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

發生了這個小插曲,王爭什麼閒逛的雅緻都沒了,轉頭走回元帥府。

王爭走後,很快就有人來將屍體拉到城外,或是掩埋,或是火化了,這些都有專門的人來處理。

這個時候屍體若是處置不當,很有可能引起疫病,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若是一個疏忽生了瘟疫,事情可就大發了,所以王爭對城內的衛生一向十分重視,不說整潔乾淨,起碼最基本的維護還是要做到的。

瘟疫在這個時候可是讓天下醫師束手就擒的“絕症”,後來孫傳庭出潼關與李自成決戰,不說其他的不利因素,事先明軍中正是流行瘟疫,戰前損耗嚴重,兵士們十有八九都失去了戰鬥力不說,士氣更是低到了谷點。

“亮子,爲何哭喪個臉,回蓬萊不高興嗎?”

王爭走到府前,這個時候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心情也緩和下來,卻見到高亮站在前面,一會往遠處看看,一會又重重嘆息一聲。

“鎮臺您回來了!”

高亮聽到王爭的話,好像被嚇了一跳,回神後立刻就是右手握拳行了一個軍禮,不過之後他卻仍是面露難色。

“這個...”高亮支支吾吾起來,撓撓頭訕笑道:“沒什麼,鎮臺咱們走吧!”

“不急。”王爭擺擺手,笑着說道:

“你小子這副模樣還是頭一次,可不像沒什麼的樣子,遇見什麼事情都與本鎮說說,或許能幫你一把。”

王爭說完便是笑吟吟的等着,高亮再次看了一眼南邊,咬咬牙說道:

“我,我看上一個女子。”

“哦?這可是好事啊,你們四個也該成家了,說說是誰?”

高亮、董有銀、黃陽、黑子四個人都是他的左膀右臂,一直都沒有成家,高亮說出這件事來,王爭自然是又驚又喜。

在王爭不斷的追問下,高亮還是撓撓頭,頗爲不好意思的道:

“鎮臺,是那個,膠州的淩惠平。”

王爭恍然,怪不得高亮老是朝膠州方向去看,原來是這樣,正要說些什麼,卻見高亮神情有些黯然的道:

“可人家是大戶的千金,怎麼能看上咱這窮漢出身的武夫啊...”

“看上了就要去提親,看你這副鳥樣子,哪裡還有登州營統兵大將的樣子,你不敢去,本鎮替你去向凌山老爺子提親!”

高亮沒想到王爭對自己的親事居然這麼上心,但還是有些猶豫,說穿了就是心底還有些顧慮,畢竟以前只是個販私鹽的,怕大戶千金看不上自己實屬正常。

不多時,黃陽三個人都來了,正色行完軍禮後問起此事,聽到後也都是一臉驚喜,紛紛叫嚷着說要去替亮子提親。

董有銀嗓門最大,叫道:

“瞧你這副挫樣,不就是提個親嗎,咱們鎮臺出馬,誰敢不答應?”

王爭擺擺手,微笑道:

“有銀,話不能這麼說,說出去豈不成了我這個鎮臺用權勢欺人嗎。”話鋒一轉,王爭看了一眼高亮,又說道: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亮子看上了,能不能成本鎮說了不算,他凌山說了也不算,這些都要看亮子能不能俘獲凌家千金的芳心了。”

黃陽剛剛處理完那些鹽丁的事情,聽到的時候他也是震驚,趕緊往費鵬飛那邊發了一份言辭嚴厲的文書,料想現在已經在路上。

他笑道:

“亮子啊,鎮臺和咱們兄弟給你創造機會,到了那兒能不能成,可就全靠你小子了!”

鄧黑子用力拍拍高亮的肩膀,哈哈大笑着道:

“是啊,到時候拿出你殺倭寇、殺韃子的勁頭來,可不要給咱們弟兄丟臉!”

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高亮蔫頭巴腦的傻笑道:

“哎,俺亮子都聽諸位兄弟的!”

......

很快,元帥府被搬空。

王爭讓正兵與四千戰兵分批迴到登州府駐地,勤加操習準備下次的拉練,自己則帶着剩下那一千多戰兵與幾個僕人丫鬟往南而去。

凌山是個明白人,王爭留下劉雄這個戰兵將官目的很明顯,就是給自己威懾,而他也已經過了不惑之年,膽氣不如年輕的時候,自然不想多惹事。

這幾個月以來,王爭發下的命令,劉雄一一照辦不誤,沒有凌家帶頭,其餘的本地縉紳大戶雖然心裡牴觸,但誰也不敢當這個出頭鳥和登州營對着幹。

不過,凌家最近可是忙壞了。

誰能想到,登州營居然和福建的鄭家促成一筆買賣,鄭家是何等人物,凌家充其量算是萊州府本地的頭面,但鄭家就算放到整個江南都是舉足輕重。

早有傳聞鄭克和王爭不合,但現在看來,兒子的意見倒沒有對登州營造成什麼影響,兩方反倒買賣合作不斷。

年前凌山也曾接到過消息,說是登州營暗地給左良玉運送了一批兵器衣甲,換回來一批各地流民。

所謂三人成虎,這種種傳聞都告訴凌山一個消息,王爭不光在朝中有司禮監撐腰,外地更是與左良玉、鄭家等都有聯繫,這還只是打聽到的,不知道的又要有多少。

這麼一來,王爭官運亨通便不足爲奇了。

原本凌山鹽場的凌山鹽已經全部換成了寧海鹽,其餘的大小鹽場也陸陸續續被膠州巡檢司分衙接管,運送熬煮寧海鹽。

可凌家的家主凌山對這一副的“欣欣向榮”卻高興不起來,每一天這萊州府都在變,從大體上來講,這種變化是所有百姓樂意見到的,趨於穩定、富足。

不過,對於凌家這種縉紳大戶卻是災難。

這個時候他們才體會到王爭與劉澤清、元戎立、童世祖等人的不同,這些人控制地方的時候最多隻是欺壓、魚肉百姓。

原本的官兵沒有根基,不敢去動他們這些本地的豪門望族,只要交點銀錢、糧食一般就能繼續在地方上作威作福。

官兵不管治安,欺壓百姓相比縉紳子弟更甚,遇見那種當街殺人,強搶民女的勾當不脫褲子參與進來已經不錯,更不會去多管閒事。

但自打登州營平定地方,接管州府各縣後,很明顯就全變了。

一系列的條例、政令幾乎都是衝着縉紳大戶來的,平定後的頭一個月,登州營處置便是毫不留情,在各地就將幾家地方上有名望的士族全家誅滅,縉紳更是人心惶惶。

不僅是對大戶子弟,登州營對那些地痞,就連巡檢司下轄的新招鹽丁同樣不講情面,王爭因爲強搶民女的事情甚至當街拔刀殺了一個自己麾下的鹽丁小頭目。

消息傳出來後,聽到的人無不是冷汗直冒,更是沒有人再敢狐假虎威,地方上愈加靖平。

不過,這番凌厲的鐵腕手段之下,百姓雖然人人稱頌,各地流民蜂擁而來,但本地的縉紳大戶卻是暗地恨得咬牙切齒。

其中不乏將事情告到京師的人,後來多是無功而返。

登州營之悍人盡皆知,司禮監的人保着王爭,就是南直隸鎮守太監劉福都不想再動王爭,京師的官員不是不敢惹王爭,卻是不敢因此觸怒司禮監。

你這種地方上的大戶,放在北直隸根本什麼都不是,就算找到京師,京師裡的官員個個都是滑頭,哪裡會幹這種蠢事。

就算有那種幾十年不出世的傻子捨命告到了御前,怕迎來的也是崇禎的雷霆大怒。

崇禎皇帝對王爭讚譽有加,更是親封其爲勇冠三軍,眼下立了大功聖眷正濃,加上王承恩那幫司禮監的太監有事沒事嚼舌根,最後無非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後來不知怎的,消息好像是走漏了,登州營正兵在一天早晨中明甲持刀,氣勢洶洶的來到這些告到京師的本地士族府宅中。

他們進來後對這些人就是一場災難,拿着一份巡撫衙門的文書,不管青紅皁白,將府宅中的所有人都看押進獄。

最後的處置是爲首的各家家主與男子都被冠以“亂黨”的罪名在市集斬首,剩下的撿了條命,被分派到各地的鹽場幫工“勞改”。

所有人都明白,王爭這番動作,就是明明白白的報復與威脅。

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
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