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

汝寧一帶基本已經被順兵佔領,但底子沒怎麼變,大部分還是原明軍和農民軍的混合,不同的是每個城鎮的衛戍兵馬略有不同。

若以往僅僅是明軍駐紮,事情就簡單的多。

因爲中原地區的明軍,自從萬曆三大徵以後基本上就已經少了一大半,到現在又被數次圍剿不斷的抽調,基本已經不剩下什麼了。

說實話,就算各地的官軍死守不投降,能抵擋十幾萬甚至十數萬流賊攻城的概率也不大。

就像山東軍兵臨滁州之後,守備李景光想的不是如何死守待援,而是怎麼樣贏得安東候王爭的信任,保住自己的一條小命,爲此甚至不惜親自帶兵追出十幾裡把僕人殺了。

有些時候,不是兵將不盡心盡力,朝廷積弊多年,自然有各方面因素使然,但總的來說,還是兩方差距實在太大,

爲首的上官就算自己想死戰,也要替屬下考慮考慮。

如果李景光決定死守滁州,不出意外,他一定會被下屬殺死,然後下屬就會陷城,沒有誰想替朝廷再賣命,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丟棄,最後的結果一樣不會變。

闖軍佔領汝寧後,基本上就直接南下進入湖廣去圍攻襄陽,其它地方的老百姓早就盼着闖王來解救他們,當然是百分百的配合,爭先恐後的幫忙。

李自成打下來的地方基本都十分穩定,百姓就算生活依舊沒什麼變化,但短期內對他不會有什麼動搖。

這一點李自成很清楚,所以在本地留守的兵力不多,不過還是要比原明軍的人數多不少。

比如上蔡一帶,原本朝廷的兵力只有兩千不到,十分空虛,但要是加上後來留守的順兵,這個人數就激增到了五千。

雖然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缺乏訓練的兵痞和流民,但依然對山東軍的迅速南下造成阻礙,算是有些棘手。

這個時間,同在開封南下的劉國能已經把汝州一帶收復的差不多了,刑一刀統帶的是山東軍嫡系正兵,無論盔甲裝備還是士氣都比外系高出一截。

他又是從最開始登州走出來的老人,即便在嫡系正兵的軍將中威望也是很高,怎麼甘心被外系比下去。

無論爲了面子,還是什麼心中有其它的原因,刑一刀都只有儘快拿下汝寧這一條路可走。

睢州之事過去不久,刑一刀就已經從前來傳令的安東候親兵那裡聽到口風,據說王爭對自己已經有些失望。

這更是讓刑一刀有些火燒眉毛的感覺,近期自己的表現他也知道,在以軍功爲主的山東軍中實在是有些稀鬆平常。

爲了能儘快拿下上蔡一帶,刑一刀決定直接動用將軍炮轟城,並且用佛朗機炮封鎖四處城門,日夜不停的對城內流賊進行殺傷。

這一戰,刑一刀相當於動用了最大的力量,戰況也幾乎是一面倒,在上蔡城中妄圖拖延時間的順兵一天不到就被一網打盡。

刑一刀部的效率驚人,只花了五天時間,就拿下了開封府南部的項城、沈丘,還有汝寧府北部上蔡地區。

消息傳回山東,的確是又在軍中威風了一把。

刑一刀趁勢擴大戰果,想要在劉國能收復汝州全境之前,就拿下比那大數倍的汝寧府全境。

山東軍五萬餘人在刑一刀的一聲令下,攜着戰勝之威,用同樣的方法一戰攻克汝寧府城,城內順兵的屍體堵滿了大街小巷。

可好景不長,山東軍在汝寧府一帶接連動用重炮不計後果的攻城,引起了本地百姓不滿。

劉國能和陳永福在汝州一帶的腳步談不上快,但勝在穩定。

都是將境內聚耕農莊的底子打起來,等到後續山東方面派人建立保安司和軍議司分署之後,安排好一應事宜,穩定城內局勢,纔會離開。

可能是睢州之事被李過擺了一道的原因,讓素來比較穩重的刑一刀變得有些急於求成,並沒有等後續山東方面的人抵達,便已經帶兵出城。

亂事發生在刑一刀和孔巒離開汝寧府城之後的第四天夜裡,這個時間劉國能和陳永福也才穩定了汝州境內,帶兵進入南陽府而已。

一天夜裡,城內僞裝成普通百姓的順兵,一如既往的在城內散佈關於山東軍的謠言,說新順王大軍不久後就會來到。

這個時候,聚耕農莊還是一紙空令,並沒有建起來,軍議司和保安司的人還在路上,入冊工作纔剛剛開始。

城內百姓看不見山東軍許諾的種種好處,想到闖軍剛剛入城時帶他們殺士紳,開倉放糧的舉動,一時間火冒三丈。

剛剛入夜,城內密謀已久的亂民在那些順軍細作帶領下揭竿而起,衝上城樓,山東軍留在城上戍衛的幾十名嫡系正兵雙拳難敵四手,算上幾名什長在內,全部戰死。

緊跟着,更多的亂民手持釘耙和木棍,衝進一處比較寬大的宅院,將山東軍任命的汝寧遊擊將軍殺死,放火焚燒軍械庫和草料場,城內頓時一片亂象。

儘管事出突然,但山東軍良好的軍紀足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城內留守的部分正兵由一名營官阻止起來,且戰且退的同時,迅速派出標兵疾馳出城,將這個消息送到刑一刀手裡。

當接到消息的時候,刑一刀已經走到了真陽,正準備拿下真陽城,他大吃已經,連夜率部返回。

第二天晌午,山東軍潮水般的攻進城,將作亂的順軍細作抓出來梟以儆效尤。

但是幾經戰亂,又被山東軍用大炮轟塌了部分城牆,汝寧府城已經今非昔比,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錢糧來重建才行。

並且這天下午又有標兵來報,說上蔡地區並不穩定,城內總是有人煽風點火,守備的兵力不足以大規模清剿。

直到這個時候,刑一刀方纔恍然大悟,跪在地上痛哭失聲,連道自己辜負了安東候的信任,就要揮刀自殺。

孔巒一聲大喝,上前幾步將刀打掉,喝道:

“刑主將,本來事情沒有必要到今天的地步,但若說全是你自己的過錯又不盡然,我也有責任,何必非要如此?”

隨軍的軍議司參謀點頭,嘆聲道:

“這件事,咱們三人都有過錯,但亡羊補牢,爲時不晚,趁着上蔡還沒有出亂子,派人去穩定局勢,等保安司和軍議司的人到了再說吧!”

孔巒語氣放緩下來,勸慰道:

“刑主將,你是軍中的老人,威望不低,侯爺對你一向信任有加,前一陣子哨探來報,說是袁宗第引兵十萬在信陽州,前線不能沒了你。”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