嘉思索道:“劉表有大江天險,船舶水利可輻射整個江東。但如果北上走淮南的話,只需要扼守住合肥,則可與其劃江而治,我們現在對江東沒有什麼想法,或可以與其商議,平分揚州,我們得淮南之地,他得大江南北。”

“嗯。”

曹操點點頭:“好,那明日攻城事宜,就暫時不談,替我修書一封,讓黃祖派人來我營地商議此事。”

他是一州州牧,與劉表同級,自然不可能親自派人過去跟黃祖商量。

只能黃祖親自過來,或者派代理人過來。

現在至少名義上,他跟劉表屬於同一個陣營。因爲他們都向朝廷上表稱臣,組建過聯盟一起對抗之前袁術陶謙聯盟,這樣就有了商量的餘地,不至於見面就翻臉。

《三國之謀伐》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謀伐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

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七章 馬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五十七章 歸降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章 唯一的光請假條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三章 得兗州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
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七章 馬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五十七章 歸降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章 唯一的光請假條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三章 得兗州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