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

“三國之謀伐 ()”

陳暮升了官,從千石北軍司馬,變成了六百石議郎。

看上去好像降職了,實際上是升職。

因爲北軍司馬是軍職,按道理來說,等北軍迴歸洛陽後,就得回北軍五校擔任中層將領。

但現在成爲了議郎,相當於天子顧問,隨時能夠和天子交流。

如果這個顧問職務幹得不錯,提了什麼好建議給天子,隨隨便便一升官,馬上就是刺史太守,然後轉到中央當九卿。

以漢靈帝對陳暮的讚賞來看,三十歲之前做九卿,四十歲之前做三公都有可能。

只是陳暮心裡清楚,漢靈帝並不是一個長壽皇帝,五年後天子駕崩,那個時候就是權力真空期,一旦新的掌權者操縱了少帝的權力,那麼自己的命運就是交到了別人手裡。

所以陳暮是不可能真的爲漢靈帝效力,要不是忽然看到漢靈帝的真性情,又想起了老大哥劉備的囑託,他還差點把漢靈帝的江山往死裡禍害。

終究是沒下這狠手。

陳暮搖搖頭,看着天子高興的神色,也想起了這天下萬民,他知道,自己如果不說後面那句話,那麼無數人就會因爲他的一句言語而家破人亡,無數人會因爲他而死,那就是不知道多少筆血債了。

良心過得去不去陳暮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自己的老大哥劉備知道的話,說不準就得和他恩斷義絕,相處那麼久,總歸是有感情,還是少乾點缺德的事情吧。

更何況黎民百姓何其無辜,與自己沒仇沒怨的,何必呢?算了,好人做到底,這天下既然不禍害了,洛陽的災民也順便一起救了。

陳暮想到這裡,又對漢靈帝說道:“陛下,除了收稅以外,暮還有一策,拯救洛陽災民。”

漢靈帝聞言,睜大了眼睛,催促道:“子歸還有什麼好計策?”

陳暮想到的是產業復興和國家宏觀調控。

這一點再過700多年有一個叫范仲淹的猛男做過。

其實也算是跟羅斯福新政有關係,就是以工代賑,恢復產業結構。

陳暮對漢靈帝說道:“啓奏陛下,暮平日好製作新奇事物,最近天冷,臣想到了一種讓室內溫暖如春的辦法,暮稱之爲地暖。”

“地暖?”

漢靈帝不解道:“這是何物?”

陳暮就將地暖的構造向漢靈帝解釋了一遍。

北方人應該都知道,水地暖嘛。只是漢朝的工藝不像現代這麼方便,地暖也只能做個閹割版。

房子的兩邊需要一個鍋爐燒水,另外一邊則放一個冷凝缸。金屬管道埋在房子的地板下,熱水通過地板給地面升溫,再回到冷凝缸,由於熱水和冷水的密度不同,形成虹吸效應循環流動。

這套設施的優點是可以讓房屋保持溫度,冬天不會感覺到寒冷。到夏天的時候,鍋爐不再燒水,虹吸效應失效,水繼續保存在地板下的管道,就能冬暖夏涼。

缺點是要製作這個地暖幾乎是需要把整個房子翻新一遍,而且鍋爐還得二十四小時燒水,保證虹吸效應持續存在。

當然。

這個缺點在現代是費時費力的事情,但在古代肯定是件好事。

之前也說了,以工代賑。

范仲淹是利用佛寺官署倉庫等房屋修繕,大興土木來刺激經濟,達到恢復經濟流通的目的。

而陳暮則是利用地暖來做同樣的效果,只要漢靈帝下令皇宮中裝上地暖,那麼全洛陽的官員都會看到,如此無數人效仿,很多房子都會重新翻整。

如此大興土木之下,買材料要不要錢?請人工要不要錢?二十四小時燒熱水三班倒要不要花錢請人燒?

這些都是要花錢的去處,

如此一來,那些買在地裡發黴的銅錢金銀就會被有錢的官僚們挖出來,重新流入市場,刺激市場經濟。民衆有錢就可以買糧食,可以養家餬口,可以生存下去。

可以說,一旦這個地暖經濟效應在洛陽傳開,那麼有錢人家家家戶戶都得翻修房屋,洛陽城外數十萬青壯勞動力就有工作,就有錢賺,就不需要朝廷救濟。

對於學經濟出身的陳暮來說,這都是必學功課,即便與經濟學無關,羅斯福新政也是高中歷史必修,刺激經濟的道理應該都懂。

只是漢靈帝哪裡懂什麼經濟,只聽說可以讓房屋變得溫暖,不由大感興趣,問道:“此物真的有那麼神奇?”

“天子可以試試。”

陳暮笑着迴應:“找一間較小的房屋,讓暮親自改裝一番,成功之後,再將宮殿翻新一次,帶着朝堂上諸多大臣來體驗一番就知道了。”

漢靈帝很感興趣,立即下詔道:“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辦,讓畢嵐和宋典協助你,需要什麼,吩咐他們便是。”

畢嵐曾經做掖庭令,宋典做鉤盾令,兩人都有修繕宮殿,建造新奇事物的經歷。

陳暮拱手領命。

本來這個辦法他之前就沒有想過要幫漢靈帝弄。

畢竟他原來是想禍亂天下來着。

但一時間動了惻隱之心。

也不知道是他隱藏的天性沒那麼糟糕,亦或者是受了老大哥劉備的影響,最終還是化所有遺憾爲一聲嘆息,決定最後再幫這腐朽的漢帝國一把,至少要把洛陽這百萬災民安置好。

地暖經濟一旦啓用,這個冬天被凍死的災民要少九成以上。

博施於民而能濟衆者,必也聖乎。

陳暮不知道自己這算不算聖人行爲,但至少這一刻,他選擇了這麼做。

之後漢靈帝又問了一些治國方法,陳暮一一作答,一直到傍晚天子才意猶未盡,放他離開。

張讓陪着陳暮出了宮殿,一路上十分高興,說道:“子歸,今天出的辦法天子覺得很好。你是有大才之人,不該被埋沒,等從鴻都門學結業之後,就去尚書檯吧。”

尚書檯別看不如三公九卿官高,但權力極大,有點相當於明朝內閣的意思。明朝內閣大學士只有五品,卻實際上擁有接近宰相的權力。

漢朝的尚書檯最高長官尚書令只有千石,可天下往來文書,天子批閱奏摺,全都要經過這裡。

漢獻帝時,曹操執政,荀彧爲尚書令,曹操在外征伐,荀彧常居中持重,以尚書令的官職統領整個朝堂大小事務,可見此官地位之重要。

從這也能看出,漢靈帝和張讓是真心想要培養陳暮。

可惜。

最後還是隻能道一句可惜。

如果漢靈帝能活到七老八十,那自然皆大歡喜。

既然活不到,就只能道一句再見。

所以聽到張讓的話,陳暮也是笑着說道:“直接去尚書檯也不好,若是張公和天子真想要暮好好爲國家效力,就先讓我去地方任職,一步步走上來,只有觀察過地方生民百態,才能想出更好的治理國家的方針,張公覺得呢?”

陳暮並沒有拒絕,只是說想去地方歷練一下,反正就是拖。

張讓哪裡知道漢靈帝再過幾年人要沒了,點點頭道:“這樣也不錯,明年你就可以結業,想要去哪個地方,天子必然可以安排。”

“青州吧。”

陳暮想了想:“剛好有一些治理百姓的實驗想在地方去做,青州百廢待興,是個好地方。”

張讓嘆道:“那我到時與天子去說,子歸,你可知朝堂諸公若有你一半的才華,天子又何必需要我等斂財,又何必需要我等揹負如此罵名。”

“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

陳暮若有所指,話裡有話。

張讓當然不知道他是從史書和如今現實的結合做的回答,欣慰道:“你能如此想,我就很高興了。”

出了宮門,兩輛馬車各自載着人回家。

陳暮坐在馬車上閉目思索。

今天自己的舉動算是徹底打破了原來的計劃。

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是打算把漢靈帝的江山破得更破舊一點,這樣天下大亂的時候,纔會更亂,也纔會更容易亂中取勝。

可惜終究是狠不下心。

其實對於陳暮來說,他向來都不懼怕什麼改變歷史,畢竟很早之前就已經想過,聰明的穿越者從來都是一往無前,歷史改變了又如何,不如自己創造歷史。

只是今天這一幕,又回想起了老大哥劉備的話語,鬼使神差,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不過也不算沒有收穫,既改變了歷史,又能收穫官職,何樂而不爲。

在歷史上,漢靈帝要求天下田稅收10錢。

現在則只收田稅而取消算賦和口賦,那麼天下百姓會安生許多,被豪強隱瞞的人口不用說,他們不需要交稅。

即便是自耕農,相比於每年要交的數百錢田稅算賦口賦,再加上各種徭役苛捐雜稅,一家三口林林總總一年要交數錢,今年只需要交百錢的田稅已經很好。

就算家裡地多,幾百錢與上千錢比,依舊十分划算。

因此陳暮改變的歷史是拯救了無數黎民百姓,禍害了無數世家利益,如果將來這件事情被掀出去,恐怕陳暮就得被無數世家生吞活剝。

唯一的好消息是陳暮很聰明的用了溫水煮蛙的計策,每年三州三州地要田稅。

如此一來,世家豪強們醒悟過來的時候,陳暮已經在青州立穩腳跟,與老大哥劉備一起佔據了一州根基,天下大亂的時候也到了。

到了那個地步,其實就已經跟什麼治國政策沒有什麼關係,亂世中有兵有錢有糧爲王,以一州之地奪天下,兵強馬壯,手中磨刀霍霍,難道還怕那些世家豪強打上門去?

誰把誰當肥羊,誰是案板上的肉還不一定呢。

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請假條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二章 結義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九章 羅市賊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請假條端午節請假條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通知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
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請假條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二章 結義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九章 羅市賊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請假條端午節請假條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通知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