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

登州營回到蓬萊已經有一個多月,管清天拿着軍議司覈算的戰損結果在堂上一念,大家當下就是什麼高興的心思都沒了。

王爭也是悲痛不已,這些陣亡在遼東的戰兵,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角色,隨便拿出去一個,就是劉澤清的家丁都比不了,居然就這麼扔在遼東一千多員,不心痛是假的。

不過打仗哪能不死人,特別是對付韃虜,這只是個開始,今後與韃子的大戰小戰說不定還要有多少。

王爭畢竟不是那種優柔寡斷的人,傷心不久很快就想通了,想着怎麼能慰勞一番,讓自己安心的同時,也能讓戰士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王爭來這邊之前曾是部隊服役的士兵,這一想自然而然就聯想到兩個字——勳章。

可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一枚勳章,對所有兵士的意義十分重大,後世拿了勳章的兵士都是當成寶,掛在身上行走在外倍兒有面子,精良做工更是能代代相傳。

勳章這件事王爭不可能去問別人,這東西在後世雖然常見,但在這時候怕是他登州營的創舉,當然要細細思量。

王爭讓玉兒研墨,連兩個人續幾夜都窩在書房裡商量,登州營後來聞名於世的勳章也就是在那時定下來的,只是這東西想起來容易,真正畫起來才體會到有多費腦子。

大約是幾天後,完善的勳章草圖連同王爭的親筆文書一同下發到軍議司,經由軍議司層層下達到登州營各級將士的身上。

這勳章看着簡單,卻非經年手藝的匠戶製作不成,不倒十天的功夫便開始陸陸續續產出成品,其實模樣只比銅錢大了一圈。

這頭一種也是最爲稀少的,用純金綴配點玉打製而成,一座迷你的赫圖阿拉城就刻印在上面。

這是專門爲去遼東立了大功的兵士而打造,除了這三千多枚,今後即便是登州營也不再生產,圖紙都燒了,爲的就是物以稀爲貴。

很快,這枚純金的勳章便一一發到了戰兵們的手中,起初大家並不以爲然,覺得這麼一個銅錢大小的金塊塊能值多少銀子,拿着又能有什麼用。

後來聽軍議司派來的文吏細細的講完,纔是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未成想這小小一枚勳章,今後可就是他們榮譽的見證,世上只有這三千多枚,其餘的兵士們不知有多羨慕。

說是發下去讓戰兵們佩戴,但大多數有家有室的兵士哪捨得拿出來風吹日曬,趁着當週的假期便回家好好的封存起來,並且臨走時還不斷的千叮嚀萬囑咐,讓自己老婆兒子當成最重要的東西保存。

這可是自己殺韃子的榮譽見證,說是傳家寶都不爲過,自然要代代相傳。

趁着這次機會,王爭也在登州營內頒行了一整套的勳章制度,除了每場戰役特製的限定勳章以外,登州營還要有上中下三種勳章,獎賞給平日操訓與任務突出的兵士。

不過只有戰役的限定勳章纔是純金打製,其餘的勳章都是銀剛所造,但是這並不影響兵士們的熱情似火。

這三種分爲戰鬥勳章、操訓勳章與傑出軍功勳章,圖案分別是兩把交叉的鋼刀,面目嚴謹正在操訓的披甲兵士,與一頂旌旗飄揚的軍帳。

新增的《登州營勳章軍功條例》中明確規定了三種勳章的獲得方式,勳章每三月與拉練一同結算與發配兵士,一經發下,如何處置就都是兵士們自己的事了,王爭不加干預。

本來王爭曾有些擔憂,因爲這時候的人和後世不一樣,後世通用的東西在這裡不一定能吃的開,但後來卻覺得是自己多慮了。

王爭現在對兵士們的待遇可謂是全大明最好的,不僅餉銀從不間斷,月月足額發放,而且一旦入了正兵籍就有五畝田地的賞賜,這次頒行的勳章制度則讓軍士們覺得榮耀加身,歸屬感更強。

據軍官們上報,說是自打勳章制度開始實行,兵士們每每提及戰兵獲得的赫圖阿拉勳章便是眼紅不已,登州營自此武風盛行。

好比同列奔行的馬兒,只有競爭才能產出更多的良駒,兵士也是這個道理,一支軍隊如果競爭力經久不衰,那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必然直線上升。

王爭看着軍議司報上來的公文也是不斷點頭,今後日常的勳章種類要增多是一定的,但又要巧妙的控制住,既不能過多的發放,也不能發放的太少。

目前自己就只想出這麼多,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正想着,忽然從門外跑來一名兵士,也許是由於勳章制度,這名兵士跪在地上都是腰板挺直,抱拳肅聲道:

“啓稟將軍,京師欽差已到境內。”

崇禎十二年的二月二日,正值春節的前一天,欽差終於從北直隸來到蓬萊,隨同前來的不只是司禮監的人,還有幾名兵部官員。

除此之外,陪同前來的還有登萊巡撫徐人龍與萊州府一應有司官員。

王爭和登州府知府孫化龍立即帶着府城文武官員出十里相迎,接了欽差往蓬萊而去,隨行的官員足有幾百號人,徐人龍更是安排隨從僕人一路吹鑼打鼓,旗牌當先,熱鬧非常。

王爭不禁感嘆,這欽差的排場就是大。

很快,在校場內,傳旨的司禮監欽差太監小心翼翼拿出金黃色的卷軸,慢慢在半空鋪開,咳咳幾聲,尖細的喊道:

“登州府海防副總兵王爭接旨~”

“末將王爭,率登州營衆將士接旨,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爭與登萊兩府的官員立即匍匐跪下接旨,周圍的登州營將士旌旗招展,陣容更是整齊,幾乎是王爭話音剛落的同一時間便立即半跪在地,頭向地面,行迎天大禮。

“登州海防副總兵王爭,率登州營將士攻陷韃虜興京城赫圖阿拉,俘嫩哲等一干宵小奴賊,克謹、忠貞,有大功於朝,着升實授兩級,授總督登萊沿海兵馬備倭都司都指揮使,充任登萊總兵官,掌總兵大印,仍率登州營駐防蓬萊,掌登萊二府海防、備倭,糧械、兵馬調度諸務...”

不過這聖旨還沒完,太監換了一頭繼續念道:

“...登州營將士勇猛敢戰,斬奴級三千,立不世之功,當屬三軍之首,朕心甚慰!營官王爭指揮、操訓有功,加封五品驍騎尉,誇功於天下,是爲,勇冠三軍!!”

“其餘一應諸事,兵部及各部院、有司協調相幫...”

話音落地,全場皆驚。

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
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