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

“依李將軍之見,這三人是誰?”耶律敵烈緊接着以請教神態,問李從璟。

李從璟看着耶律敵烈,直到對方將那一句話說完,這才微微笑了笑,他眼神認真的看着對方,卻沒有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很莊重的說道:“我大唐上下,英雄輩出,人傑如過江之鯽,滿朝文武,更是個個英才,都乃我漢人脊樑,豈會如你所言,只兩三良才?俱賢才矣!你說出這樣的話,讓我感到很是奇怪,看來在某些地方,雖明面上看上去有衆多高位者聚集,然則可能應了那句話,‘肉食者鄙’,能稱爲材的,只兩三人而已啊!”

李從璟這話一出口,立即叫耶律敵烈眼中閃過一抹厲色,李從璟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嘲諷他契丹國沒有良才,‘肉食者鄙’本意是身居高位者見識短淺、沒有才能,不過契丹作爲草原民族,幾乎是舉族‘食肉’了,李從璟輕飄飄的一句話,可將耶律敵烈和契丹都罵得不輕。

李從璟不接耶律敵烈的招,轉而反脣相譏,這就如同兩人博弈,一人出拳,另一人卻看都不看揮來的拳頭,直接一拳甩在對方臉上,這讓率先出手的人,不能不鬱悶非常。氣被憋在半路,不得通暢,自是痛苦的。

耶律敵烈不動聲色,李從璟不接招,他卻不能自損攻勢,故作淡然的繼續道:“當下唐朝境內僅有的能稱之爲良才的人,一爲我契丹皇上的侄子李亞子,一爲去年才從幽州退走、現已告老養病的李存審,至於這第三個嘛……”李克用曾和耶律阿保機結爲兄弟,以圖軍事互助,故此耶律敵烈說李亞子是阿保機侄子,他意味深長的看了李從璟一眼,故意停頓了片刻,這才悠悠道:“聽說唐朝皇宮中有一位美人,貌若天仙,有傾國傾城之容,爲天下漢女美豔之絕,人觀之沒有不心馳神往的,或可稱得上另一種意義上的良材!”

耶律敵烈話說完,眼中笑意盎然,和他身旁的文士相視發笑。

耶律敵烈這話的意思,是唐朝國中的能人,要麼就已老去,要麼就已成昨日黃花,其最後竟將一介女子拿出來討論,大有蔑視大唐國中無男兒之意。皇宮美人之說,涉及後宮,猶如外人言他人私房事,耶律敵烈這是在侮辱李存勖,他侮辱李存勖,自然也是在侮辱每一個唐人。

耶律敵烈專門跑到大同軍陣前,和李從璟說話,自然不是什麼仰慕對方久矣亟待一見,想來跟李從璟來一場君子談話,在戰前樹立友誼、縱論天下什麼的,之所以與李從璟陣前說話,明顯抱有軍事目的。

脣槍舌戰,雖不比拼武藝,沒有明刀明槍交手,但字字珠璣,句句殺機,比拼的是智慧、膽色、反應,同樣關係到將帥沙場之能,若是言語不當,掉入對方陷阱中,吃了虧,或者被對方駁斥的啞口無言,在氣勢上輸給對方,一來影響士氣,二來一方將帥在陣前輸給對方,掉了面子、失了威嚴後,必定心中不平,這就會對其之後行動有所影響。

是以,脣槍舌戰雖是言語交鋒,實則兇險半分不亞於戰陣廝殺。

但凡與人辯論、罵戰,最忌思維被對方牽着走,但比之更重要的,則是不能被對手左右了情緒。思維一招不慎,尚可補救,但若情緒失控,讓負面情緒影響了理智,那就沒有半分勝算可言了。

是以耶律敵烈的話,雖然讓

李從璟感到惱怒,但李從璟很快將這份惱怒壓了下去,表面上依舊是雲淡風輕,斜眼瞥着耶律敵烈,不屑道:“耶律敵烈,汝小兒乎?”

耶律敵烈臉一黑,沉聲問:“此言何意?”

李從璟冷笑道:“汝既非三歲孩童,又怎能不知當今天下大勢?就算爾不知天下事,難道連眼前事也不知麼?”

耶律敵烈眉頭一挑,傲然道:“本王知天下事:大契丹雄霸天下;本王知眼前事:大契丹勇士戰無不勝!”

這番話夠自信也夠狂妄,從耶律敵烈嘴中說出來更具不俗氣勢。然則,李從璟聞言,卻是仰天發出一陣哈哈大笑,便如同聽了這世上最好笑的笑話。

耶律敵烈盯着李從璟,沉聲道:“你這是不以爲然?”

李從璟止住笑聲,神色認真地問耶律敵烈道:“聽說你也是個博學的,你可曾聽聞何爲夜郎自大?夜郎者,彈丸之地,而以爲強漢亦不過如此,口吐狂言,固然聽着豪氣,實則不過是徒增笑耳!”

耶律敵烈臉沉如水,眼中露出兇光,竟似隨時準備暴起。韓仲錫見耶律敵烈情緒波動過甚,被李從璟佔了上風,立即坐不住了,出聲幫腔,對李從璟道:“李將軍此言,何其武斷也!契丹疆域遼闊,東西南北不知幾千萬裡;契丹勇士多不勝數,揮汗可成雨,擡袖可成雲,豈是夜郎可以相提並論!今我大契丹國勢中天,大軍堅不可摧,但凡我大契丹勇士所到之處,誰人不臣服,誰人又敢不臣服?李將軍這話,卻是有沒認清天下事、眼前事之嫌。”

話至後半段,韓仲錫語調抑揚頓挫,氣勢十足,一時間竟然生出不少豪氣和英雄氣概來。

耶律敵烈對韓仲錫所言十分滿意,微微點頭,又學着漢人雅士的模樣撫須,極爲自得和滿意,再看李從璟時,目中都是老神在在之色,還有幾許戲謔,那神色彷彿在說:且看,連爾等漢人都如此敬服我大契丹,你還有什麼話說?

先前韓仲錫沒有插話時,李從璟一直在言語上壓制耶律敵烈,第五姑娘和劉細細在李從璟身後,俱都露出快意之色。此時韓仲錫一出聲,立即顯現出不俗的口才,他的話竟然讓第五姑娘和劉細細一時都不能找到破綻反駁,至多能罵其一句臉厚無恥。而想到韓仲錫明明是漢人,竟然在這種時候爲契丹蠻子說話,雖知其早已不是唐人,亦不免氣憤難當,只是不知如何駁倒他,當下俱都對其怒目相視。

韓仲錫話說完,用淡淡笑意看着李從璟,胸有成竹的模樣,顯然對自己方纔的言辭也頗感滿意,除此之外,不難看出其已經做好了和李從璟打嘴仗的準備,只待李從璟接招,他便要再度口若懸河,大顯神威,與之戰個痛快。

便是此時,李從璟臉上也無太多神色變化,這讓韓仲錫略微有些失望,不過不打緊,他已經做好充分心理準備,意欲今日一展平生所學。不料李從璟淡淡瞥了韓仲錫一眼,在對方瞬間抖擻精神,做好論戰準備時,他卻問道:“你祖墳埋在唐朝還是契丹,你祖宗是漢人還是契丹人?本帥是漢人的節度使,也是你祖宗的父母,你見了本帥,不下跪以禮迎,反倒在此對本帥大呼小叫,你是要背宗忘祖,還是你根本就沒有祖宗?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我漢人先賢曾言,人不知禮,與禽獸無異,難道你在契丹那邊呆了幾天,已經淪爲畜生了?”

李從璟這話既無恥又蠻不講理,但天可憐見,天底下吵架的事,到了最後還跟講理有甚麼關係?一席話,讓本欲開口的韓仲錫差些咬了舌頭,他臉色頓時黑下來,憤怒的看着李從璟,

氣得渾身發抖,然而其方纔拼命蓄積的氣勢,在剎那間如同泄氣皮球,滾到了不知何處。

李從璟重新看了耶律敵烈一眼,眼中的不屑之意更濃,不待對方說話,便道:“今你求見於本帥,本帥不惜自降身份,與你陣前說話,但你太讓本帥失望了些,本帥與你說話,是看得起你,但你竟然管不好自家的狗,任其對尊者吠,實在是無禮至極。你是蠻子,智化未開,不知禮儀與規矩,本帥可以理解。但理解可以,本帥卻沒了繼續與你說話的興致。”

話說完,李從璟淡淡擺手,又道:“我知你們蠻子因不通詩書禮儀,所能倚仗者,無非一身蠻力,是以也最喜歡以蠻力解決問題。既然如此,那你放手來撕咬本帥大陣即可,何須廢話?且看到時本帥如何叫你得知,我大唐軍隊沙場征戰,從不靠蠻力取勝,而是靠戰陣、軍爭之法。”

說罷,哂笑一聲,無趣的擺手,再不理會面色難看到極點,如同吃了蒼蠅一樣的耶律敵烈和韓仲錫,轉身策馬而去。

第五姑娘嘻嘻笑出聲,很是暢快,回頭瞥了耶律敵烈和韓仲錫一眼,笑聲又更響亮了些。劉細細舉止含蓄,倒沒有像第五姑娘那樣姿態張揚,但微微揚起的嘴臉,也彰顯出她心中的舒暢。

第五姑娘哼了哼,笑嘻嘻的對李從璟道:“那韓仲錫名爲漢人,實爲契丹狗賊,看着就讓人來氣。偏偏還一副儒雅博學的模樣,幸好軍帥你嘴快,讓他滿肚子言辭只能化爲不合時宜之物,爛在肚子裡。咯咯,原來看人被罵得不能還口,竟然是一件這樣讓人開心的事!”

“不合時宜之物,爛在肚子裡”那場景,實是有些噁心,李從璟無法直視,搖頭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

他們仨在這邊怡然自得,耶律敵烈和韓仲錫就不是如此了。不僅是韓仲錫氣憤,連耶律敵烈也氣得渾身發抖。他貴爲契丹北院大王,何其尊貴的身份,便是耶律阿保機都對其禮敬三分,舉國沒人敢在他面前說一句重話,遑論被如此赤裸裸的冷嘲熱諷?

不僅如此,耶律敵烈因素來嚮往漢文化,所以漢學造詣頗深,便是契丹南院的那些漢人文士,也俱都對其敬佩不已,他也一直引以爲傲,常覺自己乃當世大儒。而今天到了李從璟這裡,竟然被說成是“智化未開,不通禮儀”,大加鄙視嘲諷,這讓耶律敵烈如何能不被氣得直欲吐血?

韓仲錫擡起的手臂顫抖不停,指着李從璟想要說什麼,嘴脣抽動了許久,卻是無一言發出。良久,韓仲錫難抑悲憤,口不擇言的說道:“李從璟真乃豎子耳!身爲堂堂節度使,言辭竟然這般無賴,全無半點斯文,真個是,斯文掃地,斯文掃地!他年少有爲,我本以爲他風采不凡,還欲跟他論戰爭雄,卻不曾想,不曾想,這廝竟然如此辱我,如此辱我!實在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也!”

面對韓仲錫的憤怒、無奈,耶律敵烈心中的憋屈要更深得多。這回特意來大同軍軍陣前,叫李從璟出陣相見,搞到最後,竟然是主動而專程將自己的臉送到對方巴掌下,被對方狠狠甩了幾下。

耶律敵烈悲憤更甚,他看了雙手不停顫抖的韓仲錫一眼,忽然開口問道:“你是不是很想撲上去,狠狠咬李從璟幾口?”

韓仲錫怔了怔,隨即發現,耶律敵烈這話實在是說到他心坎裡去了,他不是武夫,無法拿刀去很李從璟拼命,唯其如此,才能解他心頭之恨。望着耶律敵烈,韓仲錫很莊重的點了點頭。

耶律敵烈調轉馬頭,離開這個讓他很不痛快的地方,丟下一句話,“本王也很想。”

(本章完)

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四十八 劫道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二十一 教育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八 兄弟品書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六 神仙山(5)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六十七 搜刮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四十 勢運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三十七 襲城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
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四十八 劫道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二十一 教育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八 兄弟品書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六 神仙山(5)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六十七 搜刮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四十 勢運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三十七 襲城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