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機緣巧合

“你們是在選些什麼?”趙思思在屋裡轉了一圈,見璧容和沅娘說着什麼便走過來湊起了熱鬧。

“沅娘打算做幾雙鞋,思思姑娘可會女紅,不妨也選些喜歡的,你們一塊也能解解悶兒。”璧容笑着與她解釋道。

趙思思愣了愣,不敢置信地伸出了雙手,而後狠嚥了一口口水,堅定不移地搖頭道:“我寧願去學學舞刀弄槍,也別叫我拿那勞什子的繡花針。”

像是生怕璧容再繼續這個話題問個不休,忙扯了旁的話來打岔。

“我這幾天仔細瞧了你們平日曆穿的衣服,領子、袖口,裙角都是拿線繡的花紋,雖然好看,可是穿在身上難道都不會覺得磨的慌嘛?”說着,趙思思便摸了摸自己身上穿的那件領口繡折枝花的杏色羅衫。

璧容和秀蓮、沅娘幾三人聽了面面相覷,皆是有些不明所以。

“思思姑娘,這樣的繡樣可是不好繡的,不光要花時間,還得有手藝,也就是縣府裡的大戶人家能穿得起,一般老百姓家裡可是一輩子也見不得幾次的。”秀蓮委婉地解釋道。

“那一般人家都穿些什麼呢?”趙思思問道。

“像我們村裡的,都是穿自己織的土布,逢年過節哪家要是能扯上幾尺緞子那可是要裡外風光着呢。”秀蓮頗有一番感慨。

“如此說來,還沒有出現針織,那麼毛線鉤花自然也是沒有的了!”趙思思的眼睛裡閃爍着一股莫民的興奮,叫璧容幾人看的不明所以。

趙思思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忙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說,還是織在布上的花紋穿着更舒服一些。”

“思思姑娘說的是提花布吧。”秀蓮道。

趙思思思索了一下,忙點了點頭,“對對,好像是叫這個名字。”

秀蓮笑笑道:“提花布自然是有的,我家裡就有一臺能提花機,我家弟妹織這個最是在行呢。雖說價錢是比白絹貴上些,可也着實費工夫,何況若是不拿去染色,白花花的地也看不出什麼模樣來。”

趙思思有些訝異地看着秀蓮道:“怎麼不織些帶顏色的?皇帝老兒的龍袍上不都是五顏六色的嗎?”

秀蓮嚇了一跳,忙伸手捂住了趙思思的嘴,再瞧沈沅娘也是面容失色。

“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可不敢隨便喊的!被官府聽見可是要殺頭的。”秀蓮小聲道。

趙思思睜大了眼睛用力地點了點頭。

“你方纔這麼說,難道竟是見過不成?”璧容突然出聲道。

“我,我也是聽說書的這麼說的。”趙思思支支吾吾地道,好在璧容沒有深究,着實叫她送了一口氣。

“思思姑娘可是懂得一些紡織的手藝?我聽着倒是個行家呢,不知家裡可是也做過這樣的生意?”璧容想起了早前沈君佑的打算,便佯作無意地問道。

“行家不敢當,倒是從小看過一些織品的樣式,至於家裡,說起來倒是做着一些織物,只是門庭狹窄,和這裡可是比不得的。若是可以,不知道能不能去你們後面的染織房裡看看。”趙思思流露出了一股深深的渴望。

“只是後院作坊裡有些嘈亂,纔過來了前廳歇着,你若想去看看,咱們這便去了就是。”璧容笑着挽了她的手站了起來。

趙思思頓時兩眼發亮,恨不得立刻就飛奔過去。

“二嫂,這事還是問問二哥更妥當些吧。”沈沅娘適時地走到璧容身邊,低聲提醒道。

作坊於布莊就好像軍機處於軍隊,決計是機要重地。無論是染坊還是織布坊都是外人止步的地方,許多有名的染色師傅便是靠着自己懷裡的秘方謀得一席之地的。譬如沈家布莊裡的胡師傅便可以染出一種名爲雲蒸霞蔚的錦緞,而織布坊裡的鄒師傅可以織出一種名爲鳶飛魚躍的徹幅紋樣的妝花緞子,這二人都是沈君佑花重金從金陵請過來的。

璧容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自己已有打算。

從前廳出去要經過一道抄手遊廊,先到的是織布坊,遠遠便聽見了圍牆裡面傳來的織布機的吱吱聲,一排帶着皁色頭巾的婦人們坐在織布機前面正在忙碌着。

滿眼望去幾十座織布機一應都是懸着花本的花樓,通身長約一丈六尺,中拖衢盤,其下垂掛着以打磨地十分精細的八百根竹棍製成的衢腳,機上有一花樓似物高高突起。前面約莫二十來座織布機只有一人坐於前,後面卻均是一人負責司織,另一人坐於花樓架上,負責提花。

看管織布坊的管事一眼認出了璧容,忙過去請了個安,“夫人怎麼有空過來了,二爺就在隔壁染坊裡,小人這就去知會一聲。”

“只是過來看看,可知道二爺那裡在做些什麼?”璧容道。

織布坊的管事擡頭看了璧容身後的幾人一眼,恭聲回道:“染坊有了些新東西要與二爺看。”

璧容自是知道這管事說話有所顧忌,也不深問,點點頭道:“既如此,我們就只在你這裡轉轉便好,不必去那邊知會了。”

管事的點了點頭,領了璧容幾人進去,有見帶四角房檐的小耳房裡擺了一張黑漆嵌螺鈿的鼓型圓桌,四把黑漆圓凳,璧容與秀蓮、沅娘一起進去了裡面歇息,只差管事的領着趙思思東轉西瞅。

一壺茶將至喝盡的時候,趙思思纔過來,臉上仍舊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拉着璧容的手便道:“我方纔說了許多,可惜你們那監工頭子半句也不搭理我。”

璧容琢磨了半響才明白這話裡的“監工頭子”指的是誰,便笑着問道:“你都說了些什麼,且說給我們聽聽看。”

“你們那織布的機器太笨重了,花樓上面坐的那個就像是個耍雜耍的,動作慢的要死,還有那些線,完全可以多些顏色……”趙思思在一旁說的很是興起,反觀秀蓮和沈沅娘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

“你說的這般細緻,定是見過更好的織機了。”璧容對她的話很是作了一番思索,沒有對這其中所涉及的工序逐一詢問,而是直面主題。

趙思思猶豫了一會兒才道:“見倒是見過,只是我怕是做不出那樣的機器來的。”她的臉上有幾分懊惱,與之前的興奮神色相比,好似判若兩人。

幾人又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回了府,雖然只是一條巷子的腳程,管事的還是喚了後頭的小廝擡了幾頂小轎來,璧容沒有推拒,徑自坐進了轎子裡。

用過了午飯,秀蓮又留在屋裡陪璧容說了會兒話,烈日炎炎,既是容易犯夏困,見夏堇在一旁止不住地點着頭,璧容便打發了她們去歇息。

她本也是打算小憩一會兒的,奈何才躺到牀上,肚子裡的小傢伙便翻江倒海地折騰起來,只得坐着或者起來緩步走着才行,每每往牀上一趟便是好一番不滿。

直至到了晚飯點,喝了半碗稀粥,坐在炕上看了會書,也不知過了多會兒,竟靠着迎枕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突然身上的被子微動,頭頂響起一聲不深不淺的嘆息,“怎麼被子也不蓋好就睡了,雖說天氣熱,夜裡還是要小心受了涼。”

她猛地一個激靈就要從牀上坐起來,沈君佑眼疾手快地拖住了她的腰,輕緩地將她扶着坐穩了。璧容睜開朦朧的睡眼看了看沈君佑,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迷迷糊糊地道:“咦,你回來了啊,現在什麼時辰了?”

沈君佑將薄被往上提了提,回道:“戌時過了一會兒。”

“還沒有吃飯吧,我去吩咐廚房準備……”說着,便要掀開被子下牀來。

“不必忙,我已經吃過飯了,虧得今日回來的早,不然只怕你就要這樣一直睡下去了。記得下次莫要等我,困了就睡。”又低頭撫了撫她鼓起的肚子,“今天他可還乖巧?”

璧容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不過是多走了一會兒路,他便發起了脾氣,硬是叫我挨不得牀。不過大嫂說我這胎瞧着有些大,又是頭胎,生產的時候恐要費些力氣,趁着這會兒還不到日子,多走動走動也好。”

沈君佑沒說話,只是默默地握住了她薄被裡的雙腳,以往盈盈一握的白皙小腳有些明顯的腫脹,沈君佑從腳底沿着小腿一路輕柔地按捏起來,半響道:“明日我在家裡陪你。”

璧容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解,“染坊可是染出了新的顏色來?”

沈君佑漫不經心地回道:“不過是胡師傅胡亂配出的一種顏料,分量還沒有摸清楚,改日拿回來給你瞧瞧。”脫了外褂,掀起薄被的一角攬了她一同躺下,右手仍舊撫在隆起的肚子上,“你還是待在我身邊,我纔好踏實一些。”

“對了,還不曾與你說,我今日帶了思思姑娘去了織布坊。”

儘管璧容叫管事不必前去叫沈君佑,但管事的謹慎,璧容幾人一離開便一五一十地稟告給了沈君佑。

“可有什麼發現?”沈君佑並未表明自己已然知道。

璧容將趙思思那一番有些驚世駭俗的言論轉述給了沈君佑,沈君佑聽了起初還是蹙眉深思,突然拍了下大腿,繼而道:“我怎麼沒想過這樣的法子,只是她說的也不甚清楚,工序上還要好一番試驗才能知曉。”

沈君佑見她一臉不解,便解釋道:“她所說的應該就是我們的妝花緞子,雖也有着織金銀這樣的紋樣,但均是用作了鑲邊,彩緯更是隻用作徹幅獨花,若在此添加幾根彩絨緯管,繞上不同顏色的絲線,不僅配色上沒了限制,每個花樣都可以獨成一體,如此一來同樣的花樣,一匹織物只怕要比一匹繡品要省下一半有餘的時間來。”

璧容於織布上向來所知甚少,只是在一匹布上做完整的刺繡所需的功夫她卻是清楚的,如若真如沈君佑所言不假,那麼織物市場定是要比刺繡上更爲興盛。

“如此,不如叫她去織布坊裡幫幫工,我仔細瞧了些日子,倒是個心眼實誠的人,而且在織布坊裡瞧她着實喜歡的緊。”

“如此也好,既是有用之人,便要有用武之地纔好。明日你便問問她的意思,我與程管事說一聲,給她安排個差事。”

兩人說定了這件事,便吹了燈燭雙雙躺了下來。璧容窩在沈君佑的懷裡又說起了秦書懷與沈沅孃的事情來,沈君佑只哼哈的應了幾聲,對於璧容的提議並未有什麼表示,璧容簌簌地說了一會兒話,直至睏意上來才止了話漸入夢鄉。

第12章 一場鬧劇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25章 人情冷暖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10章 五月農忙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11章 錢氏母子第9章 亂點鴛鴦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38章 前因後果第33章 一場比試第91章 主動結盟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9章 亂點鴛鴦第62章 一箭三雕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9章 亂點鴛鴦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45章 破釜沉舟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36章 近水樓臺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13章 不翼而飛第37章 心思各異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9章 河蟹傳情第39章 突染瘧疾第26章 先斬後奏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127章 情不知所起(秦書懷番外)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31章 佳人珍饈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41章 千鈞一髮第77章 夢魘之局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5章 鄭家瑣事第13章 鬧劇再起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8章 肉糉爭端第4章 巧認乾孃第28章 初進嚴府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3章 誤撞醜事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3章 誤撞醜事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7章 端午之忙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99章 成算在心第3章 誤撞醜事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20章 束脩六禮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15章 劉氏有孕第81章 口蜜腹劍第7章 端午之忙第136章 打開銷路第88章 自食惡果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4章 借糧風波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4章 借糧風波第31章 佳人珍饈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34章 暗香浮動
第12章 一場鬧劇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25章 人情冷暖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10章 五月農忙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11章 錢氏母子第9章 亂點鴛鴦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38章 前因後果第33章 一場比試第91章 主動結盟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9章 亂點鴛鴦第62章 一箭三雕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9章 亂點鴛鴦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45章 破釜沉舟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36章 近水樓臺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13章 不翼而飛第37章 心思各異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9章 河蟹傳情第39章 突染瘧疾第26章 先斬後奏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127章 情不知所起(秦書懷番外)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31章 佳人珍饈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41章 千鈞一髮第77章 夢魘之局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5章 鄭家瑣事第13章 鬧劇再起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8章 肉糉爭端第4章 巧認乾孃第28章 初進嚴府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3章 誤撞醜事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3章 誤撞醜事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7章 端午之忙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99章 成算在心第3章 誤撞醜事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20章 束脩六禮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15章 劉氏有孕第81章 口蜜腹劍第7章 端午之忙第136章 打開銷路第88章 自食惡果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4章 借糧風波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4章 借糧風波第31章 佳人珍饈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34章 暗香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