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赤壁之戰

曹操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他新收復的那將近五萬荊州士卒,有一些不聽他的話。

對於這種情況,曹操並不能採取暴力的方式解決,原因也很簡單,之所以不聽你的話,不是沒有原因。

你曹操剛剛纔把人家的國家給滅了,別人的家人兄弟或許都是死在了戰爭之中。

雖說這是大勢所趨,看似沒什麼不合理的,但是想讓這些普通的士兵接受,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你曹操根本不給人家喘息的機會,就喊人家再度陪你來打吳國,是個人心中都有一抹不舒服。

看着這種情況,曹操也有一些無賴,不過都已經將軍隊開到了赤壁這個地方,和孫策段兵相接,總不可能就這樣草率而回吧,最終曹操將這一部分荊州士兵全部佈置在了岸上。

但此刻的曹操大軍還有差不多十二萬,相比於吳國的軍隊來說,佔據絕對的優勢。

只是接下來一波又一波的事情,讓曹操頗爲頭疼,那就是他手下的那十二萬魏國士兵雖說聽他曹操的號令,但是這些士兵,大多數都是一些北方人,根本不習慣南方,一坐在船上,船隻搖搖晃晃的就會發生嘔吐,眩暈等一系列症狀。

看到這裡,曹操不敢大意,因爲這種事情若是拖久了的話,到後面很有可能引發瘟疫,於是乎他請來了神醫華佗。

至於說華佗是如何來到曹操軍中的,原因也很簡單,正是因爲戲志才之死,給曹操提了一個很大的醒。

那就是軍中必須有一位神醫坐鎮,那一次沒有求到張機,或許是曹操一生的遺憾,所以曹操接下來就是請來了華佗。

曹操這一回給華佗的待遇很高。不再像歷史上那樣,因爲一兩句話而殺人,而當今這個世道,皇帝也沒了,華佗也沒有必要忠於漢室,沒有謀殺曹操的動機,所以說華佗也就安安心心的在這裡呆了下來,就和秦國的張機是一樣的。

雖說曹操受到了一點小阻力,但這點阻力對於曹操來說算什麼,曹操這一路走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不就是一點挫折嗎?挺過去便可。

雖說曹操的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也非常的勵志,不過,現在不是問一個人的成長路途,而是生死搏殺,所以就是曹操的這一種堅韌,倒是給了對手周瑜和孫策機會。

周瑜見曹軍的船隻都是用甲板處處相連,進而穩固船隻的穩定性,這也是曹操手下的一個謀士,想出來的主意,畢竟曹軍在甲板上面晃晃蕩蕩戰力不穩,這已經成了事實,必須想一個辦法改進,還別說,運用了這種方法之後,似乎一切情況都好了許多。

而周瑜看到這裡,則是露出了一絲詭譎的笑容,不過過了沒幾天,天空中突然狂風大作,但曹操感受到這股風力之時,直接走出了自己的帥帳,仔細的感受了一下,隨後整個人神色大變。

曹操雖然也讀得很多書,但是還沒有到上通天文下達地理的地步。

曹操很少來過南方,他並不知道在江上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江風多變的問題,或許吹一天東風,然後再吹十天南風,緊接着風向又在不斷的變化。

而長期居住江東的周瑜,則是把握了這一點時機,他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當即周瑜就向孫策報告,而孫策也是毫不猶豫的下令出擊,此戰務必要全殲曹操。

曹操的身邊立馬有謀士向曹操建議,此刻最要緊的就是防備火攻這種計策,而曹操也是第一時間部署了安排,任何明火物都並不得隨意拿出,至於說船隻是由木頭做的,也會被火點燃,這沒辦法,只能派遣船隻上去,不斷的騷擾周瑜的部隊,讓他們不準靠近此處。

雖說曹操已經在極力的挽救眼前的敗局,不過這是天意,又豈是他曹操能夠改變的,即便曹操再怎麼努力,但終究還是被周瑜的部隊所靠近,終於,周瑜直接下令具體的士兵火攻曹操。

火借風勢,立馬就將曹操的戰船燒着了一片,曹操看到這裡知道大勢已去,無力迴天,雖說心中有一些哀嘆,不過他很快也就振作了起來。

曹操的大意致使了他的失敗,不過曹操也是久經風浪的人,他這一次雖說有損失,但他已經盡力彌補,其實在周瑜的艦船過來之時,曹操的心中就已經有了預感,或許他這次註定要大敗而歸。

曹操現在之所以還留在這裡,也只是想做一點殊死搏鬥,心中存着一分僥倖,看有沒有勝利的可能,結果事實證明,像周瑜那種將領,只要不犯大錯,當此情況下,曹操是毫無機會的。

所以那時候的曹操就在帶着自己的手下的士兵緩緩撤退。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完勝,曹操大敗而歸,不過曹操這一次也沒有損失多少兵馬,就是折損了一些士氣,另外在路上跑散的士兵也有一點多,但是這對於曹操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

不過此戰過後,孫策周瑜還有劉備,徹底的揚名天下。

曹操回去之後痛定思痛,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心太急了,這一次完全是給吳國送兵力送糧食送威望去的,他下一次若是想再去攻打吳國,恐怕需要比現在更加強盛的兵力,才能做到這一點,想到這裡曹操也是無可奈何,當即下令,魏國全部進入休養生息的狀態,這段時間他們也是夠累的。

而周瑜孫策則是趁此時機,直接帶兵西進佔領了荊州剩下的部分,也就是荊州四郡。

不過也就在孫策他們打完曹操之後,新的事情又出來了。

劉備找到了孫策,提出這一次他不需要任何戰利品,只求孫策能把荊州四郡借給他,作爲他劉備的立足之地。

孫策聽了這話沒有表態皺眉沉思,而周瑜聽到這話之後卻是徹底的炸了,這劉備在和他開什麼玩笑,這赤壁之戰劉備的軍隊,也就是負責輸送一點糧草而已。

現在居然還敢跑過來邀功,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說周瑜二話沒說,就跑到孫策那裡,告訴孫策絕不能這樣做,劉備還想要荊州四郡,簡直做夢,他勸孫策現在趕緊把劉備給殺了,以免劉備日後升起反心。

不過對此孫策表現的也有一些無奈。他孫策在江東大殺四方,似乎就是一個殺人魔頭,不過孫策也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只殺那些在他的手下不聽話的人,對於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是碰都不會碰一下的。

шшш¸ Tтkā n¸ ¢O

劉備現在似乎也沒做什麼錯事啊,孫策要想殺他,首先在孫策自己的心中就有一些過不去,不過孫策也不是一個笨人,你劉備這種人若真的將荊州借了過去,估計想要還回來就有一些困難了,所以孫策最終的決定是,他不會借給劉備荊州,不過卻給了劉備很大的便利權。

甚至分了一部分軍隊到劉備的麾下,他告訴劉備,他不會殺劉備,畢竟劉備曾經也和他是盟友,不過想要借荊州是不可能的,孫策這裡的兵器和糧草劉備隨便拿,劉備還是自謀出路吧。

劉備看到這裡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他也算是明白了深刻的心思,其實孫策雖說是一個英雄,但還沒有到曹操的那種地步。

曹操要的是整個天下,而他孫策只滿足於做一個諸侯王,就像戰國時期的分封制一樣,他熱愛江東這片土地,所以只想管理江東的這片土地,至於說其他的地方,他孫策根本不感興趣,這就和當年的霸王項羽有一些相似。

不過孫策的這一席話,也算是給劉備出了一個難題,劉備顛簸半身,還無一片立錐之地,現在孫策已經對劉備下了逐客令,雖說這道逐客令下的很客氣,還贈予了劉備這麼多東西,應該說是相當不錯了,不過劉備離開孫策之後,又能去往哪裡呢?

不過也就在這時一人的到來,讓劉備看見了新的出路,其實這一個人是諸葛亮介紹過來的。

諸葛亮在荊州有着臥龍的稱號,他所認識的天下才俊不計其數,而這個相貌醜陋之人看見劉備儀表堂堂,待人有禮,也是淡然的點了點頭,隨後獻上了一個東西。

半個月之後,在蜀國的朝堂上掀起了一陣爭論之聲。

以張鬆吳毅等人爲代表,竟然主張讓劉備入川,來幫他們抵禦秦國的進攻,這也就是曹性之前所說的機遇。

當然,這個提議遭到了蜀國一些大臣的反對,而蜀王劉璋則是有一些沒主見,張鬆看到這裡眼眸一縷,直接上前一步對劉璋說道。

“大王,劉備和你同爲漢室宗親,同宗同族,難道你連他都信不過嗎?雖說剛纔的那一些老臣也對你說了,有張任將軍擋在前面,曹性打不進來的,不過這也只是籠統的說法而已,張任將軍的部隊無論是戰鬥力士氣,裝備等等都比不過秦軍,若是長此以往當然也會受不了的,所以我懇請讓大王放劉備入荊州,讓他去幫我們抵禦曹性,如此一來,我們也不虧啊!”

劉璋是一個並沒有多少主見的人,在張鬆的再三慫恿下,他最終是同意了這個要求,因此劉備直接帶着他的兵馬,浩浩蕩蕩的殺到了蜀國。

而曹性看到此處也是笑了,徹底的笑了,他知道該他表演的時候已經到了。

歷史上面的張鬆,在蜀國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與權力,所以說對劉璋心懷不滿,於是乎就想換一個主公,只是他這種換主公的方法也太別緻了一點,居然讓劉備來竊取他人的國家。

不過曹性也沒有太過於在意,既然如此的話,他就在這個矛盾上面再多加一把火,曹性與法正賈詡等人一商議,最終決定暫時對蜀國放下突擊行動。漢中那邊完全進入防守姿態,只要不要讓張任和劉備打進來就行了。

不過這在劉璋看來,劉備果真是有一些本事,他一來秦國就停止了原本的進攻,採取了防守的姿態,這說明劉備的確有兩把刷子,不僅能夠擋住曹操,更能夠防禦朝氣,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啊。

不過劉璋的手下還是有一些親信的,他們建議劉璋對劉備還是多多少少的提防一手,劉璋仔細一想,好像也是那麼一回事,不過因爲劉備是他的皇叔,他是小輩,任何事情不能做得太過火,所以說他只是將劉備調到了成都,至於說劉備的大將張飛關羽,全部駐守霞萌關。

劉備這一次似乎終於得到了信任,有了一塊立足的地方,劉備的心中非常的驚喜,不過他旁邊的諸葛亮卻是從這一次的變化中,嗅出了一點不一樣的味道。

www. ttkan. C○

劉備本來歡天喜地的進入了成都,原以爲這一回他可以平步青雲,至少在蜀國能夠擔任一個重臣的職位,只是到了成都他才發現,這裡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好。

劉璋雖然把他弄了過來,但是隻是給他了一個虛職,不是因爲劉璋不想重用劉備,而是因爲這裡的本土勢力實在是太強,並且除了張鬆等人外,大多數人都是有一些排斥劉備的,因此劉備在朝堂上的地位搖搖欲墜,此刻劉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草場上的兇險,不比戰場上的兇險少啊,在這裡稍微不注意做錯事,說錯話,都有掉腦袋的危險。

劉備在蜀國沒有自己的勢力,爲了防止被別人攻擊,劉備最終還是借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勢力,黨同伐異,如此一來方能自保。

對於這一點,劉備手下的諸葛亮沒有異義,畢竟他也知道劉備究竟是來幹什麼的,不過仍有一件事讓諸葛亮有一些擔憂,那就是曹性的態度,曹性這一次似乎表現的太過於謙讓了,竟然直接放棄了對蜀國的進攻,看起來曹性必有大謀啊。

看見劉璋此刻已經派人將劉備接了回去,而防守狹門關的,不僅有張任的大將,更有劉備的大將,看到這裡曹性點了點頭,他用手指了一個方向,目標西涼。

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建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熱鬧第三百三十章 天下共睹(二)第九十九章 騷擾第一百零三章 憤慨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三百二十三章 滿黑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毒士第八十章 人物第一百一十八章 信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投誠(二)第七章 擴大(二)第二十一章 規矩第二百六十四章 價格戰第七十七章 戰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三十一章 還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九十一章 任性第一百六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三百八十九章 司馬家族(四)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八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曼第一百六十三章 辯論第七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二百三十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五十三章 感官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一百零八章 西涼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釁第二十四章 再出陰招第七十三章 夜襲第二百零九章 解圍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四百零二章 安寧二十年第二十三章 肥料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四百零二章 安寧二十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信(一)第九十四章 會天大雨第二百九十章 選舉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一百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方動靜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才之邀第九十七章 軍功第一百九十八章 聲討(一)第七十二章 拼死不退第五十五章 三把火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八十四章 訓練第三百八十章 雙重突破口(二)第三十四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算計第二百二十章 火燒洛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學堂第四十章 黑鋼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一百零六章 拉上賊船第四百一十一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狂傲少年(一)第七十一章 沒事找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文憑第四十三章 第一位名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九十章 先登死士第九十七章 軍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陷陣之志第五章 人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十八章 出事(二)第三十九章 背景第三百八十二章 百米狙殺第一百零三章 憤慨第二百零五章 困境第二百六十三章 狂傲少年(二)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一百八十八章 最危險之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三刀第二百六十九章 終身
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建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熱鬧第三百三十章 天下共睹(二)第九十九章 騷擾第一百零三章 憤慨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三百二十三章 滿黑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毒士第八十章 人物第一百一十八章 信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投誠(二)第七章 擴大(二)第二十一章 規矩第二百六十四章 價格戰第七十七章 戰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三十一章 還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九十一章 任性第一百六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三百八十九章 司馬家族(四)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八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曼第一百六十三章 辯論第七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二百三十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五十三章 感官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一百零八章 西涼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釁第二十四章 再出陰招第七十三章 夜襲第二百零九章 解圍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四百零二章 安寧二十年第二十三章 肥料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四百零二章 安寧二十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信(一)第九十四章 會天大雨第二百九十章 選舉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一百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方動靜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才之邀第九十七章 軍功第一百九十八章 聲討(一)第七十二章 拼死不退第五十五章 三把火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八十四章 訓練第三百八十章 雙重突破口(二)第三十四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算計第二百二十章 火燒洛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學堂第四十章 黑鋼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一百零六章 拉上賊船第四百一十一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狂傲少年(一)第七十一章 沒事找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文憑第四十三章 第一位名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三百九十章 先登死士第九十七章 軍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陷陣之志第五章 人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十八章 出事(二)第三十九章 背景第三百八十二章 百米狙殺第一百零三章 憤慨第二百零五章 困境第二百六十三章 狂傲少年(二)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一百八十八章 最危險之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三刀第二百六十九章 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