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

孟平到帥帳的時候,帳中已經聚集了不少將領,三通鼓畢,除卻正在攻城作戰的,餘者盡數到齊了,寬敞的大帳中人多眼雜,氣氛卻很是肅靜,文官武將們翹首以待,都等着李從璟說話。

這樣的軍議時常有,有時爲商議戰事,有時則是簡單下達軍令,李從璟此番召集衆將,卻是因爲方纔桑維翰提了個意見,讓他頗爲重視,召衆將來正是爲了吩咐新的指令。

桑維翰提到的,是孟知祥絕境反撲的手段。

實則隨着戰事進行,成都之役已經變成了一個場攻擊力與捱打能力的較量,成都就像是一塊牛皮糖,黏性大得很,什麼時候王師累積的攻勢超過了牛皮糖的黏性極限,成都城也就破了。

李從璟的所作所爲,是在加大拉扯力度,也是在減小其黏性,而孟知祥則是在拼命增加這種黏性。

李從璟將桑維翰的話告之衆將之後,隨即便宣佈了對應措施,任務安排到了具體的文官與將領手中,包括時機都已選定,可謂控制了整個過程中的一切變量,不讓任何意外有發生的機會。

待文官武將領命而去,帳中又恢復了安靜,戰事到了今日,一切都跟按部就班差別不大,李從璟沒有再去望樓指揮的必要,遂叫了莫離,打算在帳中擺下棋盤對弈。

莫離卻道:“帳中非是對弈之所,望樓上纔是。”

李從璟一想甚覺有理,這便讓孟松柏將棋局搬到望樓上去,他也專門換上了盤龍異文王袍,帶上幾位幕僚,和莫離在望樓上開戰。

這廂李從璟表現給全軍將士的成竹在胸、淡定從容是發自肺腑,那廂城樓上孟知祥在大燾下的肅立不退、安之若素是否貨真價實,就不得而知了。

到了晚間,孟知祥回帥府洗漱過後,叫來了蘇願,跟他商議一件緊要的事。

“之前已經說過,成都要堅守到寒冬到來,必須要依靠全城軍民上下齊心,這是現如今成都唯一的依仗。”孟知祥對蘇願道,“然則當下成都的民心並不穩定,朝廷鷹犬掀起的謠言尚未平息,今日城中又傳出了童謠,惹得人心惶然日盛一日,你我必須要採取一些大的措施了!”

“人不齊心,戰事艱難,帥府也舉步維艱,人若齊心,全城錢財糧食予取予求,府庫也能再度充盈。”蘇願斟酌着道,“然則眼下形勢如此,要如何挽救全城民心?”

叫蘇願來之前,孟知祥不是對他沒有過期望,但聽了對方這話就知曉他束手無策,看蘇願神情疲倦的模樣,孟知祥就能推測出他平日裡的心焦與惶然。

念及於此,孟知祥心中不禁嘆息,想到:若是趙季良在此,縱然沒有奇謀良策,又何需本帥如此勞心?

可惜,趙季良早早被李從璟在荊南捉了去,成都落到這步田地,孟知祥不是沒有想過若是趙季良這個智囊在,西川必不至於如此,但這種事也只能是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罷了,多思無益。

“成都軍民人心惶然,是因爲他們覺得有退路,若是把

他們逼入絕境,不給他們有第二個選擇的可能,他們也就不會像現在這般左右顧盼,有別樣的心思了!”孟知祥的話擲地有聲,神色也肅殺起來。

蘇願大驚,一時沒反應過來,“大帥的意思是?”

“你即刻去準備,安排好人手,今夜要做三件事。”孟知祥眼神如鐵,“其一,通報全城,賊軍在毗江上游蓄水多日,欲要水淹成都;其二,僞造賊軍射入城中的信件,要在上面寫明,城破之日,賊軍必定屠城,屆時雞犬不留!”

說到這,見蘇願恍然大悟,孟知祥繼續叮囑道:“其三,着人闖民居,殺百姓,搶奪財物,而後逮捕,當場‘查明’其朝廷細作身份,並令其‘供認’他們的計劃是擾亂全城!”

聽罷孟知祥這三個措施,再看孟知祥灼人的目光,蘇願不覺脊樑冰涼,但他很快便興奮起來,“大帥此計實在是高明!如此一來,成都軍民必會知曉,賊軍此戰將會至他們於死地,城破之日他們必定性命不保,而唯一的生機便是守住城池,這樣的話還有誰會不效死力?那些城中大戶富商,也必會拿出財物支援帥府!”

“既然明白了,那便快去辦吧。”孟知祥擺擺手,聲音也恢復了平靜淡然。

蘇願領命而去之後,孟知祥走到院中,擡頭看見月光皎潔,不由得冷笑一聲,“李從璟啊李從璟,你若是以爲此戰你贏定了,那你便大錯特錯了!有我孟知祥在一日,成都便始終是我的囊中之物,你想要奪去?癡心妄想!”

轉眼過了兩個時辰,孟知祥已經準備歇息,然而不等他閉上眼,便有人來報:蘇願求見。孟知祥有些不耐,事情已經吩咐下去,難道蘇願連這點事都辦不好了麼?犯得着這麼晚了還來攪擾?

想雖如此想,孟知祥還是披衣坐起,吩咐蘇願來見。

“大帥,大事不好!”蘇願慌慌張張跑進門,滿頭大汗拜道在地。

“何事如此驚慌?”孟知祥皺起眉頭,對蘇願這番舉止失措的模樣很是不滿。

蘇願心中惶急,但好歹沒有結結巴巴,緩過一口勁來,就將他方纔出去看到的變故對孟知祥說了。孟知祥聽罷,怔了許久,坐在矮塌上的身軀放佛都在剎那間矮了下來,整個人都似在一瞬間蒼老了。

“現在全城中到處都是這樣的信件,上面的內容十分惡毒,簡直就像是專爲大帥今日所提出的計策而作出的應對......”蘇願最後道。

王師射進城的勸降信幾乎每夜都會有,只不過今日的內容變得不同了而已,也正是這樣不同的內容,讓蘇願露出了見鬼一般的神情,讓孟知祥的心情跌落谷底。

書信上的主要內容大致可以分爲四條,全部以李從璟的口吻,分別說了四件事。

其一,王師截斷毗江,並無水淹成都的意思,而是改變毗江的河道,不讓其再有阻斷王師攻城的作用。爲了證明這句話,王師在隨後寫道:毗江改道已經完成,只要在成都城頭就可以看見新河道的走向。

——蘇願命人去城頭看了,黑夜裡看不太清楚,但想必李從璟不會說謊,因爲天一亮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條內容,是通告全城百姓的:此戰乃孟知祥一意孤行、謀逆造反所引起,與成都百姓無關,城破之日,王師保證秋毫無犯——就像王師入蜀以來一直所做的那樣——很有說服力。

最惡毒的是第三條內容,李從璟言辭激昂的痛斥了孟知祥的叛國行徑,目光敏銳的分析了孟知祥爲裹挾成都軍民爲他死戰到底,必會煽動全城軍民仇恨王師,他態度懇切的呼籲成都百姓,萬勿受了孟知祥的矇騙,最後號召軍民報效國家,助王師擊敗逆賊,屆時朝廷將不吝高位富貴。

最後,在信件的末尾,李從璟信心滿滿的預測了戰事的走向,並向成都軍民保證,戰爭一定會在十日內結束,在此基礎上,王師將士也會日夜血戰不休,力求將成都軍民早日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儘量讓成都少受幾日苦難。

“大帥,今日我等的部署,竟是已被那李賊提早一步全都料知了去,現在有了這些信件,鬧得全城皆知,只怕那些部署無法實施了......”蘇願最後誠惶誠恐道。

神色灰暗的孟知祥,在聽聞了蘇願這句話後,卻猛地一躍而起,他回身抄起刀架上的百鍊橫刀,噌的一聲抽刀出鞘,嘩的一下斬斷了刀架,在蘇願震驚的目光中,回過身來目光駭人的盯着他:“既然奇謀不能湊用,無非力戰而已,大丈夫何懼一戰?!”

只在轉瞬間,孟知祥又變成了一頭猛虎的模樣,眼神堅定,神色奮然,氣勢逼人,此時更有一股不服輸的怒氣——那是被徹底激發的倔強,他喝道:“李賊有猛將,本帥亦有,李賊有精兵,本帥亦不缺,況且成都乃本帥經營多年之地,城防堅固,縱然沒有其它助力,只憑手中劍,難道本帥就不能戰勝賊軍嗎?!”

蘇願訝然看着孟知祥。

孟知祥盯着蘇願,“大丈夫功名但憑馬上取,持三尺便可劍縱橫天下,世間高位富貴何物不能奪之,豈能一生仰仗昏君鼻息,如鷹犬一樣作諂媚之態,只爲吃一口嗟來之食?!蘇先生,你可願與本帥一道,血濺沙場,共立大丈夫功業?!”

“下官願隨大帥死戰!”蘇願滿臉漲紅,想也不想便道。

......

自打昨日在望樓與莫離對弈過一番之後,李從璟便喜歡上了這種感覺,一手持棋子坐而論道,一手持令旗調動千軍萬馬,這等意氣讓他不禁想起了後世那首“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詩句。

昨夜射進城中的千百封書信,內容是由桑維翰擬定的,這件事本就是桑維翰所提出,當時桑維翰說的話是:老賊窮途末路,爲裹挾成都軍民與之共存亡,必會切斷成都軍民的其它選擇,使之只能隨其一條路走到天黑,此乃絕境掙扎、臨死反撲之狀,需得提防。

李從璟忽然放下棋子,他剛好想到了一件事,便吩咐孟松柏道:“去將趙季良叫來。”

(本章完)

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七 三個錦囊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九十一 怒搶佳人回軍營 三軍齊發至中都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十一 投靠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有關李嗣源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十五 接城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三 水寨(1)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五十一 澤州判官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八 兄弟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
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七 三個錦囊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九十一 怒搶佳人回軍營 三軍齊發至中都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十一 投靠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有關李嗣源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十五 接城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三 水寨(1)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五十一 澤州判官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八 兄弟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