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

劉國能和刑一刀已經十分努力,但卻並沒有十分順利的南下會和,這無可厚非,在王爭的意料之中。

現在這個時候和歷史上不同,歷史上李自成進取西安是因爲沒什麼官軍可以抗衡,唯一的阻礙就是孫傳庭所率領的五省精銳。

說是精銳其實已經擡舉了,孫傳庭還是那個孫傳庭,但他手把手訓練起來的秦軍已經覆滅,讓流賊忌憚的車陣不復存在,這所謂的精銳不過是唬人,只是最後能拼湊起來的一些雜兵罷了。

但是山東軍橫空出世,儼然成爲李自成進取西安最大的絆腳石,甚至可以說王爭表現的前所未見的強勢,逼的李自成不得不轉向西安。

順軍雖然在口頭上不服不忿,但是對山東軍總還是充滿忌憚,畢竟李過只是靠偷襲,帶着老營一萬精騎擊敗了山東軍三千外系。

至於王爭親自率領的戰兵,那可是根本沒有吃過任何敗仗,說起來有些誇張的成份,但這卻是鐵打的事實。

當李自成得知山東軍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去襄陽,反倒是直接南下往南京去了的時候,當即是大怒不已。

自己堂堂一個新順王,麾下雄兵數十萬,可是卻被王爭區區一個安東候放狠話嚇住,丟下湖廣的大好局面,帶着軍隊轉進陝西。

轉進二字還是好聽的,要是往難聽了說,那就是被王爭嚇得屁滾尿流,整個順軍壓根沒有人去想抵抗這回事。

說起來,倒是頗有被昔日闖軍嚇住的明軍風範。

李自成大怒之後,便是問起王爭眼下到了何地,想着既然山東軍沒有進入湖廣,自己大可以再回去。

當他聽到山東軍已經到了滁州,當即是大驚失色,這種速度實在太快了。

一個月的功夫,山東軍在河南拿下了汝州、開封全境,還有南陽和汝寧的半個府境。

在南直隸同樣沒閒着,拿下了徐州全境、鳳陽大半個府境,還有淮安府全境,這種速度就是和順軍席捲各地比起來,也是不相上下。

這一下子所有人才明白王爭從前爲什麼擁有如此強的力量還在山東附近按兵不動,此人實在是聰明的有些可怕。

李自成想要趁虛進攻山東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無處下口。

王爭在早年已經將山東六府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順軍想要在剛剛被山東軍佔領的地區混入些尖細還有可能,但是想要混進山東,沒有任何可能。

況且,山東軍這次屬於嫡系外系全員調動,順軍想要打進山東,首先要對付各地外系兵馬應王爭命令建立起來的一系列防線。

就算順軍成功擊潰了外系,但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是山東境內養精蓄銳,兵精糧足的嫡系兵馬。

到時候王爭要是像歸德府那次一樣迅速的殺個回馬槍,順軍主力極有可能被包餃子一網打盡。

經過連日商議,新順文臣之首,軍事牛金星獻策。

衆人都看的出來,李自成還沒有足夠的信心和王爭在中原一決雌雄,所以就根本沒必要糾結怎麼打山東,山東軍攻打南京,順軍同樣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進取西安。

孫傳庭雖然不可小覷,但他卻和王爭不同,因爲王爭帶領的山東軍是百戰強軍,但孫傳庭的部下不同,完全是臨時拼湊起來的草臺班子。

兩者一比,順軍在哪邊更容易取得輝煌戰果,顯而易見。

只要李自成消滅或者徹底擊潰了孫傳庭,那麼整個陝西和湖廣就都成了順軍的天下。

而那個時候,山東軍主力尚在南直隸,各地衛戍兵馬守成有餘而進攻不足,根本就是鞭長莫及。

李自成明白圍攻西安纔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但他心中有恨,同樣不能讓王爭太過好過,所以分出了高一功、袁宗第等大將牽制河南一帶的山東軍。

這部分牽制的兵力大部分還是如履薄冰,只有袁宗第居功自傲,對李過受封權將軍心懷不滿,和刑一刀一樣急於求成,所以率領所部兵馬步步緊逼。

最後在汝寧府城的決戰中,被刑一刀一舉擊潰,汝寧府的順軍本來是優勢,一下子成了劣勢,就連守城都顯得虛。

南陽府的高一功部雖然被劉國能小挫,但他及時撤退沒有硬拼,保住了老營精卒,在南陽府建立防線,收攏敗兵和流民,並沒有再前進的打算。

山東軍方面,主將劉國能重傷,陳永福暫代主將,

這是個老軍伍,憑藉戰功,用了幾年的時間做到了河南總兵官的身份,威望可以服衆,他和高一功心照不宣,一齊選擇休養生息。

兩方在南陽府就這樣詭異的僵持下來,獲得短暫的和平。

刑一刀在汝寧取得大捷之後,明白自己最開始犯了急於求成的毛病,向王爭請辭。

這個提議被傳到滁州後,王爭想都沒想,直接張口否定。

說眼下刑一刀最大的事情,就是替他好好守住已經拿下的地盤,至於其他的功過是非,一切等到南京之戰後再做打算。

刑一刀接到回信後,少見的大笑幾聲,開始着手重建汝寧府城,親自率部在附近建立聚耕農莊,挨家挨戶的將流民和本地百姓入冊。

軍議司分署和保安司分署不久之後在汝寧府北面建立起來,山東方面爲刑一刀援助了大量的錢糧,幫助重建汝寧府。

這樣一來,汝寧纔有些穩定下來的趨勢,緊跟着,山東軍駐汝寧府嫡系正兵,開始面向流民和本地百姓招募大批有志之士,充實保安司與軍議司。

當然了,最終能否成功進入,還要經過山東方面派人過來嚴格考較。

相比河南一帶的互有勝敗,山東軍在南直隸淮安府的腳步就可以說無可阻擋,望風披靡。

淮安府被山東軍滲透多年,聚耕農莊在海州已經實行多年,本地百姓早就對這種趨於穩定和富足的生活心懷嚮往。

並且,山東軍水陸並進,陸軍由邱武統率,水師由江大率領,像一股風暴,迅速席捲淮安府。

邱武本來只是個外系守備,但是帶着幾萬的海州兵馬,在一個月之內不斷立功,軍功排在淮安府各個外系軍將之首。

由於邱武在淮安府表現出來的驚人才能,王爭和李巖等人商議過後決定,擢升其爲淮安府的外系兵馬主將,並且設置兩名副將協防。

且不說邱武如何的感激涕零,立誓要爲安東候赴湯蹈火,山東軍在取得淮安府之後很快就面對一個難題。

因爲淮安府的下面,就是揚州。

到了揚州就算來到南直隸比較富庶的一帶,這裡面士紳和官家的勢力錯綜複雜,並且當地百姓在江南士子不遺餘力的宣傳下,對山東軍並不看好。

淮安府還沒有穩定下來,所以王爭在經過不斷考慮後,覺得不必過急,現下主要是集中最大的力量將南京打下來。

接到軍令,邱武旋即將淮安府一帶的守備交予副將和軍議司參謀,自己率領三萬久經善戰的海州兵於七月初在淮安府城出發,前往滁州城與王爭會師。

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
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