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

鹽路已經打通幾個月,寧海鹽也被山東的大戶人家認可,其實,在這種情況下,要是想徹底打通寧海到濟寧的商路貨運不難,最簡單的還是走水運。

高密就有被王爭出銀子買下的船行,雖然當時買的時候不點大,但是到了現在也在那周圍建了幾個莊子,收攏近兩千的災民百姓做幫工。

幾個月以來,王爭財大氣粗的買了不少大小新式運船,當初的小小船行早就發展到了當地頭幾名。

不過這些都是準備工作,能不能發展貨運,還是要看寧海本地的商戶配合不配合。

崇禎十年十二月十一日,承海軒、承文樓的東家錢金貴與登州府最大的青樓東家郝思成帶着十幾個商人在承海軒用過酒菜後,來到參將府。

“駐防寧海蔘將府”

七個威嚴的大字下站立着的是四個面無表情的兵丁,見到遠遠而來這一行人,把門的什長快速迎上前。

“將軍已在正堂等待幾位,請隨我來。”

說着,什長忽的面容嚴肅起來,回身提醒道:

“進得府中後,跟緊我就行。不該看的不要看,不該問的不要問,否則惹禍上身,牽連一家老小,卑職可說不上什麼話。”

那什長臉色鄭重,說完就跨步進門。

郝思成幾個人也是暗自嚥了下口水,連忙跟了進去,卻都是大吃一驚。

平素就連知府孫大人的府中都是鶯鶯燕燕,僕人丫鬟成羣,衆人進去後輕鬆得很,根本沒什麼緊張之情,到了這參將府卻止不住的發抖。

商戶們發現,偌大的前宅後院居然沒有幾個來往的僕人,一路來回巡邏的文登營兵丁倒是見到不少。

其他將軍都是注重享受,這位參將的府中卻像軍營一般,那些頂盔披甲的兵將隨處可見,或許只有後院的家眷處才能看見一絲溫存。

他們走在青石板路上不得不謹小慎微,心中想着這位將軍真是個與衆不同之人。

“稟報將軍,郝東家、錢東家與齊掌櫃他們到了。”

“快請進來!”

王爭的話倒是親切依舊,這讓郝思成暗自鬆了口氣,看起來這次是開了個好頭。

一衆商戶登上大堂,卻見早有兩員將官立在一側等待,尤其是右側那個虎背熊腰的董有銀,蹬着大眼瞧過來,商戶們隨之打了個寒噤。

其實大家對今日要商量的事心裡都有數,王爭想要打通商路,他的能力與手段大夥都清楚,只要想辦絕對是能做到。

這對他們本地的商戶商行來說是個天大的機遇,寧海素就是貨運閉塞,品種單一,市場也就極小。

這裡的商戶簡直成了雞肋的存在,除了郝家與錢家,其餘大多數人的身家根本不足以被重視,沒有話語權,成了平民以外最下等。

若是王爭真的能打通商路,大量的山東商戶涌入寧海,大量的貨物來往運送,本地的商業絕對可以蓬勃發展。

商戶們的地位迅速提升,對一些事情說的話鄉紳們也不得不重視起來,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王爭直立起身,衆人看過去。

只見他一身居室輕甲,猿臂蜂腰挺拔修長,懸掛着閃亮鋼刀,臉頰瘦削卻又不瘦骨嶙峋的感覺,眼神堅毅,像主與僕般注視着大堂上的商戶們。

王爭是個很少說廢話的人,他先是瞥了一眼郝思成,又道:

“開門見山吧,今日叫你們來所爲何事,大家心裡都清楚,就不必推太極繞彎子了。”

郝思成明白,王爭這是想讓自己打出第一手牌,當下躬身道:

“將軍容稟,這位是州城內的布行掌櫃齊茂德,這位是酒市東家胡成棟,還有豬羊騾馬集市的東家沈濂,糧行掌櫃呂翠蓮,夜市就是她在運作......”

虎目環視諸人,王爭緩緩張口道:

“在座的都是這寧海地界的大拿,接下來本將要說的,可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呂翠蓮身着碧綠長裙,頭上戴着通綠的髮簪,眨着丹鳳美目盯住王爭,珠圓玉潤的說道:

“將軍想要做什麼我們照做就是。”

齊茂德喊道:“是啊,將軍說就是,讓大夥思量思量!”

王爭轉了幾步,眼神深邃而又沉穩,說道:

“本將要將商路打通,這已是定下的事,衆位看管好手中貨物,屆時自行售賣就好。齊掌櫃,你是這地界布匹商貨的行家,本將要推廣種植棉花,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齊茂德懵了,疑惑的看着王爭,實在搞不到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好好的爲什麼要種棉花了?

不過他可不敢和王爭擰着幹,就算他摘了自己的腦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當下謹慎的說道:

“要是能在寧海幾地種植,自然更好!只是,棉花容易與民爭地,現在民田本就不多,推廣棉花種植划不來啊。”

王爭似是早就料到這點,不緊不慢的道:

“誰說讓你去用民田種棉花了,外面這麼多的荒地,哪一齣開墾出來不是好田?至於棉花和糧食的平衡關係,本將自有處置。齊掌櫃只需要擔心一件事,種出了棉花,能否生產出大量的棉布。”

齊茂德下意識的點頭道:“能!”

過了不久,又是爲難起來,神色變幻道:“將軍怕是不知情,莫說寧海,就算是山東地界,如今想要出產大量棉布也不容易。”

王爭用狼宰羊一般的目光看向齊茂德,但話仍是顯得不溫不火。

“我只問齊掌櫃一件事,種出了棉花,你有沒有那個能力把它們變成棉布運出去?”

這股目光看的齊茂德渾身一顫,連聲說道:

“有!將軍放心,只要是棉花種出來,在下使盡了渾身解數也要把棉布做出來,運賣出去。”

王爭這纔是微笑起來,拍拍他的肩膀:“這就沒有問題了。”

棉花的產量,其實山東省一直是名列前茅。

成化年間,僅是翁州府境,就要有棉田五萬多畝,當時每畝農田產糧大約一石,而每畝棉田產淨花二十斤左右。

當時並不像現在一般,一石稻米的價格一兩銀子都不到,一畝棉田的產量價值相當於五畝農田,這極大刺激了山東省的棉業繁榮。

萬曆年間,山東運往京師的棉布達六十萬匹,棉花要有四十萬斤,向遼東九邊重鎮運送的棉布絕大部分都來自山東。

近些年來,山東戰亂不斷,動盪不安。

一會聞香教起義,一會又是孔有德、耿仲明兵亂,這才導致棉業一蹶不振、極度萎縮,昔日輝煌早已無人問津。

王爭心知肚明,流寇雖然目前被壓制下去,但過不久就會有清軍叩關,明廷將再次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主力大軍北上抵禦清軍。

屆時流寇就會死灰復燃,到時便是一發不可收拾,被波及到的省份將越來越多,流寇所過之處,工商業、畜牧業等等所有東西都是迴歸原始,被破壞殆盡。

李自成等流寇都只知破壞,根本不懂生產自足的道理,但是王爭卻懂。

流寇去了哪,那裡的棉業、糧業等工商業都會被摧毀,屆時棉價與糧將達到一個令人咂舌的新高度。

若是計劃順利,到了那時,寧海早已可以自給自足

新的一週,求各種票,求訂閱!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明神宗平倭詔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明神宗平倭詔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