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

山東軍平素作戰,傷亡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這次卻在這些烏合之衆的伏擊之下被打了措手不及,損傷了近四百名士卒,這個數字抽在統兵大將陸井榮的臉上,當真是火辣辣的疼。

除了孤軍深入的赫圖阿拉之戰,這是山東軍有史以來傷亡最爲慘重的一次,作爲主將的陸井榮覺得慚愧異常,心中是既憤怒又忐忑。

當天夜裡,海州城的大門被敲響,其餘兩千多名山東軍喘着粗氣來到城下,但這個時候城內依舊沒什麼反應傳出來。

陸井榮這纔想起來,心道自己不是第一時間就派人來海州求援了嗎,怎麼到了戰鬥結束的時候都沒見海州兵的影子?

城上安靜了半晌,忽然亮起一陣火光,幾名持着火把的海州兵露出半顆頭,朝下面喊道:

“守備大人早下了命令,就算你是住在門前,咱們海州也不會發一兵一卒!”

這個時候那名報信的馬兵從後面來到陸井榮眼前,哭喊道:

“將軍,卑職有罪!”

陸井榮安撫幾聲後扶起這個兵士,細細問起經過,原來這名兵士馬不停蹄的趕到海州城,但卻被城防的官兵阻攔下來。

軍情緊急,容不得絲毫耽擱,這名兵士最後甚至是下馬祈求對方開門讓他把消息帶進去,事實上那守城的把總於心不忍,確實將消息報了回去。

但那把總和守備之間的談話馬兵就不得而知了,最後他等得焦心難耐,只知道迎來的是幾支箭簇,起初回去報信那海州把總卻不見人影。

陸井榮也是頭一次與山東兵以外的官軍打交道,本來還抱有幻想,怎麼都沒想到對方會如此絕情。

說一千道一萬,明明就是海州的官軍剿賊不力,鹽商這才重金請山東軍前來幫忙,真到了打仗的時候他們不出兵救援也就罷了,但卻連城門都不開?

這次陸井榮親自來了,海州守備依舊不開門,甚至還下令加大了城防力度,更多的海州兵打着火把上城,挺起弓箭對準城下的山東軍兵士。

這已經放出了一個消息,兵士們見到後都是一臉的震驚,自己明明是友軍啊,大家都是大明官軍,來到這邊本來都鬆了口氣,沒成想卻被當成強盜對待。

陸井榮猛然攥緊雙手,鎧甲下的皮膚甚至暴起了青筋,但他卻無可奈何,總不能讓剛剛經歷大戰的將士們強攻海州城吧。

最後沒了辦法,陸井榮只得暫時後退幾裡紮營修整。

現在陸井榮是進退兩難,深夜的時候他把隨軍參謀叫來,兩人秉燭夜談,到底接下來該如何去走。

這名參謀給出的方法很簡單,將消息傳回山東,翁州府與萊州府兩地的山東軍早在王爭的命令下集結完畢,就是防止這種進退維谷的境地出現。

可對於陸井榮個人來說,他實在是對這個方法很牴觸,在他的心裡,遭受了如此大的傷亡卻絲毫未得,實在都是自己的過錯。

消息如果傳回山東,他實在是難辭其咎。

不過陸井榮也明白,眼下實在是沒有任何其他辦法了,無論官軍還是各路的賊寇豪強,幾乎都對山東軍的前來十分不滿。

“陸統領,這種時候就不要再猶豫了,陣前那種果斷勁去哪了,難道你想讓將士們在這遭受更大傷亡嗎!?”

聽到參謀聲色俱厲的話,陸井榮臉色發青,沉默的坐在那半晌,終究是豁然起身,說道:

“傳本將的軍令,就說形勢有變,請援!”

“遵令!”

聽到主將的決定,門前兵士幾乎是又驚又喜的喊出這句話,幾匹快馬承載着海州城外兩千餘名山東兵的希望,朝山東境內奔馳而去。

......

“陸統領率正兵營被截,傷亡慘重,海州守備見死不救,閉門不開!”

“柴家聯合賊寇伏擊山東軍,陸統領巧計破伏!”

消息風一樣的傳遍了山東,山東軍上下無不氣憤,翁州府正兵統領刑一刀和萊州府正兵統領劉雄早先奉了王爭的軍令,各自抽調三個正兵營駐紮在藤縣和靈山衛附近。

聽到這個消息後,兩方立刻動作起來,用花了三天的時間齊聚在青州府安東衛,不過他們並沒有直接出境,反而多等了幾天,這纔是率兵進入淮安府地界。

這路山東援軍之中的正兵有六個營七千多人,加上隨行的輔兵和火器營兵士,人數足有九千之衆。

山東軍派兵進入南直隸的理由,就是應鹽商之邀,前來協助抗擊海盜、倭寇與各路賊寇,失利的消息剛剛傳出去,鹽商們就已經有些氣憤。

每年一百四十多萬兩的保護費,就算大家公攤也如同毒刺扎進掌中一樣肉痛,難道還是不能讓王爭盡心竭力的去平亂。

傳出了失利,那就是說入境的這些山東兵已經沒有護衛平安的能力了,甚至連海州城都進不去還談什麼平亂,看來要督促山東軍儘快派遣援軍,或者想法子把山東兵趕出去。

不過還沒等鹽商們緊急磋商,又一個重磅消息傳來。

山東的翁州、萊州兩府已經是調集重兵,聽聞這次來的數量足有上一回的兩倍之多,就連正兵的騎兵營和火器營都是一同前來。

很明顯,山東軍這隻猛虎是動了怒,要來真格的了。

聽到這個消息,豪強們反倒是悶悶不樂,自己這邊調集了上萬人去圍攻山東軍三個營,而且還是出其不意的伏擊,不管怎麼想,都能輕易的將其一口吃下去。

換句話來說,這種想差懸殊的戰鬥,如果不是將對方全殲消滅,大家都不好意思往外吹噓。

可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拿下來,花費了淮安府各個豪強大力組建的聯軍,卻被那姓陸的統領幾句話就給破壞殆盡,這實在是意想不到,啃肉不成,卻被暗藏的骨頭崩掉了幾顆牙!

其實刑一刀和劉雄聽到風聲後都爲陸井榮叫了聲好,那等陣前驅敵兵的本領當真不錯。

如果這三個營被一口吃掉,山東軍吃了敗仗的消息傳出來,到時候各種各樣的麻煩可就是接踵而至,想要平亂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但是陸井榮挺住了,雖然沒有打勝仗,但卻保住了大部分的兵力,有了這個由頭,山東軍完全可以藉機發難,好好處理一下淮安府這爛攤子。

不論陸井榮怎麼想,刑一刀和劉雄決定要在之後替他向王爭王大帥請功。

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
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