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

“阿嚏!”

鵝毛大雪覆蓋了整個上黨。

壺關外,呂布明明穿着棉衣,卻不自覺打了個噴嚏。

他撓了撓頭,不明所以,雖然這寒冬正月,大雪紛飛,可自己一點都不冷呀。

想不明白就懶得想了,他的身後上萬大軍開始井然有序地入駐壺關城。

從河內進入上黨之後,趁着高幹在幷州的隊伍空虛,呂布輕鬆掃平了數縣,佔據了壺關。

壺關在漢朝是個縣城,位於後世的長治市以北,屯留縣以東,大概是在漳澤水庫附近,並不是什麼險要關隘。

真正的關隘叫做壺口關,位於漢代的潞縣東北,也就是後世山西黎城縣東北二十里,後世叫東陽關。

此關地形險要,形似一壺口,因而得名壺口關,它扼守住了與涉縣之間的往來通道,爲滏口陘的幷州入口,不得壺口關,就無法從邯鄲進入幷州。

劉備掃平袁紹之後,雖然佔據了涉縣,但潞縣壺口關還有高幹留下來的守軍,所以他沒辦法直接從這裡進攻幷州,因而只能擱置。

呂布被陳暮放回幷州之後,一路北上,而壺口關只能防禦住東面的敵人,呂布大軍從背後襲擊,自然無法抵禦住。

因此很快呂軍如虎入羊羣,輕鬆掃平了整個上黨,在破掉了壺關城守軍後,便準備往北向太原進發。

他在幷州的名氣實在太大,很多幷州人聽說呂布來了,都不敢與他交鋒,一時間投降者無數,除了在壺關還有些抵抗以外,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整個上黨。

破了壺關城,呂布騎着赤兔馬進入城中。

衛覬已經發布了軍紀,不允許騷擾百姓,給出的理由是他們是幷州軍,豈能禍害同鄉被同鄉詬病?

這個理由讓原本呂布軍隊當中想要劫掠的士兵頓時熄滅了想法,因爲呂布軍隊來源組成部分大部分都是張楊麾下的上黨軍隊。

衛覬很聰明地用道德綁架來約束這些士兵,漢人的同鄉觀念很重,如果你在自己家鄉劫掠,就會被家鄉人戳脊梁骨。即便有少部分沒有道德的士兵,也會被其它士兵阻攔,從而形成約定俗成的軍紀。

一時間,原本在徐州軍紀較差,經常劫掠百姓的呂布軍隊,到了幷州之後,反而一個個變成了餓死不搶糧,凍死不拆屋的模範士兵,對於呂布軍來說,也算是一樁嘖嘖稱奇的怪事。

不過呂布軍也並沒有因爲這個而怨聲載道,因爲回家的喜悅沖淡了一切。

自從興武二年跟隨着張楊離開上黨,匯入呂布軍,討伐曹操開始,多年征戰,幷州軍已經六年沒回家。

如今回來,上黨籍的士兵們一個個充滿了激動,攻打高幹部的時候,宛如打了雞血一樣,戰鬥力比以往強了數倍,很快就攻破了壺關。

拿下壺關之後,在張楊的建議下,呂布給部下們輪流放了假,開倉放餉,大筆金銀銅錢送出,讓他們可以回家探親。

實際上現在呂布不是很缺錢,多年征戰,四處劫掠,早就積累了一批金銀財寶,價值連城。

歷史上這批金銀財寶是呂布積攢了很多年的家底,被用來去河內郡購買馬匹,結果沒想到被劉備給搶走了,於是引發了與劉備之間的第三次戰爭。

雖然看上去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是劉備不講武德,但問題在於之前與劉備的第一次戰爭和第二次戰爭,

都是呂布不義在先。

呂布逃亡徐州,劉備好心接納,結果呂布趁着劉備和袁術之間打仗的時候,背刺恩主。

後來劉備跑去小沛招納舊部,他又想着斬草除根,繼續攻打他,使得劉備萬般無奈之下,跑到許都投靠了曹操。

銆愯璇嗗嶮騫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榪戒功app錛屽挭鍜槄璇夥紒𫓺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𣗋噷鍙互涓嬭澆銆?/p>

所以說呂布這廝相當忘恩負義,被稱爲三國道義之屑,也不是毫無道理。

這場戰爭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第三次劉呂大戰,呂布大獲全勝,打敗了曹操派來的劉備和夏侯惇大軍,將劉備徹底趕出徐州,自以爲徐州已經是自己的天下。

結果惹怒了大BOSS曹操,曹操親自領兵東征,打得呂布節節敗退,最終水淹下邳,引發了歷史著名大事件——白門樓事件。

而現在歷史改變,沒有人劫他的錢,有了這批金銀財寶打底,再加上前段時間在河內的時候,朝廷爲他補充了大批糧草,讓他去消滅高幹,所以如今呂布糧草充沛,錢財也足夠。

雖說幷州貧瘠,沒辦法壯大自身,但現有的糧草和金銀,讓他擴充個四五萬大軍還是沒問題,因此呂布還算滿意,等到拿下了太原和雁門,治下人口也能有個數十萬,雖不能爭霸天下,但至少也算是一方諸侯了。

上黨郡的治所並不在壺關,而是在長子縣,可由於多年戰亂,長子縣已經破敗不堪,所以高幹佔據幷州之後,將治所移到了壺關。

主要也是壺關乃是三條河流的交匯處,有涷水、絳水、漳水匯聚成濁漳河,水利便利,方便澆灌土地,因而聚民開墾田土。特別是冀州最近幾年戰亂頗多,不少流民來到幷州,增添了幾分人氣。

佔據了上黨,呂布就打算先修養一段時間,好好過完了這個年,休息個一兩月再北上進軍太原和雁門。

只是他纔剛住進壺關縣城最豪華的府邸沒兩天,衛覬就找上門了告訴了他一個天大“喜訊”——舊皇駕崩,新皇登基了,而這個新皇,就是一直和他不對付的青州牧劉備!

聽到這個消息,呂布人都傻了。

此時此刻,壺關縣城一座大豪宅內,歌舞昇平,然而消息報告到呂布這裡,在短暫的沉默後,呂布大發雷霆,驅散了歌姬樂師,推翻了桌案,暴躁如雷。

“劉大耳,他憑什麼做皇帝!”

呂布咆哮道。

衛覬苦笑道:“是先皇留下的遺詔,且劉備認了桓帝爲父,將自己過繼到了章帝一脈,這是要學光武世祖,再興大漢呀。”

呂布紅了眼睛,怒道:“衛覬,你當初怎麼說的?說朝廷也在忌憚劉備,只要我投靠了朝廷,朝廷就會扶持於我,可現在呢?劉備都當皇帝了,那我算什麼?”

“奉先,消消氣。”

一旁的張楊連忙勸說道:“這是先帝把皇位傳給了劉備,又不是他人可以左右的,怎麼能是伯覦的錯呢?”

“可惡!”

呂布拔出佩劍,奮力砍斷了桌案,雙眼通紅,氣喘吁吁,怒得不行。

他生氣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他跟劉關張陳有大仇恨,當初自己在董卓麾下,與劉備爲首的關東軍較量,兩次被打得吐血,丟盡顏面。

二是他爲什麼對衛覬言聽計從?

是因爲衛覬代表的是劉虞朝廷,劉虞朝廷已經被天下大多數人承認是正統,所以投靠朝廷,就能得到朝廷許諾的高官厚祿。

而且當初衛覬也跟他說過,朝廷肯定也會擔心劉備篡位,所以必然會扶持他與劉備抗衡,到時候朝廷也會提拔他,給他封侯拜將,幫他提供糧草發展軍隊。

正因爲如此,呂布才心甘情願地爲劉虞朝廷效力。

簡單來說,呂布現在暫時效力的是劉虞以及劉虞背後代表的朝廷正統性,想要利用朝廷的正統性得到他想要的利益。

而現在朝廷的正統性忽然變成了劉備,不談他與劉備之間的仇恨,單說之前許諾的高官厚祿,權力兵馬,全都變成了夢幻泡影,這讓他怎麼能不生氣?

但生氣歸生氣,呂布又不可能轉頭去投向劉備的懷抱,雖說他完全沒臉沒皮,殺義父,背刺恩主的事情幹得信手捏來,但他楚.....哦不,呂布也是個要面子的人,絕對不會向朝廷上表。

所以砍完了桌案發泄之後,發現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呂布最終扔下寶劍,一屁股坐回席上,喘着粗氣對衛覬說道:“伯覦,是我過激了。”

衛覬心裡對呂布鄙夷了一番,表面上卻說道:“不礙事,其實不瞞將軍,我也被這個消息給驚住了。萬萬沒想到,先帝居然會把皇位傳給劉備,我記得當初先帝明明說是要去河間尋找章帝子嗣,將大位傳給章帝后裔來着。”

呂布沒有聽出弦外之意,隨口說道:“伯覬,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自然是兩條路。”

衛覬豎起手指頭道:“一是承認劉備,向朝廷上表,此時劉備應該只會關注關東等地,對貧瘠的幷州不會搭理,將軍至少可以在幷州爲王!”

“承認劉備?”

呂布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不行,絕對不行。我與劉備有大仇怨,當初他數次奚落於我,我絕不會向他低頭。”

奚落?

沒把你打死都算好的了。

衛覬心裡腹誹。

他又不是不知道,呂布跟劉備之間的戰爭,每次都是呂布被打得狼狽不堪,還有兩次甚至被打得吐血,天下諸侯皆知。

現在說是奚落,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只是這種話自然只是想想,衛覬自然不會說出來刺激呂布找死,所以只是笑着道:“那就還有第二條可選,反叛朝廷!”

“反叛朝廷?”

呂布自言自語了一句,面有難色道:“可是劉備勢大,幷州又離他近,若是反叛朝廷,恐怕.......”

衛覬立馬分析道:“將軍莫憂,我覺得這件事情,也並不算是一件壞事。甚至相反,即便是反叛朝廷,也並不意味着我們打不過劉備。”

這下別說呂布,就連張楊都十分詫異道:“伯覦,你沒糊塗吧。我們纔不過一兩萬人馬,劉備卻有二十萬大軍,如何與之抗衡?”

衛覬笑道:“將軍莫非忘了,我剛纔是不是說過,先帝曾經發過詔書,說要將大位傳給章帝后裔?”

“是啊,我記得當初確實有這份詔書,昭告天下,正因如此,先帝才被予以承認。”

呂布張楊紛紛點頭,當初劉虞登基時就昭告了天下,說他無兒無女,將來一定要收復冀州,把大位傳給章帝子嗣,這是很多天下諸侯乃至於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衛覬立馬說道:“可是先帝卻把皇位傳給了劉備,當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先帝和滿朝羣臣,怎麼可能會這樣做呢?先帝可是宗室長者,還有文先公、子柔公、穎伯公,他們都是剛正不阿之輩,絕不會屈服於劉備。”

“你的意思是?”

張楊立即反應過來,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劉備挾持了滿朝諸公,逼迫天子把皇位傳給他?”

衛覬點點頭:“不錯,很有可能如此。”

呂布也馬上回過味來,思索道,“那麼我就可以以這個名義,舉兵抗劉?”

衛覬說道:“我認爲將軍可以先等等,天下有這樣疑惑的恐怕不在少數,除了我們以外,肯定還有其它諸侯質疑,此時將軍完全不需要表態,既不掀起反劉大旗,也不支持朝廷,在幷州觀望天下即可。”

“爲何?”

呂布問。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天下肯定也有其他人不滿劉備爲帝,以此爲藉口反叛劉備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將軍此時勢弱, 且離劉備很近,絕不能立即得罪於他。”

衛覬認真分析道:“所以將軍一定要沉默以對,對此事就當作視而不見。先北上奪取整個幷州,安穩壯大自身,最好攻打休屠各部,降服匈奴鮮卑等諸多塞外部族,等將軍擁衆十萬,有了與劉備對抗的資本,再聯合其他諸侯,共同討伐,則大業成矣,到時候說不準將軍也能坐一坐皇帝的寶座。”

“這!”

呂布瞪大了眼睛。

皇帝的寶座?

這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奉先能當皇帝?”

張楊亦是瞠目結舌。

衛覬笑道:“如今這天下是什麼樣,將軍應該比我清楚,郡郡作帝,縣縣爲王,漢室氣數將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呂布的呼吸急促起來,然後毫不猶豫地抓住了衛覬的手道:“伯覦能來我身邊,真是上天賜給我的呀。好,我就聽伯覦所言,北上先取幷州,再攻匈奴鮮卑,等降服休屠各部,我便有足夠的本錢兵馬南下了!哈哈哈哈!”

衛覬只是保持着微笑,沒有說話。

其實他也搞不太明白,爲什麼鍾繇給他的指令會是讓呂布北上。

這不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嗎?

不過他在呂布軍中也安插了很多軍情司探子,不少已經做到了高位,將來反戈一擊,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所以衛覬只是認爲朝廷的策略或許只是想把呂布調走,免得他趁着這個時候給朝廷惹麻煩。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請假條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說明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說明第五章 賄賂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章 盧植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四十章 表功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請假條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說明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說明第五章 賄賂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章 盧植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四十章 表功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