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

高覽與胯下的戰馬變作兩半,鮮血化作雨點四散,張遼渾身浴血,如神魔般屹立。

唐代的陌刀素來享有“人馬俱碎”的盛譽。

但縱觀大唐史書,也就只有陌刀名將李嗣業,有連人帶馬一起斬殺的記載。

所以綜合來說,普通人想要“人馬俱碎”,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少數臂力超羣的怪物,也僅有在特殊環境下出現。

現在的張遼,就屬於特殊環境。哪怕他本人是漢末一流武將,但他並沒有像許褚典韋一般的臂力,想要在非特別條件下完成這樣的事情,難如登天。

那麼張遼又是如何辦到的呢?

很簡單。

青州軍高質量武器的更迭以及袁軍裝備的落後。

之前說過,漢代的鎧甲武器,多爲黑色。因爲鍊鋼技術還不發達,導致此時的鐵器含硫高,顏色普遍不明亮,堅固程度以及韌性也遠不如鋼材。

而到了唐代以後,冶金技術得到發展,所以當時的武器鎧甲更加堅固,比如著名的明光鎧。

唐朝的陌刀和鎧甲材質已經相差不大,防禦力和攻擊力對等,所以哪怕陌刀十分鋒利,但想要連人帶馬一起砍死,依舊十分困難。

但漢代張遼的刀乃是跟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等一樣的精鋼鑌鐵刀,高覽穿的鎧甲卻只是普通鐵質大札甲,遇到鋒利無比的鋼刀,自然就只能是飲恨一途。

戰場之上,張遼喘着粗氣。河北四庭柱,高覽的武力是最弱的,哪怕他曾經平過許褚,可早期的許褚實力並不強,聯合徐晃也被關羽打敗,所以當時的高覽的戰鬥力,應該不到一流武將水準。

後來長阪坡被趙雲一槍刺死,就能夠證明這一點。整個漢末三國,許褚和趙雲的武力值應該屬於成長型武將,他們出場的時候都是青少年時期,一直到中年才變得更加厲害。

相比之下,趙雲應該要比許褚更強一些。如果說許褚是從70的武力值一路成長到中後期的96,那麼趙雲的武力值出場就已經在90上下,然後一路成長到98。

因此在相對較弱的武力值,再加上武器和鎧甲巨大差異的情況下,最終讓張遼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刀把高覽劈成兩截!

高覽被如此富有衝擊力的方式斬殺,驚呆了所有的冀州軍,大家全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過了好一會兒,纔有人戰戰兢兢地喊道:“將軍...將軍死了!”

“斬將奪旗,捨我其誰,萬勝軍,萬勝!”

下一秒,所有的張遼親衛隊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僅僅五百人的隊伍宛如滔天巨浪一樣,排山倒海一般向着冀州軍撲來。

一個士氣暴漲,一個士氣大跌,瞬間兵敗如山倒,哪怕人數數倍於青州軍,也是丟盔棄甲,作鳥獸散。

張遼雖然用盡了全身力氣刀劈了高覽,但見勝局已定,還是強撐着體魄怒吼道:“殺!”

“殺!”

青州軍蜂擁向着袁軍殺去。

張遼沒有去管士兵們,按照慣例,他第一時間衝向了高覽的將旗所在地,持旗手乾脆丟下旗幟,狼狽逃竄,被張遼撿起旗子,一刀斬爲兩截。

此地離前線戰場還有約一里之地,而且屬於上坡,前線的將士們想要看清楚這邊的情況也不容易。

但到處都有人喊着“將軍死了,將軍死了”的聲音,潰兵如潮。

前線將士們不知情況,四處查看,卻是恰好看到高覽將旗轟然倒塌的一幕,頓時整個軍心一片大亂,所有人都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四處亂竄,前沿的後陣直接崩潰。

兵敗如山倒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在袁軍的後陣崩潰之後,連鎖反應開始迅速向前陣蔓延,此時前陣還在與青州軍進行纏鬥,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逃跑,前方壓力驟然大增,再回頭一看,所有的前線將士嚇得魂飛魄散,他們這才發現自己後方的同袍居然全在逃跑。

這一下直接導致冀州軍全線崩潰,王虎等青州軍將領發現這一幕,頓時士氣大增,高喊道:“將軍得手了,敵人已敗,殺!”

“殺!”

震耳欲聾的呼聲此起彼伏,青州軍一鼓作氣,將前方的冀州軍陣線殺得大敗,徹底把控住了整個戰局。

接下來,就徹底進入了掃尾階段,從下午三點多鐘開戰,到如今過了一個多時辰,差不多已經到了下午六點鐘,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春天的晚風吹拂,空氣裡瀰漫着一股青草的清香以及刺鼻的血腥味。

就在這個時候,遠方的官道之上,劉備大軍也姍姍來遲,藉着夕陽的餘暉,眺望着遠方的戰場。

張遼的先鋒軍在位於臨西的前沿,離劉備所在的甘陵只有二十五公里。而臨西離界橋又有二十多公里,從早上六點出發,下午兩點纔到,平均每小時走3公里。

但因爲張遼是先鋒軍,要正面應對敵人,所以行軍要稍微謹慎一些,且中途還休整一段時間,吃過了午飯,因此速度比後軍要慢。

劉備軍由於前方有張遼軍開路,所以行軍速度要快許多,平均每小時走4公里,剛好在此時抵達戰場。

看到遠方漫山遍野四處逃竄的冀州軍,高順立即呼喝着士兵準備穿戴盔甲。

陷陣軍是重步兵,鎧甲並非一直穿在身上,而是利用駑馬車輛運載,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很不方便,需要臨時穿戴,所以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高順都會命令士兵先把盔甲穿戴好再說。

不過這個時候劉備的命令傳達過來,傳令兵告訴高順,張遼那邊已經處於戰爭的收尾階段,不需要再作戰,高順這才重新命令士兵不要穿戴盔甲。

劉備和陳暮騎在馬背上眺望着遠方,就看到青州軍士氣如虹,攆得冀州軍到處亂竄,還有人慌不擇路,往東面逃跑。

親衛隊很快衝過去,將那數百人的冀州潰兵團團包圍,逼迫他們投降。

片刻後一名袁軍小隊長被押了過來。

“劉.....劉公!”

小隊長居然認識劉備,見到他連忙跪地磕頭。

劉備詫異道:“你認識我?”

小隊長哭喪着臉磕頭道:“小人是館陶人,那年劉公路過館陶,小人跟隨縣令送過劉公。”

“哦。”

劉備恍惚間倒想起了十多年前,剛剛討伐黃巾之後,朝廷任命他爲濟南相,與關羽張飛陳暮三兄弟一起往北迴涿郡之時,路過館陶,闔城百姓千人相送的場景。

那年大雪紛飛,卻抵不過館陶人民的熱情。時過境遷,一晃居然已經十多年過去了,時間.......過得還真快啊。

“既然認識我兄,知我兄長仁義,爲何還助紂爲虐?”

陳暮隨口問道。

小隊長慘笑道:“我亦不想與劉公爲敵,奈何袁紹強徵我等,無可奈何,如果不從軍的話,就得收重稅,爲家人生計,不得不從之。”

劉備與陳暮對視一眼,袁紹居然已經開始從募兵變成了強徵壯丁,這隻能說明一件事情——連年征戰失利,再加上數次大戰損兵折將,已經導致袁紹的兵力不足,只能選擇強徵壯丁了。

“既是袁紹暴政所致,你也是被迫爲之,我不會苛責於爾等。袁氏背離漢室,又失民心,終有一日,必遭天棄之。而且我斷定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劉備沒有殺俘的意思,轉頭看向遠方道:“待我剷除袁氏,恢復大漢江山,爾等自然可以安居樂業。”

“多謝劉公。”

小隊長又被押走了。

劉備的本部人馬出動,幫助張遼清掃戰場。

數千俘虜被押解,武器裝備以及後方的高覽營地,全部被劉備軍佔據。

袁軍在橋上還佈置了軍隊,但見到鋪天蓋地的劉備軍攻來,也只好扼守住橋樑,不敢過來救援。

過了好一會兒,渾身血液都已經幹掉的張遼這纔來到劉備身前覲見,戰將最好的功勳,就是沐浴敵人之血,哪怕血液將毛髮黏在一起,也依舊沒有改變他的風采。

“明公!”

張遼單膝下跪道:“遼幸不辱命!”

劉備絲毫沒有嫌棄他一身血污,上去將他攙扶起來,高興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文遠此戰,力破袁軍,當真乃熊虎之師也!”

“多謝明公讚譽。”

張遼起身,對劉備說道:“此戰還得仰仗將士們前線拖住敵人主力,方纔讓我找到機會,繞道後方,奇襲敵人本陣。”

劉備說道:“此戰具體經過是怎麼樣?我當親自寫表,上奏朝廷,爲文遠請功。”

張遼就把自己判斷敵人在東面設伏,於是強攻西側敵人主力,等到偵查到敵人把東側弓手轉移走之後,再繞道東面,奇襲高覽背後的經歷詳細講述了一遍。

“這一戰高覽犯了兩個致命錯誤,一是把東側的伏兵轉移到西側,二是沒有在坡上建造更多的防禦工事,過於愚蠢了。”

相比於劉備更關注爲張遼向朝廷請功,陳暮的關注點則在於敵我雙方的戰術打法問題。

本來高覽居高臨下是佔據了很大優勢的,但他卻沒有把這個優勢繼續擴大,如果他把這片坡地進行重新修建一下,鑄造出一片工事基地,比如在西側沙丘區挖建陷阱和戰壕,再佈置一些牀弩和火油,不是不能把張遼擊敗。

張遼忙道:“是遼僥倖。”

陳暮卻笑了起來:“不,文遠此戰做得很好,準確地洞悉到了敵人的弱點所在。我之所以這麼說,是想讓你們以後多分析一下敵我失敗勝利的原因,汲取經驗,在戰爭中成長,才能夠擔負起更大的重任。”

“謝少府指點。”

張遼謙虛應是,他這一戰確實做得很好,臨陣機變,已經是大將風範,如果以後評價的話,恐怕將來能入五虎級別,論起戰場能力,怕還在張飛之上。

劉備軍順利佔據了界橋以東,依託河堤開始了鑄造新的營地,建造一片新的營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今日天色已晚,將士們也只能先佔據了高覽營地,然後明日再重新建造。

而袁軍這邊,當高覽戰敗,自己也被斬殺的消息傳到袁營的時候,整個軍隊上下一片慘淡,到處都是寂靜無聲。

袁紹得知消息,只覺得胸悶不已,幾欲嘔血。

諸多謀士也對現在這個情況沒有辦法,只能勸諫袁紹,讓他先安穩衆心,待劉備軍進攻的時候,再依託地形,與之決一死戰。

但結果往往讓大家超出預期。

劉備軍佔據了界橋以東之後, 節奏彷彿一下子緩下來,不再開始對界橋有所動靜,反而離界橋約半里之外,重新打造出一片新的營地,似乎有長久作戰的準備。

數日之後,袁紹帶着大小諸多將領與謀士在河西的高坡之上觀望河對面,就看到河東正熱火朝天地修建工事,鑄造營盤。

萬勝軍、陷陣軍以及劉備本部構建出了三座大營盤,大營盤內又分爲數座小營盤,互爲犄角,營寨與營寨之間有通道相連,外圍又有沙土水泥建造寨牆,與界橋以西的袁軍隔河相望。

兩邊都沒有主動進攻,也沒有任何互動,甚至就連進攻橋頭,或者從橋頭試探性攻打劉備軍營地的念頭都沒有,整個戰場,一夜之間,彷彿變得極爲平靜。

其實劉備軍把進攻勢頭放緩也在情理之中。

此時正是春汛漲潮之時,想要搭建浮橋過河那是癡人說夢。劉備也沒有現在就過河的慾望,敵人佔據天時地利,強行攻打界橋,必然會損兵折將。

所以劉備軍依舊是按照原本計劃行事,主力部隊先佔據了界橋以東,然後再派出臧霸張飛等部,沿河掃蕩其它郡縣。

先把清水以東全部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然後再以聲東擊西之計佯裝攻打魏橋。

而袁紹也不是很急。

冀州物產豐富,耕地面積比青州多出一倍,存糧三千多萬石,比青州的存糧還多,打消耗戰的話,袁紹一點都不慌。

只是總得來說,畢竟敵人已經打到了家門口,再不想辦法應對,顯然是過於消極了一些。

因此袁紹也是召集諸多謀士,商量對策,看有沒有辦法應付敵人。

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章 推諉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請假條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四章 冀州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請假條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通知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請假條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三十九章 呂布
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章 推諉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請假條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四章 冀州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請假條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通知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請假條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三十九章 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