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威(六)

隨着王洵進入追逃戰場,所有將士都開始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爲。

王都督不喜歡看到有人濫殺放棄抵抗者。這一點,聯軍上下每個人攻克柘折城時,就知道得非常清楚。只不過當年大夥看得是愛護短的封常清那老頭子的顏面,沒幾個人真正把王都督的命令放在心上,所以大夥該幹什麼還幹什麼,舉止甚爲囂張。而現在,卻誰也不敢再對鐵錘王的將令陽奉陰違了!畢竟幾個挑釁鐵錘王虎威的傢伙,下場都在那明擺着,誰也不願輕易步這些倒黴蛋的後塵。

可打了這麼大一場勝仗,既不能殺戮戰敗者爲樂,又不準將私自將俘虜瓜分掉,接下來的追擊戰,弟兄們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這個問題難不住聰明人,很快,將士們便找到了新的適應方案。他們不再一味地試圖抓更多的俘虜,而是將目標對準潰軍當中那些穿着將領服色的傢伙頭上。衆所周知,咱們王洵王大都督,治軍向來講究賞罰分明。俘虜的職位越高,記錄在獻俘者頭上功勞也就越大。記錄在獻俘者頭上的功勞越大,戰後頒發下來的賞賜也就越豐厚。該冊勳的冊勳,該升官的升官,即便是西域諸侯麾下的大小頭目,無法直接領受大唐的官爵,至少還能從鐵錘王手裡領到一大筆金銀細軟。扣除掉該孝敬給頂頭上司的那部分之外,真正落在自己手中的,也能換幾十匹駿馬,或者十幾個美女。

如此一來,潰軍中的各級將領可就倒了大黴。他們本身就飛揚跋扈,進入長安之後,又迅速沾染了原來長安守軍身上那種驕奢淫逸的惡習,一個個穿在身上的鎧甲不管防禦能力如何,在奢華程度上卻誰也不甘心被同品級的袍澤落下。從背後追上來的聯軍士卒不用做任何詢問,光憑鎧甲的顏色和華麗程度,就能判斷出哪個目標更有俘虜價值。於是,紛紛策馬堵截過去,將看中的目標一索子套翻,捆得像豬一樣,帶到鐵錘王面前獻俘。

有幾個傢伙心腸甚壞,抓到了俘虜後還唯恐不能給鐵錘王留下深刻印象,特地又在細節方面下了一些功夫。或者將價值不菲的金甲扯落幾片,露出俘虜白白的肚皮、肥碩的大腿,以期待着能搏鐵錘王大人一笑。或者給俘虜來個“捂眼青”,顯示自己手裡的俘虜與衆不同。更有甚者,乾脆直接找來樹枝插在俘虜脖頸後,以示對方膽敢與鐵錘王做對,無異於插標賣首!

大抵人心裡頭都藏有陰暗的一面,都喜歡看那些平素高高在上的傢伙倒大黴,在自己眼前從雲端跌落塵埃。剛開始,還是有極少的一部分聯軍將士在俘虜身上玩花樣。轉眼之間,便引來了大規模的效仿。而那些被俘的普通士卒,在經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後,發現戰勝者的虐待對象只限於以前高高在上的各級軍官,非但起不了同仇敵愾之意,反而沒心沒肺地跟着在旁邊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笑聲一陣接着一陣,很快就傳進王洵的耳朵。發現屬下們在胡鬧之後,他只是輕輕搖了搖頭,並沒有嚴令禁止。雖然嚴令不準亂殺俘虜,但是在內心深處,王洵對叛軍的恨意,其實並不比任何人來得淺。即便經歷了封常清的死,高力士和邊令誠兩人的聯手迫害,依舊沒被沖淡分毫。

這幾年,他帶着大夥在藥剎水沿岸捨死忘生,難道僅僅是爲了博取功名富貴?僅僅是爲了躲避高力士等人的追殺?在領軍回援途中,王洵不止一次捫心自問,每次都得出相同的答案。

不是,肯定不是。自己和弟兄們之所以充滿勇氣地在藥剎水沿岸浴血奮戰,爲的是背後這個大唐!可誰能想到,當自己滿懷希望地回首故鄉時,看到的卻是如此殘忍的結果?!

大唐沒了,曾經令大夥想起來就充滿自豪,並寧願爲其付出所有的大唐沒了!這是何等殘忍結局,又是何等無法忍受的痛苦!可以說,在發現長安城已經不可能守得住之時,王洵連拔劍自殺的心思都曾經有過。而眼前這些叛軍俘虜,就是毀了他的夢想,毀了他心中最後依託的罪魁禍首。安西軍上下,幾乎每個人都巴不得剝他們的皮,抽他們的筋,將他們剁得粉碎,挫骨揚灰,才能暫時消解心中之恨。

然而,王洵又不能這樣做。善待俘虜,不僅僅出於他心中的仁慈,而且有着極爲現實的意義。首先,殺俘無益於今後與叛軍的戰鬥。一旦殺俘的名聲傳開,將來再與叛軍作戰,必然會遭受對方全力抵抗。而不會再像今天這般,打掉了敵人的取勝信念之後,便可以直接追亡逐北。

其次,對於現今身板兒單薄的安西軍來說,俘虜是一種難得的兵源。從以往的領兵經驗來看,王洵並不認爲俘虜個個都天生反骨。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只是沒什麼判斷力的傢伙。既然做了安祿山的麾下,就只能隨着主帥的刀尖所指而動。既沒有勇氣抗命,也想不起來抗命。只要能將他們合理的利用起來,想方設法激發起他們對叛亂的恨意,不難將他們改造成爲安西軍的一部分。即便當不了主力,作爲僕從,也比臨時招募來的民壯戰鬥力強許多。

第三,還是爲了安西軍的整體考慮,王洵不能做出損害這支隊伍名聲的事情。對,就是爲了維護安西軍一如既往的虛名,他也不得不善待俘虜。雖然封常清從來沒明着說要把安西軍交給他,可眼下,王洵卻當仁不讓地認爲,自己安西大都督的第一繼任者。他要獨自挑起這面戰旗,不管別人承不承認,已經逃到蜀中的皇帝和已經躲到朔方的太子承不承認。

所以,將那些叛軍當中的核心人物變成所有人的笑柄,對從靈魂上改變俘虜來說,的確有益無害。至少,在目睹了將領們的白肚皮和黑眼圈之後,那些被俘的叛軍士卒,不會輕易再聽前者的招呼。非但如此,在王洵心中,甚至已經打起了殺將留兵的念頭,雖然這個念頭只是在他心中轉了轉,便迅速被壓了下去。

“啓稟大都督,弟兄們抓到了一頭肥羊,叫什麼王宏。在叛軍那邊,是掃地將軍!”發現王都督並不制止大夥的惡趣味,衆將愈發肆無忌憚。

掃北將軍王宏頭盔被砍成了兩半兒,一邊一半兒倒扣在耳朵上。鼻子尖上塗了一團黑泥巴,頦下五綹長髯也被硬生生截去了一半兒,變成了三長兩短,向左右肩膀彎曲着,說不出的滑稽。

王洵只是看了一眼,便幾乎笑出聲音來。“胡鬧!”他擺手制止,“押下去,別慢待他!本都督拿他還有用場。”

“諾!”獻俘的將士們大聲迴應,嘻嘻哈哈地將掃北將軍王宏押走,到負責收容俘虜的朱五一那裡登記。一行人還沒等去遠,又有幾名曹國將士,押着一位部族埃斤打扮的傢伙,走了過來。到了王洵眼前,將俘虜朝地上一按,然後用手拉住腦後短辮子,露出被剃得光溜溜的臉孔。

鬍子、眉毛和頭頂前半邊髮髻全給刮掉了,從正面看上去,此人活像一隻紅皮雞蛋。偏偏這隻紅皮雞蛋上,還擠滿了獻媚的笑容,見到王洵,立刻搖尾乞憐,“別殺我,別殺我。我是契丹郝連部埃斤,我有重要軍情向王大都督彙報。別,別”

王洵對此人口中的重要軍情,提不起任何興趣。如此沒骨頭的傢伙,在孫孝哲那邊能受到器重也有限,不可能知道什麼核心機密。

紅皮雞蛋慘叫着被架走,隨後又有幾名大燕國的中郎將被押了過來。在大唐所有節度使當中,安祿山的威權最勝。擁兵二十餘萬,麾下官拜中郎將的傢伙足足有六七百名。這種爛了大街的貨色當然也提供不了什麼重要軍情,王洵只是粗略的看了幾眼,便命人押去記功。

正當他覺得索然無味間,忽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了過來,“放我下來,放我下來。速帶我去見你家將軍。老子跟他之間的交情非比尋常,惹急了老子,一會兒在他面前告爾等一狀,管保讓爾等吃不了兜着走?”

“這廝是誰?”見過臉皮厚的,沒見過臉皮這麼厚的。都當了俘虜了,還有勇氣威脅別人。方子陵、鮑爾勃等人齊齊擡頭,舉目向前來獻俘的隊伍觀望。只見五、六名騎兵圍着一匹空鞍戰馬,馬背上卻沒有任何人影。

“放我下來,放我下來。”威脅聲再度響起,大夥巡聲細找,纔在戰馬側面,看到了一個半大孩子。渾身上下被捆成了豬崽般,嘴裡卻罵罵咧咧地片刻不停。

“放他下來,小心點兒,別傷了他!”王洵猛然響起了對方的姓名,趕緊策馬迎上去,命令大夥開釋俘虜。“賈大人,王某約束手下不力,讓大人受委屈了!”

注:加更一節,算是補週一的。

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春曉(二)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看劍(一)第3章 霜刃(三)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社鼠(六)第5章 異域(三)第2章 天河(一)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六)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天威(五)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看劍(五)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驚蟄(六)第3章 霜刃(二)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礪鋒(五)第1章 秋聲(三)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紫袍(十)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早寒(一)第4章 光陰(一)第6章 大唐(七)第6章 雪夜(三)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天河(二)第6章 驚蟄(九)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陽關(一)第5章 春曉(三)第2章 天河(三)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羽衣(四)第2章 霓裳(三)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社鼠(一)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初雪(二)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笳鼓(九)第5章 不周山(二)第5章 不周山(四)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霜刃(一)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羽衣(三)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正氣(四)第5章 紫袍(九)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社鼠(一)第5章 不周山(十)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紫袍(七)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社鼠(五)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春曉(六)第3章 國殤(七)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國殤(三)第5章 紫袍(六)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壯士(六)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不周山(十)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秋聲(六)第6章 雙城(中)第4章 英魂(二)第3章 國殤(四)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紫袍(二)第1章 白虹(一)第1章 羽衣(二)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河(七)第5章 春曉(四)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霜降(三)第4章 樓蘭(一)第3章 正氣(四)第5章 不周山(六)第4章 樓蘭(一)第3章 霜刃(三)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霜刃(一)
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春曉(二)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看劍(一)第3章 霜刃(三)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社鼠(六)第5章 異域(三)第2章 天河(一)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六)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天威(五)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看劍(五)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驚蟄(六)第3章 霜刃(二)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礪鋒(五)第1章 秋聲(三)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紫袍(十)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早寒(一)第4章 光陰(一)第6章 大唐(七)第6章 雪夜(三)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天河(二)第6章 驚蟄(九)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陽關(一)第5章 春曉(三)第2章 天河(三)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羽衣(四)第2章 霓裳(三)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社鼠(一)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初雪(二)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笳鼓(九)第5章 不周山(二)第5章 不周山(四)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霜刃(一)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羽衣(三)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正氣(四)第5章 紫袍(九)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社鼠(一)第5章 不周山(十)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紫袍(七)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社鼠(五)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春曉(六)第3章 國殤(七)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國殤(三)第5章 紫袍(六)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壯士(六)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不周山(十)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秋聲(六)第6章 雙城(中)第4章 英魂(二)第3章 國殤(四)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紫袍(二)第1章 白虹(一)第1章 羽衣(二)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河(七)第5章 春曉(四)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霜降(三)第4章 樓蘭(一)第3章 正氣(四)第5章 不周山(六)第4章 樓蘭(一)第3章 霜刃(三)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霜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