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

山東歷城,元帥府外一處偏僻幽靜的宅院。

說起來,楊文嶽來到這邊已經有幾天了,一路上的所聞所見,皆讓他瞠目結舌,且不說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叫賣和來往的商販、旅人,因爲這些很多其它地方的州府大城也能做到。

只說城外,一進入山東境內,楊文嶽見到了極嚴的防範措施,鹽丁所謂的緝鹽哨卡,還有各個田莊、鹽莊內外巡邏的護莊隊,更是經久不斷,到處都能見到。

再深入一些,尤其是到了一些城鎮外圍,就已經開始見到那些與朝廷官軍不同的山東軍正兵將士。

他們頭戴鎖子護頸鐵盔,身披嶄新衣甲,三五成羣的提着刀槍到處走動巡查,但對百姓卻是秋毫無犯。

在楊文嶽的眼中,這些人即便遙遙一看,便已經比中原那些官軍要強,而且越往裡,山東的這種繁榮愈發顯現出來。

官道上時不時有一名騎着快馬,身後插着數杆小旗飛奔而過的傳令標兵,兩側則是爲了生計而奔波勞碌的農戶和行腳商,加上剛剛擴軍不久,各個軍營門口幾乎日夜都排着長隊。

這種軍民和諧的景象,楊文嶽直到現在都不敢相信。

至於作爲山東首府的歷城,還沒進城,楊文嶽便看見來來往往的商隊和旅人。

這些大多都不是本地人,有的操着一口江浙話,有的聽口音是從北直隸而來,甚至還有打着鄭家旗號的商隊大搖大擺往南而去。

而且在歷城,楊文嶽也沒發現官兵亂收厘金的“老規矩”,這些山東軍的兵士待着紅色手套,只是緊握刀槍身姿挺拔的站在門前,警惕的觀察着來往每一個人。

楊文嶽此次算是隻身前來,可到了王爭給他安排的宅院中一看,自己的妻小和老父竟然都被他安安穩穩的接過來。

父子團聚,家人幸福,楊文嶽一時也是激動不已,現在這個年頭,能做到這樣真的是不容易。

據他的妻子說,來接他們的好像並不是山東軍的士兵,穿着黑衣便服,但是身手頗爲了得,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每個人都有擅長的地方。

來的路上曾遇到了官兵阻攔,當時楊文嶽的小兒子都嚇壞了,可令人吃驚的還在後頭,王爭派來這二十幾個黑衣人,竟然將那近百官兵打的屁滾尿流。留下一地屍體慌亂逃竄。

其中有一個人更是引起了楊文嶽小兒子深深的敬畏和仰慕之情,這人是諜報司的韋東,由於以前做過鎮撫司錦衣衛,擅使單刀。

最開始楊文嶽小兒子只是站在門前癡癡的看着來往山東軍士兵,也不知道幼小的腦袋裡想些什麼。

後來這事情傳到王爭耳朵裡,直接便下令讓韋東閒着沒事的時候去教教這小孩子。

想當初,王爭崛起於登萊,少不得楊文嶽和吳惟忠明裡暗裡的相幫,不然怎麼會有自己的今日。

還有那些罪過自己的人,王爭都是記在心中,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這天,正在教楊文嶽小兒子舞木劍的韋東見到王爭過來,趕緊放下恭敬的行禮。

王爭含笑摸了摸楊文嶽小兒子的腦袋,他卻有些不情願,似乎不喜歡別人摸他腦袋。

不過王爭也沒留意,不管怎樣,楊家中人願意在歷城安住,那自然是好事。

走進院子,楊文嶽早已脫下那身總督衣甲,換上一身斯文的長袍,此刻正坐在木椅上聚精會神的看書。

時至今日,看見王爭,他似乎仍然有些當年任登萊巡撫時的上官感覺,並沒有和別人一樣起身站在一旁,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

王爭也不做作,遠遠一揖,笑問:“老上官,近來可好?”

楊文嶽近期在這待的很不錯,心情也平靜了許多,捫心自問,在歷城無牽無掛的幾日光景,的的確確是他這些年來最清淨、最穩定的時候。

當然了,也是他這種文人最嚮往的生活,想到這裡,楊文嶽才起身,放下書笑道:

“聽聞王都督榮蔭忠烈,可老夫我卻是高興不起來啊。”

王爭坐在了他身旁,當下也是有些疑惑,“伯爵世襲,難道不好嗎?”

楊文嶽先是看了一眼北方,這才輕吐口氣,故作輕鬆的說道:

“封伯固然是好事,天底下像王都督這般年輕,就能坐上如今高位的,又有幾人,可是這封號...”說到這裡,楊文嶽自顧自的喃喃道:

“也不知道朝廷是何用意...”

他剛剛說到這裡,王爭卻見楊氏走了出來,輕聲說道:

“老爺,您不是一向避開朝廷忌諱嗎,這次怎麼不怕引火燒身?”

“婦道人家,你懂什麼,趕緊回屋!”

楊文嶽幾聲將正妻喝罵回去,這纔是嘆口氣說道:

“當今皇上賜封忠烈,忠就不必老夫我來說了,想必王都督也明白,可那‘烈’字,是給死人的封號啊...”

聞言,王爭最開始還有些懵,下一刻卻忽然站起身,連連踱步,面色陰晴不定。

忠烈,忠烈,好傢伙,自己還以爲是個好事,竟然被矇騙了這麼久,這崇禎是日盼夜盼的想要自己死啊!

這還不是引起王爭憤怒的原因,這個伯爵的封號是持券世襲,那就是說明,自己的後人也要頂着這個給死人的名號。

王爭方纔還是面色淡然,可現在身上卻猛然出現森森殺氣,見狀,楊文嶽不無意外,重重嘆口氣,其實這件事他也是不想說的。

畢竟,要是其他人受了這個待遇,就算對朝廷忠心不二,立刻也要疑慮萬千,更別說王爭這個對朝廷並不算堅定的人。

崇禎給一個大活人死人才有的封號,究竟是意欲何爲?

並且還不止如此,讓王爭持券世襲,說白了,就是想讓王家世世代代都頂着這死人才有的名號。

如此惡毒的想法,也不知道是崇禎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另有其人。

這個時候,站立許久的王爭好像忽然下定了什麼決心,但仍舊是強自鎮靜,回身深深的朝楊文嶽作了個揖。

“總督高義,不然我至今怕還被矇在鼓裡,個人名號無足道惜,然王某卻不能讓後世都頂着死人名號!”

“軍議司或是書香堂各職,任楊總督挑選!”

說完這話,王爭頭也不回的走出宅院,看着他行走間攥緊雙拳的身影,楊文嶽再度朝北方看了一眼,忽然有種深深的罪過感。

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
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