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春曉(四)

三天時間,把五十名新兵老卒練得如臂指使,然後帶着他們去維護大校場的募兵秩序。若出紕漏,軍法從事!費了好大的勁兒,王洵才琢磨清楚自己要幹什麼!天可憐見,王家的丫鬟僕役加在一起,也不過是這個數目。還全憑雲姨指揮調度,每次只要王洵自己一插手,結局肯定是雞飛狗跳,到最後什麼都幹不成。

萬般無奈,他只好想辦法將任務推給趙、李兩位隊副。對此,兩位隊副也很忐忑。趙懷旭把手一攤,坦誠地告訴王洵,自己在擔任隊副之前,一直給周都尉當親兵。學着當年周都尉的樣子,給王洵出出主意可以。王洵如果想要把擔子硬塞過來,屆時肯定會砸鍋。

李元欽更是直接,掰着手指頭讓王洵看自己過去的履歷。武師出身,因爲使得一手還算過得去的長槊,被封常清私聘入伍做安西軍的槍棒教習。從沒單獨帶過兵,先前之所以能給王洵出謀劃策,一半時因爲,這麼多年在軍中廝混,雖然沒吃過鹿肉,鹿怎麼跑總是見識過。另外一半原因卻是,王洵爲人虛心好學,肯由着自己胡亂指揮。

“那我可怎麼辦啊!”見兩位隊副都開始撂挑子,王洵大聲慘叫。

“沒事兒!”趙懷旭擠擠小眼睛,低聲勸慰,“軍規下面,不是還有補充條款麼?即便你弄砸了,念在初犯的份上,頂多也是一頓軍棍而已。還可以分成幾次來打.......”

“我呸!”王洵端着臉盆潑過去,將趙隊副淋成了個落湯雞。“咱們三個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挨軍棍,你們兩個也甭想跑。到時候,我就說是你們兩個倚老賣老,橫加干涉........”

話雖然這麼說,三人還是認認真真核計了一番,盡力在最快時間熟悉並整頓隊伍。好在王洵跟齊橫比武這件事,效果非常轟動。七旅二隊的新兵們自覺隊正大人給新兵長臉,所以對他的指揮非常配合。而七旅二隊的老兵們,也覺得自家隊正還是有點兒真本事的,並非是完全靠着家族餘蔭的二世祖,因此也不刻意給他搗亂。再加上王洵本人出手大方,從不吝嗇花錢。更不屑佔屬下的那點兒小便宜。訓練中得到的賞賜總是能公平地分配給大夥。幾番折騰下來,新七旅二隊的賣相的確在所有被整訓的隊伍中,達到了首屈一指的地步。

每天早晨,帶着五十人的隊伍,邁開整齊的步伐圍着白馬堡跑過,王洵就覺得胸中有一股豪氣直衝雲霄。彷彿帶的不是五十人,而是五百,五千,甚至五萬人。馬踏樓蘭,刀劈百濟,威風凜凜,殺氣騰騰。連篇幻想下去,這條從軍之路真是選得正確至極。而在訓練、對練中吃了苦頭,甚至當衆丟臉之時,他又覺得自己不如老老實實繼續在家混吃等死,總好過像街頭賣藝的侏儒般,被這麼多人大聲嘲弄。就這樣,在“誓破樓蘭”和“不如歸去”兩種情緒之間左右徘徊着,三天的時間也就過去了。第四天一早,新兵營七旅二隊接到命令,帶齊各種用具,直奔白馬堡中央的大校場。

此番重整飛龍禁衛,從民間公開比武選拔“人才驍勇”的良家子弟入伍,是皇帝陛下親口提議,並在朝堂上經由文武百官討論通過的。因此,京師中很多消息靈通的人家,都對其寄予了很大關注。要知道,大唐以武立國,素有凌煙閣上無書生之說。皇帝陛下最近幾年雖然側重於文治,無意開疆拓土,可從遼東到安西,大唐將士依舊打得四方蠻夷聞角鼓聲而色變。況且武將的升遷之路,比文職相對要公平便捷許多。遠有白袍驍果薛仁貴,後有哥舒翰、高仙芝、郭子儀、封常清四大正副節度,無論哪個,獲取功名憑得都是赫赫戰功,而不是其家族血脈。

飛龍禁衛乃天子親兵,雖然不像內宮禁衛那般受重視,升遷也是極快。平素只需救救火,疏通疏通京師裡的排水渠,就能冊勳數轉。若是運氣好被皇帝陛下看上,破格提拔爲一衛重將,也不無可能。(注1)

以上種種因素綜合起來,導致白馬堡大校場門口今早被擠了個水泄不通。許多富貴人家庶出子侄,這輩子既沒機會繼承父親的爵位,又沒毅力晝夜苦讀,博取功名。便把出頭的希望,壓在了今天下場一搏上。見日頭已經升過了樹梢,而校場門遲遲不開,有人心中急躁,就大聲叫嚷了起來,“開門,開門,是不是軍官的名額在裡邊已經內定了。內定了就不要再欺騙大夥!”

“這麼晚了不開門,沒有貓膩纔怪!”有人唯恐天下不亂,趁機大聲鼓動。

“陛下親口答應憑武藝高下授予官職的!”“陛下再英明,也架不住朝中奸臣當道!”轉眼之間,躁動聲就越來越大,恨不得校場大門給掀翻在地。

“衝上去,不管是誰,直接打!”王洵帶領本隊禁衛恰恰趕到,按照先前謀劃好的套路,衝着弟兄們吩咐。

“諾!”五十名飛龍禁衛立刻舉起手中的齊眉短棍,不由分說,順着校場門口的道路向前打,一邊打,一邊高聲罵道:“閃開,閃開,想造反啊你們。心急吃不上熱豆腐。不想造反,就老實站在路邊排隊!”

正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先前還在大門口鼓譟吵鬧的衆人被打了個鼻青臉腫,卻立刻都安靜了下來。抱着腦袋上的青包退到一邊,老老實實恭候軍官大人的指揮。

“拉開絆馬索!”見一招得手,王洵信心更足。四下看了看,皺着眉頭命令。

禁衛們又是一聲響亮答應,比平素訓練更整齊。用染了紅色的絆馬索拴住校場大門左右門柱,沿着道路向外拉開,每側上中下各拉了三道,隔着五六步遠,便用白蠟杆子做立柱固定,從大門口一直拉到了二十餘丈之外。才又重新收拾整齊。然後每側各站下十名禁衛軍,揮動這棒子,命令前來應試的良家子們排好隊伍,沿着繩索拉出來的通道魚貫入內。

進了校場大門,自有兩位隊副負責登記,覈對身份,並根據良家子們的應考項目,發放標記牌號。然後,王洵麾下的另外三位夥長各帶數名禁衛,按照牌號標記,把應試者陸續引往指定範圍。行進間,半個笑臉也不肯給,只要有人敢逾越半步,立刻一棒子打過去,揍得對方連連討饒。

這種手段雖然粗暴了些,但收效卻不是一般的好。前來應試的良家子們捱了打,立刻明白軍營裡邊與外面不一樣,把所有驕狂之心收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按命令行事。而新七旅二隊的飛龍禁衛們,卻因爲將對方打得抱頭鼠竄,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自豪感和歸屬感。覺得自己就是高人一等,雖然幾天前,他們也曾經同樣被老兵們收拾得苦不堪言。

將良家子們帶到了考覈場地,新兵營七旅二隊飛龍禁衛的責任便宣告結束,另外一隊禁衛將應試者接收。再度根據名冊上的描述重新覈實身份,着手安排比試。

焦頭爛額忙碌了足足一個半時辰,前來應募的人流才慢慢稀了。大校場裡邊,卻是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顯然前來應募的良家子當中,的確有人身手不俗,令主考官和應募者們都大開眼界。王洵心裡惦記了宇文至,便跟趙懷旭交代了幾句,請他暫且代替自己守大門。轉過身,擦了擦汗,大步向裡邊走去。

才走了十幾步,就看到馬方遠遠地跑了過來。日光的照耀下,小臉通紅,額頭上的汗珠清晰可見。望見王洵,立刻彎下腰,一邊喘氣,一邊大聲喊道:“二郎,趕緊去看看,宇文小子遇到對手了!”

“沒事!”王洵笑了笑,順口迴應。“他拳腳上的功夫本來就稀鬆,連我都打不過,還........”

“不是拳腳!”馬方一邊喘氣,一邊擺手,“是弓箭,今天真是遇上高手了,宇文小子跟人家比,差了不止一點兒半點兒!”

“有這種事!”王洵禁不住微微一愣。宇文至跟他從小廝混到大,到底什麼水平他心裡非常清楚。因爲性格所致,此人吃不得苦,所以拳腳上的功底扎得很一般。否則也不會在前一段時間設計欺負李白,反而被對方揍了個鼻青臉腫。但在弓箭射藝方面,宇文至簡直是個天才。說百步穿楊有些誇張,一百步範圍內,十箭當中有八箭以上正中靶心,卻不是什麼爲難事。

“趕緊去看。認識你的人多,看看能不能幫子達作弊。否則,他肯定要輸!”不容王洵細想,馬方一把拉住他的胳膊,“趕緊,趕緊,再晚一步,甭說第一名,前三名都未必有子達的份了!”

注1:冊勳,隋唐時的一種記功方式。基本上冊勳三轉,便官升一級。

第4章 英魂(二)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白虹(一)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霜刃(六)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陽關(八)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初雪(四)第1章 看劍(五)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異域(七)第2章 天河(七)第5章 雙城(二)第1章 秋聲(六)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雙城(六)第6章 雪夜(五)第5章 異域(七)第3章 國殤(一)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霜刃(五)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天河(一)第5章 異域(三)第4章 英魂(一)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5章 紫袍(七)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白虹(二)第1章 笳鼓(三)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礪鋒(六)第1章 看劍(二)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樓蘭(一)第3章 霜刃(五)第6章 雪夜(一)第3章 早寒(三)第6章 大唐(一)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英魂(九)第1章 羽衣(四)第3章 陽關(六)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天威(一)第6章 驚蟄(三)第6章 大唐(六)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河(二)第2章 霓裳(二)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雪夜(五)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羽衣(四)第1章 笳鼓(六)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英魂(九)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天河(一)第5章 不周山(二)第6章 驚蟄(十)第3章 國殤(五)第1章 笳鼓(七)第1章 笳鼓(五)第5章 紫袍(六)第4章 英魂(七)第2章 天河(五)第5章 春曉(五)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壯士(六)第6章 驚蟄(三)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初雪(七)第2章 殘醉(三)第1章 白虹(四)
第4章 英魂(二)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白虹(一)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霜刃(六)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陽關(八)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初雪(四)第1章 看劍(五)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異域(七)第2章 天河(七)第5章 雙城(二)第1章 秋聲(六)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雙城(六)第6章 雪夜(五)第5章 異域(七)第3章 國殤(一)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霜刃(五)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天河(一)第5章 異域(三)第4章 英魂(一)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5章 紫袍(七)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白虹(二)第1章 笳鼓(三)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礪鋒(六)第1章 看劍(二)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樓蘭(一)第3章 霜刃(五)第6章 雪夜(一)第3章 早寒(三)第6章 大唐(一)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英魂(九)第1章 羽衣(四)第3章 陽關(六)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天威(一)第6章 驚蟄(三)第6章 大唐(六)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河(二)第2章 霓裳(二)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雪夜(五)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羽衣(四)第1章 笳鼓(六)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英魂(九)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天河(一)第5章 不周山(二)第6章 驚蟄(十)第3章 國殤(五)第1章 笳鼓(七)第1章 笳鼓(五)第5章 紫袍(六)第4章 英魂(七)第2章 天河(五)第5章 春曉(五)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壯士(六)第6章 驚蟄(三)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初雪(七)第2章 殘醉(三)第1章 白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