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9 製造玻璃

Chapter 9 製造玻璃

天氣惡劣——水力梯——製造玻璃用具(玻璃杯、玻璃窗等)——麪包樹——經常光顧畜欄——牲畜數量壯大——記者的問題——“林肯島”的確切位置——彭克羅夫的建議

三月的頭一週,天氣起了變化。月初正好是滿月,天氣依然炎熱無比。空氣裡好像到處都是雷電,暴雨季節即將來臨,這種天氣也許會延長一段時間,也許會很快過去。果然,三月二日雷聲大作。大風從東邊刮來,冰雹迎着“花崗岩石屋”的門面打過來,像槍彈掃射一般,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他們急忙關閉門窗,否則,房內的東西就會被全部打溼。

眼見鴿子蛋大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打下來,彭克羅夫心裡只想着一件事:他的小麥處境十分危險。

他立刻向麥田奔去,麥子已經抽出了綠色小穗。他用一大塊布遮蓋起他的那片麥田,自己則替麥子忍受冰雹的襲擊,對此他毫無怨言。

惡劣的天氣一共持續了一週,這期間,雷聲一直在天空中滾動。在暴雨暫停的間隙中,仍能隱約聽見天邊的雷聲,緊接着,雷聲再次大作,天空掣起道道閃電,炸雷擊倒了島上好幾棵樹,其中有一棵是長在森林邊、“格蘭特湖”附近的參天松樹。有兩三次粗沙被電流擊中,熔化後變成玻璃狀物體。工程師發現了這些玻璃狀物體後,就想他們完全有可能給窗戶安裝上既厚又結實的玻璃,這樣他們就不用擔心風雨和冰雹襲擊了。

他們在外邊沒有什麼急需要乾的活,就利用天氣惡劣這段時間在“花崗岩石屋”裡幹活,屋裡的佈置一天天完善起來。工程師造出一臺車牀,不但可以車出盥洗和廚房用具,還可以車出鈕釦,他們最缺的就是鈕釦。他們還製造了一個槍架,十分小心地保管着那些槍支,他們的碗櫃和衣櫥都急需改進。他們鋸着、刨着、銼着、旋着,在惡劣的天氣裡,工具的叫聲和車牀的吼聲響成一片,與雷聲遙相呼應。

他們沒有忘記朱普,它在總倉庫旁邊有間房子,就像船艙一樣,裡面有一張吊鋪,上面一直鋪着厚厚的草墊,完全適合它。

“朱普真乖,從來不和人頂嘴,”彭克羅夫經常這樣說,“從來沒有不太合適的答覆,它可真是位好僕人呀。納布,它確實是個好僕人!”

“它現在是我的徒弟,”納布答道,“它很快就和我一樣了。”

“成了你的上司,”水手開玩笑說,“因爲不管怎麼說,納布,你會說話,而它則一言不發。”

不用說,朱普現在精通服務業。它給大家抖掉衣服上的灰塵,轉動烤肉扦,打掃房間,侍候大家用餐,堆放柴禾,彭克羅夫對此非常高興。而且,它不把彭克羅夫這位可敬的水手送進被窩,自己絕不會先去睡覺。

至於島上所有成員的身體,不管是兩足的人,還是四足的動物,都沒有任何問題。有戶外的生活,有對健康有益的環境和溫和的氣候,有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他們完全可以放心,疾病永遠不會來折磨他們。

大家的身體的確非常健康,一年工夫,哈伯特已經長高了兩英寸。他的臉龐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像成年男子了,他立志要做一名身體魁梧、德才兼備的人。再說,他抓緊幹完活後的空閒時間自學。他把在箱子裡能找到的幾本書都拿出來閱讀。除了根據自身需要,從實踐課中獲取的知識外,他還從工程師身上學到了本領,從記者那兒學到語言,這些老師都樂於讓他接受更爲全面的教育。

工程師的一貫想法,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傳授給這位年輕人,想通過言談和行動來教育他,培養他。哈伯特盡最大努力從老師那裡汲取知識營養。

“要是我哪天死了,”賽勒斯·史密斯心想,“接我的班的人就是他。”

三月九日,暴風雨過去了,但是在夏日這最後一個月裡,天氣始終不晴朗。天空經過炸雷的震動之後,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純淨,只有三四天晴朗的天氣,他們可以趁機外出。其他時日不是下雨就是降霧,幾乎無一例外。

這時候,母驢生了小驢,小驢也和媽媽性別一樣,身體好極了。畜欄裡的岩羊也在增加,已經有好幾只羊羔在牲畜棚裡咩咩叫了。納布和哈伯特興奮極了,在新生的羊羔中,他們有自己喜歡的羊羔。

他們也嘗試着馴養野豬,結果大獲成功。他們在家禽場附近砌了一座豬圈,裡邊很快就有了好幾頭正在餵養的豬崽,也就是說,在納布的精心飼養下,它們很快就長得膘肥體壯了。朱普負責每天給它們送食,有洗碗水、廚房裡的剩飯等等,它非常認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有時朱普也拽着這些豬崽的尾巴逗它們玩,它這樣做是因爲它淘氣,而不是因爲它有惡意。它天性像小孩,覺得豬崽那彎曲的尾巴很有趣,同孩子的玩具差不多。

三月裡的某一天,彭克羅夫在同工程師聊天時提醒他,說他還沒有兌現他曾經許下的諾言。

“您曾經說過要用一種裝置代替‘花崗岩石屋’前那長長的梯子,賽勒斯先生。”他這樣對工程師說,“您能在什麼時候給咱們裝起來呢?”

“你是說那種升降梯?”賽勒斯·史密斯答道。

“隨您的便,就叫它升降梯吧。”水手說,“名稱並不重要,只要我們不費力能回到屋子就行。”

“那簡直太容易了,彭克羅夫,可是這很有用嗎?”

“肯定有用,賽勒斯先生,我們已經有了生活必需品,現在該想想享受了。對人而言,這當然有點奢侈,但是要搬運東西,那就必不可少了!拿着重物登那麼長的梯子,確實不方便!”

“那好吧,彭克羅夫,我們設法讓你滿意。”賽勒斯·史密斯答道。

“可是你手頭並沒有機器呀?”

“那我們就去造。”工程師說。

“造蒸汽機?”

“不,造水壓機。”工程師回答。

工程師確實有現成的天然動力帶動他的機器,他可以毫不困難地利用這種天然動力。

爲此,他只需要把給“花崗岩石屋”供水的湖邊的那個開口開大,增加水的流量就行了。石塊與草叢間的出口一直開大到頂端,這樣就產生了一股強有力的瀑布,漫出來的水就從裡邊的井裡流走了。工程師在瀑布的下方安裝了一個帶有螺旋槳的圓筒,靠一個大輪盤與外邊相連,輪盤上纏繞着結實的纜繩,繩子上吊着一個吊籃。這樣,就可以利用一條拖到地面上的長繩來接通或切斷水力馬達,他們可以乘吊籃一直上到“花崗岩石屋”門口了。

三月十七日,升降梯開始運轉,大家都很滿意。從此以後,所有的重物——木柴、煤炭、食物和他們自己都是通過那個簡單裝置運到屋裡去的。升降梯代替了原來的梯子,沒有人可惜。託普不像朱普那樣能夠非常靈巧地攀着梯子往上爬,曾有多次是由納布,甚至由猩猩揹着登上“花崗岩石屋”,所以它對梯子的改進顯得尤爲興奮。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賽勒斯·史密斯開始試着製造玻璃。他最初不得不用原來製作陶器的爐子來製造玻璃。這樣做難度很大,但是經過好幾次試驗後,工程師終於建成了一個玻璃車間,他的老幫手熱代翁·斯佩萊和哈伯特好幾天沒有離開那裡。

至於製造玻璃所需的原料,其實很簡單,就是沙子、白堊和蘇打(碳酸鹽或硫酸鹽)。海灘上盡是沙子,石灰裡有白堊,海藻裡有蘇打,黃鐵礦裡有硫酸,地下有的是煤,可以隨時調節爐子的溫度。賽勒斯·史密斯製造玻璃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最難製造的工具是製作玻璃品的吹管,這是一種長五六英尺的鐵管,其中一端用來把熔化成**狀的玻璃物質弄出來。彭克羅夫用一塊又長又薄的鐵皮捲成槍筒狀,就製造出了這種吹管,他們馬上就可以用了。

三月二十八日,他們用大火燒起了烤爐。把兩三份炭末拌進一百份沙子、三十五份白堊和四十份硫酸鹽中去,再把這種混合物放進用耐火土作成的坩堝裡。爐裡的高溫使這種物質熔化成**,或者更確切地說,熔化成膠狀物時,賽勒斯·史密斯就用吹管把這種膠狀物體弄出來一點,放在事先準備好的金屬板上翻來翻去,弄成容易吹的形狀,然後他把吹管遞給哈伯特,讓他從另一端來吹。

“像吹肥皂泡那樣嗎?”年輕人問他。

“完全正確。”工程師答道。

哈伯特鼓圓腮幫子,對着吹管使勁吹,同時兩手不停地轉動吹管,玻璃狀的物體就被吹了起來。他們再加一些那種膠黏狀物體,結果很快就吹成直徑一英尺的玻璃球。這時,賽勒斯·史密斯從哈伯特手裡要回吹管,讓它來回擺動,可塑性很強的玻璃球就被拉長了,結果就製成了圓柱體的玻璃製品。

吹過之後,圓柱形的玻璃兩頭有兩個半圓形的帽子,只要把比較鋒利的鐵片先浸泡在冷水裡,就很容易把兩邊的圓頭去掉。然後,他們用同樣的方法把玻璃筒直着割開,經過第二次加熱使它變軟,再放在金屬板上用木棒碾平。

他們就這樣造出了第一塊玻璃,只要重複五十次這道工序,就可以得到五十塊玻璃。“花崗岩石屋”的窗戶上很快就有了半透明的玻璃,雖說還不太潔白,卻足以透光。

至於做些杯子、瓶子之類的玻璃製品,簡直可以說易如反掌。再說,吹管頭上吹出什麼形狀的玻璃品,他們就讓其保留原樣。彭克羅夫也想自己吹吹,因爲在他看來,這簡直是一種享受,但他吹得太猛,吹出的產品奇形怪狀,他卻愛不釋手。

在此期間的一次外出巡察,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新樹種,它的產品又增加了島上居民的食品來源。

一天,賽勒斯·史密斯和哈伯特打獵時,走進了“惠恩河”左岸的遠西森林。和往常一樣,年輕的哈伯特不停地向工程師問這問那,工程師對什麼問題都一一誠懇地作解答。但他們現在是在打獵,打獵和其他許多事情一樣,不專心去做,是不會成功的。賽勒斯·史密斯本人不是獵人,另外,哈伯特又在談論物理和化學,所以那一天有許多袋鼠、野豬或刺豚鼠都從年輕的哈伯特槍口下溜走了。已經過去了大半天,兩位獵手眼看就要空手而歸了。這時,哈伯特突然停下,高興得大喊大叫:

“啊!賽勒斯先生,您看見那棵樹了嗎?”

他與其說是指着一棵樹,不如說是指着一棵灌木,因爲它只有一根莖,上邊覆蓋着一層鱗狀樹皮,還長着葉脈平行的樹葉。

“這棵很像小棕櫚的樹到底是什麼樹?”賽勒斯·史密斯問道。

“是棵鐵樹,我在博物學辭典裡看見過圖畫。”

“可我根本沒有看見樹上有果實呀!”

“是沒有果實,賽勒斯先生,”哈伯特說,“可是樹幹上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天然的細麪粉。”

“這麼說是麪包樹啦?”

“不錯,就是麪包樹。”

“好吧,孩子,”工程師答道,“在我們收穫自己的麥子之前,這一發現實在太寶貴了。但願你沒有弄錯。”

哈伯特沒有弄錯。他折下一棵鐵樹的樹幹,其組織都是腺狀的,裡面有不少粉狀精髓,盡是木質纖維,被那些呈同心圓的年輪圈分開。那些澱粉裡混着一種氣味刺鼻的黏液,但是,只要壓榨一下就可以清除掉。這種細胞質的物質是真正的上等麪粉,極有營養。從前,日本法律禁止其出口。

賽勒斯·史密斯和哈伯特在仔細研究了“遠西森林”裡鐵樹生長的方位後,作了一些標記,然後回到“花崗岩石尾”,他們把自己的新發現告訴了同伴們。

第二天,大家都去收集麪粉了。彭克羅夫對他的寶島越來越熱情,他對工程師說:“賽勒斯先生,您認爲世界上有遇

難人的寶島嗎?”

“你到底想說什麼,彭克羅夫?”

“我想說的是,是否有專門建造的島,就是爲人們遇難時用的,那些可憐的人總會有辦法擺脫困境!”

“有可能。”工程師笑着說。

“毫無疑問,先生,”彭克羅夫說,“‘林肯島’無疑就是這樣的島。”

他們帶着採集來的不少鐵樹莖回到花崗岩石屋。工程師造了一臺壓榨機,用來清除澱粉裡的怪味黏液。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了大量麪粉。經過納布的加工,麪粉變成了蛋糕和布丁小點心。雖然不是真正的小麥麪包,但是已經很接近了。

在這一時期,畜欄裡的野驢、山羊和綿羊每天都給他們提供必要的鮮奶。而且那輛車子,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替代原來那輛車子的輕便小篷車,經常被拉上去畜欄。輪到彭克羅夫去時,他就帶上朱普,讓它來趕車。它揮鞭作響,和平常一樣靈巧,每次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務。

島上的一切欣欣向榮,畜欄裡也好,“花崗岩石屋”也好,到處都充滿了生機。要不是背井離鄉,遠離祖國,他們這些人確實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他們在這裡的生活如此美好,他們對這座島如此熟知,要是有一天真要離開這片好客的樂土,他們肯定會依依不捨的。

然而,他們依然心繫祖國,嚮往故土,這份愛不會動搖。要是真有船隻無意中進入他們的視線,他們會向其發出信號,吸引其注意力,然後隨船離去……目前,他們還過着這種幸福的生活,他們並不希望發生什麼事情,擔心這種意外會打斷他們的幸福生活。

可是,誰又敢保證自己會永遠幸福,會永遠免遭厄運呢?

不管怎麼說,這座他們已經居住了一年多的“林肯島”經常會成爲他們的話題。一天,他們對全島作了一次觀測,這次觀測和他們以後的遭遇有密切關係。

四月一日是復活節的禮拜天。賽勒斯·史密斯和同伴們休息了一天,而且還做了祈禱,以示慶祝。這一天天氣晴朗,就像北半球十月的天氣。

傍晚,大家吃過晚飯後,都聚集在“瞭望臺”高地的平臺上,他們凝視着四周夜幕降臨的天空。納布給大家端來幾杯沏好的接骨木種子飲料,以此來代替咖啡。他們談論着“林肯島”,談論着“林肯島”在太平洋孤立無援的地理位置,這時,熱代翁·斯佩萊這樣問賽勒斯:

“賽勒斯先生,自從有了我們在箱子裡發現六分儀後,你是否重新測量過林肯島的位置?”

“沒有。”工程師答道。

“我們是否應該用六分儀測一下呢?因爲它要比你用的儀器精確。”

“那有什麼用呢?”彭克羅夫說,“島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

“也許吧。”熱代翁·斯佩萊說,“儀器不精確,測量結果完全有可能不準確。現在我們很容易檢查出其精確程度……”

“言之有理,親愛的斯佩萊。”工程師讚許說,“我應該早點檢查一下。即使我們測量有誤,誤差也不會超過五度。”

“可是,”記者接上說,“也許我們離某塊陸地的距離比我們想象的要近得多,這誰又知道呢?”

“明天我們就會知道。”賽勒斯·史密斯肯定地說,“要不是那麼多事纏得我無法脫身,我們早就知道了。”

“好!”彭克羅夫說,“賽勒斯先生是一流的測量家,他不會弄錯。只要島自己不挪動,那就一定還在上次所測定的地方!”

“那咱們就等着瞧吧。”

因此,工程師就在第二天用六分儀作必要的測量,以覈查他原來測定的島的位置,測量結果如下:

他第一次所測量出的“林肯島”位置爲:

西經:一百五十度至一百五十五度;

南緯:三十度至三十五度。

第二次測量結果爲:

西經:一百五十度三十分;

南緯:三十四度五十七分。

因此,儘管首次測量用的儀器不太先進,但賽勒斯·史密斯巧加利用,測量誤差竟然沒有超過五度。

“現在,”熱代翁·斯佩萊說,“既然我們有六分儀,也有地圖冊,那麼我們來看看,親愛的賽勒斯先生,看看林肯島的位置是否正好在太平洋上。”

哈伯特去找地圖冊。他們知道地圖冊是法國出版的,所以上面的地名都是用法語注出的。

他們展開太平洋地圖,工程師手裡拿着圓規,準備確定“林肯島”的位置。

突然,他手裡拿着的圓規停在空中:

“太平洋這一帶已經有一個島了!”

“有一個島?”彭克羅夫喊道。

“也許就是我們這個島。”熱代翁·斯佩萊說。

“不是。”賽勒斯·史密斯說,“這個島位於西經一百五十三度,南緯三十七度十一分,也就是在‘林肯島’西邊兩度半、南邊兩度的地方。”

“這會是什麼島呢?”哈伯特問。

“塔博爾島。”

“是個大島嗎?”

“不是,是太平洋上的荒島,也許從來沒有人涉足過。”

“那好吧,我們去那裡光顧一下!”彭克羅夫說道。

“我們?”

“對,賽勒斯先生。我們造條帶甲板的船,由我來駕駛。我們離塔博爾島有多遠?”

“它在我們島的東北方向,大約有一百五十海里。”賽勒斯·史密斯說。

“一百五十海里!這算不了什麼!”彭克羅夫說,“假如遇上順風,四十八小時就可以看見島了。”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記者問道。

“現在還不知道,以後看吧。”

弄清了這個問題後,他們決定造艘船,準備在十月天氣轉暖時下海起航。

(本章完)

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3 計算海島經緯度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8 收發電報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3 尋找落難者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8 一籌莫展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2 埃爾東偵察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0 真正的煙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6 內摩船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8 收發電報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9 高地遭入侵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 五人乘氣球落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1 天氣變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5 陌生人的淚珠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4 西海岸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 海盜黑旗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4 林中人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 一顆鉛彈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5 神秘人召喚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0 探索山路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6 內摩船長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6 兩個好獵手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 工程師成爲首領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9 小島毀滅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9 環島航行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1 天氣變冷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7 炸開岩石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1 搜索小島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 一顆鉛彈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2 埃爾東偵察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2 埃爾東活着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6 小組搜索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6 新夥伴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 五人乘氣球落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0 一粒麥子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4 西海岸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7 炸開岩石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1 製作冬衣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6 內摩船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20 海上有條船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8 工程師恢復知覺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4 西海岸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3 尋找工程師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4 小島的座標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9 高地遭入侵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3 雙桅船沉沒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1 製作冬衣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5 魚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7 埃爾東的講述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7 發現工程師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9 新居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5 魚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8 收發電報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7 兌現諾言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 一顆鉛彈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2 冬天的活動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 工程師成爲首領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 五人乘氣球落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2 冬天的活動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2 埃爾東活着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5 魚雷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3 一無所獲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1 製作冬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9 一縷青煙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6 小組搜索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6 新夥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7 建橋和播種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4 小島的座標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3 計算海島經緯度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8 和睦相處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0 真正的煙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5 發現氣球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2 埃爾東活着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9 新居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6 新夥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20 海上有條船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3 一無所獲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0 真正的煙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3 尋找落難者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7 炸開岩石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8 一籌莫展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4 林中人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7 埃爾東的講述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9 新居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5 陌生人的淚珠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6 託普奇蹟般脫險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0 探索山路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8 和睦相處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7 兌現諾言
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3 計算海島經緯度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8 收發電報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3 尋找落難者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8 一籌莫展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2 埃爾東偵察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0 真正的煙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6 內摩船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8 收發電報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9 高地遭入侵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 五人乘氣球落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1 天氣變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5 陌生人的淚珠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4 西海岸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 海盜黑旗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4 林中人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 一顆鉛彈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5 神秘人召喚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0 探索山路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6 內摩船長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6 兩個好獵手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 工程師成爲首領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9 小島毀滅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9 環島航行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1 天氣變冷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7 炸開岩石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1 搜索小島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 一顆鉛彈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2 埃爾東偵察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2 埃爾東活着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6 小組搜索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6 新夥伴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 五人乘氣球落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0 一粒麥子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4 西海岸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7 炸開岩石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1 製作冬衣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6 內摩船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20 海上有條船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8 工程師恢復知覺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4 西海岸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3 尋找工程師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4 小島的座標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9 高地遭入侵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3 雙桅船沉沒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1 製作冬衣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5 魚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7 埃爾東的講述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7 發現工程師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9 新居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5 魚雷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8 收發電報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7 兌現諾言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 一顆鉛彈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2 冬天的活動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 工程師成爲首領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 五人乘氣球落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22 冬天的活動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2 埃爾東活着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5 魚雷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3 一無所獲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1 製作冬衣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9 一縷青煙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1 對海島的勘探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6 小組搜索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6 新夥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7 建橋和播種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4 小島的座標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3 計算海島經緯度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8 和睦相處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0 真正的煙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5 發現氣球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2 埃爾東活着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9 新居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6 新夥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20 海上有條船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3 一無所獲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0 真正的煙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0 小藥盒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2 小船下水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3 尋找落難者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7 炸開岩石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8 一籌莫展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4 林中人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7 埃爾東的講述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9 新居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15 陌生人的淚珠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6 託普奇蹟般脫險Part 1 空中遇險者_Chapter 10 探索山路Part 2 被遺棄的人_Chapter 8 和睦相處Part 3 “林肯島”的秘密_Chapter 17 兌現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