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

張家奴僕人數也不少,但他們只是跟着張家宗族的人一窩蜂往前衝。

數百打兩個還有膽色,等衝到城門口,再看人家上千人衝來,頓時嚇得四散而逃。

這年頭給人做奴僕,還不是實在活不下去,沒有辦法。

讓他們打打順風仗還行,讓他們去拼命?對不起,還沒有忠心到這個份上。

很快原地就只剩下幾十個張家宗族的人。

衆人面面相覷,眼看對面上千人涌來,再不跑更待何時?

劉關張陳四人一路砍殺,戳死砍倒數人,帶領着蒲陰鄉親殺奔張家莊園。

莊園裡一片混亂,張氏宗族平日欺壓鄉鄰,作威作福,向來都是他們欺負人,哪遇到這種事情。

一時間宅內亂作一團,張家族人收拾細軟,紛紛逃跑。

跑得快的還留了命,跑得慢的就被蒲陰鄉民殺進來,亂刀砍死。

往日的仇恨全都算上總賬,在劉關張陳的帶領下,鄉民們殺進莊園,屠戮了豪強張家滿門。

這種行爲按道理來說,應該屬於暴民行徑。

但在東漢,只會被人稱道。

連新時代初期,都有打土豪分田地,審判地方惡霸的正義行爲,更別說在古代。

平日裡鄉民攝於豪強威懾,不敢反抗。

可只要給他們一個合適的理由,過去遭受的林林總總苦難,一股腦全都會發泄出來。

好在劉備尚有理智,制止了鄉民殘殺無辜,吩咐民衆將所有張家宗族的人全部捆綁起來,押赴城內受審。

上千人抓了張家宗族的人浩浩蕩蕩回城。

回城之後,在關張的帶領下,鄉民們又衝進縣衙,抓了爲虎作倀的縣尉、縣丞等人。

總共上百人,全都五花大綁,一個個灰頭土臉,十分狼狽。

聽聞豪強張家和蒲陰大小官員被抓,

滿城百姓數千人都出來圍觀,城門外的空地上,聚集了無數百姓。

劉備奪了蒲陰縣令印,號令蒲陰縣的兵丁維持秩序,一個個審問。

“張霸,欺壓百姓,魚肉鄉里,罪不可恕,殺了!”

“張彪,強搶民女,毆殺一名鄉鄰,殺!”

“張愷,肆意凌辱縣人,強取豪奪.......”

在蒲陰當地百姓紛紛指認之下,一個個爲非作歹的惡霸豪紳官吏現出原型,當場受到審判。

百姓苦這些地主豪強久矣,紛紛拍手稱快,弄得當地另外幾家豪強瑟瑟發抖。

有欺辱過鄉鄰的,已經開始收拾行禮準備跑路,沒有欺凌過百姓的,不斷慶幸自己沒幹過壞事,要不然受審的就是他們。

殺了一批人又放了一批無罪的,熱熱鬧鬧一下午,到了最後,劉備宣佈要把張家和縣令強取豪奪來的田地分給窮苦百姓,氣氛頓時到達**。

而就在劉備懲治地主豪紳貪官污吏的時候,陳暮已經奔赴醫館。

“我父親如何?”

進門之後,陳暮焦急詢問。

陳猛在門外等着,見到他,搖搖頭:“醫師正在治療,形勢有些不樂觀。”

“猛叔,去燒一些沸水來。”陳暮吩咐。

陳猛愣了一下,看到陳暮臉色凝重,似乎在用命令的語氣跟自己說話,心裡嘀咕了聲這小子憑什麼命令自己這個族叔?

不過考慮到陳暮現在心情不太好,陳猛也就沒有多做計較,跑去醫館後院,找了醫館的人幫忙燒水。

陳暮推門進了房間裡,只覺得一股藥味撲鼻而來,一名中年醫者正在忙碌。

“出去!”

醫者聽見動靜,狠狠地瞪了陳暮一眼。

陳暮知道自己打擾到人家醫生,不過還是堅持把門關上,站在門內拱手說道:“傷者是我的父親和弟弟,我來是想請問醫者,包紮傷口的布帶是否有用沸水殺菌。”

醫者愣了一下,道:“你也懂醫術?”

“不懂,但略知一些傷口感染的知識,如果不殺滅細菌病毒,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

陳暮恭敬回答。

對於醫生他十分尊敬,因爲他初中時得過重病,被父母送去醫院,主治大夫人很好,做了兩場手術,術後悉心照顧才把他從死神手裡拉回來。

“細菌病毒是何物,我不知道。不過譙縣人華佗倒是說過和你一樣的話,說是布帶上有邪風,用沸水煮後可除。”

醫者點點頭:“我已經爲你父親兄弟清理了傷口,正準備上藥包紮,既然你一定要沸水煮過的布帶,那就出去命我的小童取來。”

“諾!”

陳暮應了一聲。

唯是接受命令,諾則是“知道了”的意思。

這二者的含義,相當於現在“是”與“好的”這兩句回答。

前者是地位低的人迴應,後者是地位相同或者地位較高的人迴應地位較低的人。

出去取了布條,來到後院,陳猛正和醫館的醫童煮開水。

“侄兒,我兄如何?”

陳猛見他過來,開口詢問。

陳暮臉色稍微舒緩一些,回答道:“醫者已經清理了傷口,都是外傷,應該沒有大礙。”

“那就好那就好。”

陳猛點點頭。

不過說是這麼說,陳暮心裡還是堵上了一片陰霾。

漢代的醫術不比現代,現代醫療發達,五臟六腑有什麼毛病,也能檢查得出,進行鍼對性治療。

而古代的醫術則頂多能治療外傷,有個頭疼腦熱,一時半會也不知道是什麼病,就只能喝草藥來碰運氣,像肺結核這樣的病,幾乎是絕症,無藥可醫。

如果父親和弟弟只是外傷就還好,修養一段日子就行。

怕就怕在他們被打出了內傷,五臟六腑任何一個出問題,都是要命的事情。

所以陳暮現在談不上鬆了一口氣,還是得繼續觀察情況。只希望父親和弟弟能夠吉人自有天相,可以挺過這一關就好。

煮好了包紮用的布條,陳暮給醫師送了過去。

醫師已經用煮過的毛巾擦拭了創口,將傷口清理乾淨,塗抹上草藥汁,布條送過來之後,一圈一圈地纏繞上,打好結,當成繃帶固定住草藥。

陳青陳志父子還在昏迷中,但當繃帶緊緊勒住他們傷口的時候,還是痛得不停呻吟,看得陳暮心裡不是滋味。

雖然談不上心如刀絞,可這一世的父親弟弟被打成這樣,他依舊扼制不住心中的憤怒。

這還是因爲自己得了勢,有了社會地位。

若是普通鄉民,恐怕就算被張家豪強的人打死,也無處伸冤吧。

陳暮知道自己在這裡也幫不上什麼忙, 索性出了醫館,帶了幾個陳家村村壯,直奔縣衙,找到了主簿房。

在主簿房中尋了空白竹簡和毛筆,憤而洋洋灑灑數百字,寫下奏摺,將這事上書,並且彈劾中山國相張純,縱容遠房分支族人,爲禍地方百姓。

這手彈劾,不算惡人先告狀,因爲惡人不是他,是張純。

張純是漁陽人,中山國的蒲陰張氏是他本家宗族的遠房分支,他做中山國相之後,收了蒲陰張氏好處無數。

這一點在之前拷問張家人的時候就已經問得明明白白,蒲陰張氏之所以越發囂張,原因也是因爲張純縱容庇護,再加上蒲陰張氏欺辱百姓,掠奪田產,都會給張純孝敬一份,使得張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向來都無視百姓受苦。

得知幕後保護傘是他,陳暮怎麼能心中不滿,立即上書先發制人,要將官司打到漢靈帝那裡去。

當天夜裡,一騎就奔出蒲陰,往冀州治所鄴城而去。

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請假條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說明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請假條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端午節請假條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章 活着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二十七章 南軍
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請假條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說明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請假條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端午節請假條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章 活着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二十七章 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