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

董卓自然知道,流民不來幷州的原因就是因爲他的殘暴。但董卓極其好面子,當然不會在衆人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了。董卓聽完了李儒的話,雖然理虧,但還是強硬地怒道:“哼!若不是咱家殺人,這幷州能那麼快就平靜下來?再說了,咱家殺的都是活該被殺的人,他們死有餘辜,有什麼好可惜的?咱家殺人,那可都是爲了幷州着想,那些老百姓小家小戶的能懂什麼?你繼續說!”

李儒見董卓並未怪罪他直言,而且沖流民們發火,就知道董卓已經認識到了錯誤,只是不好意思親自反省罷了。李儒便道:“岳父說的是,岳父說的是。小婿認爲,若想吸引流民進入幷州,岳父務必要約束好幷州軍。小婿身爲幷州軍的軍師,對幷州軍的軍紀略有耳聞,時常見到有士兵大搖大擺地走出軍營,去搶劫百姓的家資。更有甚者,竟然有將領專門帶隊前去的。這對岳父的影響很不好,希望岳父能管一管。”

聞言,很多幷州軍的將領看向李儒的眼裡都有怒火,就連一向和他交好的呂布,看向他的眼神也變了。董卓聞言,陷入了沉思。李傕站出來,道:“稟主公,士卒去搶掠百姓的家資,這也確實時有發生。但李軍師所說的,有將領親自去搶掠的事,那可是沒有發生過啊!望主公明察!”董卓不理李傕。

樊稠也站出來,不滿地道:“是啊!主公!朝廷不給咱們糧餉,幷州的糧食也被劉範給買走了!要不是用這一招,幷州軍的糧餉都湊不完,士卒們離心離德的,主公何談什麼保持二十萬大軍?”

董卓臉上並無多少變化,心裡還在想着別的事情;而李儒則是漲紅了臉。郭汜也道:“李將軍和樊將軍說的對啊!現在我軍都靠這一招來籌措糧餉,若是讓士卒們停止搶掠,那我軍沒了糧餉,幷州也沒了存糧,如果發不了糧餉的話,士卒們必定不願參軍,那我軍豈不是要散了?但若是沒有我軍,主公怎能和劉範對抗?”

董卓聞言,嘆了口氣。李儒痛心疾首地道:“可要是不停止搶掠,流民誰敢進幷州來安家?幷州人又有誰還敢留在幷州?沒有足夠的人口,怎麼可能供養得起幷州軍?這孰輕孰重,各位將軍還看不出來嗎?!”

李儒的一番話,把剛剛站出來爭辯的三個人都給說紅了臉。但幷州軍的搶掠才符合他們的利益,即使是知道這樣只會削弱董卓的實力,但他們也不會再多言。李儒道:“主公?”

董卓道:“好吧!傳咱家的命令!以後凡是幷州軍的士兵,都不準再去搶掠百姓,誰要是再敢去,就按照軍法從事!但他們說的也有道理,幷州缺乏錢糧,完全地不搶劫也是不行。以後幷州軍士兵只可以搶掠過往幷州的商旅,每次搶劫所得的錢糧布帛,兩成歸士兵所有,八成上交給官府。都聽見了嗎?”

“喏!”董卓的威嚴,任是誰也不敢輕易冒犯,幷州軍的將領們也只好聽話了。董卓道:“咱家的幷州種糧食不易,前一陣子又被劉範用詭計買走了幾乎所有的餘糧,咱家現在的府庫裡那是空蕩蕩的一粒米都沒了!可沒有糧食,咱家又該如何供養這近二十萬大軍?”董卓愁苦地道。

李儒道:“岳父無憂,小婿早就有主意了。”

董卓欣喜地道:“你道是何主意?”

李儒道:“小婿對此,有開源與節流兩個計策。至於節流之計,小婿以爲,如今岳父糧食主要被用於發給幷州軍士糧餉,以幷州軍二十萬之衆,每月即使只給少許,岳父之花費也頗爲巨靡。小婿聽聞岳父近來劫掠過往幷州的商旅,所得的金錢十分繁多,但所獲得的糧食很少。小婿以爲,可以用劫掠來的金錢更換糧食,日後發給軍士糧餉時,不再發給糧食而改發金錢。這樣,岳父既可以安撫軍士,繼續保持大軍安定忠誠;而又可囤積糧食,供養大軍軍糧,又可吸引流民,實是一舉兩得。”

董卓聽完李儒的話,覺得他的節流之計十分可行,但又顧及到可能損害到幷州軍的利益,會引起幷州軍將領們的反對,於是董卓又看向以呂布爲首的幷州軍諸將,對呂布道:“奉先兒,還有你們,你們覺得李儒的計策如何?”

呂布和李儒的關係很好,即使是《三國演義》中也提到過這一點。呂布顧及到和李儒的關係,便道:“義父,孩兒覺得此計可行。”

見呂布都沒有反對,其他的將領也沒有多大的意見。董卓放心了,道:“嗯!那下個月即可施行!你繼續說!”董卓看向李儒。

李儒道:“喏!岳父,至於開源之計,小婿以爲,岳父既然手中有用不完的金錢,不如也學劉範的詭計,派人去產糧豐裕的州郡搶購糧食。此事施行越早越好,不然劉範有以無極甄家和東海糜家爲首的商人支持,各個州郡的糧食早就被他買走了!但此計並不可長久,岳父若是欲糧食豐備,則必須效仿劉範之計策,鼓勵幷州人勤事農桑。幷州是岳父之地,只要幷州能產糧,那岳父也能增強實力,供養大軍,以便日後與劉範爭鋒。”

董卓覺得有些道理,便道:“嗯!說得好!這兩件事你就和李肅安排去吧!你們可得趕在劉範小賊買完糧食之前買到足夠的糧食,咱家的錢有的是,你們要多少,咱家就給多少!不管你們用些什麼手段,咱家只想看到買回來的糧食。懂了嗎?”

李肅和李儒一樣,也是幷州軍的軍師,也是幷州的別駕從事,但明顯董卓更偏愛更倚重李儒,而常常輕視李肅。董卓更把女兒嫁給李儒,奠定了李儒在幷州權力系統無可替代的地位,同時也拉低了李肅的地位。這讓李肅十分不滿。

聽到董卓終於提到自己,並給他派了任務,李肅高興不已,立即道:“喏!李肅領命,必當完成任務,謝主公信任!謝主公信任!”

不像李肅的激動,李儒則是淡淡地道:“小婿領命!”

董卓和其他部下看到兩人之間的千差萬別,暗暗冷笑。歷史上的李肅在董卓麾下也十分不得志,主要原因就是因爲董卓因爲有了李儒,就不太需要李肅了。論智謀、論大局、論執政、論撫軍、論奉承之道,李肅一樣也比不上李儒,他只能在口才上和李儒一較高下,比如說,在《演義》中呂布就是被他所說服,殺掉丁原投奔董卓的。並不是李肅沒有才能,只是他的才能在李儒面前不太顯眼而已。

李肅因此鬱郁不得志,因此漸漸地恨上了董卓和李儒,最後背叛了董卓。在曹操刺殺董卓不成之後,董卓派遣李肅去檢查司徒王允家,因爲曹操用去刺殺董卓的刀就是王允的鎮宅之寶——七星刀。當搜查王允家時,他發現果然七星刀不在家!事情到這一步已經很明顯了,就是王允在暗中支持曹操刺殺董卓!但李肅知道這件事之後,卻被王允家的歌姬貂蟬所勸服,沒有向董卓揭發王允。這就是因爲李肅因不得董卓信任而心生反意了。

後來,呂布和王允串通一氣,要殺掉國賊董卓!王允知道李肅可以爭取過來,就派他去郿塢引董卓回長安見皇帝,在長安城內結果掉董卓。果然李肅十分聽話,完美地完成了王允的任務,成功地把董卓引進長安城。在去長安城的路上,還不斷有人暗示董卓將有人要對他下手,是李肅一一化解了多次危機,這靠的就是他的口才。

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七十章…動員大會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
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七十章…動員大會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