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

賈詡一站到正中央,不論是太守們,還是將軍們都安穩了下來。因爲接觸過賈詡的人都知道,平日裡看起來賈詡沉默寡言的,但是萬一他一說話,就必定能說出金科玉律來。

賈詡對劉範一拱手,說道:“主公,屬下有一計,或可爲主公解決人口問題。”

劉範說道:“你有何計?快快說來。”

“諾。屬下認爲,主公的涼州既然承載不了這誘人的四五百萬人,那主公何不如再擴展領地,再攻取下一塊地盤,用新地盤來安置這些流民?”

劉範聽了田豐的話,茅塞頓開。劉範這才知道,原來這是土地與人之間的矛盾,涼州土地不足,人口卻增長迅速,而又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成全人口。那最好就是再找一個地方代替涼州了。經過劉誕的稟報,劉範已經能猜測到田豐所指的新地盤是哪裡。

但其他的太守們和將軍們還都不懂。黃忠兩眼放光,出班來拱手說道:“難道賈軍師說的是,主公應該進軍關中或者益州了?如果是這樣,末將願做主公大軍的先鋒!”

一看黃忠出來,其他的將軍也都不服氣,紛紛站出來,趙雲、張遼、張郃、文聘、馬超、趙雲紛紛說道:“末將願爲先鋒!”

劉範無奈不已。自從上次打敗涼州叛軍後,涼州軍就有大半年的時間沒有見過血了,別說是將軍們覺得索然無味,就連士兵們請戰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賈詡尷尬地解釋道:“各位將軍看來是想錯了,某說的應該打下的新地盤不是益州,更不是關中。”

張遼撓撓頭,困惑地說道:“關中和益州皆是沃土千里的寶地,足以承受幾百萬人,如果不是關中或益州,那軍師說的是哪裡?”

劉範說道:“我猜軍師說的是西域。文和,是也不是?”

“主公英明!屬下說的就是西域之地!”賈詡說道。

一聽到西域,整個議事堂下都炸開了鍋了,沒有人會想得到,西域那個化外之地也可以打下來。馬騰也是困惑不已,又站了出來,說道:“主公,爲何是西域之地?”

劉範微微一笑,說道:“岳父以及諸位太守、將軍,恐怕還以爲,我這是要爲了這四五百萬人口而和朝廷鬧翻吧?誠然,依靠我現在的實力,大概可以能和朝廷鬥上一鬥。但現在就和朝廷徹底鬧翻,還爲時尚早。若是朝廷封鎖起函谷關和虎牢關,那我們根本就得不到這些流民。只要吞下了這幾百萬流民,那我們的實力就能上升很多,趕超死而不僵的朝廷也未可知。所以,我們恰恰是爲了流民,而不能和朝廷鬧翻,相反,還要和朝廷修好。”

黃忠等將軍的思維是:佔領一塊足夠容納幾百萬人的新地盤,最可能的就是和涼州接壤的關中和益州;既然要攻打關中和益州,那就勢必會和朝廷徹底決裂;既然決裂,那就涼州軍就有仗可打。

如今聽完劉範的分析,各位將軍只能慚愧地再一拱手,回到隊列中去。賈詡說道:“主公英明。以現在的形勢來看,主公不宜與朝廷決裂。既然如此,那主公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就是西域了。”

董扶突然插嘴道:“軍師,西域三十多個國家,只不過是名義上的大漢的屬國,其實他們並不聽大漢的調遣,如何才能讓他們接納我們送來的流民呢?”

賈詡看着一臉天真無邪、人畜無害的董扶,堅定不移、面不改色地說道:“那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將西域給打下來咯!”

“打下來?!”一聽這三個雖不起眼卻威力十足的字,武將們臉上燦爛得跟太陽似的,笑得露出嘴裡黃橙橙的大牙;而文官們則是有些困惑,因爲迂腐的他們知道,攻取西域,那在法理上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爲,更何況西域各國多年以來大漢都算比較恭順,這種事怎麼能做呢?

劉範見文官們這副模樣,便說道:“文和說的不錯,要想拿下這四五百萬人口,攻下西域是勢在必行。休文,你給衆位說說這西域的情況吧!”休文,就是劉誕的表字。

“諾!”劉誕站了出來,從身邊的錦衣衛同知手裡接過一打紙,劉誕將這紙放在議事堂中央的桌子上,說道:“主公以及各位同僚,這是下官以及錦衣衛西域分支從西域帶回來的地圖。還請主公和同僚們近前觀看。”

劉範便第一個走到劉誕身邊,低頭一看,這份地圖比昨天看到的更大,描繪的區域也比那張更廣闊。在這個沒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時代,一張地圖彌足珍貴。想前世時,益州從事張鬆送給劉備一張他秘密畫下的益州地圖後不久,劉備就順着地圖上的路線,毫不費力地拿下了天府之國。

劉範湊到地圖後,其他的武將文官也紛紛湊了上來。劉誕說道:“主公請看,這就是西域。”說着,劉誕拿着繡春刀刀鞘指着地圖上一大片區域,不僅包括新疆,而且還包括了後世的幾個斯坦國,這是廣義的西域。

“在西域的最南部,是崑崙山脈。崑崙山之下,有大宛、若羌、小宛、渠勒、且末、扦泥、山國、西夜、于闐、皮山、戎盧、精絕、莎車、扦彌等國。其中的大宛實力最強,人口有約十三萬人,騎兵有三萬到五萬。而大宛還出產大宛馬,而且絲綢之路從大宛經過。其餘的小國,國土狹小,一個國家都只有一兩個城池而已,人口皆在幾千到一兩萬之間,還沒有我們大漢的一個縣城大,一盤散沙,不足爲慮。”劉誕侃侃而談。

劉誕又用刀鞘划向崑崙山以北,繼續說道:“此處是天山山脈。在天山山脈上的國家有焉耆、溫宿、龜茲、樓蘭、蒲梨、姑墨、尉頭、尉犁、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東且彌、劫國、狐胡、子合、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後城國、師車尉都國、依耐等國。這些國家均是小國,人口都幾千到兩三萬左右。另外,我大漢的西域長史府、己校尉和戍校尉,也設在天山之下。但是因爲大漢近些年實力大減,三個官府加起來,所統帥的漢兵也不過一千多人。但這三個長官,特別是長史,依然有權調動全西域的兵馬。”己校尉負責天山以北的防務,戍校尉負責天山以東的防務,他們的名字的己和戍,就是用方位和方向來定的。

說完了天山和崑崙山,劉誕又把刀鞘指向了西域以西的山脈,蔥嶺山脈,也就是後世的帕米爾高原。劉誕說道:“主公再看,此處是蔥嶺山脈。在蔥嶺之上的國家有大宛、康居、烏孫、疏勒等四國。大宛人口有十幾萬、康居人口有三十多萬、疏勒只有幾萬人口,相對於西域小國而言,他們都是大國。但烏孫的實力比他們的總和更強。烏孫國土範圍廣闊,堪比涼州。其國土向南延綿至天山,離溫宿國不過幾十里之遙,其首都赤谷城也設立在南部邊境上,與溫宿國遙遙相對。烏孫國土北部直達億列。其北部有兩個弱小的遊牧民族:堅昆和呼揭。”伊列,就是後世哈薩克斯坦的巴爾喀什湖。清朝末年時,巴爾喀什湖都還是中國國土。

聽到烏孫其實如此強大,劉範以及諸位將軍和文官們都有些吃驚。因爲過於遙遠,信息不暢通,劉範還一直以爲,烏孫只不過是個和康居差不多的國家。

劉誕說道:“衆位一定想不到,這烏孫能有這麼厲害。但衆位更沒想到的是,烏孫的人口,據錦衣衛線報分析,已經超過了六十五萬!其騎兵因此也達到了二十五萬之多!”

“嘶!”在場的人都不禁吸一口冷氣,烏孫的軍事實力竟如此強大,超過了擁有騎兵十萬的匈奴不說,還超過了現在擁有騎兵二十萬左右的鮮卑!要知道鮮卑可是漢國的大敵啊!

劉誕又說道:“不過衆位放心,根據錦衣衛的情報,烏孫的騎兵實力不如以前的鮮卑厲害,其戰鬥力只能算是中上。烏孫的強大,不僅因爲烏孫的騎兵衆多,還因爲他們處在絲綢之路上,收取的關稅十分豐厚,而且多是來自大秦、大月氏和安息等大國金幣,十分富裕。”

大秦,就是羅馬帝國;安息,就是帕提亞帝國;大月氏,就是貴霜帝國。

大秦帝國的疆域廣闊,不僅包攬了大半個地中海沿岸,還佔領了小亞細亞和埃及,領土面積鼎盛時有五百九十萬平方公里,和東漢帝國的疆域和國力差不多,更可能國力比東漢還要強大;動員兵力時,恐怕不輸東漢的徭役制度。大秦的人口打底有五千萬人口,封頂能超過一億兩千萬人,擁有軍隊超過百萬,主要由重步兵組成,而且能征善戰,堪稱精銳。

安息帝國,土地面積廣闊,有將近三百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三千萬,一百多萬軍隊中多以厚重敦實的重騎兵爲主,實力強勁。故而安息在和大秦爭奪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時,能和大秦鬥得旗鼓相當。

貴霜帝國,疆域有兩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千多萬,但貴霜帝國維持着幾十萬的常備軍,經常和安息爭搶呼羅珊和花剌子模。辛虧安息帝國夾在貴霜和大秦之間,除了要和貴霜作戰,還要和大秦作戰,所以弱小的貴霜,才能和安息在呼羅珊和花剌子模上鬥得不分勝負。

大秦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東漢帝國,就是這個時代唯一的世界性大國。

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
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