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再回定襄

第二日一早,鄭天旺便從鎮上趕了回來,外頭日頭烈的很,他從牛車上跳下來,滿頭大汗地咚咚敲了院門,劉氏開門見了她那副樣子,忙拽着他去水房洗了把臉,換了身乾淨衣裳,這才進了堂屋去見鄭母。

雖是小本買賣,可在鎮上歷練了這半年,爲人處事都頗有了一番經驗,與早前的模樣可謂是天差地別。

秀蓮親自過去西邊山腳下叫了璧容兩口子來家裡吃飯,甫一進門,便見鄭天旺站起身衝沈君佑彎腰一拜。

沈君佑嚇了一跳,忙彎腰回了一禮,連聲道:“不敢不敢。”

鄭天旺不似鄭天洪那般木訥,嘿嘿笑了兩聲便站了起來,解釋道:“上個月我鋪子裡來了一幫鬧耍的癩子們,多虧了年掌櫃幫我驅趕了他們出去,不然,嘿嘿,我那店可是要被他們給砸了。”說着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

說起這事來,還有另外一層原因。

惠安鎮本就是個小鎮,鎮上不論米鋪、鐵鋪都是隻有一家,更不要說沈記布莊這樣的大店了,幾乎已經壟斷了附近的所有生意。

惠安鎮南街上有家慶記木行自洪武十三年就在惠安鎮上開木匠行,突然冒出來一個小老百姓靠着壓低價格公然在西大街上搶起了生意,慶記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便有了後面那幫癩子們去鬧事的事情。

這幹買賣的人最是欺軟怕硬,此前覺着鄭天旺一個鄉下漢子,大字都識不得幾個,故而並沒有當一回事,便隨便找了幾個鬧事的去,只想着攪和黃了買賣便可。可誰知沈記突然插進了一條腿,一羣人只那癩子頭頭跑得快,沒被衙門抓了去。

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那鄭家撿了個丫頭回來,竟還做了沈家那個克妻老闆的正房奶奶。慶記的老闆雖然憤怒,卻是畏着沈家的名頭,只得忍氣吞聲,再想着別的打算。

“都是一家人,二舅兄就莫跟我這麼客氣了。”沈君佑笑着道。

鄭天旺本來還比沈君佑小兩歲,如今看着他對自己一口一個舅兄,腆着臉嘿嘿道:“妹夫既然這麼說了,我就厚着臉皮應了。”

到了吃中飯的時候,秀蓮和劉氏在廚房裡,拿了鄭天旺捎回來的一對豬肘子給男人們滷了做下酒菜,又拿了肋排給璧容燉湯,放了香菇、冬瓜、山藥佐味。

鄭天旺哥倆拽着不會吃酒的小天業同沈君佑坐了一桌,其餘婦人孩子另坐了一桌,三個男人雖然性情各異,可坐在一桌上喝酒吃肉倒也不甚突兀。

一家人正吃的歡快,門外突然有人敲門。

秀蓮叫他們繼續吃,起身走到院子裡去開門,可見了來人不由得一愣。

“呀,小虎子娘,你咋來了?”

來人正是宋金武頭前娶的填房小董氏,十七八歲的年紀,穿着件桃米分色的薄衫,身形小巧,面色都是紅潤,倒是透着一股子喜氣。

“聽說你家姐兒回來了,俺娘叫俺送些自家做的果脯來。”小董氏笑着道,側着頭往迎面堂屋裡瞅了一眼,也沒有要進去的打算,把裝果脯的油紙包往秀蓮懷裡一塞,便說還要趕着回去做飯匆匆地走了。

當着沈君佑的面誰也不好意思提宋家的事情,只說是一個交好的鄰居,最愛做這些吃食給各家送。

直到吃過了飯,秀蓮拉着璧容去了自己屋裡,才又跟她閒扯着說起來,“……自打頭裡那個孩子掉了,就一直也沒懷上,宋大娘整天急得拜佛求醫,吃進去不少的藥,也沒有個動靜。”

璧容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得笑了笑,劉氏見了便跟秀蓮嗔道:“沒由的提這個幹啥,個人有個人的命,能咋的?跟老天爺反抗不成?”

秀蓮看了眼璧容的肚子,也意識到自己提了不該提的,忙道:“對對,你二嫂說的對,瞧我這張嘴。”說罷,往自己嘴上輕拍了兩下。

忙扯了別的話題,“對了,你還不知道吧,自打去年咱們家種的六畝棉花賣了好價錢,今年剛忙完了夏收的事,便有街里街坊跟咱們家打聽棉花賣去了哪家,你大哥才提了沈記布莊的名字,大夥便都喊着要一塊種棉花。上個月你大哥往別的村子也都去轉了轉,順義村、葛家莊、連陳家廟子也有不少人跟着種起了棉花呢!”

璧容一聽很高興,沈君佑在惠安鎮只有兩百畝地,每年全拿來種棉花,也依舊不夠用的,去臨邊幾個縣收購棉花,不單人力物力是一大耗資,還要面臨隨時哄擡物價的危險。若是能鼓動起惠安鎮附近的幾個村子都種棉花,倒真是省了不少麻煩。

“這可要多謝大哥大嫂了。”璧容由心底感激自己這一家人。

她這幾年看慣了太多的人家,有一個孩子在外面出息了,全家人恨不得立刻拽住了他,把家裡人都接過去享福,全然不想那個孩子的爲難之處。而鄭家一家人,從鄭母、到兩個哥哥、嫂嫂,沒有麻煩自己做過一件事,反倒是處處幫她的忙。

在西坪村待了幾日以後,便要再度啓程會回去忻州府定襄縣,儘管有諸多不捨和對那邊某人的厭煩,可是沈君佑在朔州待了大半年,這一回來各鋪子的掌櫃可是有不少事情都需要他親自處理。

定襄縣那邊的宅子裡,全媽媽早就安置地滴水不漏了,擷芳雖然被派到了豪哥兒身邊,但是卻沒有叫她像乳孃和兩個近身小丫鬟那般住在豪哥兒的院子裡,而是另找了一件雅緻的小院撥給她自己獨住。

管家陳孝儒一大早就告訴了門房沈君佑今個兒回來,把府裡上上下下全部打掃的乾乾淨淨,瞧着時間差不多了,便到了門口等候。

不一會兒聽見了馬蹄的動靜,瞧仔細了自己的馬車,忙過去行了個禮,恭聲道:“二爺、夫人一路辛苦了。”

“陳叔快起來,咱們之間什麼時候多了這些虛禮。”沈君佑說着就伸手扶了他起來。

“哎,哎。”陳孝儒連聲應着,支了門房的兩個小廝過來幫着提行李,待璧容從車裡出來,又要給她行李。

“陳叔,二爺才叫您別這麼多虛禮,怎麼您轉眼就忘了。”

陳孝儒笑着止了動作,迎了兩人進去。

“爹,我娘呢,怎麼不見她?”秋桐一見了父親激動的不行,兩隻眼睛紅通通的,像極了一隻兔子。

“老爺夫人還在呢,你這是什麼樣子!”陳孝儒看着秋桐嗔罵道。

秋桐一聽瞬間耷拉下了腦袋,再不多說。

“好了好了,總算回來了,秋桐夏堇你們也回去收拾收拾,待會再過來就是了。”

“那怎麼能行,夫人身邊哪能沒人伺候!”秋桐忙擺手道。

“誰說沒有人,這不是還有我嗎。”遠遠傳來一陣笑聲,正是一身葡萄紫長身羅衫的全媽媽,滿臉喜氣地朝這邊走來,“夏堇也過去你陳大嬸院子裡吧,你娘也來了。”

夏堇聽了更是萬分驚訝,她爹孃是在東南邊管田莊的,如果沒有要緊事很少過來府裡,自是不像秋桐可以整日見的着面。

擡起頭看了璧容一眼,見她笑着點頭,這纔跟秋桐一起謝着離開了。

“擷芳的事,媽媽可都安排好了?”

“丫頭放心吧,將她安置在了後頭秋風院的後罩房裡。”全媽媽攙着她慢悠悠地坐到了炕上,她五個月的肚子倒和人家六個月大的一樣,越發的覺得尖,全媽媽看了覺得一準是個男孩,心裡樂開了花。

“媽媽不可掉以輕心,那丫頭是個有主意的,她要是想做什麼事一定會變着法的做出來,不過我倒不擔心她心裡的小算盤,我主要是怕她連帶着惹了旁的麻煩。”璧容叮囑道。

全媽媽點了點頭,又想起璧容之前同她說過的事,“可想好了什麼時候去那邊?留在身邊總要提着個心。”

“纔剛回來就送走,難免老太太不會生出旁的想法,過一過吧,尋個何時的時機,帶了她過去。”璧容有些疲倦地嘆了口氣。

“怎麼了?”沈君佑才進來邊聽見了璧容的嘆氣聲,在她臉上仔細看了看,問道。

全媽媽見狀便尋了個藉口出去了,留下他們小夫妻在屋裡自己說話。

“沒什麼事,許是這些日子有些累了。”沈君佑在西坪村那裡時便每日都要去趟惠安鎮,如今回了這邊,定是要更忙一些,璧容不願意再拿這樣的小事去煩他。

沈君佑摸了摸她明顯凸出一個大圓球的肚子,眉頭微微有些蹙起,“這個傢伙又叫你不省心了,等他出來一定要好好訓斥他,長大了若是不孝敬你,就趕出家門去。”

璧容見他一臉的嚴肅卻說出這麼一番孩子氣的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全媽媽說孩子這會兒可是能聽得見咱們說話的。”

沈君佑臉色僵了僵,勉強地道:“就是要他聽見。”

璧容一副不關己事的模樣瞭然地點點頭,沈君佑被她直面的目光看得甚是尷尬,輕咳了兩下,一伸手把她攬在了懷裡,總算逃開了那雙憋着笑的眼,懷裡的溫度讓他突然安然舒心,情不自禁地貼近了她的額頭,輕柔一吻。

兩人耳鬢廝磨了好一會兒才罷休。自從她懷了身孕,沈君佑的強力抑制她都是看在眼裡的,也不敢再繼續去挑戰他的意志力,忙扯了別的事情。

“咱們什麼時候去秦府拜見乾孃?這趟回來沒少藉着乾孃的光。”說着悄然從他懷裡坐起來,起身倒了兩杯茶。

沈君佑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道:“後日吧,你先在家裡歇一天,秦伯母那邊不會怪罪的。”

這些日子的連續奔波確實有些筋疲力盡,便聽了沈君佑的話。

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2章 營生手段第63章 以退爲進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9章 河蟹傳情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46章 等待提親第13章 鬧劇再起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1章 錢氏母子第30章 攀龍附鳳第30章 攀龍附鳳第82章 請君入甕第47章 百年好合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108章 流水無情第108章 流水無情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21章 心懷不軌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47章 百年好合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39章 突染瘧疾第69章 誰是漁翁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21章 心懷不軌第62章 一箭三雕第40章 無妄之災第138章 黃雀在後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26章 先斬後奏第29章 年關諸事第86章 嬌豔有毒第46章 等待提親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22章 世態炎涼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62章 一箭三雕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27章 情不知所起(秦書懷番外)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34章 暗香浮動第13章 鬧劇再起第63章 以退爲進第22章 世態炎涼第2章 營生手段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8章 肉糉爭端第32章 容姐發威第85章 血光之災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41章 以德報怨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82章 請君入甕第44章 奮力一擊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36章 近水樓臺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49章 朔州沈家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27章 沈記作坊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14章 借糧風波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6章 落花有意
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2章 營生手段第63章 以退爲進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9章 河蟹傳情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46章 等待提親第13章 鬧劇再起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1章 錢氏母子第30章 攀龍附鳳第30章 攀龍附鳳第82章 請君入甕第47章 百年好合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108章 流水無情第108章 流水無情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21章 心懷不軌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47章 百年好合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39章 突染瘧疾第69章 誰是漁翁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21章 心懷不軌第62章 一箭三雕第40章 無妄之災第138章 黃雀在後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26章 先斬後奏第29章 年關諸事第86章 嬌豔有毒第46章 等待提親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22章 世態炎涼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62章 一箭三雕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27章 情不知所起(秦書懷番外)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34章 暗香浮動第13章 鬧劇再起第63章 以退爲進第22章 世態炎涼第2章 營生手段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8章 肉糉爭端第32章 容姐發威第85章 血光之災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41章 以德報怨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82章 請君入甕第44章 奮力一擊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36章 近水樓臺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49章 朔州沈家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27章 沈記作坊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14章 借糧風波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6章 落花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