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

“登萊總兵是個虛職,向來只能管駐城,但是這王爭還掛着備倭都司的都指揮使的頭銜,真是官運亨通啊......”

“可不是,登萊總兵掛着備倭都司官身的不是沒有,很少罷了,可這回皇上加封了他驍騎尉呀,這可是正五品的榮勳,前幾任的吳惟忠,韓大虎等人都不曾有過,還是歷任登萊總兵的頭一遭啊!”

“看來接旨後要好好去巴結巴結了,這王爭手段多的很,聽說去年,就是劉部都在他手上吃癟了。”

“這位同僚說的是,這登萊兩府怕要變天嘍。”

前來傳旨的太監叫張京,倒是與韃子的章京相諧音,他傳完了旨,避開衆人來到王爭身前,拱着手似笑非笑的道:

“恭喜升官嘞!王鎮臺!”

張京是大內乾清宮的管事牌子,在司禮監的門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的人,本來當太監當到他這個份上,不是大事基本不會跑這麼遠的道兒來傳旨,一般這種活計都交給小太監來幹。

王爭一早便打聽清楚了這位欽差的來歷,稍微一尋思就能明白,張京這次來定然是有王承恩的授意在裡面,想試試自己的意思。

頓時是推脫了幾句,塞一塊金錠過去,笑着道:

“王公公的意思是...?”

張京一臉驚訝的看了一眼王爭,又是從上到下的掃視了一番,這纔是搓着手把金錠收了進去。

感受到金錠的重量,張京心花怒放,是搓着手笑道:

“王鎮臺倒是明白人,不怪乎兒王公公如此看重於你,倒不是什麼緊要的事,只是想讓我來給你提個口風,說是讓你安耐住性子,爲朝廷再立新功纔是真的。”

看見王爭面有沉吟,張京笑吟吟的提醒道:

“王鎮臺~?喲呵呵,那個,這都是王公公的意思,可都聽明白了?”

“明白明白。”

王爭轉念過來立刻就是說道,派人把張京好生送走後回到書房獨自想起來。

看王承恩這意思,是怕自己嫌官封的小,帶着登州營在這邊鬧出亂子,這才特意讓張京來安撫自己。

明白了前因後果之後,王爭倒是苦笑起來,這都是哪跟哪的事兒啊,雖說這登萊總兵自己早就是有收入囊中的打算,不過他還真沒有貪得無厭的那份心。

登州營到今天可不是靠的一口吃個胖子,那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升任登萊總兵估計已經有不少人暗地裡眼紅妒忌,直接到山東總兵豈不是立馬成了出頭鳥,到時候怕人人都要出來打上幾槍。

再者說,如今的登州營戰兵只剩下三千多人,其餘的兵力要留着防範地方,這點人數平定登萊倒是綽綽有餘,在整個山東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山東是大省,這可不僅體現在省境,自打明初以來山東就一直是稅賦與產糧大省,又同江南接壤,運河穿境而過。

這也造成山東商業經濟算是比較發達,地方富足,更是有濟寧這種繁華不遜於蘇杭的大城。

聖旨下來的第二天就是春節,這或許是老天給王爭最好的年節大禮,登萊官員就不說了,幾乎趁着過年過節這幾天來了個遍,把王爭的門檻都要踢破。

就連山東其他府境,諸如青州府、濟南府的官員也有些來湊個熱鬧,不過這些人除了道賀,大多數卻是來哭慘的,說起清軍的暴行一個比一個繪聲繪色。

其實他們說的大多也都是確有其事,去年的清軍入寇要不是王爭帶着登州營到後面鬧了一下子,這時候怕才完事。

就是這三個月,相比北直隸,山東也被多爾袞的正白旗塗炭不輕,竟然有二十幾座大小城池失陷。

作爲山東總兵的劉澤清本該帶兵統籌各地,協調抵禦建奴的入寇,但這小子壓根沒想過抵禦這碼子事,得到消息後,一早兒帶着人跑遠了。

直到上個月才慢騰騰的挪騰到東昌府駐紮,看這意思是提防着,萬一建奴再回來,立馬帶人掉頭跑到河南。

年前的時候劉澤清以山東總兵的名義煞有其事的上了一份奏疏,責任自身一點沒沾,全都推到那些失守城池的軍將身上,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數度轉戰”。

南直隸鎮守太監劉福那邊協調一番,負責清查此事的閣臣楊嗣昌與劉福也有交情,這事也就算過去了。

最後到了三月份,楊嗣昌清查完畢報了上去。

各地有調度有方功過相抵的,也有痛改前非自縊身亡的,在劉大總兵的奏疏裡,甚至出現地方軍將投敵獻城的。

總而言之,無論楊嗣昌如何左遮右掩,終究還是擋不住各地潰敗的大勢,最多就是調度有方減少傷亡,壓根沒什麼勝蹟傳出來。

在這種時候,王爭率領登州營突然來了這麼一場大捷。

崇禎將信將疑,當即命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專門查驗,最後都是純正的韃子首級,又驚又喜的時候,各級有司衙門自然要大大宣揚起來。

將韃子首級堆疊京官那是必須的,楊嗣昌本來和山東巡撫顏繼祖素有不合,這回本來想理所當然的給他定個死罪,可卻突然出現登州營這樣一場大捷,據說連老奴酋努爾哈赤的親女兒都給抓了活的回來。

楊嗣昌得到秉筆太監王承恩的提醒,態度立刻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翻轉。

當然了,他也明白,這時候若是再想把顏繼祖定罪是不可能的了,這等大捷,那老小子怎麼也能有一個馭下有方的功勞落到頭上。

儘管心裡有些氣,但楊嗣昌還是老老實實的上疏爲顏繼祖審辯,再一意孤行要整顏繼祖,只怕會如同王承恩說的那樣,死的將是他自己。

顏繼祖這次算是躺着也能拿功勞,撿了條性命回來,小心翼翼的送走傳旨欽差後立即就是提前操辦年貨,張囉着吧大紅燈籠在府前掛了一排。

當然了,欣喜若狂的同時,他自然明白是因爲誰這次才大過變大功,所以顏繼祖立馬行文登萊巡撫衙門,深切囑咐登萊的各級有司衙門,登州營的一切事情都要優先承辦。

其實就算顏繼祖不發話,王爭在登萊兩府也是風光無限,登州營孤軍深入,所有人都以爲是有去無回,羊入虎口。

但人家不禁回來了,建州一戰,更是斬首建奴三千餘級,這比北直隸各省的官軍斬獲加起來都要多。

王爭個人不僅直接坐到升登萊總兵的位子,更是有正五品驍騎尉的榮勳加身,被崇禎稱讚爲“勇冠三軍”,登州營也被贊爲三軍最勇。

這一戰實在是太過耀眼,這等光芒下,無人懷疑登州營目前的實力,就連山東總兵劉澤清的劉營都被比了下去,不少人暗地在說。

現在的山東,論起實力,當是王爭的登州營爲首。

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
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