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

好帥啊!希爾雙手捧着下頜,心裡感嘆道。她都沒有注意到,什麼時候她的臉蛋上多了一分嫣紅,嘴角上多了一分笑意,藍寶石似的雙眸裡也多了一分柔情似水。

希爾又捧起另一份情報,不禁爲之驚訝。因爲這情報上面是寫得歪歪扭扭的漢語。再一看,那是首由涼人公爵親筆寫的長篇的詩歌,名字很美,叫《洛神賦》。希爾艱難地讀了起來,她只是學了較爲簡單的漢字,只能看得出這篇詩歌是首情詩。這時,另一個涼人公爵的形象又浮現在了希爾的腦海裡:這次他不再一身戎裝,而是身着青衫,頭髮梳得一絲不苟,僅用一條布條將之束起來。他端坐在窗邊,手裡捧着書。

希爾再翻頁,不禁感嘆利斯烏斯手下的間諜真是無聊,因爲間諜還爲此寫了註腳:寫給妻子的。

希爾忽然有些失落。原來他已經成婚了。但希爾轉念一想,他居然還會給妻子寫如此長情的詩歌,該是個癡情種。想到這,希爾又忽然高興起來。看着情報,幻想着那個模糊不清又似乎清晰可見的身影,希爾沉入夢鄉。

……

就在木鹿城的希爾沉睡的同時,兩千裡之外的天州治所它乾城外,剛剛志得意滿地走出大帳的劉範,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打了三個極爲響亮的噴嚏。這讓劉範有些嘀咕,是誰在背後念着他?

不過僅僅三個噴嚏還不足以毀滅劉範的好心情。因爲他剛剛就憑藉着三寸不爛之舌,用先威逼再利誘後推心置腹的方法,成功勸服了大牂羌的酋長,同意按照他的方案行事。劉範的方案就是徵調大牂羌八萬青壯年,將他們一盤打散,然後分化到屯田軍各部曲中去裡去。八萬大牂羌青年的加入,讓劉範的西征大軍的人數提升到了五十五萬人之多,等同於十軍之戰中的官軍人數。大牂羌人生性彪悍,和訓練有素的西涼屯田軍一結合,讓涼國面對安息和大月氏更有勝算了。

更重要的是,以徵調大牂羌人的方式,劉範可以更容易地同化大牂羌部落。青年都被分化進各部曲裡,大牂羌就無力發動可能的叛亂了。再者,八萬大牂羌青壯經過戰火的淬鍊,西涼軍的後備力量更加強大了。

接着,劉范進城。城裡,天州牧劉虞、講武堂祭酒盧植和陷陣營大將高順三人,帶領着天州一衆官員,正在天州州牧府門外列隊等候。

劉範領着典韋、張遼、徐榮等人進了州牧府。衆人分賓主落座,又對劉範行禮。剛勸服大牂羌酋長,劉範第一個就先對盧植說道:“師父,請您老即刻就去挑選大牂羌的八萬青壯,儘快把這八萬人分進屯田軍裡去。然後,要對這八萬人進行簡單的軍法培訓,讓他們首先清楚我西涼軍法。如果有違反軍法的,師父一定要絕不姑息,該殺就要殺。另外,一定要謹防這八萬人中有人串聯作亂。不過,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讓大牂羌人認爲受到監視,與我軍離心離德。”

盧植拱了拱手,說道:“諾。”

盧植做事,劉範向來放心。劉範說道:“多謝師父。”

接着,劉範又點起了高順:“公孝,你之陷陣營乃全軍教頭。我軍訓練得如何,你應該清楚吧?”

高順半跪下來,說道:“承蒙主公厚愛,使末將與陷陣營有幸訓練全軍。回主公,末將對屯田軍之訓練,是分派陷陣營兩千軍士,每人分管五部。陷陣營有權監管上至校尉、下至士兵的所有人。陷陣營對屯田軍的訓練要求,略低於陷陣營本身的訓練要求。但儘管如此,訓練強度亦是天下之最。”

劉範點點頭。陷陣營是全天下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其中每個軍士一調出來,其資質足可以出任軍侯乃至校尉。而且,陷陣營的訓練標準是極高的,根本不是常人能夠承受的。對百萬之多的屯田軍,高順採用低於陷陣營的標準要求,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屯田軍所能忍受的範圍。

高順說道:“末將還規定,每月進行一次模擬實戰,並對軍士們各方面進行嚴格考驗。如今,末將可以大膽地在主公面前說大話:屯田軍雖訓練時短,但已經熟記軍法、體力強勁、技法純熟。”

劉範問道:“安息人多年來同羅馬人交手,幾乎無日不戰。屯田軍比之安息騎兵如何?”

高順對曰:“屯田軍訓練有素,但還是缺乏實戰經驗。安息騎兵雖訓練不嚴,但實戰經驗頗豐。末將慚愧,屯田軍比之尚有不小的差距。”

劉範又問道:“這個孤早已猜測到。孤問你,若是鏖戰,屯田軍是否有一戰之力?”

“有!”高順堅定地說道。

“那傷亡大約如何?”劉範對此憂心忡忡。傷亡率是此戰的關鍵。如果屯田軍傷亡輕微,那劉範就能得償所願,水到渠成地利用這場戰爭樹立起涼人對涼國的歸屬、對他的忠誠。若反之,屯田軍傷亡慘重,那麼一切不好的結果都會接踵而至:首先安息和大月氏大軍會長驅直入,越過蔥嶺,殺進西域;其次西域的新移民也會因此仇視他。

不僅是劉範,盧植、劉虞、張遼、徐榮、閻行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高順身上。

面對主公以及同僚們的注視,高順倍感壓力。高順思索一會,小心地估計了一番屯田軍的戰力,最後得出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回主公,若如此,屯田軍之損傷定會高於安息、大月氏人四成。”

四成。劉範思考着,也就是說,若安息人和大月氏人戰死十人,那麼屯田軍就會犧牲十四人。這樣的傷亡率,斷斷不是他能接受的。劉範心想。即使屯田軍能和敵軍打成一比一的傷亡對比(儘管這只是奢望),那對劉範也是不划算的。劉範突然有些頭疼,不禁伸手按壓了會太陽穴,這才發現他的兩個太陽穴已經痠痛不已。

但這只是最壞的結果,我不會讓最壞的事發生的。劉範心想。他早已有了一個計劃,能夠避免最壞的情形出現,最大程度地減輕屯田軍的傷亡。

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
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