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

五月份的膠東就已經沒有了炎熱的感覺,淡淡的涼意覆蓋大地。

文登營的營盤中,黃陽、董有銀、鄧黑子三個隊官走在隊列中,按照王爭的命令,一邊巡查新兵們的動作,一邊幫助新兵排好陣型。

王爭站在最前方發號施令,眸子不僅在新兵身前不斷掃過,偶爾也在黃陽三人身上掠過。

從三個人的在隊列中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個大概,董有銀性子有些急躁,見到犯了錯誤的新兵往往都是直接用上鞘的腰刀懟過去,一罵起來是唾沫橫飛。

相較於董有銀,黃陽和黑子就顯得比較溫和,他們二人見到犯了錯的新兵都會停步,耐心的爲其板正身子,親自示範。

除此之外,黑子一般會輕踢幾腳犯了錯的新兵或是笑罵幾句纔會指正。

正想到這裡,一陣鐵甲葉子相交的錚然聲響傳來,原來是一名身披鐵甲的家丁到了。

這家丁是吳惟忠的親信,自然明白自家協臺對王爭的看重之情,雖然不甚瞭解箇中緣由,但對王爭也不會再其有他人桀驁的模樣,當下這家丁微微一笑,抱拳說道。

“協臺早先說了,待卑職見到王哨官時一定在操訓,果真如此。”

“半個時辰後協臺將在營中擊鼓聚將,特讓卑職通稟王哨官,一定要來參加。”

哈哈一笑,王爭點頭道:“勞煩先行回稟吳協臺,待下官安排好哨內新兵操訓事宜,即刻就動身。”

“好!那卑職就先回去向協臺大人交差了。”

......

“砰、砰、砰。”

三通鼓後,文登城內的百姓皆是議論紛紛,三通鼓聚將,這是文登營最正式的方式,吳惟忠以此種方式召集衆將,定是有大事發生。

文登營六哨哨官,左右各站立三人,爲首者便是高山與劉姓哨官。

站到中軍廳內的大堂之上,吳惟忠大眼在堂內來回掃視一遍,見到王爭站在最後,這才朝衆人一抱拳。

“叨擾諸位同僚,實在是有些事不得不與衆位商議,撫臺大人有令,文登營增援寧海洲城,剿滅兩河巨匪浪裡白條與河龍王。”

浪裡白條,原只是在金水河沿岸一個小寨子的水匪,本是這亂世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不知緣何,這兩年浪裡白條發展的愈發迅速起來,不但在金水河沿岸八家水寨中稱雄,更是將打家劫舍的勾當做到了陸地上來,沿河百姓深受其害。

金水河依託寧海洲城,浪裡白條要往陸地上發展,不可避免的就要與寧海洲的明軍起衝突。

但寧海洲內的官兵在知州董成平英明神武的決斷下,毫不猶豫的實行閉城不出的抵擋方式,更是連逃難的百姓都不收留,在夜晚實行禁足令,這種龜縮式防禦讓浪裡白條無從下手。

雖然寧海洲武備廢弛,但城上仍有神威大將軍炮三門,各式大小銅炮幾十餘門,水匪不瞭解其中內情,看着垛口上黑洞洞的炮口頗是畏懼。

加上這些水匪是熟悉水性之人,對於陸戰並不瞭解,浪裡白條還不是特別自大,也知道強攻寧海洲城是不可能成功的。

董成平這樣做的弊端太大了,官軍畏戰不出,居然連百姓都不敢收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水匪的氣焰。

浪裡白條見強攻不成,便將目光放在了寧海洲城外圍的村寨上,打起了蠶食的心思。

在崇禎九年初,浪裡白條糾集金水河沿岸水寨八家數千人,浩浩蕩蕩出了金水河灣。

由於沿途沒有遇到任何官兵的抵擋,水匪一路燒殺劫掠,百姓紛紛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民,被脅裹的也有不少。

在三月份,浪裡白條成功與五文河巨匪河龍王結爲同盟,加上脅裹的數千百姓,號稱五萬水匪軍,一路朝寧海州城逼近。

五文河與金水河九家水匪,其中最大的便自然是那浪裡白條,其次就是河龍王,他們結盟後已經算得上一統兩河水寨,聲勢浩大,隱隱對寧海洲城形成包圍之勢。

聽聞此事的寧海洲知州董成平立刻丟棄了那些文人節氣,驚嚇得屁滾尿流,兩日內連發四道告急文書。

文書流水般送進山東巡撫衙門,時任山東巡撫的楊文嶽聽聞此事後十分重視,由於寧海洲地處牟平,牟平距文登營駐地較近。

文登營新任坐營官吳惟忠臨危受命,被先行派去增援寧海洲城,協助知州董成平守城。

按察副使、登州分巡道許成文兼任監軍道,在黃縣、蓬萊、棲霞、萊陽等地督率官軍數千隨後便到,主事剿滅兩河巨匪。

實力對比懸殊,文登營文冊上的戰兵有兩千餘員,馬軍八百餘員,但實際上這六哨軍,除去王爭新招募的六哨是滿額滿編外,其餘起碼都要有着半數的缺口。

這樣算下來,文登營實際上其實只有八百多人,馬兵只有不到一百人,馬匹瘦弱不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形勢嚴峻吶!

吳惟忠一番話說出來後滿堂的寂靜,就連叫嚷最多的劉哨官等幾人也不再出聲,吳惟忠也是苦嘆搖頭,有苦說不出。

若是文登營全員滿額倒是可以拼一拼的,現在帶着這不到一千人去打號稱五萬的水匪,這和自尋死路有什麼區別?

“各位,我等身爲朝廷官兵,保民除賊,義不容辭,浪裡白條與河龍王枉殺無辜,明日便即整軍出發!”

“吳協臺!”

劉哨官忽然叫了一聲,說道:“這行軍打仗可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活計,保不齊明晚大夥就沒命了,若是沒點賣命銀,我怕軍士不服啊!”

“是啊協臺,我等部下皆是窮困潦倒,路途可否沿途補充軍需,也防止兵亂吶。”

這沒什麼,吳惟忠沒有多想,輕易就將大權交付衆人,點頭道:“此言有理,行軍途中,諸位皆可便宜行事。”

“謹奉協臺號令!”

滿意的一笑,劉哨官等人皆是齊齊一抱拳道。

“那就這樣吧,今日準備齊全,明日便...”

吳惟忠話音還未落地,一直站在最後的王爭突然出列,抱拳吼道:“協臺,如此行軍恐有不妥!”

“哦?那王百總有何高見?”劉哨官冷哼一聲。

沒有去管那姓劉的哨官,王爭道。

“下官認爲,水匪在暗我在明,如此大張旗鼓的進軍極有可能吃了水匪的虧,倒不如趁虛攻打河龍王的匪巢。”

“如此一來,河龍王便不得不回援,從而與浪裡白條心生嫌隙,削弱水匪兵力,僅憑浪裡白條一家無論如何也攻不下寧海州城,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爲之?”

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
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