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

在劉文秀這樣經驗較爲豐富的將領看來,齊軍這陣型雖然擺的齊整,但真正打起來卻是有些過於被動和笨重了,移動起來太過僵硬。

比如對方是一個一個方陣組成,看似分分合合,架勢十足,但卻是中看不中用,以前大西的馬隊就是這麼把官軍溜的死去活來。

時間一場,官軍到最後都會自己喪失士氣而崩潰。

火器營前面只有十幾個方陣,人數也就是一萬多點,王爭已經從中軍調集了一個營的禁軍支援,但倉促間肯定是來不及。

劉文秀一支觀察着對方從中軍行動起來的兵馬,直到現在,玄武營的禁軍還沒有到達場地,按這個速度來看,還要一小段時間才能抵達。

大西軍就是要抓住這個空擋衝過去,就算用嚇的,也要讓齊軍火器營無法流暢開炮,不然這麼打下去,大西軍自己就崩潰了。

在十八寨馬隊統領王恆的眼裡,天底下沒有能誰面對大西馬隊的衝鋒卻面不改色,在這麼近的距離下,就算對方開炮,吃虧的也肯定不會是自己。

站在山巒上的齊軍火器營主將任胡也見到這些賊寇是奔着自己來的,不等他說出什麼,身邊的副將異常緊張,說道:

“主將,玄武營的隊伍還沒到,咱們是不是先後撤,前面這點人是抵擋不住賊兵的攻勢的!”

聽到這話,任胡卻搖搖頭,嘿嘿樂道:

“本來老子還犯愁軍功到哪去拿,沒成想,賊兵還真是顛顛把首功給老子送來了,吩咐下去,叫弟兄們該幹啥就幹啥,不必驚慌!”

說到這裡,任胡冷哼道:

“流賊果真還是流賊,打仗也不知道動動腦子,稍微一勾引就全盤壓上,不想想自己後面的炮營怎麼辦?放寬心,就憑這些賊兵,一時半會還打不過來,只要咱們能堅持上一陣子,等到昭威將軍帶着玄武營趕來,他們想跑都跑不掉!”

他這邊喊完,副將立馬明白這是誘敵深入之計,也沒說的,立馬將命令傳達下去,列陣在火器營前面那十幾個方陣的齊軍也是穩定下來,爲首的將官大聲喊道:

“火器營不撤,那就是相信咱們,弟兄們,都給本將軍打起十二分精神,殺他孃的,不要留手!”

“殺他孃的!”

大西軍才衝出四十多步,火器營居然又轟隆隆的來了一次齊射,直接在大西軍陣中留下十幾趟血路,將他們剛剛集中起來的陣型再次打亂。

“散開,都散開!”

既然已經跑到這裡了,再退後怕也是來不及了,幾名大西軍的軍官聽着後面兵士的哀嚎聲,自己也是咬牙硬挺着下令。

此刻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趕緊衝過去將這些火炮繳獲過來自己用,對方的火器和前明官軍比起來,簡直太過可怕。

可他們沒想到,對方不僅火槍已經有了遂發技術,就連火炮也比前明官軍進步許多,不僅裝填發射速度快了許多,每一門都加裝了準星和照門。

齊軍的火炮就好像是長了眼睛,在炮手小旗的揮舞下,簡直是指哪打哪,隊形剛散開,還沒來得及再次下令,又是轟隆隆的一輪齊射過來。

齊軍的火器營之所以一直往出打實心彈,就是因爲開花彈的數量太少,不到最後關頭不會用的,在任胡眼裡,到了現在這個百步左右的距離,正是開花彈顯威的大好機會。

齊軍幾百門火炮共同怒吼,炮彈打到天空中一變十,十變百,就像是一陣密集的箭簇傾斜到大西軍中。

成羣的大西軍都在用肉眼可見的速度倒下來,方纔還是聲勢不錯的隊伍,一下子就弱下來許多。

大西軍本來想散開陣型躲避炮擊,這種命令也是幾個軍官以前和官軍作戰時的經驗,但卻正好中了任胡的下懷。

從未見過的開花彈突然在頭頂炸開,造成更大傷亡的同時,也將原本就在分散的大西軍陣線撕扯的支離破碎。

到現在,大西軍已經是屍橫遍野,傷亡無計,軍心渙散,但對面的齊軍除了最開始的出動的驍騎之外,大部分軍力甚至連動都沒動。

“大齊必勝!”

“大齊必勝!”

這個時候,位於火器營前面的十幾個方陣一起動作,兵士們挺着手中斧槍,在各自軍官的喝令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暈頭轉向的大西軍壓過去,頃刻間廝殺在一起。

位於前陣的一名大西軍軍官由於一直經受到近距離的火炮攻擊,就連耳朵都有些嗡鳴聲,搖搖晃晃半天好不容易穩住身形,卻忽然聽見一身喊殺聲。

猛然間擡起頭,見到齊軍的方陣居然已經殺到眼前,毫無準備就讓斧槍集中,衝擊了幾十步的斧槍,帶着巨大的慣性將他擊倒,餘勢不減的帶倒了後面幾名大西軍兵士。

“揮斧!”

聽到這聲喝令,一整排的齊軍兵士手中斧槍朝身側一晃,小斧帶着寒光劈砍而去,僅憑大西軍兵士單薄的盔甲根本無法防備,頓時被砍翻十幾人。

“散!”

又是一聲喝令,這個方陣的齊軍兵士嘩啦啦的散開,開始無差別攻擊。

前面兩排重甲刀手拿着朴刀和重盾,穿着精製的“齊武甲”,在大西軍兵士眼前就是一個個鐵疙瘩。

除非是幾個人一擁而上,否則很少有大西軍的兵士能對他們造成傷害,甚至有人是被幾名齊武甲用盾牌活活壓死的。

齊武甲刀手後面是穿着全身罩甲的斧槍手,他們有的人直接將斧槍扔在地上,從腰間抽出佩刀,或是從背後拿出精鋼虎槍,開始和大西軍廝殺在一起。

方纔的命令只有一個字,但是在齊軍中卻包含了很多意思,陣型分開還是第一個,齊軍方陣以整齊推進著稱,但遇到個別情況的時候,也需要忽然分散給對手致命一擊。

一旦陣中的軍官發出這道命令,那就說明兵士們不必再組成僵硬的方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無差別攻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對手擊倒在地。

很多人有些逐漸瘋狂的意思,自己這邊火炮打的越響,大西軍慘叫越多,他們就越是興奮,隨着血腥味逐漸濃重起來,殺的更加起勁。

無論基層軍官,還是最底層的普通兵卒,沒有任何人認爲這場大齊戰爭打不贏,他們每擊倒一個大西軍賊兵,戰後敘功的時候,自己和家人今後的生活就會好上一分。

儘管這種做法使得齊軍一個個方陣被迫分散,變得混亂無序,但在這種混戰突襲中卻異常有效,大西軍被輪番轟炸,已經有些動搖,許多人甚至喪失了基本的判斷能力。

齊軍兵士趁着對方這個弱勢的間隙,好像喝多了在耍酒瘋一樣,是逢人就砍,見人就殺,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正是如此。

火器營的主將任胡也是這樣,站在紅夷炮車上瘋狂的揮舞着手中鋼刀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他自己雖然沒前進一步,但卻不斷爲前面正在奮戰的兵將加油打氣,主將如此狂呼酣戰,多多少少是起到些安定軍心的效果。

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明神宗平倭詔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
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明神宗平倭詔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