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潛影隨形

雨,綿綿不絕的菲菲之雨,這場雨可能下了有十天了。在濃密的山林中,大滴的水珠從繁盛的樹冠漏下,沿着青翠的藤葉滲入鬆軟的泥土中。

四五個披着草蓑的武士涌進這片林子,手中的短柄朴刀閃着寒光,不時有幾滴雨水滴在朴刀鋒利的刃口上,發出輕亮的聲音。接着,又有二十幾個人武士涌進這片林子,眼中盡是梟唳的光芒。

他們四周搜索一陣,沒有發現,其中一人低聲埋怨:“娘他球的狗屁雨,一下十多天,將那雜種的蹤跡全衝沒了。”

“不要多言。”又一個更低的聲音說道,“聽說那個人入山了,還是小心爲妙……”提到“那個人”時,說話的聲音不禁有一絲顫抖,掩飾不去的恐懼。

“那個人”是誰?現在出現在荒林中的人又是誰?

遠處忽的起了一聲唿哨,像極了武陵山中某種鳥雀。這羣武士忽的向發聲處潛去,在溼滑的林地裡竟沒有發出一絲聲響。一個武士留在原處警戒,從懷中掏出一隻哨笛銜在口裡,如遇變故,哨笛就會迅疾的發出刺耳的尖嘯。

頭頂枝葉搖顫,山梟悽冽的嘯叫,翅膀拍動,水滴灑落。武士擡頭時水珠正矇住他的雙眼,在那片雨珠後面是一個巨大的黑影,殺氣,吹哨,沒聲音,就在此時他的意識停止了。在他感覺到殺氣之前,他的喉管被一閃鋒利的刀光切過,汩出鮮紅的血,一會兒就給雨水衝稀了。

從樹上掩襲武士的黑衣人緩緩轉過身來,右耳下垂缺了半塊,臉上已不復往日兇悍鬥狠的神色,眼中流露出一絲疲倦。只聽得他以微不可聞的聲音喃喃自語:“形到、意到,無覺先後,我現在也能將殺機掩在招式之後,形意入化之境,可惜不能向魏廚子炫耀……”突然,他臉上顯出痛苦之極的神色,身子弓下來,倦緊,臉扭曲得猙獰,憋得通紅,半晌,嘴角泄出一聲輕咳,在雨林中分外清晰。他就是進入武陵山東山獵殺流寇的尉潦。

又是一聲輕咳,一蓬豔紅的血噴到地上,雨水衝不去的血塊在昏暗的林中尤爲刺眼。他伸手抹去嘴角的血跡。遠遠傳來簌簌微響,像是無數蟲蟻爬過,尉潦知道敵人中的高手聽見他細微的咳嗽聲,正聚衆向此處趕來。

尉潦潛入東山近五個月,並沒有像汝愚、明昔擔擾的那般瘋狂狙殺獵奴隊,而是對獵奴隊派出的遊哨進行襲殺,一擊出手不管是否擊中立即遠遁,五個月來,尉潦襲擊了二百一十二名獵奴隊遊哨,其中確定死亡的有六十七人。一個月前,尉潦盯上一支剛入山的獵奴隊,在其必經之路上潛形隱蹤,當第一名遊哨經過他身邊,尉潦驟然出擊。哪知這名遊哨身手比他只強不弱,迅速粘住他襲出的刀勢;不遠處的獵奴隊正迅速靠近中。尉潦才省得這是諸路流寇專門針對他而設計的圈套。若讓獵奴隊形成合圍,只有死路一條,尉潦不敢與這名遊哨糾纏,將這遊哨攻勢勉強御開,強行後撤,但是背後留下的空檔被那人擊中,太陰肺經給一縷陰寒丹息侵入。

這支獵奴隊中竟然有着五名與他實力相當的高手,綴在他的身後不放。尉潦無暇將陰寒丹息從太陰肺經逼出,初時不覺異樣,等到擺脫逃兵,才發現陰寒丹息在肺臟鬱積,滯鬱血氣運行,已形成極嚴重的內傷。

尉潦專門襲殺獵奴隊的遊哨,約給進入東山活動的獵奴隊造成很大的不便,於是各路流寇集中十二名三品高手藏於二支獵奴隊中引誘尉潦上勾。

尉潦掙扎着走到雲泉旁近,沿云溪下行,準備藉助泉水擺脫敵人長達五天五夜的追捕。體力不支,向下遊走了十餘里路就一頭栽倒在溪水中,讓夷人獵戶救回家中治療。

這一帶的夷人都遷至翠獅峰一帶,只有極少數夷人獵戶隱藏在極隱蔽的險處,不懼被獵奴隊搜到。這些獵戶相當百夷一族留在此處的眼線,情形再是危急,也不會輕易撤出的。

近來進入東山的獵奴隊異常密集,僅五十里云溪一帶就聚集了各路流寇三千餘人。云溪直達翠獅峰外緣,云溪源頭雲泉就是著名的武陵山棧道的起點。武陵山棧道連貫錢江發源於武陵山的各大支流,繞過翠獅峰北面的坡谷,還可以進入溧水流域。

尉潦知道徐汝愚不會對東山放鬆警惕,並不擔心此處的異常能夠避過青焰軍與翠獅峰的眼線。尉潦傷勢稍復,就辭別夷人獵戶,向云溪以東的山區潛進。

本是一次極成功的狙殺,不料肺部傷勢突發,抑不住輕咳出來,驚動遠處的獵奴隊。尉潦知道傷勢突發,難以潛蹤遠遁,握了握手中的窄刃馬刀,雙目盯着敵人潛來的方向。刀身上流轉不絕的水紋表明這是一把品質極佳的器刃,尉潦將少許丹息注入刀身,昏暗的林子中閃過一泓清亮的光。

尉潦斂息轉到合圍粗細的樹身之後,第一個接近的人果然彎身去查看躺在地上的那名死者。在他弓身的瞬間,一泓刀光從樹身後流泄而出。

那人甚爲了得,翻身避過。躺在地上的死屍被尉潦凌厲的刀勢一劈兩半,死屍未曾死多時,鮮血激射出來。

尉潦見對方堪堪避過自己的必殺一擊,絲毫不受損傷,知道對方身手極硬,就是自己傷勢痊癒也未必是他對手。

“你就是頻頻狙殺我遊哨的那個人?”那人未待話音落定,就拔刀出鞘,刀鞘如箭脫手,向尉潦面門射去。

尉潦舉刀格去刀鞘,手臂震得隱隱發麻,刀鞘變跡插入樹幹之中,沒入半尺有餘。尉潦看得嘖嘖叫奇,說道:“你的修爲高過我,奈何爲寇?”

那人嘿嘿一笑,驟然欺到尉潦身前,發動凌厲的攻勢,刀光如匹,細雨甫遇刀勢就化爲輕霧,不稍片刻,周圍五步都罩在濃霧之中。可見那人刀勢之快讓人乍舌。

那人戰術意圖極爲明顯,雨水被溢離的丹息擊爲濃霧,雙方視野極弱,凌厲奇快的攻勢就能讓對方忙中出亂,將他斬獲。他已料得尉潦已是強弩之末,沒有能力與自己以快打快的,他想來同夥趕來之前將尉潦收失掉,獨佔其功。

星空飄香劍是防禦快攻的最佳招式,徐汝愚在領悟星空飄香劍之前,就能憑藉內識剋制敵人的快攻。尉潦雖然未曾習過止水心經,星空飄香劍也溶入了止水心經的部分精髓,使人的感官變得異常敏銳。尉潦背抵樹幹,每每從出人意料的角度出刀,封住對方的攻勢。

片刻之後,發覺對方也受着不輕的傷勢,尉潦封回對方二百餘刀之後,對方的凌厲攻勢頹弱下來。尉潦記起剛剛羣寇集在樹下討論的那個人來。難道先生派入進入東山了?

如此想來,尉潦激起丹息注入刀身,以刀代劍,左右分擊盪開對方的刀勢,丹勁脫刀而出,直擊對方前胸。

星空飄香劍重意輕式,尉潦所使就是星空飄香劍的唯一固定招式“穿柳式”,左右分擊盪開敵勢,蓄積在器刃之中的丹勁突襲敵方空檔。

徐汝愚當初創此式時,是他堅韌之極的脈絡不畏丹勁回噬,後來幾經改進丹息控馭方法,讓正常的習武之人也能使出,只是沒有徐汝愚親自施展時的加持作用。

那人未能想到尉潦突出此招,一時大意受挫。尉潦現在是強弩之末,丹勁純弱,如巨拳擊來他的胸前要穴,卻沒能破襲穴脈,予以重傷。

尉潦見對方稍退,臉上閃過一絲痛苦神色就回復自然,知道此招只是牽動他以前的傷勢,未能予以重創,暗感可惜。

尉潦感覺又有六人潛到近處,還有二十餘人穿林帶動葉片細微的響聲,知道今日再難倖免。將刀緩緩放下,斜指地面,微微仰頭,看着眼前劃過的雨跡,微微嘆息,似乎不再注目眼前的對手。

“噗”的一聲短促輕響,疾箭穿過潮溼的密林。

尉潦雙睛一亮,向密林深處望去,那人也驚諤顧首,“噗噗噗”羣矢穿梭之聲傳來。便在此時,潛到近處的六人突然向那人發動攻勢。

熟悉的窄身長刃,挽起六束豔麗的刀光將那人淹沒。“砰砰砰”刀刀亂擊之聲,充盈雙耳。一蓬鮮血激出,緊接着六柄長刃沒入那人體內。

“輕流,怎麼是你們?明昔也來了?”尉潦頹然坐到溼地,臉上現出欣喜之色。

一個黑衣青年隨手從徐徐倒地的屍體上抽回馬刀,血跡也不擦拭的就回刀入鞘,返身向尉潦露出潔白閃亮的牙齒,說道:“還不是聽說你在這一帶出現?”隨即壓低聲音,說道:“明昔讓先生撤了,乖乖的在本寨留守,先生親自來了。”

“啊……”

“啊什麼?先生說了,你不願去見他,他就親自過來見你。那邊聲音也熄了,看來風林他們也完成任務了。”

“你們怎麼找到此處的?”

“你還說,這半個月來憋死人了。爲了找你,先生讓我們分成六組,每組潛形跟蹤一隊獵奴隊,算你命大,這隊獵奴隊是我與風林這組跟蹤的,所以就找到你了。”忽的唿哨聲響,輕流說道:“你還行嗎?這支獵奴隊的本隊人馬正向這裡趕來,風林通知我們撤離。”

尉潦回刀入鞘,以鞘支地努力的站起來。輕流看着他搖搖欲墜的樣子,說道:“我來揹你。”

尉潦一把將他推開,“誰讓你背?”

輕流笑道:“先生將你的宿衛營統領職撤了,你現在得聽我的。”說完,將尉潦的雙手一扳,不容分辯的將他負在背後,迅疾沒入荒林之中。

輕流與風林匯合之後,這組二十五人繼續向東山縱深行進。避入在山中出沒的獵奴隊,一天一夜,來到一個小山坳中。尉潦與輕流二十五人出現山坳之時,不知從何潛出一名黑衣武士,將他們引入山谷之中。

尉潦知道徐汝愚就在山坳之中,不由變得踟躇起來。尉潦已從輕流口中得知,徐汝愚領着清江騎營潛入東山時,與獵奴隊發生衝突,泄露行蹤,現在雲泉與翠獅峰之間,聚集了大量流寇,清江騎營無法沿武陵山棧道返回溧水河谷,只得向東山縱深挺進,準備借道樂清、或是撫州返回宣城。

走進山坳才發現重葉密林的掩蓋之下,原有一處窄峽,沿着窄峽走上四五里路,眼前豁然開朗,不遠處竟是一處斷崖,斷崖外就是開闊的平原,低矮的丘陵點綴之中,廢墟遍地,斷壁殘垣掩在濃翠重綠之間。清流如帶穿繞,粼粼水光映來。啊,這山下就是撫州荒城。

徐汝愚正站在斷崖之上,向山下眺望。右側站着亮甲紅巾的青年女將,尉潦心想:她就是子陽雅蘭吧,就是十二年前拖着鼻涕的女孩子?

子陽雅蘭警覺的回過頭來,望着尉潦淺淺一笑。尉潦心神沒來由的一慌,避過她的視線。

徐汝愚轉過身來,輕輕說道:“還好?明昔他們都很想你。”

“先生……”下面的話梗在喉嚨中,未說熱淚已涌。身軀搖搖欲墜,他支撐到現在,終於控制不住傷勢的發作。

徐汝愚在他倒地之前,托住他的身體,這才發現他的肺臟損傷太過嚴重了,忙將精純的丹息度過去,滋養肺臟的經脈。看着尉潦眉間青黑不散,原來健碩的體格現在也形瘦骨銷,徐汝愚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這幾個月來,苦着他了。”

子陽雅蘭第一次看到徐汝愚露出如此神色,知道乃是他真情流露,站在一旁默然不語。

侍立在一旁的輕流、風林等人臉上都現出焦慮的神情,卻不敢出聲干擾徐汝愚運息施治尉潦。

徐汝愚看到他們臉上的焦慮神色,知道他們心中關戚,說道:“內傷好治,但是肺臟落下的病根得要尋名醫好好的給他調理。”

徐汝愚未曾言實,尉潦太陰肺經所受的傷勢不算巨創,只是一直無暇顧及,才養成不可拔除的病根。

在山峽中呆了六天,尉潦就基本上恢復了。散在東山各處的清江騎營將士也陸續來到此處匯合。

清江騎營進入演武堂修習的衆人中,輕流、風林、邢山、越憤、關月、焚名、耿隴、介海、原囿、舒看、未言、莫衷等十二人脫穎而出,成爲清江騎營的中堅力量,經過半年多的錘鍊,每個人的實力都上了一個大的臺階。輕流、風林等人的修爲已比尉潦當初在雍揚被擒時不差。

他們兩人負責一組人馬潛入東山各處,搜尋尉潦的下落,並且探清東山各路流寇的虛實。

翠獅峰方面派子陽雅蘭帶領一哨人馬跟隨徐汝愚潛入東山活動。子陽雅蘭所領的這哨人馬一百二十五人,是最早參加反獵殺行動的那部人馬。當時精挑細選的三百人,現在只有一百餘人,傷亡慘重,但是能生存下來的更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尉潦在山中磨勵多時,特別是一直採取襲殺戰術擾襲敵人,又逢大變,現在功力恢復,還是重病痾纏身,人變得沉靜,心思也慎密許多。

明昔調任宿衛營統領,麾下足足擁有五百名的編制,如若有需,徐汝愚即刻就能讓宿衛營滿編,達到一千五百人至二千人的規模。魏禺統領的清江水營護軍已有一千人的編制,彌昧生的清江水營除了水手、船師,水軍也有一千人。樑寶統領的是教導騎營,其宗旨是培養合格的軍職人員,編制多少倒是其次,何況戰時可將演武堂無軍職的學員統一編入教導騎營。

清江騎營的編制現在只有一百五十人,但是尉潦知道,這一百五十人才是青焰軍的攻堅力量所在,就如同當年的長戈四十九騎在青州鬼騎中的地位。

見識過輕流、風林等的表現,尉潦更加相信徐汝愚將會把清江騎營培養成天下少有的銳利之師,只是誰會出任清江騎營的統領?

子陽雅蘭指着武陵山地形圖說道:“雲泉與翠獅峰之間厚不及三十餘里,各路蜂擁而至的流寇竟然多達三千餘人,他們究竟要做什麼?翠獅峰得青鳳將軍相助,糧草充足,八千子弟兵裝備精良,野戰突擊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復。我們據險以守,完全可以抵擋三萬精銳軍隊的侵襲。”

“已證實有大量普濟島的人馬混入山中,不攻取翠獅峰,公良友琴就無法越過樂清邑直接向撫州一帶滲透。公良友琴必須在越郡世家反應之前在撫州站住腳,這就需要大批的軍隊與物資通過武陵山棧道、云溪進入撫州。子陽姑娘,除了武陵山棧道外,有沒有別有山道將香與云溪相連,特別是獵奴隊最密集的區域?”

第10章 揮軍直入第12章 劫營初戰第9章 英雄遲暮第8章 奪舟驅寇第8章 夜議第1章 援兵不再第8章 東牆之女第8章 酒樓說戰第2章 依依冰河第1章 夜抵宣城第11章 合圍第3章 將帥失和第7章 覆巢之下第4章 臾城嶺道第12章 求戰楔子宛陵冬第12章 暗日之戰第13章 體悟之術第21章 天下共仇第1章 惠山之戰第5章 石峽第7章 天下大略第3章 景雲論戰第1章 長弓射殺第1章 荊北被困第13章 罪王伏誅第4章 江津渡第7章 覆巢之下第13章 普濟出兵第6章 營中觀軍第4章 樓挑明月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3章 燒石毀堤第1章 河西奴兵第6章 天下勢第4章 配田決議第12章 踏碎山河第3章 西京鉅變第12章 重臨東門第8章 重返雍揚第5章 隔水相望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4章 漳州奇襲第8章 論衡天下第8章 樓名遠菊第2章 新豐野望第9章 公良之死第3章 枋山議和第12章 得隴望蜀第2章 溧水夜蹄第12章 空船之計第7章 世家之子第10章 序戰第12章 重臨東門第6章 危言聳聽第7章 隔水望喧第3章 景雲論戰第7章 釜底抽薪第2章 孤木越海第13章 初戰清江第7章 烏湖南歸第12章 鄉歸何處第5章 丹青仕女第8章 其人之道第12章 鄉歸何處第5章 樊族歸附第6章 前途渺茫第4章 臾城嶺道第12章 築城藏嬌第1章 長河幫第2章 再入撫州第7章 御精奇術第11章 及笄之禮第2章 初至沂州第13章 燒石毀堤第7章 雨夜飭軍第6章 荒原悟道第1章 荊北被困第1章 脣槍舌劍第6章 荒原悟道第4章 漢水桃源第7章 天下大略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12章 築城藏嬌第4章 鳳陵酒話第11章 攻陷渝州第11章 前奏第13章 如影隨形第7章 御精奇術第3章 二百海匪第1章 齊川夜月第6章 不期之會第12章 鄉土之士第6章 分割天下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8章 玉案嶺第9章 入局第8章 樓名遠菊第3章 台山四寨第2章 大漠殘壘
第10章 揮軍直入第12章 劫營初戰第9章 英雄遲暮第8章 奪舟驅寇第8章 夜議第1章 援兵不再第8章 東牆之女第8章 酒樓說戰第2章 依依冰河第1章 夜抵宣城第11章 合圍第3章 將帥失和第7章 覆巢之下第4章 臾城嶺道第12章 求戰楔子宛陵冬第12章 暗日之戰第13章 體悟之術第21章 天下共仇第1章 惠山之戰第5章 石峽第7章 天下大略第3章 景雲論戰第1章 長弓射殺第1章 荊北被困第13章 罪王伏誅第4章 江津渡第7章 覆巢之下第13章 普濟出兵第6章 營中觀軍第4章 樓挑明月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3章 燒石毀堤第1章 河西奴兵第6章 天下勢第4章 配田決議第12章 踏碎山河第3章 西京鉅變第12章 重臨東門第8章 重返雍揚第5章 隔水相望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4章 漳州奇襲第8章 論衡天下第8章 樓名遠菊第2章 新豐野望第9章 公良之死第3章 枋山議和第12章 得隴望蜀第2章 溧水夜蹄第12章 空船之計第7章 世家之子第10章 序戰第12章 重臨東門第6章 危言聳聽第7章 隔水望喧第3章 景雲論戰第7章 釜底抽薪第2章 孤木越海第13章 初戰清江第7章 烏湖南歸第12章 鄉歸何處第5章 丹青仕女第8章 其人之道第12章 鄉歸何處第5章 樊族歸附第6章 前途渺茫第4章 臾城嶺道第12章 築城藏嬌第1章 長河幫第2章 再入撫州第7章 御精奇術第11章 及笄之禮第2章 初至沂州第13章 燒石毀堤第7章 雨夜飭軍第6章 荒原悟道第1章 荊北被困第1章 脣槍舌劍第6章 荒原悟道第4章 漢水桃源第7章 天下大略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12章 築城藏嬌第4章 鳳陵酒話第11章 攻陷渝州第11章 前奏第13章 如影隨形第7章 御精奇術第3章 二百海匪第1章 齊川夜月第6章 不期之會第12章 鄉土之士第6章 分割天下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8章 玉案嶺第9章 入局第8章 樓名遠菊第3章 台山四寨第2章 大漠殘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