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

“外面發生了何事,居然如此喧譁,簡直是有辱斯文!”

聽到比之前更大的聲響,那些本就是胸中憤懣的士子們,總算是有一個拎起酒壺走了出去,可剛一開門,立刻就是傻眼。

“你們是什麼人?”

這士子張大了嘴,手裡的酒壺不自覺脫落,幸好對方反應迅速將其接住,站在門外的是一羣身着藍色勁衣,手中提着亮閃閃腰刀的漢子。

宋徵輿可能真是有些喝醉,並沒有害怕之情,趴在桌子上,冷哼着道:

“保安司的人,你們來做什麼?”

爲首那人直接仰起脖子將壺裡所剩不多的錦鯉開灌進肚中,意猶未盡的砸吧幾下嘴,將開門那士子蠻橫的推倒一邊,喲喝一聲。

“這不是雲間大才子嗎!”

他嘿嘿一笑,道:

“咱們是奉了上頭的命令,捉拿蠱惑人心,妖言惑衆的賊人,正巧還都在這個屋子裡,跟我們走一趟吧,免得失禮!”

士子們藉着酒勁頓時拍桌而起,含糊不清的說保安司並不是朝廷的司署衙門,根本沒有任何抓人的職權,還說要聯名上書朝廷,狀告安東候王爭排斥異己。

這話聽在保安司衆人的眼中,就好像是天大的笑話,小頭目上前幾步,走到方纔說最歡那名士子的跟前,看了看他的長衫,笑着說道:

“這不是江南應社的朱能朱大才子嗎!怎麼,前一陣子你們社魁因爲什麼被咱們保安司的弟兄抓進去,還沒長點記性?”

朱能聽到後,當即覺得渾身上下清醒過來,緊跟着蹭蹭後退幾步,滿臉的忌憚和畏懼。

這小頭目在閣中來回走動,手中拿出一張紙,唸唸有詞的道:

“嗯,浙西文社,江北三社,武林讀書社...嘖嘖,你們復社這次是要讓咱們保安司給一網打盡了吧?”

這保安司小頭目肆無忌憚的話,讓閣中的才子們一下子清醒過來,有的甚至想要奪門而出。

可他們和保安司的人去比力氣,那可就真的是手無縛雞之力,甚至只需要稍微一使勁,就能把他們牢牢抓在手裡。

保安司在南京城內憑藉各處刻的字畫和詩詞,弄了些虛無的罪名,大肆抓捕復社名下各個文社的成員。

秀才遇到兵,從來都是有理說不清,況且保安司的人壓根就不會給你任何機會。

起初都是小嘍囉,這些各文社的才子們也根本沒什麼長遠觀念,聽到之後往往只是琢磨着如何一舒胸中憤懣,想着如何對此大做文章的報復,並沒有深入討論過王爭這麼去做的動機。

軍議司中有不少非東林復社出身的士子,東林諸子把持官路,他們報國無門,所以才選擇山東軍議司。

這些士子和東林諸子有着深仇大恨,對他們十分了解,並且心中想要取代復社在士子階層的地位。

相對來說,王爭就是他們藉以翻身的唯一可能,而王爭也不會因爲東林一條魚而把華夏的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自然要培養忠於自己的士子。

軍議司的參謀們針對復社的習慣,篤定一個結果,那就是如果保安司開始抓人,時間一長,復社必然會開始集會,商量着如何搞一次大動靜。

他們的這次大動靜,恰恰就是山東軍出手的最佳時機。

王爭下令保安司捉拿士子,一方面是因爲他們對百姓的蠱惑,最主要還是這些人根本沒有半分用處,想要在江南立足,東林復社必須先行除之。

根據詩詞抓捕士子不是王爭想要的,最終目的是要激起他們的憤怒,藉以促成復社下轄的主要文社開始集會,並且將其一舉摧毀。

這道理就和現代警察搗毀販毒窩點沒什麼分別,抓捕單個毒販子永遠不是目的,最主要的,還是利用他們最後的價值將敵人一網打盡。

這樓上的十幾個士子,復社的領頭人侯方域,雲間三社的大才子宋徵輿,還有其餘主要的十幾個社團核心成員幾乎都在其中。

保安司的人也懶得廢話,直接把刀架在脖子上,看你有幾個不怕死的。

說起來有些可笑,這些平日誇誇其談的士子,到最後不怕死的沒幾個,嚇尿了褲子走不動的倒有不少,其中就包括那個宋徵輿,最後還是忍着一身騷給扛回去的。

真正不怕死的也只有四個,除了李雯之外,只有和侯方域並列四公子的冒襄、陳貞慧、方以智三人昂首挺胸的等死。

當然了,保安司不過是嚇嚇他們,不會真的動刀,最後無論他們幾個願不願意,都是幾個大漢強行拎回去的。

從軍議司制定計劃,到安東候王爭批准,再到保安司一步一步的執行,可以說山東軍爲了搗毀復社,足足謀劃了三個多月。

事到如今,就算這些士子把嘴皮子磨爛了,保安司的人也斷不會放他們其中一人離去,於公於私都是必須圓滿完成。

搗毀復社之後,東林集團元氣大傷,這樣歸附山東軍士子們才能趁勢掌控輿論的半壁江山,山東軍纔算真正的在江南立足。

WWW TTKΛN ℃ O

......

崇禎十六年八月,山東軍下轄保安司總署移至南京,並且在三個月後的十一月初迅速行動,將包括復社魁首侯方域、宋徵輿在內的十幾家文社士子一舉抓獲,在南京城引起轟動。

據說當時閣內的士子們,只有陳子龍,李雯、冒襄、陳貞慧、方以智五人安然無恙,都是既有氣節又有才能的當世名士。

他們都被安排到一處幽靜的院落中,周圍被山東軍兵士看守,雖然出不去,但是起碼比待在牢獄裡強多了。

十一月內,保安司配合山東軍正兵各營,在南直隸境內開始抓捕復社殘餘成員。

這次是真正的不分青紅皁白,甚至有直接衝到家中踹門而入,將人捆綁着押出來的情況發生。

山東軍佔領南京後僅四個月,鳳陽府、廬州府、鎮江府、太平府,還有南京一帶的其餘州縣,幾乎全部望風歸降。

在這四個月內,王爭將名噪一時的東林復社一網打盡,派人看監復社旗下數十家文社講學地點抓捕講師,等到南京方面派人擔任新講師後纔會再度授學。

十一月十一日,南京再次傳來一個驚天消息。

安東候王爭將山東軍議司更名爲幕僚府,以原左軍議李巖爲首任幕僚長,原右軍議管清天則被任命成了首任特別顧問。

原軍議司參謀處諸參謀原地晉升爲幕僚,取消參謀處的編制,每名幕僚管理十名參謀,有單獨的商議和辦公地點。

取消參政、參軍、參財、參商、參吏、參學六處的編制,各處主事原地晉升爲政務顧問、軍務顧問,財務顧問、商務顧問、吏務顧問與學務顧問,並且增設農務顧問。

每名顧問管理十名見習顧問,同樣有單獨的辦公地點。

幕僚府下轄軍務、政務、財務、商務、吏務、學務、農務七部,以軍議司原參謀處主事顧君恩爲軍務部部長。

六部之下,分設各科。

例如軍務部掌管戰兵、正兵和外系兵馬的升賞、任免和軍功的統籌工作,便分設職任科、典章科、掌功科、籍備科。

除此之外,增設城管局,下轄聚耕司、緝鹽司與保安司。

聚耕司掌管各地農莊事宜,緝鹽司主要設在山東境內和沿海靠河的城鎮,將鹽務繼續抓在手裡。

在其餘大部分有增有升的時候,保安司卻屬於降格,被緝鹽司和聚耕司分權,基本上只負責各個城鎮的安保工作。

當然了,這個制度還只是處於最開始階段,等到日後一定會有更加完善的系統出現,只是目前王爭還沒有想到。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發生的事情,對山東軍乃至整個天下格局的影響甚大,正是由此開始,王爭手底下真正有了比較完善的制度,逐漸步入正軌。

這個事件,被稱作“雙十一政權”或“南京政權”的建立肇始,也是王爭爲了開創日後更大基業而邁出的第一步。

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
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