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

“後軍第一批糧草已到了何處?”

劉備大軍晚一天入駐湖縣,傍晚時分,縣府會議,劉備詢問輜重情況。

“已到陝縣。”

王朗回稟。

陝縣?

劉備皺起眉頭,他們出發只帶了十日糧草,結果沒有想到孫堅的攻勢會這麼快,幾乎勢如破竹一樣就把湖縣攻破了。

比預期的速度還要快很多。

這樣的話。

恐怕後續糧草可能會接應不上啊。

要知道現在他們大軍已經走了一半,也就是接近五百里。

洛陽到谷城到新安再到澠池,這一段是洛陽範圍內的安全距離,總共有三百多裡。

然後是從澠池到陝縣,最後從陝縣進山打函谷關。

糧草從洛陽到澠池就已經不好走,已經屬於山區,等從澠池進入秦嶺以後,道路就更加狹窄逼仄,運送糧草的馬匹車隊速度慢了下來。

戰兵靠走路,行軍速度可以保證。

但輜重部隊嚴重依賴於馬車之類的工具,道路顛簸就有可能導致車輛損壞,一旦損壞一臺車,都會讓隊伍難以通行。

他們從函谷關出發的時候準備充足,現在也不過是兩三日就把湖縣攻下來,大軍身上還有七八日糧草。

問題是行軍速度快,糧草跟得慢,確實會成爲一個大問題。

“嗯。”

劉備思索片刻,對王朗道:“讓後軍儘快趕上,大軍明日繼續出發。”

這本就是他們原定的計劃,現在攻勢快得超出了預期,那就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的奇襲有效果,不能因爲糧草慢,而放棄這次突襲。

前方孫堅經過兩日行軍,在莽莽秦嶺之中跋山涉水,終於抵達了太華山以西,就是潼關附近。

現在潼關當然還沒有設立,但險要陡峭的山勢,還是讓孫堅這個莽夫都覺得確實難以攻破,所以他抵達潼關口之後,就原地休整,等待後方大軍上來再說。

第二日,關羽軍先行抵達,兩軍合一,總共兩萬人向着潼河由南往北進發。

段煨的大軍駐紮在華陰縣,但這並不代表他不在潼河設伏。

當孫堅與關羽一同向北面進攻的時候,段煨也率領伏兵就位,胡珍逃回華陰,消息就傳給了後方。

從湖縣到長安也就二百多公里,差不多五百東漢裡左右,對於大軍來說,也就是十日路程,甚至腿腳快的,兩三天就走到了,已經不算遙遠。

潼河兩側山林陡峭,左側太華山,百里絕壁,右側是起伏不定的山巒羣峰。

道路深陷於羣山之中,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最窄的地方僅容一車一馬,可謂極爲險要的絕地。

關山夜幕,林鳥驚飛。在傍晚時分,夕陽還沒下山的時候,遠處叢林之中,忽然驚起了無數飛鳥。

“有埋伏!”

孫堅也是老將,

一眼看出裡面的不對勁。

關羽撫須道:“意料之中。”

“如何對敵?”

孫堅其實是莽過去,但關羽畢竟是劉備的大將,他好歹要問問人家意見,禮貌一下。

關羽眯起眼睛,說道:“自當是勇往直前,逢山開山,遇水劈路!”

孫堅大喜道:“雲長之言,深得我心也。”

當下,命韓當管亥二人爲先鋒,率領千人向前去探路。

兩萬人又細分爲前中後三軍,韓當管亥二人領兵沿着潼河岸向前進發。

就在此時,兩側山林喊殺聲遍地,箭雨劈頭蓋臉砸下來,落在刀盾手的盾牌上,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

“殺!”

孫堅一馬當先,揮舞着古錠刀殺了過去。

關羽其實不太喜歡這麼莽。

但劉備他們既然選擇了這樣的方式進攻,那自然是勇往直前,有去無回。

所以從洛陽往長安去的一路,必然是要打不知道多少次硬仗,沒有退路可言。

沿岸兩側的士兵如潮水一般向着山林裡涌去。

西側華山絕壁,山林高聳入雲,段煨的弓箭手全都站在懸崖上,佔據了有利地形。

而東側的山林雖然不如華山絕壁那麼陡峭,卻也是林木森森,裡面埋伏的都是悍勇的近戰兵馬。

前鋒軍不得已冒着西側箭雨艱難前行,在損失了不少人馬後,終於攀爬上了東側山坡,與段煨的士兵戰在了一起。

山林作戰,不管是對於敵我雙方來說,都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戰爭。

經過兩個時辰的激戰,段煨雖然前期取得了不小優勢,殺傷了兩三千人,但由於人少,這次出來只帶了五千人,硬碰硬的情況下還是難以抗衡。

最終結果是在死傷近千人的情況下,段煨不得不撤軍,士兵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孫堅和關羽也贏得不輕鬆,戰損比達到了3比1,在他們的人馬是段煨四倍的情況下,自己的損失還比人家多三倍,可見一路上艱難險阻,絕不是那麼容易。

但不管怎麼樣,這一戰,先鋒軍取得了不小的戰果,爲後續大軍,打通了至關重要的潼河通道。

一夜休整,第二日,先鋒軍繼續出發,走了一日,在天黑之前,終於抵達了華陰縣。

段煨的軍事能力比胡珍靠譜得多,逃回華陰縣後,就立即堅壁清野,準備據城而守,打持久戰。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關中那邊,卻有了新的命令過來。

“象徵性抵抗,然後撤兵,誘敵深入?”

看到這份來自鄭縣的指令,段煨陷入了沉思。

“徐將軍說,現在北面戰場也很緊張,不能再和關中軍繼續打下去,必須想辦法畢其功於一役。”

傳令的士兵迴應。

“我知道了。”

段煨點點頭,說道:“去告訴徐榮,記得接應我就行。”

“唯!”

傳令兵轉頭離去。

第二日,徐榮就從華陰縣接到了段煨同意的消息。

得知這個情況後,徐榮也是鬆了一口氣。

沒辦法,他和段煨是同樣級別,除非段煨答應,不然的話,他是不可能命令段煨。

現在能夠商量好戰術,就再好不過了。

鄭縣府邸中,徐榮看着桌面上的關中一帶輿圖,細細思索。

關東聯軍那邊其實並不知道董卓到了長安之後,處境也不太好。

幷州中部鮮卑去年鬧騰了一年,跟朱儁在雁門一帶打得水深火熱,最終僵持不下,於是選擇不再去與朱儁硬碰硬,而是跑到了冀州北部,幽州西部的代郡一帶搞事去了。

朱儁抽開了身,也是馬上回頭就準備從幷州進入河東郡,聯合了白波軍的人馬,總計十餘萬大軍,從河東郡往長安方向進攻。

董卓得知消息後,立即派牛輔屯兵河東郡的安邑縣,防備從幷州來的敵軍。

安邑縣位於後世的山西運城,就在陝縣的正北方。

可以說,如果當時候劉備不選擇從黃河以南沿岸的陝縣——函谷關——弘農縣——湖縣——華陰縣這條路進攻,直接北上,就可以找朱儁匯合,從河東殺進長安了。

然而可惜的是一來黃河天塹,哪怕河面結冰,也無法支撐起那麼多人馬過河,即便過河了,等河面融化,後續的輜重也無法過來。

二來黃河北面,就是中條山,橫在了關東軍面前,翻山越嶺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別說劉備不知道這事,就算知道,也沒法與朱儁會師。

因此董卓實際上是在兩面作戰,如果他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秦嶺一線,那麼關東聯軍這邊必然是要碰個頭破血流。

包括昨日在潼河一戰,段煨五千人,就讓戰損達到三比一,要是五萬人,劉備十萬兵馬全來都白搭。

可惜的是董卓大部分兵馬都在北面防禦朱儁,東面戰場可用的兵馬少了太多。

要不然徐榮絕不會放棄在秦嶺一帶設伏。

不過徐榮也不是完全沒有策略。

也許是拿下函谷關和弘農縣太輕易,劉備這邊的行軍速度就極快,根本沒有穩紮穩打的意圖。

徐榮在發現短短四五日的時間,劉備就已經從函谷關殺到華陰縣的時候,他就立即明白了,敵人的戰術是要打快攻,根本沒有想過停留和後勤問題。

從洛陽到函谷關這一帶是沒有防線的,那麼實際上劉備出兵的起點,就是陝縣一帶,這裡應該會成爲劉備運送糧草的大本營。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但過了陝縣,進入了南山羣山之後,輜重運送速度必然會放緩。

哪怕從陝縣到長安,也就七八百里,但徐榮根據當初董卓退守長安時的經驗來判斷,光這段路,輜重部隊就得走一兩個月。

所以徐榮也是馬上調整策略,乾脆誘敵深入,放棄華陰縣,將敵人引入關中平原來進行大決戰。

對於董軍來說,這也是個險棋。

爲什麼?

因爲深陷於兩面作戰的情況下, 董軍的兵力其實是不夠的。

一旦劉備穿過了秦嶺,選擇在華陰縣駐紮,等待後方輜重源源不斷地送過來,和徐榮打持久戰,那最終的結果就是又一次長平之戰,就看誰能夠堅持更久。

別看劉備軍只帶了十日糧草進攻,但只要道路打通,第一批糧草續上,那麼後面的糧草同樣會不斷地送過來,維持軍隊開銷。

而北面朱儁步步緊逼,東面又在和劉備兩軍對壘,這樣的情況下,長安能夠堅持得住纔怪。

所以徐榮也是在賭,賭劉備會選擇繼續冒進,而不是見好就收。

要是劉備繼續西進,那麼他的後勤輜重跟進速度必然跟不上軍隊前進速度,只要將劉備迎頭痛擊,阻攔住他的攻勢,那麼這場戰鬥,就贏了五成。

是的。

只有五層。

這裡面,依舊有很大的變數。

徐榮摸着下巴思索。

剩下的五成變數,就在陳暮身上了。

作爲老對手,徐榮太清楚如果陳暮在的話,他的計策未必能成功。

不過.....聽說陳子歸回了青州?

想起自洛陽得到的線報,徐榮的眼眸中,就閃爍出了莫名的光芒。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那他的策略成功率,就能升到九成了。

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請假條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九章 壽誕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請假條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九章 壽誕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請假條請假條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七章 定徐州(2)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九章 羅市賊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四十章 表功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
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請假條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九章 壽誕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請假條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九章 壽誕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請假條請假條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七章 定徐州(2)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九章 羅市賊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四十章 表功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