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

公元一六四五年正月,王爭在北京南郊稱帝,建立大齊,開元彰武,全稱爲大齊帝國,是爲大齊太祖高皇帝,又號彰武皇帝。

大齊的這個“齊”,嚴格來說並不是齊魯之地的那個“齊”,寓意是王爭率大齊軍隊掃平天下,延續漢家衣冠,建立蓋世功勳。

在此時西方人的眼裡,大齊帝國就代表着整個東方,大齊一名,實則表示大齊帝國與整個西方的抗禮之意。

東方冉冉升起的大齊帝國,足以與上天齊名,足以與西方那基督教義中的上帝齊名。

起於齊地,齊名在天,遂稱“大齊”。

“朕聞皇天之命不於常,唯歸於德,故堯授舜,舜授禹,實其宜也。皇世子毅文韜武略、秉性純良、恭儉仁孝。上敬天地宗親,下愛護天下子民。有堯舜之相,秉聖賢之能,憂思國計、振朔朝綱,堪擔神器...”

“...朕爲天下蒼生福澤計,於彰武元年,茲立皇世子毅爲大齊皇太子,待朕百年之後,肇基帝胄,承天應人,帝位使然。”

“朕之妻玉,與朕同起於庶民,然肅雍德茂,溫懿恭淑,有徽柔之質,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靜正垂儀,有賢德之風...”

“...皇后之尊,與朕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豈易哉!唯朕之妻玉,乃可當之,今朕親授金冊鳳印,冊封大齊皇后,爲六宮之主。”

彰武皇帝王爭稱帝的第二天,諭旨冊封皇太后,皇后以及皇太子,昭告天下,並且下達了一系列的政令詔書。

由於現下的時局所限,這次並沒有大赦天下,但卻將聚耕農莊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推廣到已經佔領的地區。

並且,由幕僚府農務部領銜,大齊開始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戶籍普查。

以陳子龍爲首的農務部官員們,一方面將大齊《一統歷》刊行天下,另一方面,開始着手修編《漢農籍》。

《一統歷》是自前明最後一次刊行農曆後,朝廷在全國範圍內首次頒行的官方農曆,百姓們拿到這本由農務部官員於半月之前加班加點修編而成的農曆全書,都是感嘆驚喜,心有所屬。

幾乎每一個拿到的人,都將大齊《一統歷》掛到家中,日夜翻看。

《漢農籍》,是大齊立國之初在已佔領地區進行的一次人口普查,其中詳細標註了男女單人、男女雙人,以及三口、五口、七口之家等等百姓的生活現狀、姓名、還有從前的籍貫與現下住所。

除此之外,每戶百姓家中成員有無工作,從事什麼工作,每月所得銀錢能否維持家用,等等許多方面,全部由農務部官員整理到《漢農籍》中。

這是個浩大的工程,加上全國範圍內推廣的各種農務政策,陳子龍帶着農務部的官員們,直到半年後還是忙的腳不沾地。

本來,陳子龍建議王爭取名爲《大齊漢農籍》,但彰武皇帝否定了這一說法,他說道,漢人不是大齊的,大齊是靠我華夏人上下一心才得以建立,大齊是漢人的大齊。

彰武皇帝的這種想法與華夏幾千年來君權至上,國家爲主的思想相沖突,當時的人異常反對,但彰武皇帝大權獨握,對此態度強硬。

當時的人們和官員都不知道,正是這位大齊開國彰武皇帝那極其開放的思想,爲中國的近代化打開了第一扇窗。

稱帝之後,彰武皇帝王爭對火器的發展非常重視,幾次下旨詢問進度,火器局卻是舉步維艱,異常緩慢。

不久後,範若海上疏,說是火器局雖然不缺乏手藝嫺熟的匠戶,也不缺少上面撥下來的款項,但卻沒有火器方面的人才大能。

西洋來的探險家傑姆也說,由於多年戰亂,許多火器專家都死於亂世。

前朝原本在發展的火器已經很久都沒有寸進,大齊如今的火器看似強大,實則許多在前明都已經有高度普及,主要來說,甚至是已經稍稍落後西方。

彰武皇帝王爭非常重視,爲了迎頭追上,迅速發展火器,立即在天下尋找火器方面的人才錄用火器局。

沒多久,範若海聯合傑姆,共同推薦一位人選,那就是——畢懋康。

畢懋康是天啓年進士,和他弟弟畢懋良並稱爲“二畢”,王爭起先讓諜報司調查了一番,聽說此人口風極佳,並且有一本名爲《軍器圖說》的著作。

這個人很有名氣,就算是與《神器譜》的趙士禎都不相上下,

王爭立即命人拿來翻閱,只見那封面上古樸的“軍器圖說”四個字背後,赫然刻印着一句讓人醍醐灌頂的話。

“夷虜所最畏懼中國者,火器也!”

......

江南的一處小縣城,城頭高高飄揚着大齊的黃龍旗幟。

垛口邊兢兢業業站立着一整排大齊的衛營兵士,衛營什長帶着四名兵士,面色嚴肅的站在城門處對來往行人進行戶籍檢查。

“站住,幹什麼的?”

忽然間,遠遠馳來一騎,背後揹着小旗,這在偏僻縣城的什長還不知道前一陣子彰武皇帝王爭設立了御用龍騎的事情。

這御用龍騎是爲了和各地標兵營區分的傳令騎兵,一個專門替皇帝傳達口諭和詔令,一個則是爲了傳遞戰時動員命令,並不參與作戰。

龍騎背後插着四根金黃色小旗,先是擡頭看了看牌匾上的“歙縣”二子,然後從懷裡拿出金色令牌,高聲道:

“可識得此金令!”

看見令牌,什長和周圍兵士趕緊退後,向龍騎行了道軍禮,龍騎也沒什麼蠻橫的意思,只是將令牌收起來,奔馳進入城內。

歙縣雖然是個縣城,但隸屬於南直隸,除了那次齊軍進城抓捕學子以外,其餘的沒有經受過一次戰亂,所以發展的非常好。

龍騎進城後也是大吃一驚,原本以爲就是個破落偏僻的小縣城,但誰成想,這個規模相比北方一般的州城而言,也是不逞多讓。

進城之後,龍騎雖然貴爲天子御兵,但卻也不敢違背嚴苛的律法,立即牽着馬在城中步行,經過衛營兵士帶路,這纔來到了一間深處的院落。

示意幾名衛營兵士後退,龍騎上前幾步,正要敲門,卻聽到裡面傳來一陣異常鬨鬧的聲音,起初以爲是畢懋康老先生在裡面做什麼事情,龍騎遂是站在門前靜靜聽起來。

可越聽越不對勁,這聲音居然是一個女子的呼救聲。

當即,龍騎將手握在鍍金刀柄上,與周圍幾名衛營兵士互相看了一眼,直接“哐當”一聲踹門而入。

昨晚狀態不好,碼出來的都刪了,見諒。

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
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