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

賈詡見劉範默然,繼續說道:“而且,大王您也知道,這仗從九月打到十二月,已經過去四個月了。我軍雖然損傷不大,但面對十軍的百萬之數,戰勝如此之多敵人,我軍也付出了幾萬人的傷亡。直到現在,我軍兵臨城下,將士們仍然戰意洶洶,銳意進取。四個月的征戰,難免會激發起將士們的厭戰之心。洛陽城城高壕深,要攻下它,非一日之功。這樣更會助長將士們的厭戰之風。久而久之,軍中必定會滋生出對大王的不滿。軍心不用,對大王來說,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劉範一下就警覺起來,雙眼放光。對於劉範來說,民心當然是首要的,但相比之下,軍心卻也是最爲緊要的。劉範自己知道,他的崛起,一直以來都是依賴於麾下大軍。西涼軍就是他的王牌,如果西涼軍都失去了,他就什麼都沒有了。畢竟是來自後世的人,劉範從小就聽過太祖的名言: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句話,無論放在哪個國家、哪個歷史時期,都是適用的。對於劉範,軍權就是君權。

賈詡說道:“再者,大王,咱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洛陽城真的被我軍攻克,又是怎樣一番情形呢?奉孝小友認爲,洛陽城一下,天下已然無憂。其實不然。誠然,洛陽城一破,大王可以以朝廷爲自己的傀儡,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天下除了朝廷外,還有衆多像大王這樣的劉氏子孫。他們和大王一樣,各自或多或少都有封地,還蓄養着衆多私奴。毫無疑問,宗室子孫們的勢力十分可觀。有一定實力的他們見大王以宗室的身份就能獨霸朝廷,稱孤道寡,一定會心生嫉恨,在各地舉兵造反,與大王作對。漢室江山四百年,宗室子弟遍佈天下。一旦都扯旗造反,會給大王造成很大的麻煩。”

劉範也是如此認爲。不說別人,光是劉備、劉表、劉鯀這三個人就一定會造反。而天下宗室卻還不止他們三人。

賈詡說道:“除開不安分的宗室子孫,世家大族也是一支不可估量的力量。光武中興以來,實行助長世家的國策。在前漢被武帝壓得擡不起頭來、甚至被無端強搶家產、背井離鄉去長安的世家大族們,在後漢肆無忌憚地發展壯大。時至今日,後漢兩百多年,世家大族也發展了兩百年。現在,天下遍佈莊園,但見世傢俬奴,不見官府轄民。世家大族們的莊園,甚至是皇室以及宦官們的田產的十幾倍。而世家們隱匿的戶口,更是數不勝數。大王在他們眼中早就形同昔日的吳王劉濞,攻破了洛陽,就是給了他們一個極佳的對抗大王的藉口。大王雖強,也經不住被全天下的世家一同反抗。”

劉範深以爲然。在歷史上,袁紹和袁術兩兄弟本來就是世家大族出身,所以實力才最爲雄厚;劉備之所以能佔據徐州,也多半歸功於糜家的投靠;而呂布之所以能入主兗州,也是兗州世家——張邈的意向;曹操又從呂布陳宮手中奪回兗州,也是因爲衛家的幫助;劉表單騎入主荊州,全靠和蔡家結親,拉攏蒯家;而交州的士變本來就是當地的世家,所以才能長期出任交州刺史。類似於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反正在東漢末年爭霸天下的,除了劉備以外,其他諸侯都是世家出身。整個三國史,其實就是一次世家大族之間的撕逼互毆史。所以劉範纔會對世家如此痛恨,也如此忌憚。

賈詡又說道:“除了世家大族和宗室子孫外,各地的刺史、太守,也是大王的又一大阻礙。天下有十三州,每個州平均有十個郡,擁郡最少者徐州只有六郡,最多者益州有二十多個郡。太守們都各自有數千郡兵,而刺史在非常之時也可援引朝廷自主招兵剿賊的詔令,招兵買馬。他們久在官位,又豈會甘心讓大王奪走權力?而且,他們都是朝廷最忠實的擁躉,其中對漢室忠心耿耿的忠臣不在少數。大王入朝攬權,挾持皇帝,必定引來他們的圍攻。”

“再者,漢室四百年來的國祚,讓天下百姓對漢室之忠心十分濃重。雖說大王也是漢室宗親,但畢竟在天下人看來是僭越。而要消除天下百姓對漢室的認同,建立起對大王的忠誠,還需要時間來一點點地消磨,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樣一來,天下百姓,除開西州百姓外,都會反對大王。”

“這樣看來,攻取洛陽不但不能收到短時間內一統江山的奇效,還會激起包括漢室子孫、世家大族、各地官長以及百姓們的反抗,這不得不說是因小失大。而且,不但關東全面反對大王,關西的百姓和西涼軍也會因此不高興。如此說來,全天下都反對大王攻克洛陽。如果大王再攻下洛陽的話,那就是逆天行事了。而大王也無力無全天下對抗。故而,屬下建議大王先不要攻取洛陽。待到時機成熟,再取不遲。”

聽完了賈詡這一長串的推算,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不僅聽得劉範耳朵都快長繭子了,也讓劉範產生了更多的想法。賈詡說完後,也不再說,靜靜地站着,等劉範下決斷。劉範本以萌生退意,但又回想起郭嘉的建議,這是他最接近攻取洛陽、一統天下的時候了。這讓劉範左右爲難,進退兩難。兩難之餘,劉範便先揮退賈詡,自己在帳中思考。

賈詡退下。賈詡出了營帳,圍在帳外的將軍們和郭嘉,還沒有走。人人都在等待劉範下決斷。衆將又七嘴八舌地詢問賈詡,賈詡也是不語。等衆將退去後,賈詡飄然走到郭嘉身旁,微笑着問道:“奉孝,你可是勸大王取洛陽?”

郭嘉也微笑着說道:“如此說來,賈先生定是勸大王棄之。”

賈詡笑道:“洛陽城乃都城所在,是全天下之眼中釘,肉中刺。大王若是拔了這顆釘子,那全天下都會感到刺痛。”

郭嘉回道:“或許是如此吧!但嘉以爲,洛陽更像是一把刀。大王拿下洛陽,就是往朝廷身上插了一刀。這後漢本就是積重難返,藥石無醫,再挨一刀,豈有生還之理?”

賈詡點點頭,說道:“那,奉孝可願與在下賭一賭嗎?”

郭嘉一挑眉毛:“賭大王會採取我們之中何人的建議嗎?”

賈詡笑道:“正是!若大王取之,在下送給奉孝東珠三斛;若大王棄之,奉孝送給在下珊瑚五株。如何?”說着,賈詡笑眯眯地張開手掌,等待着郭嘉。

郭嘉也笑道:“好吧!反正無論誰贏,大王都會贏,成交!”說着,郭嘉揚起手掌,就是和賈詡一個響亮的擊掌。擊掌後,兩個不世出的謀士便是會心一笑,讓衆將摸不着頭腦。

正在這時,有虎衛軍來傳令,讓全軍的軍師、將軍、長史和校尉都進入帥帳內議事。聽聞這一命令,衆將,以及郭嘉和賈詡都不由得有些期待。郭嘉和賈詡又是相視一笑,他們之間的賭局很快就要分出勝負了。

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
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