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

第462章 呂布歸順

攻兗州?

聽到這句話,場上瞬間變得十分安靜。

所有人都不說話,呂布與張楊對視一眼,皆能看到對方眼中的駭然。

爲什麼駭然?

因爲衛覬的身份很特殊。

他自己說自己只是個普通人,但誰都清楚,他代表了洛陽朝廷的立場。

而兗州牧曹操,卻是朝廷親自冊封,且是忠於朝廷的那一派,還與青州的劉備是堅定的盟友關係。

現在朝廷的使者居然跑到呂布這邊來,讓他去攻打兗州的曹操,這是什麼意思?

以呂布高達30的智力,想都沒想地認爲這是個陷阱,蠱惑他去送死。

畢竟袁紹現在的策略很簡單,拉攏袁術、曹操這些人。

哪怕不能幫他,也不能過來給他添亂,冀州現在的戰略,就是全面重點打擊劉備和公孫瓚爲主。

只要擊敗了劉備和公孫瓚,袁紹就能夠擁有整個北方,到時候已經掌控天下鹽價的青州,產馬的幽州,就全都被他控制住,未來便足以爭奪整個天下。

而現在呂布至少名義上是隸屬於袁紹,先不說他能不能帶着自己麾下兩萬人馬南下攻打兗州,就算可以帶走,也瞬間會成爲衆矢之的。

袁紹本來就容不下他,見呂布去攻打自己一直拉攏的曹操,還能忍得住纔怪。

還有曹操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當初在王芬的命令下,呂布曾經攻打過兗州,雙方相持數月都沒有結果,兗州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拿下?還有兵敗的風險。

最後就是劉備、孫堅乃至洛陽,雖然不知道具體情況,但鬼知道他們會不會出兵干涉?

到那個時候,他一動,四面八方全打過來,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所以聽到衛覬的話,呂布當時候就冷笑一聲道:“讓我去打兗州?朝廷看來是嫌我死得不夠快?你這賊子,是何居心?”

“哦?”

衛覬故作驚訝道:“將軍爲何如此說?我明明是爲了將軍好。”

“爲了我好?”

呂布頓時就怒意上漲,指着衛覬喝道:“不要以爲某不知道,你們是想誘我進攻兗州,與曹操打生打死,然後趁機偷襲冀州吧。”

衛覬嗤笑道:“呂將軍想多了,我絕無此意,而是深知將軍此時處境,

特意來此,幫助將軍謀劃一處棲身之所。”

“你會有這麼好心?”

呂布狐疑道:“你既然自洛陽出使而來,不就是代表了朝廷嗎?朝廷現在要打袁紹,紹大軍盡在東面,我一走,你們便可以拿下魏郡。”

衛覬撓撓頭,跟這種只會想表面意義的人打交道,還真不好打。

把你一個人調走有屁用?

你麾下的兩萬冀州軍難道就會跟你走了嗎?

思來想去,衛覬也只能用大招,直接了當地說道:“將軍想想,即便我們想引誘將軍去,你麾下的兩萬冀州士兵,難道就會聽將軍的命令嗎?”

“你怎麼會.”

呂布當時候就破防了,有驚訝,有惱羞,有憤恨,臉上表情五顏六色,居然不知道該如何應答。

因爲他有些愕然地發現,明明是自己的事情,洛陽方面爲什麼如此瞭如指掌?

即便是這個情況,呂布也是執掌這支軍隊一段時間,才發現的。

一開始他還以爲所有的軍隊都一樣,只要提供糧草,就會跟着他。可後來才知道,王芬爲了讓這支軍隊不脫離掌控,居然選擇的是有家有口的冀州本地人。

想象一下,冀州本土人打外來入侵的防禦戰爭,肯定十分願意。可要是跟着他出自己家鄉去打仗,這些士兵怎麼可能會答案?

因此想通了這個問題之後,呂布就變得無比鬱悶,這才知道自己被下了套,自己能夠真正帶走的,也就是最初從長安帶回來的一兩千幷州軍而已。

所以這幾個月來,在李肅的建議下,呂布也曾經有意識地去幷州上黨郡募兵。

但一來幷州本來就人少,在和帝時期全州人口不過七十萬,黃巾之亂後,即便漢人聚集最多的上黨郡,也只剩下十多萬人,加上董卓之亂,整個上黨郡變得殘破不堪。

很多幷州人都跑去河東或者相鄰的河內郡了,即便目前留在上黨郡的,男女老少不過數萬,其中青壯又有幾人願意拋棄家小去從軍?

二來上黨畢竟是張楊的地盤,張楊已經混得很差了,再去撬他的兵源,呂布屬實開不了這個口。

如此一來,他現在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兵馬,滿打滿算不到三千人。

就這點人,能做成什麼事情?

這些天整日唉聲嘆氣,是因爲呂布花了一兩年的時間,終於想明白了這些問題,才感受到了絕望。

天下之大,已經沒有了他的容身之所。

但現在,忽然有個人上門,告訴他,要爲他謀劃一處地方,而且這個人還是敵對勢力的人,呂布怎麼可能不懷疑。

然而衛覬卻笑着說道:“將軍,其實我此番出使蕩陰,是奉了一人差使。”

“誰?”

呂布下意識問。

“陳大夫。”

“哪個陳大夫?”

“自然是光祿大夫陳子歸!”

衛覬向着東方拱手錶示尊敬,然後說道:“他應該與將軍算是熟人吧。”

呂布牙齒頓時咬緊,怎麼可能不是老熟人?

當初追殺四兄弟,他就被陳暮的三個兄長聯手打到吐血。

後來逃離長安,還被陳暮站在山崗上一頓嘲諷。

呂布恨不得生吃其肉,渴飲其血。

聽到陳暮的名字,他當時候就握緊了拳頭,青筋暴跳,目光驟然兇狠地看向衛覬,怒聲道:“好呀,原來是那陳子歸派你來害我的,今日我就要將你生生烹殺!”

烹煮之刑自古有之,而在漢末,董卓就幹過這事,將潁川太守李旻烹殺。後來在洛陽和長安,忤逆他的人,也有很多人遭到這樣的酷刑。

呂布好的沒學盡跟董卓學些壞的,雖然以前沒有幹過,但一想到陳暮的可惡,他就決定先從衛覬身上找回點利息。

哪料到衛覬怡然不懼,笑眯眯地看着呂布,開口詢問道:“將軍真的要這麼做嗎?”

呂布也不慣着他,當時就喝道:“衛兵何在?”

“將軍!”

門外的衛兵立即走進來。

“去,把最大的釜擡來,我要將這狂徒煮死!”

呂布瞪着衛覬,目光滿是兇厲之色。

“唯!”

衛兵便去擡釜。

漢代沒有炒菜,只有煮菜,所以軍隊中就有大釜,專門爲多人烹煮食物。

釜的形狀有些像盆,最大的釜能裝好幾人,數名將士擡來,呂布又命人將衛覬綁起來,找來柴火。

外面還在下雨雪,不好起火,便決定就在這廳堂中央將他煮殺。

漢代府邸廳堂是非常大的,因爲當時流行豢養歌姬樂師跳舞奏樂,需要很大的空間,因此在廳內烹煮並不顯得狹窄。

衛覬全程都不爲所動,臉上保持着笑容,就看着士兵們裡裡外外忙活,不一會兒廳中就架起大釜,釜中有水,釜下是一堆堆的柴火。

“你還有何話想說?”

呂布又對衛覬道。

衛覬笑道:“覬並不畏死。”

“那好,成全他!”

呂布一聲令下,就有士兵將他擡起,要往鍋裡扔。

衛覬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

“慢着!”

就在這個時候,張楊忽然出聲制止,問道:“先把他放下來。”

“稚叔?”

呂布不解地看着他。

張楊卻擺擺手,對衛覬道:“你何故發笑?”

衛覬被放下來,笑眯眯地道:“我是笑有呂將軍這樣的大英雄陪我一起死,就覺得一條賤命也值了,因而大笑。”

“可惡!”

見到衛覬臨死還要嘲諷自己,呂布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指着衛覬大喝道:“煮死他!”

“奉先!”

張楊再次出聲制止,拉住呂布將他摁在座位上,低聲道:“你先消消氣,聽他講講,如果不對,再煮死他也不遲!”

“可惡,這狂徒。”

呂布氣得不行,但至交好友勸說,也只能作罷,氣呼呼地喝了一口悶酒。

張楊安撫了暴怒的呂布,又對衛覬道:“你說說吧。”

衛覬淡淡地道:“將軍與劉青州爲死敵,又爲袁紹所不容,這天下之大,已無容身之所,待劉青州與袁紹之戰分出結果,不管哪一方勝利,他們都不會放過將軍,不是死期將至是什麼?”

“你!”

呂布當時候就震驚了。

他爲袁紹所不容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就連張楊也是才知曉。因爲他害怕袁紹再來害他,所以一直不敢聲張。

哪料到衛覬居然知道這件事情,還已經清楚了現在自己所處的處境,如何不讓呂布震驚?

事實上這就是信息差導致。

陳暮清楚歷史,也通過冀州潛伏的軍情司得知一些蛛絲馬跡,所以才能夠用計。

而郭嘉他們並不清楚此事,哪怕分析出呂布或許有不甘人下的意圖,可也該明白,以呂布現在的處境和能力,就算想叛變攻打兗州,也沒有這實力。

袁紹以及麾下的士兵不允許呀。

這也是爲什麼曹操會放心大膽地入侵徐州的原因,兗州周邊,劉備孫堅洛陽都不會無緣無故攻打他,唯一可能的就是袁紹和呂布,可這兩人一個分身乏術,一個沒有自己的軍隊,怎麼想也該知道兗州很安全。

所以此計的高明之處就是瞞天過海,哪怕明知道呂布與兗州近在咫尺,可一來洛陽威脅,二來呂布實力不濟,自然怎麼想也不會想到呂布會跑去打兗州。

而呂布這邊正因爲清楚自己的處境,發現衛覬居然如此瞭解之後,才無比震驚。

張楊也是經過呂布訴苦才明白此事,因而見到衛覬似乎神通廣大,便馬上追問道:“既然如此,那奉先的生路又在何處?”

衛覬笑而不語,低頭看了眼捆綁住自己的繩索。

“解開繩索!”

張楊立即讓士兵把繩索解開。

這些士兵都是呂布的幷州軍親衛,知道張楊和呂布的關係,又見呂布並沒有反對,猶豫了一下,便把繩索解開,然後倒退着出去。

等他們走後,廳內又只剩下三人。

衛覬笑着看了眼旁邊還在燒的釜,這冰天雪地的天氣,有這釜蒸騰的熱氣屋內倒是暖和許多。

“現在可以說了吧。”

張楊又道。

衛覬便走了過來,到了呂布與張楊坐的主位旁邊,拉過一張席子坐下來,笑呵呵地道:“現在二位應該明白,我是真心來幫呂將軍的吧。”

呂布默然不語,張楊則說道:“你所謂的生路,莫非就是攻打兗州?”

“正是!”

衛覬點點頭。

“爲何?”

張楊問。

衛覬說道:“二位將軍,且聽我細細說來。”

“如今這天下,到處都在打仗,除了劉青州以外,已經沒有人再奉洛陽爲正統。”

“那曹孟德、劉景升,名義上效忠朝廷,實際上早已經割據爲王,不服從朝廷指令調派。之前朝廷就任命過一名兗州刺史金尚,爲曹操所殺。”

“因而這些人,如那袁紹袁術陶謙等人已無二質。只是他們畢竟名義上侍奉朝廷,所以朝廷不能出聲指責。”

“而將軍則不同,將軍雖爲天下不容,卻不知,將軍畢竟誅殺過董卓,立有大功,朝廷諸公,也是一直對將軍讚許有加,若是將軍願意歸降朝廷,去攻打兗州,奪了曹操基業,則將軍不僅有了一片立足之地,朝廷也不會阻攔。”

朝廷不會阻攔?

呂布將信將疑,問道:“真的?”

衛覬笑着說道:“將軍若是不信,我這裡有封信,可以看看。”

說罷掏出一封信來。

張楊接過來給了呂布,呂布是認識字的,歷史上在徐州時,還曾經寫信給琅琊國相蕭建,說話有理有據,文筆還算不錯。

呂布拿過信一看,居然是當初在長安的至交好友士孫瑞所寫,信中內容表達了對呂布的思念之情。

跟鍾繇衛覬這些人不同,士孫瑞這些公卿是皇帝的死黨,不可能投靠劉備。

所以這封信其實是鍾繇騙士孫瑞所寫,說是希望他能夠勸降呂布,這樣的話袁紹就少一助力,爲洛陽朝廷一統天下添加磚瓦。

因爲當初兩人在長安確實有交情,士孫瑞就欣然寫了這信。卻不知道,正是這份信讓呂布有了些許動搖。

看到這封信,呂布頓時想起了在長安時與士孫瑞等好友的往事,露出懷念的神情。

“確實是君榮所寫,想要我歸順朝廷,可是”

呂布還是遲疑:“朝廷真的會赦免我嗎?”

衛覬見他還是狐疑,便嗤笑道:“呵呵,將軍,你好好想想,如果我不來,你一樣會死,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對嗎?”

“額”

呂布就不說話了,這是事實,劉備跟他有仇,袁紹甚至已經刺殺過他一次,不管這場戰爭誰贏,他都沒什麼好下場。

“所以我來此,一定不是爲了害將軍。要是盼望着將軍死,我又何必過來呢?”

衛覬兩手一攤。

這是個邏輯問題,道理就在於,衛覬不來的話,呂布一樣會死。所以要真是要害呂布的話,他大可不必來這一趟蕩陰涉險,等袁劉戰爭分出結果就行了。

因此衛覬跑這一趟,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確實如他所說,朝廷不希望曹操擔任兗州牧,所以想着勸降呂布,讓他去把兗州拿下來。

想明白了這一點,邏輯上就能說得通。

只是呂布還是有些擔心,詢問道:“可那劉玄德與我他難道不會有意見?”

衛覬笑着說道:“呂將軍,實不相瞞,雖然將軍與劉使君有仇,可這些許仇怨,又如何比得上朝廷一統大業?如今天下,縣縣爲王,郡郡爲帝,忠心朝廷之人,又有幾人?”

“若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歸順朝廷,朝廷必然喜悅。到時候將軍與劉使君同殿爲臣,那點陳年舊事的仇怨,也不過是隨風而去的一點小事而已。”

“等將軍拿下兗州,與劉使君同攻袁紹,只要爲朝廷立下功勳,難道還害怕滿朝公卿不認賬不成?”

“屆時候將軍也是有兵有權之人,還害怕劉使君找將軍尋仇?何況就算如此,將軍有了兗州,不比現在被困在這小小的蕩陰之地,要強上許多嗎?”

一番言語,說到了呂布的心坎上。

呂布看了看信,又看了看衛覬,忽然長嘆道:“可惜啊,我即便想歸順朝廷,但我手下無兵又將,又如何能取兗州?”

衛覬笑道:“這也是爲什麼陳大夫要派我來的原因啊,他早已經爲將軍謀劃好了一切。”

“哦?”

呂布驚喜道:“莫非洛陽朝廷會出兵相助?”

“非也。”

衛覬搖搖頭:“曹操名義上奉朝廷爲正統,天子亦不好對他動手,因而朝廷只能旁觀,而不能出兵。”

“如果朝廷不能出兵的話,有什麼用呢?”

呂布沮喪下來。

他現在手底下兩萬冀州兵根本不能用,哪裡還能有士兵南下哦。

衛覬笑着看向張楊:“張太守,不是有兵嗎?”

“我?”

張楊皺起眉頭, 他的兵馬也不多,只有不到萬人,這點人能幹嘛。

衛覬說道:“此番取兗州,並不需要太多兵馬。”

“爲何?”

呂布詢問。

衛覬神秘一笑:“因爲曹操已經被陳大夫拖在徐州,他的大軍皆在廣陵郡,此時此刻,兗州幾乎空虛得無人把守。”

“真的?”

呂布頓時驚喜不已。

要真是這樣,或許這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衛覬點點頭:“千真萬確,此次我願跟隨將軍一同前往,若是有假,我任憑將軍處置。”

“好!”

呂布早就不想被困在這蕩陰了,聽到這話,馬上向着西面叩拜,高聲道:“布,願歸順朝廷,爲朝廷效犬馬之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本章完)

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請假條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完結感言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四十三章 王朗請假條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章 孫策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
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請假條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完結感言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四十三章 王朗請假條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章 孫策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