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

不過皇太極走後沒多久,多爾袞便發現事情有些蹊蹺。

阿濟格已經帶着五千鐵騎追擊明軍去了一陣子,除了最開始探馬說陣亡的消息,卻沒有再傳回來任何信息。

帶着疑問,多爾袞命令正白旗的探馬沿路尋找。

這次傳回來的消息就連他都是大吃一驚,正白旗的探馬在一處無名村落前發現很大的斷層,下面都連人帶馬的躺着正紅旗清兵。

再往前幾裡,清軍探馬更是觸目驚心,這裡彷彿在前不久經歷了一場大戰,漫山遍野都是正紅旗清兵和明軍的屍體。

不過最讓人震驚的還在後面,清軍的屍體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間那一小圈,甚至堆疊成了一座小山。

這些雖然是正紅旗的兵馬,但就算到了如今的地步,說是阿濟格全軍覆沒,依然沒有多少貝勒都統願意相信。

可沒多久便傳來確切消息,說是正白旗的探馬在收整戰場時見到了與阿濟格極其相似的無頭屍身,並且發現了信物,還有正紅旗騎兵都統奕?的屍體。

這下子,消息已經坐實,阿濟格帶着的五千年正紅旗鐵騎,居然被明軍給殲滅了,一個人都沒逃出來。

說來也是奇怪,明軍往往是由人頭論升賞,可埋伏阿濟格的這部分明軍卻只取了包括英親王阿濟格在內的很少一部分旗人首級,就連都統奕?的屍身都是完整。

此刻多爾袞心裡的感覺難以形容,一方面來說,阿濟格與他素有隔閡,就這樣少了一個政敵是件可喜可賀的好事。

可在大局上來說,阿濟格可是和碩英親王,地位尊貴,他這麼一死,消息傳到清軍中必然造成轟動,輕則影響軍心,重則對戰局造成影響,讓明軍有機可乘。

所以經過仔細的考慮,同濟爾哈朗等少數衆臣商議過後,多爾袞決定暫時隱瞞這個消息,並且聯繫到皇太極如今身體的情況,這個消息暫時也不會傳到盛京,可究竟能瞞住多久還是未知之數。

就在多爾袞這邊忙着封鎖消息,圍攻松山的時候,錦州城的保衛戰再次打響。

......

錦州,整個城池分爲內外兩層,外城由於守將吳八什被漢奸范文程策反,現在已經被清軍攻陷。

錦州內城是祖大壽和所部遼東軍最後的拒守之地,整個城牆呈四方形,與大部分這個時代的城池一樣,錦州城壁外用青磚,內用石塊堆砌而成,四面都有城門,四角設有角臺,用於臨戰指揮調度兵馬。

此刻,在錦州內城東南角上,一座巍峨的角樓聳立其上,名爲“魁星樓”,充滿了漢家時代建築的鮮明特色。

魁星樓下,一名身披陳舊鐵甲、身材壯碩的明將正在揮着鋼刀,張口吼道:

“克勇,你帶着家丁到北門去增援,一定不能讓韃子破城!”

聞言,另一個明將遙遙朝他抱了抱拳,揮手帶着幾十名家丁下城,沒什麼猶豫的一路往北小跑。

看着他們離開,祖大壽忽然感受到側面襲來一陣勁風,猛的往身後揮出一刀,正正好好砍死一個剛剛登上城牆的清兵,可還沒來得及舒口氣,另一個漢兵又登上城。

“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清軍不知發了什麼瘋,自從三日前開始就在日夜進攻錦州城,城內遼東軍在祖大壽等人的帶領下奮力抵抗,到現在也是精疲力盡。

然而清軍好像根本殺不盡一般,朝城下一看,全都是豆子一般大小的清兵朝錦州城衝過來,就連祖大壽心裡都升起一種無力感。

從崇禎十三年三月開始,一直到現在,清軍已經圍了錦州城足有一年多,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錦州城內明軍的糧草早就已經用盡。

在半年前,祖大壽十分沉痛的下了殺馬就食的軍令,可遼東軍上下幾萬人,這幾千匹戰馬看着很多,卻根本吃不了多久,到現在除了必備的運輸騾馬以外,幾乎也都是殺得精光。

自從迫不得已的殺馬之後,祖大壽再也沒有能力遠距離突襲清軍,就是近幾次的突圍都是爲了配合洪承疇行動,根本不敢離開城牆太遠。

現存的這部分遼東軍,其實只是多年以前冀遼督師孫承宗“以遼人守遼土”的方針招募的很少一部分,不過他們卻都是本地人,作戰起來最爲英勇。

現在全城的百姓都拿出自家僅存不多的糧食供給遼東軍,可謂是全城軍民同心協力,這與中原百姓幫助流賊進城的情形一正一反,對比鮮明,其實在明末的遼東地區守城中並不少見。

清軍每攻下一地,就要視當地抵抗激烈程度來決定屠殺輕重,而且往往都要在最後將本地居民打散,強制遷徙到遠處,防止對他們的統治造成威脅。

可就是這樣來看,錦州城最多也就還能堅持到明年,到時候要是朝廷的援兵再不來,祖大壽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總不能讓軍民們跟着自己一個個餓死吧?

“退了,韃子退了!”

不知是誰忽然喊了一句,城牆上的遼東軍士卒朝城下看去,清軍持續了三天三夜的進攻總算是停止,眼下正潮水一般的退去。

“去搜一搜這些屍體上有沒有帶着什麼吃的!”

“哎!”

遼東軍的士卒沒有人露出笑容,要麼是直接扔下刀槍,頹然喪氣的一屁股坐在地上,要麼是與方纔喊話的人一樣,帶着希冀去仔細搜找那些死亡的清兵屍體。

按理來說,戰勝了搜找物資是常理,但遼東軍士卒找的不是刀槍衣甲輜重,只有一樣,那就是吃的。

現在但凡稍許能吃的東西,就足夠他們當成寶貝一樣的藏到懷裡。

“我找到了,肉乾,是肉乾!”

一個嘴脣都有些乾裂的遼東軍士卒,驚喜的舉起一小塊蒙古肉乾,周圍的人頓時圍上去,不少把總、千總都是走過去,羨慕的看着這塊肉乾。

不時在城牆上出現這種驚喜的聲音,那些沒找到的遼東軍兵士也沒有氣餒,憋着一口氣到處翻,反正屍體這麼多,總能找到一點。

聽到方纔找到肉乾那兵士驚喜的聲音,祖大壽看了一眼,同樣是是囁嚅着嚥了下口水,但很快就移開目光。

注意到這些的祖克勇還以爲他有些生氣,正要下去制止,卻被祖大壽攔住,只聽他澀聲道:

“都到了這個份上了,省省力氣吧!對這些兵丁來說,什麼維持軍律,那都是狗屁,根本不如吃的重要!”

祖克勇喘着氣坐在石階上,有氣無力的點點頭,顯然也是好久沒有吃飽飯,緩了一會纔開口道:

“聽說前一陣子洪督師在松山吃了敗仗,大同總兵王樸頭一個帶人逃跑,吳三桂也逃回山海關了,十幾萬大軍啊,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咱們......”

祖克勇這話到最後雖然不再繼續說,但是祖大壽也能聽得明白,嗯了一聲,正要接話,卻聽下面城牆忽然響起叫喊。

“二子,二子你怎麼了,你不要嚇我啊!”

原來是那個方纔找到肉乾的遼東軍士卒,由於吃的太急,加上太久沒有喝過水嗓子發乾,直接就是卡在了裡面,怎麼都咽不下去,現在已經是翻起白眼,身子抽搐個不停,眼看着要沒氣了。

祖大壽帶着幾名將領快步走下角樓,看到這個場景瞬間就明白過來,回身吼道:

“水呢,快給老子拿水來!”

聽到這話,周圍的遼東軍士卒都是面面相抵,寂靜了半晌,一個兵士出來哭着喊道:

“將軍,哪裡還有水,很早就用完了,外頭的都被韃子下了毒,弟兄們現在喝的都是,都是......”

說到最後,那兵士用粗糙的大手擦擦眼角,居然是有些晶瑩的淚花,祖大壽又是急促的喊道:

“尿呢,能救人就行!”

幾個兵士正要回身解帶子,卻見方纔那遼東軍的兵士已經安詳的閉上眼睛,另外一個人抱着他嚎啕大哭起來,這聲音聽得祖大壽心都要碎了。

祖大壽沉默了半晌,忽然像一頭猛虎,拍着磚牆,朝京師的方向咆哮:

“老子的兵,這都是跟着老子出生入死的兄弟,沒死在戰場上,卻他嗎被一塊肉噎死,救兵呢,救兵在哪!!!”

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六十一章:承海軒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
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六十一章:承海軒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