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

廣寧中屯所,也就是時人所稱的松山城。

щщщ▪ t t k a n▪ C〇

眼下的松山內外,早已是朔旗飄揚,玄鳥高掛,足足有十幾萬的兵馬匯聚於此,而且後續的一些民夫徭役還是在不斷趕來。

位於松山堡的城頭,十幾名身披鐵甲的大將站立在上面,他們都是總兵的裝束,身後的城內也是日夜人聲鼎沸,一副車水馬龍的景象。

衆將居中那人,雖然穿着一身的正一品文服,看似是一名文臣,但卻身材高大,舉止威嚴,他便是洪承疇。

崇禎十四年六月,崇禎皇帝棄詔欲中的孫傳庭不用,啓用洪承疇爲冀遼總督,統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在內的數鎮總兵。

要是八大鎮的的兵馬加上其餘隨行兵馬,在松山集結的明軍總計要有精銳十三萬、馬四萬,眼下正準備前往寧遠與東虜會戰,這已經是大明能拿出來的最強戰力。

洪承疇盯着城外聲威浩大的明軍營盤,右手輕輕的拍擊一下城剁,淡淡問道:

“還有哪支兵馬沒到?”

他這邊話音剛落,周圍的幾名總兵除了兩人神色如常之外,其餘的眼中都露出輕蔑,一名總兵幾步上前,抱拳說道:

“總督大人,山西總兵李輔明在三日前趕到,還差山東的兵馬!”

聽到這話,周圍的人有一個忍不住,出列說道:

“吳總兵,原來那山東地總兵是劉澤清那個鼠輩,換了一個叫做王爭,沒成想還是個膽小如鼠的貨色。”

寧遠總兵吳三桂,當年他的父親吳襄爲遼東總兵,和女真人搏戰的時候陷落敵陣,眼看着就要爲國捐軀,可吳三桂率幾百名親衛家丁衝入戰陣死鬥,在上萬女真人的包圍中硬生生將吳襄救了出來。

此戰之後,吳三桂一戰成名,號稱是“勇冠三軍”,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年紀輕輕就被提拔成了寧遠總兵這般高位。

只不過這個名頭眼下被山東近期出現的一個無名小卒搶了去,不就是趁着韃虜不備而偷襲興京嗎,吳三桂覺得王爭是錯失良機,要是換成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

大同總兵王樸的話得到了密雲總兵唐通、山海關總兵馬科等人的附和,松山堡的垛口上頓時響起一陣嗤笑聲。

大同總兵王樸,除了前些年在東虜入寇的戰鬥中率優勢兵力阻截清軍蒙八旗,擊斬數百首級之外,也就再沒什麼功勳。

說起來,他這個總兵都是來路不正,王家在大同勢力錯綜複雜,花銀子買了這個總兵。

歷史上,朝廷下詔讓山東兵馬隨軍出遼,但時任總兵的劉澤清畏懼不敢,反而率部南下駐守,推脫說是肚痛不能去。

聽到王樸這麼說,吳三桂訕訕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但卻也沒有出聲反駁,實際上,包括洪承疇在內的幾名總兵根本沒人覺得王樸說的不對。

山東軍,這個名頭近幾年聽的不少。

什麼赫圖阿拉大捷,什麼在山東等地所向披靡,屢破闖軍云云,不過在這些遼東邊鎮軍閥的眼中,不過是毛毛雨一般的功勳罷了,不少人都覺得,換了他們誰都不是難事。

洪承疇輕輕的嗯了一聲,回身看向城內,說道:

“不必再等了,山東軍應該不會來,傳令三軍,打造器械,擇日誓師!”

幾名總兵立即抱拳,低頭喝道:

“謹遵總督大人軍令!”

......

大約就在幾日之後,松山城外來了第一批清軍,大約有四五萬人。

他們遠遠的停在了數裡之外,隱約有號角聲和馬蹄聲傳來,像是有兵馬在調動,不過清軍似乎知道明軍勢大,並沒有急着進攻,反倒是在多爾袞的指揮下搶佔乳峰山東側,紮下營盤。

消息傳到松山堡內,洪承疇立即想通清軍意圖,剛剛入夜,明軍從松山堡內兵出數路,揮軍搶佔乳峰山西側。

緊跟着,洪承疇分派副將駐守東西石門,環松山城結步兵大營七座,營外掘長壕,樹木柵護衛,騎兵則駐於松山東、西、北三面,防禦甚嚴。

八月初二,困守錦州城內的祖大壽聽到援軍到來,立即率部配合殺出城外,於此同時,洪承疇下令明軍猛攻清軍正白旗駐守的西石門。

兩方戰事一觸即發,祖大壽困頓許久,兵無戰心,很快就被多爾袞設在錦州城外的清軍擊潰,敗退回城。

松山堡外,宣府鎮總兵楊國柱身先士卒,率宣鎮兵馬衝在最前,傷亡慘重,但他本人也身中數箭,當場戰死。

剛剛作戰明軍就有一名邊鎮總兵戰死,清軍士氣大振,乘勢向進攻的明軍發起反擊,洪承疇審時度勢,立即下令,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領宣鎮兵馬,而明軍新到士氣正銳,清軍逐漸敗退下來。

於此同時,被擊退回城的祖大壽再次率部突圍,但很快又被城外清軍擊潰回城。

松山堡外的清軍大營內,數名高大將領站在帳內,多爾袞穿着正白旗的鐵甲,不斷來回踱步。

忽然,一名旗丁匆匆跑回來,跪地說道:

“睿親王,錦州城外哈達來報,祖大壽再次率明軍出城突圍,雖然被我軍擊退,但旗丁傷亡慘重,蒙八旗、朝鮮兵似有變動,不願出戰。”

多爾袞還沒來得及說出什麼,又一名旗丁跑來,喊道:

“啓稟睿親王,松山城內明軍正猛攻西石門,我軍人數不足,難以抵擋,請求撤兵!”

聞言,多爾袞銳利的眼光掃過去,厲聲道:

“傳令杜爾哈,讓他死守西石門,要是一個明軍打了過來,本王唯他是問!”

“遵令!”

“不好了睿親王,祖大壽一日內竟然接連五次率明軍突圍!城外蒙三旗已經潰散,朝鮮兵人心惶惶不敢上前,哈達不得已率部後撤三裡繼續圍困!”

多爾袞更加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可笑的是,明軍忽然舉重兵來援,似乎下了決心要與自己決戰,眼下他倒好像成了被圍困的人,在松山和錦州之間腹背受敵,到處敗退。

一旦祖大壽突破錦州外圍,西石門也就立刻變得岌岌可危,自己率領的這部清軍極有可能被兩支明軍合圍包了餃子。

在這種危急關頭,多爾袞也沒了什麼顧慮,思慮再三,決定向皇太極求援。

沒多久,松山堡外的清軍大帳精騎四出,舉着急報朝盛京方向飛奔而去。

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
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