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域攻略

劉範說道:“烏孫準備對西域動兵,你們都有什麼意見?都說說看,不用太過矜持顧忌。”

劉範發話後,第一個站出來的就是賈詡,其他也想站出來的一看來人是賈詡,都只好自覺地退回到隊列中去。賈詡一拱手,說道:“主公,屬下以爲,主公大可讓烏孫聯合大宛、康居,坐等他們攻下西域。主公所應該做的,就是後發制人,在涼州積極備戰,養精蓄銳。等烏孫、大宛、康居聯軍打到玉門關下,再和他們來一場決戰,一戰而定勝負!”

劉範聽完賈詡的計策,思考了一番,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文和所言,甚合我正意。此計精妙,應可施行。”

劉範看出了賈詡計策的妙處,而愣頭青馬超卻全然看不出。而且馬超也想在父親馬騰面前,表現出求知若渴的一面,於是就站出來,對劉範一拱手,說道:“主公,末將聽了左軍師的計策,覺得他的計策還有所欠缺。”

“哦?孟起看來是對軍師的計策有什麼別的見解。誠然,軍師的計策確實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你且說說看,軍師的計策在你眼裡都有哪些不足之處?”劉範說道。

劉範來自後世,知道馬超只不過是一名類似於典韋、許褚之類的猛將罷了,陣前單挑敵將還拿得出手,但要他設計擊敗敵軍就難說了。在馬超這類將領看來,打仗只是一個衝鋒陷陣的事,因而他想不出戰場上的陰謀詭計比刀劍更加無情,所以在歷史上馬超不出一年就被曹操以很輕的代價給打敗了。

馬超聽不懂劉範的話,興致勃勃地說道:“諾!主公且想想,如若放縱烏孫、康居、大宛聯軍佔領西域,直到兵臨玉門關下,那他們的聯軍就可以完成集結,軍力就強大了許多,我軍戰勝他們必然還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三國聯軍佔領了西域,就勢必會對西域造成破壞,我軍收到的是一個殘破的西域,這應該會不利於主公遷徙流民進駐吧?”

劉範聽完馬超的話,對他的智商還算滿意,看來猛將中也是有聰明的嘛。而很多人聽完馬超的質疑,也都點頭表示贊同。馬超成功地在主公和同僚們面前表現了自己。

劉範說道:“孟起年紀輕輕,又剛剛參加涼州軍不久,能有這樣的見地,實在是令我吃驚和驚喜。以後孟起還要多加努力,爭取多爲我涼州發展獻計獻策。”

“謝主公誇獎!”得了劉範的誇獎,馬超高興得像吃了蜜糖似的,笑意全都寫在那張略顯稚嫩的俊美的臉上,就連劉範也不自覺地多看了他幾眼。

劉範說道:“孟起說的不錯。放縱三國聯軍攻下西域,兵臨玉門關下,是會讓西域被戰爭所摧殘,這也給我們將來治理西域帶來很大的困難。但如果西域不被摧殘的話,恐怕將來西域百姓很難承認我在西域的統治。因爲即使西域各國依附於大漢,但西域人終究不是漢人。在他們眼裡,我們漢人是異族,他們絕不會同意異族人統治他們。假如我軍直接先於三國聯軍之前佔領西域,西域必定會認爲我軍爲侵略而來,西域的百姓會竭盡全力來反抗我對西域的統治,這就大大的不利了。”

馬超聽了,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其他的將軍和太守,也都認認真真地聽着,劉範說道:“可如果讓三國聯軍先佔領西域,那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西域本來就一直在提防烏孫等大國吞併他們這些小國,將烏孫等三個國家視爲不共戴天之仇。一旦三國瓜分西域,必定會激起西域三十六國的強烈反抗。到時候,我涼州軍再以解救西域的名義而進軍,那我們涼州軍就不再是侵略者,而是名正言順的解救者。如此,方能贏得西域人民的支持和同情。”

再聽完這番話後,劉範就看到馬超露出了茅塞頓開的神情。馬超說道:“主公英明,如此一來,那我軍就有了大義名分了!”

“對!如此一來,我軍不僅有了大義名分,更可以借刀殺人!”劉範說道,露出的神秘的微笑讓底下的文武部屬們不寒而慄。

“借刀殺人?”典韋說道,“主公,是借誰的刀子?又拿去殺誰啊?”典韋撓了撓亂糟糟的頭髮。

劉範呵呵一笑,笑裡藏刀,說道:“當然是借烏孫、大宛、康居的刀,去殺西域人了!依我看,西域三十六國力量太弱小,即使由西域長史府組織起西域聯軍,他們也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三個大國的雷霆之力。三國佔領西域,自然是要剷除西域三十六的政權,特別是各國的王室,很可能會被屠殺或奴役。剷除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權後,那西域就很難再反抗。而我軍擊敗三國聯軍後,恰好可以把已經被三國閹割過的西域接手過來,以後我們想在西域幹什麼就能幹什麼,西域人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劉範說完這一句,才知道賈詡“毒士”的尊號真不是白叫的。賈詡看上去跟個窮教書匠沒什麼兩樣,身上反而還有一絲淡淡的儒者氣息。可他的計謀處處透着毒辣,處處切中關鍵要害,彷彿只要能達到最初目的,實現最優目標,他什麼喪盡天良的計策都能想得出來。

對於取西域的計謀,劉範最爲欣賞的部分,還是賈詡利用烏孫等大國去替他剷除西域三十六國。誰也不會想到,西域三十六個國家幾十萬人的性命前程,已經被這個留着山羊鬍的中年人決定了。用了這個計策,西域被成了一匹閹馬,雖有底蘊卻無志氣,最適合統治。

劉範又說道:“而且,放縱三國聯軍到達玉門關下,還可以拉長他們的後勤補給線,進一步削弱他們的軍力。而我軍則是以逸待勞,縮短後勤補給線,養精蓄銳。三國聯軍剛剛征服西域,必定疲憊不堪,我軍則是精力充沛,補給充足。如此,我軍實力反而更加強盛,三國聯軍看似威武雄壯,其實形同強弩之末,虛弱得不堪一擊。”

“哦,原來是這樣!主公英明啊!”議事堂中衆人感慨萬千。

劉範微微一笑,說道:“你們忘了,這是賈軍師提出的計謀,我只不是幫他解釋清楚,順便沾他的一點光罷了。”

“對對!軍師真是張良在世啊!”衆人又把賈詡狠狠地誇讚一番。

“呵呵,哪裡哪裡!都是主公栽培的!”賈詡淡淡一笑。

“好了!好了!馬屁以後再拍不遲。現在還得說正事。”劉範說道。話剛說完,衆人都沒有了聲音。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