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三國之謀伐酷筆記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陳暮從東郡回了平原國,再從平原國回了濟南。

陶謙雖然佔領了濟北國,但濟北國並沒有把東郡與平原國分隔開,三地的位置有些像廣西雲南貴州的關係,三方緊湊在一起,卻互相都有接壤。

因此陳暮從東郡的聊城縣,沿漯水北岸的博平縣,進入了平原國境內,在邊境青州軍的保護下,往濟南而去。

由於青州現在已經跟冀州撕破臉皮,所以作爲青州的外圍屏障,平原國和濟南佈置了大量兵馬,由沮授爲平原相,田豐爲濟南相,再有大將張飛、張遼、高順、黃忠等大小數十名將領把守。

此時的平原國和濟南國已經像是一個鐵桶一般,對冀州的防守密不透風,陳暮一路走來,看到邊境線上密密麻麻都是大量的軍隊,顯然是雙方都已經開始正面較量。

但他同時也注意到,除了平原國和濟南國以外,泰山沿線卻沒有太多防守力量,這讓陳暮想起陶謙這個隱患,就隱隱有些擔憂,怕陶謙跳反。

幾日之後,他抵達了濟南國的治所東平陵,聽聞陳暮回來,張飛沮授特意從平原城趕來,幾人再度聚首,開席宴會。

吃過宴席,陳暮就讓張飛沮授田豐三人留下來,在房間中商討眼下的局勢。

四人坐下,張飛反倒坐在主位上,現在他可是朝廷封的左中郎將,屬於五官中郎將序列,比之雜號將軍地位要高,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以及前後左右四將軍等重號將軍,擁有兵權。

而且他還是四兄弟中的老三,陳暮當然不能在張飛面前當老大,安排他坐在主位上後,自己坐在張飛右手邊下手第一個,便環視衆人問道:“諸位,我來時見從平原方向,正有大量糧草輜重運送往博平,這是何故呀?”

張飛立即說道:“這是大哥做的決定,四弟若有疑問,不如現在就回臨淄找大哥問清楚。”

“事情是發生在平原,我找大哥做什麼。”

陳暮笑着擺擺手,轉頭看向沮授:“莫非是曹操找大哥要的這些東西?”

沮授點點頭:“嗯,前些日子曹操給明公送信,說遭遇了陶謙的襲擊,東郡損失慘重,糧草所剩不多,祈求明公能給予他一些糧草武器輜重,明公欣然同意,命我給他送了糧二十萬斛,鹽三萬斛,鎧甲兩千副,各式刀刃兵器八千柄。”

二十萬斛?

好傢伙,我TM直接好傢伙!

饒是陳暮老謀深算,向來都心機深沉之輩都差點當場破防。

糧草二十萬斛是什麼概念?

一斛就是一石,也就是二十萬石糧草。

以士兵每天12-14漢斤,平均一月吃約三石糧食,二十萬石足夠一萬人吃大半年。

而換算成錢幣,亂世一石粟米糧價大概在500-1000左右,折中取750,那也值1.5億錢,再加上鹽和鎧甲兵器,這筆援助高達二億多枚五銖錢。

青州現在確實富裕,根據《漢書·食貨志》和《管子·治國》記載,黃河中下游土壤肥沃地區畝產極高,能達每畝3-4石,以青州耕地面積四千多萬畝,就算每畝只產3石,總收入也能達到一億多石。

不過這一億多石並不是指青州得的總收入,而是要扣除掉青州三四百萬百姓的口糧,再從剩餘之中繳納一定糧食做稅款,青州採取的是休養生息的政策,對百姓稅收不高,大約是十五分之一,每年能得七八百萬石糧食。

再加上沿海地區以產海鹽,巨澱湖附近數十萬畝種植了高產的占城稻,

還有曾經抓的那麼多青州黃巾全送去屯田,每年青州的能夠獲得的糧食近千萬石,錢幣收入無數,在綜合實力上只比冀州差一點而已,已經成爲天下僅次於冀州最富裕的州。

但青州有錢有糧不假,可從初平元年開始,關東軍的糧草就是由冀州與青州負擔,二十萬大軍每日消耗不計其數,再算上運糧的輔兵一路上吃穿消耗,打了整整三年,雖不至於全部打空,但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富裕。

以陳暮的計算,目前青州應該也只有一千多萬石存糧,看着很多,可以後還要發生大規模戰爭的。而且青州的自然災害也不少,地震、蝗災、洪水、大旱乃至冰雹和嚴寒,都能造成糧食減產。

除此之外,青州還有二十多萬大軍要養,本土七八萬人,洛陽那邊還有十多萬,雖然洛陽那邊在河內實行屯田制,大部分原來的白波軍都成了屯田兵,可以自給自足。

但還是那句話,以洛陽現在的耕地面積,養活六十萬人加十多萬軍隊肯定沒問題,可一旦到了災年,糧食歉收,那這個體系就很容易崩潰。

像洛陽就曾經數次發生災難,蝗災地震大旱等,一旦到了這個時候,就經常有百姓大飢,人相食的慘劇發生。

所以老大哥慷慨解囊確實是瀟灑,不過如果考慮實際情況,那就有些打腫臉充胖子的意思。

陳暮乍然聽到這個壞消息,也沒有多想,直接問道:“你們沒反對嗎?”

沮授雙手籠在袖子裡,搖搖頭:“反對不了。”

“大哥執意要給?”

“不是。”

“那是爲何?”

“兗州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必須籠絡住曹操。”

田豐說出了答案。

這也是青州幾個高級謀士給劉備的共同意見。

沮授解釋道:“曹操初平兗州,口丁匱乏、糧草近無,又加上天災人禍不斷,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之時,除了這次以外,今年六月,我們也陸陸續續給了他三十萬斛糧草,幫助他渡過此劫,相信過了今年,明年他應該會好過一些,不會再找我們要糧食了。”

聽到沮授和田豐的話,陳暮微微眯起眼睛,仔細思索了片刻,這才點點頭,神情緩和下來:“嗯,這樣的話,那確實要給。不過這次之後,若他再來要錢要糧,就不能再給了,曹操可是一條喂不飽的豺狼呀。”

沮授不解道:“曹操現在正與我們關係極好,又互爲盟友,應當暫時不用防備吧。”

陳暮卻笑着問他:“公與兄,你見過曹操否?”

“沒見過。”

沮授搖搖頭。

陳暮道:“我與曹操已經認識了近十年,此人可是雄才大略之輩,萬不能小覷。”

“當真?”

沮授將信將疑,他不認識曹操,自然也沒法做評價。

田豐想了想,也道:“我雖跟曹操不熟,但觀其在長安之戰中作爲,確實是一位敢於用兵之人,而且善用奇謀,膽略驚人。”

“不錯。”

陳暮說道:“此人野心不小,絕非易與之人,若讓他發展起來,恐怕尾大不掉,威脅到青州發展,甚至有反噬之險。”

聽到這句話,別說沮授,就連田豐都笑了起來,說道:“子歸多慮了,曹操雖有才略,但他此時名義上是兗州牧,實際上也不過佔了東郡,民不過數十萬,軍不過數萬,糧草兵刃還得找我們借,又如何能威脅得要青州?”

兗州八郡,任城國、濟北國、東平國三地人口少,面積小,城池只有三到七座,雖然在曹操治下,但給不了曹操太多幫助。

而其他陳留國,太守張邈與曹操貌合神離。濟陰國,太守吳資素來不喜曹操。山陽太守袁遺則是袁家之人,不服從曹操調遣。泰山郡的應劭也是割據自立,夾在曹操陶謙劉備正當中,左右逢源。

所以曹操最開始就只有一點點地盤,唯一的好消息是他的東郡是一個橫跨整個兗州的長條形,首尾兩端分別與青州的平原國,司隸的河內郡兩邊接壤,能夠讓劉備去司隸支援的軍隊糧草通行,不然的話,劉備纔不會給他支援,讓他穩定地盤呢。

陳暮並沒有跟他們解釋什麼,只是微笑道:“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不管能不能威脅到青州,讓青州周邊勢力繼續保持着弱小,再聯合他們一起打擊冀州,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策略。所以既不能讓冀州起勢,也不能讓徐州兗州豫州強大起來,此謂之國策也,諸君要謹記。”

“嗯,知道了。”

沮授田豐二人點點頭,陳暮的這個策略,他們同樣認可。

這就是強國之陽謀,自己要強大的同時,也得打擊可能會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人。

有些像後世漂亮國的招數,但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大家就都是這麼做的,漂亮國那點伎倆跟我們幾千年前的老祖宗比起來,還差得遠。

而陳暮卻是在這件事情上開始細細思索起來。

其實給曹操糧草幫他渡過難關也不算什麼,袁術還給了呂布二十萬斛糧草,引誘他攻擊下邳呢。

現在兗州的位置太重要,如果曹操扛不住,那不僅青州到洛陽的東西糧道兵道會斷,還會導致南北相連,袁術如果有北上勾連王芬之意,對於他的計劃將是個很大的打擊。

因此只要能夠達成戰略目的,就算給一百萬斛糧草都行。

可問題是陳暮深知曹操不是等閒之輩,如果把他喂得太飽,恐怕會反噬。

歷史上曹操和跟呂布爭兗州的時候,最慘的時候只有三縣之地, 兵馬不過萬人,程昱就是在這個時候弄得人肉脯,慘得曹操差點去投奔袁紹,還是袁紹見他可憐,就給了他兵馬糧草,讓他支撐過了這段時間。

這件事情在《三國志》裡幾乎沒有任何記載,是因爲陳壽是晉朝官員,必須貶袁尊曹,如果把這件事情寫出來,聯繫到官渡之戰,難免會給世人一種曹操恩將仇報的感覺。

但《後漢書》裡可是一五一十把事情記載得清清楚楚,原文是:“操圍呂布於濮陽,爲布所破,投紹。紹哀之,乃給兵五千人,還取兗州。”

包括袁紹曾經大呼:“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以及大將朱靈也是袁紹派過去幫老曹的,結果跟了老曹不回來了,這都是有史料記載依據的事情。

所以在陳暮看來,曹操可以養着,但一定不能讓他發展壯大,必要的時候還得進行扼制,防止他發育起來後,又搞一次官渡之戰,背刺劉備,那樂子可就大了。

因此必須要想辦法抑制住曹操的發展才行,至少不能讓他得了徐州。

三國之謀伐最新章節地址:

三國之謀伐全文閱讀地址:

三國之謀伐

wωω●ттkan●¢ O

三國之謀伐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85章老大哥慷慨解囊)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二章 孟德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五章 賄賂請假條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八章 回京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章 等人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十章 主動示愛完結感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三十九章鍾繇
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二章 孟德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五章 賄賂請假條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八章 回京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章 等人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十章 主動示愛完結感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三十九章鍾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