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

“退了?”

董成平忙不迭的轉過頭,果然看見城外的水匪大軍起了不小的騷動,有一部分水匪扛着破旗子離開了北門。

過了沒多久,負責把守南門的千總跑回來,臉上帶着抑止不住的驚喜。

“大喜啊大人,南門外盤踞的水賊都退了,退的乾乾淨淨!”

聞言,董成平這才忽然反應過來,自己在這些粗鄙的武人面前可不成失了體統,當下連咳兩聲,整理了下官服,故作無意的道。

“退了便退了,這等水賊還有什麼好擔憂的,不要失了分寸,有本官把守州城,來再多的水賊也是固若金湯。”

那千總掐媚般迎合,抱拳笑道:“料想定是知州大人站在城樓,讓那浪裡白條與河龍王心生畏懼,這纔會倉皇逃竄。”

這馬匹拍的董成平是樂呵呵的,這次退賊自己保不齊還能拿一個調度有方、誓死守城的功勞,心情也是極好。

“哎呀~,你等拼死守城之功也不小,本官定會如實稟明撫臺大人...”

聽見這些人一唱一和的對白,吳惟忠和寧海州守備韓大虎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無奈。

情形還未明朗,他們居然已經開始爭搶起功勞來了!

那知州董成平意氣風發的登城,看見那些水賊被自己一瞪就竄逃時,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彷彿忘記了自己方纔被水匪嚇得屁滾尿流的模樣。

正在這時,一名家丁湊到吳惟忠耳邊。

聽到這家丁說完,吳惟忠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問道:“你剛說的可都是真的?”

那家丁聞言半跪於地,抱拳道:“卑職不敢有半句虛言,句句屬實!”

“哈哈哈!”

吳惟忠忽然大笑起來,狠狠的拍了一下女牆,“真他孃的解氣!王爭乾的好啊,哈哈哈。”

高山聽到王爭的名字,問道:“協臺,王爭怎麼了..難道是!?”

看着高山眼中忽然閃起的一抹驚異,吳惟忠點點頭,看向董成平。

“知州大人,你可知曉這些水賊爲何退去?”

聽見這話,董成平眉頭皺了起來,有些不悅的問道。

“何故?那王爭又是何人?”

“他是末將麾下一名哨官,此番水賊無故退走,方纔末將還在想到底是爲何,家丁來報卻解了末將的疑惑,正是王爭!他獨領一哨偷襲河龍王水寨,居然在半月前就已經將水寨徑取而下,實是個人才!”

劉姓哨官則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吼道:“這不可能!那王爭只帶着剛招募幾個月的新兵,都是一羣刁民,如何攻得下五文河!?”

等他說完,一名寧海州的千總將官酸酸的道:“是啊,虛妄報功之事屢見不鮮,這王爭也該是虛報。”

吳惟忠看着周圍的人,冷哼一聲卻並未再多說,他自然相信王爭。

現在緊要之事不是與這些人爭論,而是儘快趁着水賊退去將內外工事築好,戰功一事等王爭率兵歸來自然便會有定論。

料想如今半月過去了,王爭也該快到了。

......

十幾日後,約莫三千餘名漢子來到岸邊,這些漢子穿的形形色色,大多是破衣爛衫,手裡拿的或是腰間掛着的也不盡相同,多是以木棍、水叉爲主,極少數人帶着腰刀,這些人便是急匆匆趕回來的五文河水匪。

五文河可是他們的老巢,聽聞官兵居然趁虛奪了水寨,人人都是義憤填膺,什麼攻城的事也顧不得,連着趕了快半個月的路終於回到了這裡。

“大王,弟兄們都有些疲憊,不然...”

這水匪大頭目還未說完就被怒氣衝衝的浪裡蛟打斷,“不然怎樣?坐在這休息幾日,看着官兵糟蹋老子的水寨不成?”

河龍王臉上滿是狠色,點頭道:“俺弟弟說的不錯,官兵大部都在寧海洲城,這裡的人數定然不多,當可一舉拿下。”

大杆子河龍王下令,水匪門再累也都只得下水,不過走了半個月的陸路,終於見到熟悉的河面,這些水匪都很興奮。

撕扯衣物的“嘶啦”聲不斷傳來,大多數水匪喊着號子,將自己上身剝的赤條條的,只穿着兜褲與馬褲就“噗通”一聲扎進了河。

當天夜裡,碼頭處仍是一副風平浪靜的模樣,十幾條小舟零零散散的分佈在碼頭周圍,看不出絲毫端倪。

河面中到處都有水紋,漸漸的,這些水紋從各處匯聚到一起。

“嘩啦”一聲,密密麻麻的水匪乍然出現,但這些水賊出來後眼中卻都泛着疑惑,按理說這碼頭官兵該用重兵防範,爲何一個人也見不到?

一名大頭目看了一眼,左右根本見不到一個官兵,哈哈笑道:“看來這些官兵知道咱們兄弟回來催命,早就跑的無影無蹤了吧。”

“哈哈,叉子說的對,官兵不正是這副尿性麼。”

水賊們左看又看,聚齊在碼頭的水賊越來越多,大小頭目們紛紛跳上小舟,水匪們也都聚在一塊議論紛紛。

那個叫叉子的大頭目解開麻繩,笑道:“弟兄們,依我看,咱們今夜就能奪回水寨!”

水匪們哈哈大笑,在月色的掩蓋下,起初都沒注意到小舟底部那些粘稠的液體。

叉子蹲在小舟船板上,聞了聞,疑惑道:“奇怪,怎麼有一股子怪味兒,你們聞見了嗎?”

話音剛剛地,突然從北面響起“嗖嗖”的破空聲,陣陣光亮劃破了寧靜的夜空,一個光亮直直的飛向叉子所在的小舟。

不好,是火龍出水!

早在十六世紀中葉,明朝中期,當時的人就發明了一種最早的火箭,這是一種水陸兩用的火箭,也是二級火箭的始祖。

引經據典,《武備志》載:用茅竹五尺,去節,並用鐵刀刮薄。前後各裝上一個木製的龍頭、龍尾,龍頭的口部向上,龍腹內裝神機火箭數枝,把火箭的藥線總連在一起,由龍頭下部一個孔中引出。

又在龍身下而前後各傾斜裝着兩個大火箭筒,把它們的藥線也總連在一起,更把龍腹內裝神機火匍的總藥線連在前邊兩個火箭簡的底部。

王爭手中的便是從文登營軍械庫中得到的意外收穫之一,這種火器不似鳥銃與三眼銃等火器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只要原料合格,匠戶按方法做出來的基本都能使用,沒有什麼炸膛等說法。

此種火器“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離水面二三裡遠,如火龍出於江面,故得名“火龍出水”。

龍頭下面,龍尾兩側,又各裝一個半斤重的火藥桶,將四個火箭引信匯總一起,並與火龍腹內火箭引信相連。

水戰時,面對敵船,在離水面三、四尺處點燃安裝在龍身上的四支火藥筒,這是第一級火箭,它能推動火龍飛行二、三裡遠,待第一級火箭燃燒完畢,便會自動引燃龍腹內的二級火箭。

筒藥將完,腹內火箭飛出,人船俱焚。

儘管現在的明軍不常使用,但叉子也曾吃過火龍出水的虧,反應自是不慢,一個猛子扎進了水裡。

其餘的水賊就沒那麼好運了,每一道火光射在舟上,頃刻間小舟便成了火葬場,轉眼間,熊熊烈火掩蓋了碼頭。

“啊啊啊,救我,救我啊!”

“好難受,我不想死啊!”

水賊們與腳下的小舟瞬間被引燃,慘叫聲、哀嚎聲成了這一夜的主旋律,水賊們損傷慘重,卻連官兵的影子都沒見到。

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
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