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

劉誕進入宣室殿後,並未給劉宏行三跪九叩大禮,而是大大方方地走過去,眼睛也是直直地看着高高在上的劉宏。執金吾丁原都看呆了。按照禮制,要是大臣敢這樣無禮,早就被拖出去砍頭了。但現在是今非昔比,非常之時,如果對劉誕動手,那洛陽就危險了。

劉宏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也一直隱忍不發。待到走到殿中央,劉誕這才跪下,給劉宏磕了一個頭,說道:“外臣拜見陛下!”

看到劉誕好歹還是給他跪下了,本來以爲劉誕根本就不會行禮的劉宏,心理就平衡多了。劉宏說道:“平身!”

劉誕說道:“謝陛下!”說着,就大大方方的站起來,也沒有任何言語,也沒有顧盼兩旁的大臣公卿。這些朝廷重臣們,看着劉誕的眼神,不是忌憚,就是害怕。朝堂之中陷入了短暫的靜默,一股似有若無的氣氛壓得朝廷上下,君臣之間喘不過氣來。一時之間,劉宏也不知說些什麼。

司隸校尉王允,本就是個忠於朝廷的大臣,正處於盛年,又難得當上個兩千石的官,銳氣十足,脾氣十分暴躁,不像到老了,董卓進京之後那樣萎靡隱忍。看到朝廷竟然被一個割據勢力給嚇成這樣,心裡暗叫不好,趕緊出來維持朝廷的威儀。

王允憤然踏出一步,厚重的楠木地板發出沉重的一聲悶響。王允雙眼如炬,瞪着臉上古井無波的劉誕,說道:“我且問你,你此來朝廷何故?還有,你兄長,涼州牧何以帶重兵圍西都長安,佔據潼關,又派兵遊弋於澠池、新安兩城之間,威嚇我大漢國都洛陽城?其以外臣之身,又屬於宗室,本應該爲祖宗,爲家國天下,爲君父對外修兵守境,威服蠻夷;對內,與民休息,發展貨殖。此方爲爲人臣子之本分。怎敢仰仗兵權,行如此悖逆之事?”

王允說完,其他的一些大臣,也紛紛站出來斥責劉誕。劉宏呼了一口氣,心想,這次幸虧這些以前天天鬧騰的官僚士大夫總算做了件好事。

劉誕笑道:“陛下聽信小人讒言,竟然把我父親以及其他一些大臣秘密下獄,而且還是在沒有掌握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個問題說明了什麼?很明顯,這是有奸邪小人在陛下身邊在作祟,擾亂朝綱,迷惑聖聽啊!聽聞這個消息,我家兄長真是痛心疾首,不可自拔啊!可這些奸邪小人身在洛陽,大漢的都城。要是給陛下上奏吧,有可能會被這些佞臣給攔截下來,陛下英明,卻看不到我兄長的奏章;要是親自進洛陽向陛下您告狀吧,又有可能中了這些卑鄙小人的下懷。萬一我家兄長進了洛陽,就被他們這些魑魅魍魎給抓起來,那豈不是功虧一簣?而家父等的冤屈,又有誰能夠洗刷呢?

所以啊,經過痛定思痛,一番艱苦卓絕的思想鬥爭,我家兄長沒有其他辦法啊,只好爲了我漢室的江山社稷着想,爲大局着想,而冒天下之大不韙,冒着被陛下和天下萬民唾棄的風險,親自帶領三十萬剛剛在西域戰役中爲國家立功的精銳鐵騎,前來洛陽。

但是衆位也不要誤會。我家兄長這次來洛陽,也不爲別的,陛下和諸位大臣都別多想,我們此來,沒別的什麼過分的目的,就是爲了要爲家父平反,更是要爲陛下,爲我大漢,清君側,剷除這些奸佞,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陛下受了小人們的蠱惑,或許出於舊情,或許是被他們所脅迫,可能不願意把這些小人交出來,讓我兄長代替陛下給清理掉。

所以,我家兄長只好興師動衆,動員了三十萬騎兵。沒別的意思啊,陛下也不要多想。這三十萬騎兵在此刻的作用,並不是要學黃巾賊造反,學他們攻克洛陽,然後把陛下您給拉下皇位,把整個朝廷都給清洗一遍,有關賊臣一律誅九族之類的。這麼大逆不道的事,如果陛下您親自爲天下做表率,把他們給殺了,那臣敢保證,這種事一定不會發生。

但是,如果這些小人敢挾持陛下,然後僞造陛下您的詔書,說堅決不把他們給殺了,還要我家兄長退兵回去的話,那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信號。那就是,奸臣們的力量太強大了,僅僅依靠陛下的力量剷除他們是遠遠不夠的。作爲漢室的一員,陛下的親人,我家兄長將不得不做些大不敬的事情。等他們全都被殺了,家父等人的冤屈被洗刷,那我家兄長自然會退回西涼,繼續爲陛下守住涼州。倘若這次我家兄長謀事成功,則我家兄長幸甚,陛下幸甚,天下幸甚!”

劉誕來之前,劉範和田豐已經交代過他,千萬不要說這次徵洛陽,是爲了造反或者是救人質來的,因爲這麼說,會惹怒朝廷,也會暴露出西涼急於救人回來的心理。最好的名義,就是清君側。比如之前韓遂在涼州造反,就是用的清君側的名義。而明朝的朱棣發起的靖難之役,其實也就是清君側的意思。用這個名義,西涼方面好歹還可以留有一絲餘地,也不至於讓全天下都反對劉範。

而劉誕在說到奸佞時,目光就緊緊地鎖在張讓和郭勝,以及和他們倆走的近的其他中常侍,獨獨沒有盯着和劉範之前有過結盟的趙忠和蹇碩。不言而喻,看來,西涼集團上上下下都已經知道是誰主導的這次的洛陽之變了。

張讓被劉誕看得心裡發虛,又想起現在潼關上全是要來清算他的士兵,張讓就更覺得眼前的這個看起來很文弱的年輕人可怕了。甚至張讓久而久之,還出現了幻覺,只見劉誕的背後,全是西涼軍的刀斧手的魅影。他的背後,有幾十萬人在,甚至有幾百萬人。劉誕,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聽了劉誕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滿朝廷都譁然一片。現在,基本上所有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劉誕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劉範只要求把人質劉焉等人給放了,然後把張讓等人給殺掉。如果朝廷同意的話,那他自然不會對朝廷動手。但萬一朝廷反對的話,堅決維護張讓,那他一定會攻克洛陽,把罪魁禍首親自除掉。

滿殿的人都被劉誕這富於隱喻和威脅的話給鎮住了,沒有一個說話。劉誕得意不已。試問天下,有誰敢這麼對中央朝廷說出這麼猖狂大不敬,類似於上級對下級興師問罪的話?也只有實力強大的劉範,敢這麼冒犯朝廷。而朝廷雖然氣得要死,卻又不敢發作多少。不論在什麼時候,實力纔是真正的王道。沒有與地位相匹配的實力,遲早要被實力更強者所覬覦。

劉誕得意得輕飄飄的,又補充道:“哦,臣忘了告訴陛下和各位大臣了,其實洛陽之變的原委也並不全是陛下身邊的魑魅魍魎引起的,這裡面最關鍵的,還是外邦勢力,就是之前的烏孫。剛剛臣進殿時看了看,也沒看到朝中有烏孫人。興許是他們聞到了風聲,知道現在潼關上都是他們的仇人,所以纔不敢入朝。

但是沒關係。我家兄長今年七月時,曾經只用了相當於三國聯軍四分之一的兵力,打得他們快三十萬騎兵主力是陣亡了一半,投降了一半。現在烏孫越來越弱小,我家兄長是越來越強大。以後有的是時間打他們的。我中原人歷來不怕外邦的入侵,唯一的威脅就是內部的相互殘殺。如果中原上下皆爲一心,外邦無法滲透,則國家恆爲強大。而現在,朝廷中的賊臣們竟然爲了外邦而殘殺自己人,這真是令人深思啊!”

劉宏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烏孫人告密這件事,如此的隱晦,除了這些個朝廷重臣之外,就沒人知道。怎麼劉誕遠在千里之外的涼州,竟然對此事瞭解得一清二楚?莫非,這宮中也有劉範安插的間諜?劉宏真是越想越害怕。

張讓也害怕。但更多的是慶幸。他慶幸劉範並不只是把矛頭對着他,還有烏孫人幫他吸引了一些火力。張讓靈機一動,趕緊低聲吩咐身邊的小黃門,去把藏在他府裡的烏孫使團的話事人,也就是烏孫國的丞相渾都靡給叫來宣室殿,這樣,劉誕的攻擊對象就更多了,他的壓力和危險就減少一些。

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
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