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

這是一間臥房,珠簾門後就是木塌,旁邊的桌案上還擺着一爐香。

香料燃燒之後產生的味道將整個房間薰得異常芬芳。

房子裡整潔而又明亮,唯獨在木塌下方的地板縫隙裡,隱約能看到暗紅色的血跡。

袁紹臉色慘白地躺在木塌上休息,他昨天確實吐血了,但沒有誇張到吐血兩鬥,只是吐了一灘而已,可能有幾百毫升。

但這個情況對於他來說實在太熟悉了,當年他的父親就是這樣突發惡疾嘔血而死,這讓他感覺到時日無多。

事實上界橋之戰後,袁紹就鬱積於胸,隨着他的軍隊節節敗退,他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在不斷惡化。

雖然還沒有到油盡燈枯的地步,但即便一直尋湯問藥也不見好,原本健碩的身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下去,臉頰甚至已經開始凹陷。

自知可能命不久矣,袁紹必須強撐着身體解決眼前的困局,如果不能夠擊退敵人的話,那麼袁氏恐怕就要毀在他的手裡。

咳咳咳。

劇烈的咳嗽持續了好一會兒,劉惠推開門進來,向他低聲道:“明公,來看的劉軍將領已經走了。”

袁紹喝了一口水,平復了一下因咳嗽而變化的心情,問道:“是何人?”

“乃是鮮于輔帳下閻柔,張遼副將王虎。”

劉惠答道。

袁紹點點頭:“劉備軍中認識我的人不多,只有劉備關羽張飛陳暮等寥寥數人而已,他們不敢進城,這個法子應該是能矇蔽過他們。”

劉惠擔憂道:“只是很多不知真相的將士們聞聽明公病危,一時軍心渙散,士氣跌落到了谷底,這可如何是好。”

“無妨。”

袁紹說道:“城內的兵馬多爲臨時徵召的新卒,本就戰力不高,我也沒指望能靠他們戰勝敵人。只要元才那邊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就算城裡的兵馬不能打勝仗,順風仗總該會打吧。”

劉惠道:“明公,我還是有些擔心。此次詐降最關鍵的還是明公的外甥高幹,按照計劃,屆時由蔣義渠率領大戟士前去投降於城外敵人,高幹側面偷襲,蔣義渠臨陣反戈,擾亂敵人後陣,到時候就能獲得勝利,

就怕高幹那邊無法突破青州軍的攔截網啊。”

袁紹皺眉道:“之前他送了四次糧草都成功送進來了,這次應該也不會出意外吧。”

劉惠搖搖頭道:“不好說,我一直很奇怪,陳子歸防守西面,怎麼可能會出現那麼大的紕漏,讓涉縣方向的道路毫無防守,高幹可以輕鬆聯繫到城內,以陳子歸之才,絕對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我擔心這是個陷阱。”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他陳子歸,也不是神仙,又怎麼可能什麼事情都能面面俱到呢,咳咳。”

袁紹捂着嘴又咳嗽了兩聲,“不管怎麼樣,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如果不能突圍出去,或者擊敗劉備的話,恐怕已經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我不知道我還能撐多久,但至少這次我們也只能賭一賭了。”

“我知道了。”

劉惠沉着臉色,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但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因爲此時邯鄲已經是內憂外患。

城內的士兵本就是臨時招募的新兵,戰鬥力很差,作戰意志也很差。

此時城內都在宣傳袁紹死訊,如果不是將領們在安撫士兵,說他們已經打算投降,恐怕早就已經造反。

城外的青州軍虎視眈眈,十萬多人將邯鄲圍得水泄不通,雖然還有高幹在城外爲援軍,可誰都知道青州軍不是傻子,不可能不對高幹沒有防備。

只是他們也沒有想通,之前高幹第一次派斥候嘗試聯絡城內,一路過來,駐紮在西面的陳暮部、張飛部、高順部居然沒有反應,除了大路上佈置了一些崗哨外,小道毫無設防。

高幹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通過斥候聯繫到了城中,得知城內糧草已經不多之後,他就立即派人連夜自小路運送了不少糧草進城,第一次數量不多,因爲只是試探性的送糧,所以大概只有一千多車,頂多解決燃眉之急。

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高幹的膽子越來越大,幫助袁紹解決了這幾個月來的糧草問題。現在幷州人口雖然不多,但河東自古以來就頗爲富裕,高幹佔領了河東,加上雁門上黨二郡,實力還是頗爲強大。

這邊袁紹準備詐降之計,打算讓蔣義渠率領僅存的一些精銳向劉備投降的同時,再讓高幹發動襲擊,那邊劉備鮮于輔等人,則是在主將帳篷內商議是否接納袁軍投降,如何接納袁軍投降的問題。

劉備依舊高坐主位,陳暮、鮮于輔、張遼依次而坐,荀諶還是坐在對面,帳篷內大小將領站着,下方閻柔和王虎正單膝跪着正向劉備稟報他們在城中看到的所見所聞。

“明公,我們進城的時候仔細觀察過,看到城中士兵皆無鬥志,街上也沒有什麼人巡邏,城頭防守的士兵很少,很多人都坐在城牆根下曬太陽。”

王虎說道:“我看那些冀州士兵應該是已經處於軍心渙散的邊緣,如果是我們的士兵這樣的話,我難以想象。”

“不錯,城中確實是這般情景。等我們進入府邸之後,看到袁紹的將士們正在哭靈,一個人臉色蒼白,躺在廳內地上,下面墊着席子,穿着華服,手臂露在外面。”

閻柔說道:“單靠外表,卻是看不出那人是真死還是假死。後來我想出一個辦法,佯裝爲袁紹上香磕頭,故意觸碰到了袁紹的手臂,那觸感冰涼,毫無熱感,與死人無異,而且我觸碰到的是手腕,亦無脈搏,應該是死了,只是不知道此人是不是袁紹。”

“此人面相如何?”

劉備詢問。

青州軍中見過袁紹的人其實不在少數,劉備關羽張飛陳暮典韋乃至於趙雲黃忠武安國管亥田豐等人當年在討董的時候都見過他。

但這些人都是青州高級將領或者高級謀士,派他們進城去看風險太大,所以只能讓閻柔和王虎去。

二人去了之後記下袁紹的樣貌,然後再回來稟報就是。其實劉備自己也已經七八年沒見過袁紹了,人的樣子會根據胖瘦不斷變化,所以這種方式也很難進行判別。

不過當閻柔和王虎描述完之後,劉備和陳暮對視一眼,微微點頭。確實描述得跟袁紹一模一樣,最重要的是,袁紹額頭有一顆痣,這點做不得假。

古時候沒有照相機,想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很難,所以往往會通過人的外貌特徵來分辨。

這些特徵甚至會寫入戶籍當中,最好的分辨方式就是臉部、痣、胎記、以及鬍鬚之類的特徵,比如關羽面如重棗、二尺長鬚,張飛燕頷虎鬚、豹頭環眼等。

在具體特徵上,閻柔和王虎描述的袁紹,跟劉備陳暮記憶裡的袁紹是很相似的,因此衆人也是信了八分,認爲或許袁紹真的死了。

幾個人都沒有懷疑袁紹會不會詐死,古人玩詐死倒是不在少數,但幾乎很少會發生在袁紹這種級別身上。

原因很簡單,袁紹是冀州主心骨,他一死,城內的士兵立即就會崩潰,從而兵敗如山倒。

所以用腳指頭想都應該明白,袁紹不會蠢到這個地步。

那麼剩下的,就是如何接受投降這件事了。

歷史上赤壁之戰的時候,黃蓋說要投降,是帶着自己的人馬往曹軍跑,結果船上全都是引火用的魚膏油脂。

荀諶對衆人說道:“我們是願意打開城門,獻出城池,放下武器出來投降的。不過袁氏待我等不薄,因而軍中將領們商議,希望能夠將袁公發喪之後,由城中將領率衆來降。”

劉備對鮮于輔道:“爲舊主發喪乃是人之常情,鮮于將軍以爲如何?”

“善。”

鮮于輔點點頭:“只是你們打算如何發喪?”

荀諶就說道:“城中如今最高將領爲蔣義渠將軍,他說願意率衆先向將軍投降,投降之後,他乃擡棺送袁公回鄴城,交予公子譚之後,再回邯鄲,回城中讓士兵們把武器交出,齊王與將軍覺得是否可行?”

“他不帶士兵走嗎?”

鮮于輔問。

“不帶,士兵亦恐懼殺戮,懼怕齊王與將軍之威,不敢出城。”

荀諶解釋道:“所以蔣將軍只帶少數人出來,送袁公棺木回邯鄲之後,就立即回來,絕不食言。”

鮮于輔想了想,點點頭道:“若是不帶士兵走,那便無礙,齊王覺得此策可行否。”

劉備說道:“將軍代表陛下,此次受降,全由將軍代勞即可。”

“那便如此吧。”

鮮于輔最後定了個基調。

荀諶拱手道:“多謝齊王,多謝將軍,那我便回城通稟。”

這次受降的基調就這樣定下,由鮮于輔代表天子接受冀州軍的投降,劉備等人則觀禮。

各自散去後,劉備陳暮回到自己城池南面的營寨,到了第二天,陳暮就回自己的營區,因爲城中還在準備發喪,他們約定受降日子是三日之後。

到時候包圍邯鄲各部的將領們都不能過去,防區也不會重新變更,這是爲了以防萬一,所以陳暮得提前做好防區佈置。

夜幕降臨,陳暮總覺得這件事情哪裡有些不對勁,透露着一股詭異,雖然覺得袁紹不太可能會詐死,因爲閻柔和王虎已經確定,城內籠罩着一股悲傷氣氛,一個人有演技,不可能全軍有演技。

袁紹詐死會導致全軍士氣崩盤,他不會蠢到這個地步。但陳暮思來想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可具體哪裡怪怪的,又說不上來,仔細想想,便打算找個人問問意見。

諸葛亮才思敏捷,應該要找他。但之前爲了防止諸葛亮妨礙司馬懿,就把他調去了懷縣做後勤工作,所以整個營寨內,只有司馬懿可以充當幕僚。

派人把司馬懿叫來,等司馬懿拱手行禮過後,陳暮揉搓着太陽穴說道:“仲達,袁紹死了的消息你應該已經聽說了吧。”

“昨日就已經聽說了。”

司馬懿答道。

陳暮就說道:“城中有人出來說要向我們投降,你覺得呢?”

司馬懿沉思道:“這不是一件好事。”

“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陳暮沉着臉說:“不過不談朝堂上的事情,單說城裡投降這件事,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所以我把此事讓齊王推給了鮮于輔。”

推給鮮于輔是一招妙棋,劉備已經位極人臣,多這一件功勞少一件功勞沒什麼區別。

而如果把這件事推給鮮于輔,如果搞砸了,鍋是他的,如果搞好了,劉備怎麼樣也有個次功,所以推給鮮于輔絕對不是壞事。

更重要的是鮮于輔是劉虞的親信,讓他代表天子接受冀州軍投降,一是謹小慎微,防止在天下人面前有越俎代庖,囂張跋扈的嫌疑。二是向劉虞示好,讓朝廷放鬆警惕,可謂是一舉兩得。

所以在這件事上,劉備不能爭功。

只不過陳暮總覺得整件事情哪裡不對勁,畢竟他知道袁紹本該在兩年之後死,因此還是有些懷疑袁紹會不會詐死。

司馬懿便說道:“將事情推給鮮于輔是一招妙計,既然事情已經推出去了,少府在擔心什麼?”

陳暮搖搖頭:“我在想,我如果是在袁紹那個位置,會不會選擇詐死,讓將領詐降,但我又在想,他選擇詐死,不會隱瞞將領,但肯定會隱瞞普通士兵,士兵軍心大崩之下,他即便是詐降,又拿什麼與我們戰鬥?”

司馬懿思索起來,輕聲說道:“也許,他還有外援呢?”

“外援?”

陳暮臉色微微一變:“高幹?”

倒不是忽略了高幹,而是高幹在涉縣的兵馬不多,且已經被張飛部和高順部盯防住,在南面還有牽招部和臧霸部離得不遠,隨時可以過來支援,所以從一開始,陳暮就沒有把高幹當作威脅。

但經過司馬懿的提醒,陳暮倒是忽然想起來,如果城內的士兵不能用是因爲士氣問題,一旦詐降的話,軍心很難短時間內恢復過來,但高幹的軍隊卻可以利用。

詐降過來後,臨陣反戈,到時候大軍一陣混亂,高幹的兵馬,甚至還加上一部分休屠各部的騎兵,很有可能利用這個混亂一舉將他們擊敗。

到時候情況可能就變得不同了。

“還好把這事推給了鮮于輔,找了個替死鬼。”想到這裡,陳暮頓時笑了起來,轉頭又看向司馬懿,讚許道:“仲達,你很不錯。”

“多謝少府誇獎。 ”

司馬懿行禮。

陳暮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的事應該發了,明日我會上奏齊王,到時候你領十軍棍,然後解除官職,回河內去吧。”

司馬懿一開始還心中一驚,但很快就想明白了,這是陳暮在保護他,因此連忙再次行禮道:“多謝少府。”

“回去休息吧。”

陳暮淡淡地道。

“懿告退了。”

司馬懿起身離開。

陳暮看着他離開的背影,微微點頭。

自己確實在保護司馬懿。

現在問罪的話,頂多就是失職之罪。

如果等到高幹出兵的時候,那就是大罪,必須要問斬了。

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請假條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四十章 奇襲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
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請假條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四十章 奇襲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