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改經換脈

徐汝愚哂然一笑,說道:“我助你強化經脈,只是希望你在抵抗海匪時多出一點力。”

徐汝愚在鄭蒼生丹息枯竭之際,將先天旋擰丹息貫注他經脈之中,使他的經脈以難以想象的高頻率伸縮,經脈微微受損又得到徐汝愚先天丹息的滋養修復,變得更加強韌,雖說不能立時提高他的修習,卻對他以後的修行極爲有助。

鄭蒼生不知說什麼好,一些話哽在喉嚨裡說不出口,擡頭望天,平日刺目的太陽,現在看起爲溫暖舒服,大異尋常。

徐汝愚在他腦戶中留下一縷丹息,使得他的內識海擴張許多,五識達到全新的境界,視界得到延伸,故而能夠直視太陽。

丹息流轉生息,一縷丹息無法永遠存在體內某處,只是腦戶穴是丹息術進入御精先天境界之後纔會通達的處所之一,鄭蒼生現在無法從督脈直接運息至腦戶穴,由體內的營衛之氣會漸漸替換徐汝愚的先天丹息,卻要慢上許多。

鄭蒼生明白此時的經驗對以後修行先天丹息術極爲重要,也顧不得說感激的話,全心沉浸在內識海突然擴張之後的奇妙感覺之中。

睜目再去看天時,太陽已經回覆往日的刺目,鄭蒼生卻毫無沮喪之感,此時的經驗對以後的修行極有助益,而被徐汝愚強化過的經脈,使自己的體質更適合修習上乘丹息術。

鄭蒼生只覺身上腥臭難聞,暗忖:怎麼出這麼多汗?見徐汝愚臉色如常,似乎覺察不到自己身上的汗臭味。

徐汝愚見他聞了聞手心,笑道:“閉息不是什麼愉快的感受,你還是去洗一洗,以你現在的情況,還要再過兩個時辰才能繼續上路。”

鄭蒼生臉一紅,走遠一些,將身子浸入溪水之中,被寒冷的溪水一激,丹息自然流轉起來,流經全身比往日迅疾許多。雖說外力無法提高自身的修爲,但是徐汝愚爲自己強化的經脈再無淤塞之處會阻礙丹息的流轉。鄭蒼生迫不急待的上岸穿衣,拔劍刺出,劍尖一抖,挽出五朵劍花,劍首處嗤嗤風響,擡頭見徐汝愚向這邊望來,說道:“這一式是鄭家冰霜的入門式,據說也是鄭家冰霜訣的精要所在,我見過家主一劍分取九處,常人能做到六七處已是異常驕傲了。”

徐汝愚走過來,拾起一根樹枝,甩手一抖,颯然一道罡風直撲鄭蒼生面門而去。鄭蒼生陡然一驚,不及應變,那道罡風已經消散無形了。

徐汝愚說道:“我也聽說過鄭家的梅傲冰霜,只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使出幾分模樣來,你來應應看。”

徐汝愚給自己喂招,哪有不答應的道理,鄭蒼生連忙點頭。

徐汝愚將枝條筆直刺出,直點鄭蒼生的面門。

鄭蒼生知道徐汝愚自然會控制好力道,便無所顧忌的舉劍封去,未及枝條,卻見那枝條在眼前一幻,指向胸前。待要沉劍下切,那枝條卻翻上抵在自己的咽喉。

徐汝愚將枝條丟到一邊,說道:“我雖不知道冰霜訣的精義,但是武學總有相通之處,我聽說冰霜訣運用丹息以精妙著稱,所以想梅傲冰霜的招意不是要將丹息平均施於舞出的幾朵劍花裡頭,而是在對手提息接第一劍之際幻出第二劍,讓敵手無暇以應。你若能在一式之間施出五劍,一個與你旗鼓相當的對手也需在瞬間變幻五次丹息才能防守住。若是真能在一式的瞬間變幻九次丹息,在這世間真是無敵了。”

第一劍全力以赴,見對手生息應對,就蓄勢幻出第二劍來以發丹力,鄭蒼生卻不知道如何將丹力蓄在劍身而不發出,這比連續從體內涌出二道丹力來得困難許多。

鄭蒼生默然不語,鄭家創冰霜訣的先祖也只能舞出五朵劍花,似乎表現徐汝愚的話更可信。

徐汝愚丹息術師承吳承,又得陳昂等人提點,於永寧荒原悟得御勢爲空的武道,草創星空飄香劍,才使得自己運用丹息如妙。星空飄香唯一的劍招穿柳式,便有含蓄己勢禦敵勢之妙。

徐汝愚見他怔住在那裡,知道他現在還難以理解上乘的武道,此時多跟他解釋,未必對他有益,於是打斷他的思路,繼續上路。

徐汝愚、鄭蒼生本可以在荒野低嶺直奔建安堡而去,只是徐汝愚想知道大漳溪沿岸的地形,也就順着溪谷曲折向西而行,路程增加了兩倍不至。

入夜前,徐汝愚再次運息爲鄭蒼生強化經脈,鄭蒼生這次回覆得迅速許多,睜眼時,徐汝愚還是坐地調息,但看他蒼白的臉色,想來比第一次更爲費力。

鄭蒼生只覺這一日如在夢中。

徐汝愚乃是一方霸主,便是家主也不能與他並座,他卻爲身爲鄭家旁系子弟的自己兩次損耗丹息強化經脈。

徐汝愚見鄭蒼生出神的望着空處,說道:“我爲你強化經脈使你修習丹息術稍稍容易了一些,卻對你日後修習最上乘的武道形成一定的業障,因爲丹息術的許多精奧之處需要在修煉過程中體悟出來。”

鄭蒼生激聲道:“若無你相助,我終身也無得窺上乘武道的機會。”

徐汝愚搖搖頭,不讓他說下去,擡頭看向遠處的山嶺,建安堡就隱在那片山嶺之後,說道:“建安堡離海邊只有百餘里,大漳溪卻拐出二百六七十里的路程來,你我一日行了近三百里。”稍稍停頓了一下,見鄭蒼生亦有難以置信的神色,心想:三年前到宛陵報信,最終也是丹息耗盡,轉眼望着暮色裡深碧色的溪水,說道:“大漳溪源於戴雲峰,一路沿地勢下泄,到建安堡以下都是臺地平原,大漳溪似乎沒有必要這麼曲直。”

鄭蒼生被他的話題岔開,想了想說道:“家主曾說過,平了普濟海匪,在建安堡與甘棠海灣之間,修出一條溝渠來,引入大漳溪水,既可以灌溉兩岸的田地,又能開發河運,在甘棠海灣修建海港,就能分得雍揚天下第一邑的地勢。只是以漳臺現在的形勢,讓人覺得像做大夢。”

“甘棠要在剿滅普濟海匪之前修建海港、組建水營,這樣才能與雍揚一南一北夾擊普濟海匪。只是現在看來,無法依賴宗政家的力量了,憑藉漳臺世家的力量,卻要困難許多。”

鄭蒼生心中自然期望徐汝愚能夠入主漳州,將漳臺納入清江的防禦體系之中,只是這樣的話惟有家主有資格提起。自從徐汝愚在清江崛起,鄭蒼生不知道漳州世家心中所想,但是當年徐行的大義讓漳州的普通民衆對徐汝愚生出許多希望。

徐行在灞陽城中罹難的消息傳來,漳州民衆慟哭流涕,有如失去最大的靠山。

徐行去世不久,宗政荀達就無所顧忌的收縮鳳竹、漳州一帶的防線,普濟海匪更是肆無忌憚的上岸侵襲,漳州、鳳竹兩地的世家勢力大受打擊,兩地的民衆重浴火海之中。

這更能讓人記起徐行當年的大義。

只是漳臺與雍揚之間的海路隔着普濟島,與清江又無水路直接相通,這水營的戰艦能從何得來?

南閩最忌徐汝愚出現的人應是宗政荀達了。

徐行當年雖然隱野,但是對漳州鳳竹兩地世家勢力以及民衆有着極強的影響力,使得宗政荀達在確知徐行罹難之後,纔敢有所動作。

徐汝愚奇蹟般的取得撫州會戰的勝利,真正在清江府崛起,聲望不弱徐行當年,只要入主漳臺,就可以在南閩的北部形成可與宗政家抗衡的勢力,宗政荀達怎麼會不顧忌?

鄭蒼生望着暮色裡的徐汝愚,心想:如果家主有所猶豫,我該怎麼辦?

徐汝愚心中也擔憂鄭夢準的態度。

世家憑藉武力割據地方,使得天下動盪、兇族相侵、匪禍盛起。徐汝愚初至清江之時,只想着平復普濟匪事,安定東南的勢力,牽制南平元容兩家的復辟之舉,使得北方的呼蘭人有所忌憚,不至於讓天下立即陷入可怕的大混亂中。

脫開雍揚之際,徐汝愚已經無法繼續保持這樣超然的目標,追隨自己的衆人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與目的,他們都期盼着能在一個大的目標下實現各自的利益,這個大的目標便是徐汝愚現在要追求的。

徐汝愚無奈的對着空處笑了笑,心想:再也無法像父親那般隱逸山野了,鄭夢淮,父親當年極爲讚賞的一個人,他會怎樣對待我的突然到來?

天下激變在即,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自己所屬的勢力雖然遍佈清江、雍揚兩府,成爲東南僅次於東海陳族、與南閩宗政家並駕齊驅的勢力,卻被越郡的祝家勢力分爲兩處。雍揚府世家勢力盤根錯節,如有異常,就可能生出變故,萬嶸的叛離,使得雍揚局勢相當的被動。

進入清江府之時,那裡只是五六百里方圓的大廢墟,現在一切重頭建設,政務更是千頭萬緒,許伯英此時假意被宗政荀達困在泉州,自己又不在清江,卻不知道邵海棠與蒙亦、叔孫叔現在忙成什麼樣子,清江暫時離不開雍揚的物資援助,幼黎留在雍揚參與政務,更多則是調劑兩地的關係,珏兒現在應當趕到雍揚了吧。

第12章 踏碎山河第13章 如影隨形第14章 驟生變故第9章 大漳溪第12章 築城藏嬌第8章 夜議第1章 渡江問策第8章 論衡天下第5章 名揚天下第5章 碧濤北涌第3章 二百海匪第8章 甘棠爭奪第11章 攻陷渝州第2章 舟行江上第13章 與寇並肩第7章 宣城都府第9章 襄樊會衆第10章 期以十年第6章 漳臺之南第12章 得隴望蜀第12章 空船之計第12章 求戰第7章 將侵江寧第2章 湖心小島第6章 大道澤生第11章 攻陷渝州第9章 祁門絕道第11章 青衣命途第11章 云溪映雪第7章 天下大略第7章 商南馬市第8章 甘棠爭奪第6章 建安堡(上)第8章 樓名遠菊第2章 三分祝氏第16章 布疑第13章 將離清江第8章 論衡天下第9章 麗陽門外第4章 賜名青焰第1章 齊川夜月第4章 鳳陵酒話第8章 喋血城頭第6章 江寧特使第12章 劫營初戰第6章 危言聳聽第21章 天下共仇第6章 建安堡(上)第5章 隔水相望第12章 鄉歸何處第8章 東牆之女第9章 迷霧重重第1章 灞陽雪第7章 芥子須彌第6章 營中觀軍第5章 北靜郡王第13章 普濟出兵第4章 尉潦潛出第4章 瑤光積雪第10章 小兒女態第15章 種間第7章 雨夜飭軍第7章 雨夜飭軍第11章 擄婦爲妓第13章 軍制第6章 大道澤生第3章 新豐城下第10章 序戰第4章 江津渡第9章 樊族易幟第6章 開門揖盜第1章 灞陽雪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0章 潛影隨形第8章 其人之道第5章 隔水相望第7章 狼行海上第2章 宜家宜室第3章 新豐城下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章 雍揚新政第5章 山雨欲來第5章 圍堰填海第5章 樊族歸附第11章 改經換脈第2章 故計重施第3章 再入雍揚第6章 海陵之倉第6章 營中觀軍第11章 改經換脈第2章 三分祝氏第1章 出使江寧第1章 出使江寧第6章 營中觀軍第4章 東有大洋第6章 危言聳聽第2章 孤木越海第5章 烏倫夜戰第9章 紙上談兵第21章 天下共仇
第12章 踏碎山河第13章 如影隨形第14章 驟生變故第9章 大漳溪第12章 築城藏嬌第8章 夜議第1章 渡江問策第8章 論衡天下第5章 名揚天下第5章 碧濤北涌第3章 二百海匪第8章 甘棠爭奪第11章 攻陷渝州第2章 舟行江上第13章 與寇並肩第7章 宣城都府第9章 襄樊會衆第10章 期以十年第6章 漳臺之南第12章 得隴望蜀第12章 空船之計第12章 求戰第7章 將侵江寧第2章 湖心小島第6章 大道澤生第11章 攻陷渝州第9章 祁門絕道第11章 青衣命途第11章 云溪映雪第7章 天下大略第7章 商南馬市第8章 甘棠爭奪第6章 建安堡(上)第8章 樓名遠菊第2章 三分祝氏第16章 布疑第13章 將離清江第8章 論衡天下第9章 麗陽門外第4章 賜名青焰第1章 齊川夜月第4章 鳳陵酒話第8章 喋血城頭第6章 江寧特使第12章 劫營初戰第6章 危言聳聽第21章 天下共仇第6章 建安堡(上)第5章 隔水相望第12章 鄉歸何處第8章 東牆之女第9章 迷霧重重第1章 灞陽雪第7章 芥子須彌第6章 營中觀軍第5章 北靜郡王第13章 普濟出兵第4章 尉潦潛出第4章 瑤光積雪第10章 小兒女態第15章 種間第7章 雨夜飭軍第7章 雨夜飭軍第11章 擄婦爲妓第13章 軍制第6章 大道澤生第3章 新豐城下第10章 序戰第4章 江津渡第9章 樊族易幟第6章 開門揖盜第1章 灞陽雪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0章 潛影隨形第8章 其人之道第5章 隔水相望第7章 狼行海上第2章 宜家宜室第3章 新豐城下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章 雍揚新政第5章 山雨欲來第5章 圍堰填海第5章 樊族歸附第11章 改經換脈第2章 故計重施第3章 再入雍揚第6章 海陵之倉第6章 營中觀軍第11章 改經換脈第2章 三分祝氏第1章 出使江寧第1章 出使江寧第6章 營中觀軍第4章 東有大洋第6章 危言聳聽第2章 孤木越海第5章 烏倫夜戰第9章 紙上談兵第21章 天下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