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

全卓騎着一匹快馬來到山坡上,將手中的王字大旗插在土包裡,轉身見到正驚恐逃跑的邱謂,腳靴上的馬刺直接就是往馬腹刺激。

這種馬刺還是跟蒙古人學的,馬兒受驚,帶着全卓便往邱謂那側奔馳而去。

“快擋住他,快擋住他們!”

邱謂再也沒有方纔的那種從容鎮靜,這突如其來的一支明軍馬隊,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登州營居然能組建馬隊,這即便是現任的山東總兵劉澤清也不可能做到啊!

幾百匹馬,對付山坡上的兩百來個聞香教衆,勢如破竹嚐嚐用來形容眼前這種情況,全卓率領的馬兵們都是在遼東摸爬滾打過來的,比起其他的烏合之衆,向來有個優點。

那就是敢戰敢退,他們揮舞着亮閃閃的鋼刀從後方突然衝來,逢人便砍,實在砍不到的則是用力撞過去。

但他們毫不戀戰,將馬兵的優勢發揮到最大,不斷呼嘯着來往砍殺衝撞,刺激着聞香教衆的神經底線。

聞香教的這些教衆也就是衣服整齊了些,人人都有腰刀,人數都不如全卓的馬隊,在這種背衝的情況下,很快就是哭喊一片的潰散開來。

至於邱謂氣急敗壞,又帶着重重恐懼的喊話,已經沒有人去搭理了,這種時候還是保命要緊,來的,可是明軍的馬隊啊!

馬兵,在這些人的眼裡幾乎就是無敵的代名詞,幾百匹馬出現在戰場上,對形勢的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凡是能養起馬隊的軍將,地位都立刻有所提高,即便與高級的軍將說話,都是有底有氣,這當然與這時候採買優良馬匹和供養馬兵全套裝備需要的大量銀兩有關。

耗費如此巨大,那些家丁都供養費力的軍將,又如何會去考慮養一支馬隊呢,多隻是採買幾匹自己與親信用就行了。

山東地界不同於中原,馬匹運輸更少,除了一些經年馬戶作爲的馬賊,官軍很少有軍將能養得起馬隊,登萊這種小地方,更沒有人想到會出現一支如此強悍的馬隊。

自打崇禎十年起,中原農民軍的戰鬥力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往往他們是靠數量取勝,那時起則徹底脫胎換骨。

無論是老營還是民營的衣甲兵器都有所改觀,尤其是闖營與張獻忠幾個有名望的農民軍首領,已經開始更換制式的衣甲。

但最主要的還是馬隊,農民軍不知從哪菜買繳獲,忽然多出不少技術嫺熟的馬兵,而官軍尚是步七馬三。

同樣人數下已經打不贏農民軍,大部協剿往往又是追擊不及。

邱謂只是個文人,這也是他在聞香教地位比較高,周圍人都聽他話的原因,但這個時候卻成了逃命的累贅。

就算是正常的韃子步甲,在這種情形,落在全卓手下都不會有太好的果子吃,更別提他這一介文人了。

跑了幾步,邱謂便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再怎麼聲嘶力竭的喊叫,都不會有人再敢來救自己。

兩條腿是怎麼也跑不過四條腿的,他忽然轉過身,對全卓“噗通”跪了下來。

“軍爺行行好,在下,在下有秀才功名加身,一定會對你們有所幫助的,不要殺我,千萬不要殺我啊!!”

“我投降,我投降了!”

按他的印象裡,即便是在中原各省,除了洪承疇、孫傳庭等很少一部分官軍以外,其他都是很少殺降的。

所以張獻忠、羅汝纔等人才會一反再反,打不贏了就暫時蟄伏,靜待時機東山再起就是,不過邱謂卻打錯了算盤。

全卓劍眉一挑,催促馬匹是一點都沒有遲疑,舉起鋼刀高吼道:

“逆賊,受全某一刀!”

“啊,你你你...!”

邱謂一屁股坐在地上,雙腿胡亂蹬土,這登州營的人也太狠了吧,他這個文人身份在哪都會受到禮遇,但是在這裡卻是一文不值。

“咔嚓”一聲,全卓下馬拎起尚還溫熱的頭顱,舉在半空,高聲喝道:

“賊首已死,降者免殺!”

“賊首已死,降者免殺!”

就在這時,從兩側轟隆隆走出不知多少兵士,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紅衣紅甲,後方揚起塵土,一見就是大部官軍增援而來。

這些官軍皆是高舉“王”字大旗,降者免殺的話音迴盪在平度州城內外。

這些官軍制式嚴明,一看就不是劉部那般的烏合之衆,聞香教衆羣龍無首,大部分人只顧着倉皇逃命,根本沒有人有那個膽子,敢冒出頭引領大局。

忽然間,殺進城內的亂民被紅娘子帶着民勇和正兵殺的潰敗而出,城頭上撲朔朔的聲音,高亮帶着正兵與戰兵將聞香教衆與亂民的屍體推下城樓。

見到大勢所向,紛紛高舉刀槍歡呼起來。

與此同時,城外被包圍的戰兵僅剩兩百餘人,一鼓作氣不斷的衝殺,對面亂民兩三個人,往往抵擋不住一個瘋狂的登州營戰兵。

這些人個個都如同屍山血海裡滾出來的一樣,不少人的斧槍上甚至還掛着血淋淋的腸子,亂民們抵擋不住對方的鋒芒,紛紛朝四周退散。

當然了,不少人也知道方纔聞香教那種不論敵我都要一炮轟死的行爲,便陸續的放下兵器投降。

“剛纔老子差點讓聞香教的人一炮轟死,這些丘八是拿咱們當炮灰,老子不幹了!”

“幹不幹的,登州營如此厲害,咱們不投降還能怎麼辦,邱謂都死了沒必要再替聞香教賣命了!”

迷茫、恐懼等種種情緒,就好像是方纔登州營兵士們體驗過的那樣,在亂民中不斷擴散。

登州營行伍嚴明,一旦有這種情況滋生,立刻就有下級軍官將其扼殺,而這些人多沒見過血,從前沒有打過仗更沒有日日操訓。

邱謂死後,那種刀槍不入的屁話很快就是破滅。

大勢所趨,登州營的兵士們大喊着衝出城,帶着那股排山倒海一般的氣勢朝亂民壓過去。

亂民們都是覺得心中害怕,往日神秘不已的聞香教衆,此刻在登州營兵士的面前彷彿都失去了“法力”,變成了一個個到處亂竄的小孩子。

他們根本毫無抵抗力而言,那所謂的三佛也並沒有降世來救他們。

正面的與登州營相對,即便是傻子都知道,只能有被戳死砍死一條路,那麼剩下的無非就是投降和潰散兩種選擇。

起先亂民們還只是惶然不知如何是好,隨着登州營的斧槍陣越來越近,轟隆隆的步子帶着巨大的壓力,加上後方飛揚的塵土,這些沒怎麼見過血的亂民終於支持不住,幾乎一股腦的跪在地上祈求饒命。

支援而來的,只有全卓率領的六百馬隊、鄧黑子統帶的一千戰兵與一千正兵,大部分都是在後面用藤條激起灰塵虛張聲勢。

看着跪成一片的亂民,剛剛下城的高亮卻有些犯愁起來。

“這可是幾千人,處理不好又將是一場禍患。”

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
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