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

崇禎十六年十五日凌晨,平時繁華的南京城卻顯得有些冷清。

每逢大戰降臨,無論何等繁華的城市都會遭受重大打擊,南京城自然不例外,山東軍從圍城到攻克一共用了一日一夜。

在這一日一夜裡,南京城被圍的水泄不通,就連水城都有幾百艘大小型水師戰船圍堵,水軍右統領江大奉了王爭的軍令,早早的封鎖了水城。

不過水師的目的是封鎖,並不是攻克,因爲南京建造不易,若是用重炮擊毀,修復更是難上加難,損失極大。

考慮到這一點,王爭已經在力所能及的不動用重炮毀壞南京城。

南京城最爲繁華的地帶自然是鼓樓街無疑,這裡平素到處都是士子們吟詩作賦,沿街喝賣的小商小販和行人如同行雲流水一般。

不過這一天,這些統統不見了蹤影,只是一隊又一隊手持刀槍來往巡視的山東軍兵士,南京城甚至有一些民居冒出滾滾黑煙。

昨夜,山東軍入城後,城內旋即大亂,官軍成爲亂兵,很多混跡城內的不法之徒趁機作亂。

這些都在王爭的考慮範圍內,山東軍進城內立即就有一部分兵馬開始進入大街小巷平亂,不過事情出了點差錯。

因爲誰也沒來過南京城,沒想到居然這麼寬大,足有尋常州城的數倍,就連山東軍境內極其繁華的蓬萊、濟寧等地都比不上三分之一。

況且山東軍又是分從各地入城,內城外城的城門,還有各處敵樓垛口,運河的枝脈合流,南京城內簡直像個迷宮。

起初的時候,山東軍雖然全力以赴,但卻並沒能立刻制止亂象,爲了保險起見,董有銀、黃得功等人均採用了由外到內的地毯式搜查。

這也是山東軍素來穩妥的做法,雖然會拖慢速度,但勝在仔細認真,好在太監盧久德手下的京營兵士是本地人,在他們的帶領下,山東軍很快就把每個街巷都搜查乾淨。

“咔嚓...”

忽然響起不起眼的聲響,古樸的民居中露出一道縫隙,一雙靈活的眼珠露出來來回查看。

果然,此時街上冷清得很,除了山東兵基本沒有其他人。

“孩兒他爹,怎麼樣?”

聽到婦人詢問,中年男子小心翼翼的把房門關上,說道:

“不知道,還沒人出去,看樣子城內的官軍是完了。”

“孩兒他爹,官軍有什麼好,欺壓咱們這平頭老百姓,還不夠多?”

中年男子嘆了口氣,擔憂的道:

“一個婦道人家,你懂什麼,咋知道這山東兵比官軍要好,現如今這天底下,哪還有咱們的活路,還是再等等。”

城內百姓會有這樣的對話也是正常,儘管山東軍在江北各地受人愛戴,但是由於江南士子們不遺餘力的宣傳,王爭所率領的山東軍早就成了豺狼虎豹。

得知破城的消息後,無論大戶們還是普通百姓,第一個想法就是緊閉門窗,自掃門前雪,生怕自家遭了兵災。

“得得得......”

忽然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名身披鐵甲的山東軍戰兵哨官策馬停在鼓樓外,舉起手中文書大聲喊道:

“城內百姓聽着,安東候軍令:敢有掠人財物及婦女者按軍規處置,殺無赦!!”

“城內百姓聽着,安東候軍令:敢有掠人財物及婦女者按軍規處置,殺無赦!!”

喊了幾聲後,哨官看見周圍依然沒什麼動靜,當下也沒什麼意外,卻是從胸間掏出張告示,轉頭將其貼在顯眼的地方,這才上馬離開。

他離開後不久,鼓樓的二樓、三樓窗戶被人打開,露出不少面露沉吟的縉紳們,都在互相商量着什麼。

周圍的民居中則是像剛纔那樣逐漸開出一條門縫,許多百姓帶着遲疑的目光走出家門,來到告示旁邊仔細觀看。

最開始剛出門的時候,他們還是慌張的看着周圍,彷彿稍微有點動靜就會回頭狂奔回屋。

本來貼告示這種活都是由城內的步卒負責,但是南京城太大,步卒要想貼滿城內基本上一天就過去了,王爭只能動用部分騎兵,就這還用了半天功夫。

山東軍佔領南京城的第二天夜裡,南京城依舊非常寂靜,但是第三天一早,南京城內開始有百姓和商人走出門,整理倒塌的貨架和物件,商鋪開始陸陸續續的重新營業。

第三天的南京城依舊有些冷清,但卻比前兩天好了不少,一直到了五天後,南京城才恢復正常情況的一半。

即便這樣,南京城的繁華,依舊讓王爭等人歎爲觀止。

幾個百姓走出房門,三男兩女,他們蹲在地上默默無聲的將攤位擡起來,把散落到地上的手工品撿起來整理到一起,準備重新售賣。

畢竟,無論這南京城的主人怎麼換,只要不去擾民害民,日子一樣要照常過下去,從這幾天的情形來看,沒準比朝廷掌管的時候還要好。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只在乎跟着誰能吃飽飯穿的暖,過上更好的日子,其它什麼正統不正統,那都是生活穩定富足之後的事情。

中年男人蹲在地上,忽然聽到周圍寂靜下來,回身看了一眼,發現不少人都捂着嘴不斷後退,不斷低聲議論,好像看見什麼可怕的東西。

他擡眼一看,當時嚇得一屁股栽倒在地上,就連手裡的東西都顧不得,趕緊將頭深埋在地上,只希望對方能趕緊過去。

可他越聽越覺得不對勁,沉重的腳步聲離自己越來越近,最後停留在耳邊,一隊山東軍兵士竟然開始幫助他們整理貨架。

這中年男人擡起頭不可置信的看了看自己媳婦,官兵會幫百姓整理貨物,怎麼可能?

事實上,前不久王爭下令,一部分的山東軍兵士到城內幫助百姓和店鋪整理貨物,並且維修一些因爲作戰而受到嚴重損毀的民居。

山東軍的兵士們將刀掛在腰間,把虎槍和斧槍背在身後,戴着手套走到街上幫百姓重建家園,根本沒有士子們宣傳的那樣蠻橫。

忽然間,十幾個騎兵從南由北直奔進皇城,手中舉着一張紙,邊狂奔邊大聲喊道:

“安東候軍令,召各地州府官員進城!”

“和州願迎山東大軍入城!”

“鎮江知府聽侯爺至南京,將於明日親自前來,商談鎮江府官軍改編爲鎮江營一事!”

不斷有騎兵來回經過,出去的人基本都是傳達安東候王爭的各種軍令,往往是讓民心安定之舉。

不斷有山東軍兵士在內外來回跑動,將平素橫行街裡的地頭蛇抓住關押起來,還有那些到處刻字留名的士子。

士子們平素有個習慣,那就是吟到興頭上會朝牆壁上刻字題詞,這自恃風流的舉動,倒能讓山東軍十分方便的抓人,而且還是查有實據。

宵小之輩往往會躲,山東軍戰兵大戰可以,但是鑽到大街小巷抓人這種活就有些不擅長。

可士子們非常好抓,這些人往往集中在一起,美其名曰什麼詩會茶話,山東軍派一隊兵士過去,一個人能抓兩個,就跟到農舍裡逮雞沒什麼分別。

罪名也很好編排,在這種大亂初定的時候,沒有誰會再關注這些光說不做,空談大道理的東林士子,說他們是蠱惑人心,直接扔進去等待分配就行。

順帶一提,對山東軍有諷刺意味的,都會有軍兵去拿人。

有些不太好動作的,像錢謙益和侯方域這些,就會列個名單出來,派一些足夠身份的大將去拿人,王爭也可能抽空親自去和他們玩玩。

話說回來,那些直奔入皇城的騎兵,往往都是傳回來南京周圍境縣歸附的消息,例如某地知縣開城迎接山東軍入城,某地官兵接受山東軍的整改。

情況十分順利,山東軍攻克南京後,事情總算是朝好的一方向發展,周圍的一些縣境早在幾天前就派人表達歸附之意。

董有銀和黃陽分成兩路,前往和州與鎮江府整改外系,成立山東軍下轄的和州營與鎮江營,都屬於外系。

王爭進來之後,興高采烈的來到皇城,基本上別的地方都沒留意,因爲這是真正意義上看見的第一座文化古都。

不過還是有些失望,洪武年間大明的皇城,眼下並沒有什麼威嚴的感覺,只是充滿了淒涼和落破。

皇城內到處都是累積了一定厚度的落葉和碎石,裡面的桌椅和御案上佈滿了灰塵,應該很久沒有清掃和整理。

至少目前來看,這皇城還遠遠不能住人,所以王爭暫時住在軍營內,下令修復皇城。

戰兵們進來之後,首先進行了搶救性修復,五天過去纔將一個武英殿清理的差不多,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

其它地方不是王爭不想清裡,因爲眼下要用刀人力物力的地方太多了,有個能議事的地方就夠了,皇城剩下的部分只能慢慢來。

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幫助城內百姓修復被戰亂毀壞的民居,還有沿街堵塞的雜物和屍體,都要儘快清理出來,恢復南京城的流通。

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
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