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

河東節鎮之於帝國的份量,夏魯奇自然很是清楚,雖說前番擁平定兩川之功歸朝,不免大受封賞,他卻也未曾想過出鎮河東。此時,面對李嗣源重位相授,相較於此般任命的殊榮,夏魯奇更感念李嗣源對他的信任。

目下帝國新政蒸蒸日上,李嗣源讓夏魯奇出鎮河東,自然有他的考慮,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點,便是欣賞夏魯奇“撫民有術、擅吏道”的才能,這對新政是極爲重要的。

“承蒙陛下信任,臣定當竭盡所能,爲陛下分憂。”夏魯奇下拜謝恩,心中卻想到,李嗣源在他出鎮河東前,與他結爲兒女親家,這個手筆絕對含義深遠。

李嗣源扶起夏魯奇,兩人不免一番長談。

夏魯奇因爲心頭有所考量,便嘗試着將話題引到李從璟身上,果然,李嗣源不僅表現出濃厚的談興,並且明確表明,希望夏魯奇能夠好好輔佐、督導秦王。末了,李嗣源將那封署名“劍南節度使”的摺子拿來給夏魯奇看,並且詢問他的意見。

夏魯奇免不得被摺子的內容震驚,與李嗣源先前一樣,他也對李從璟的膽量大爲欽佩,臨了說道:“新春佳節本是難得的休養之機,秦王卻不遠萬里遠赴極北之地,在寒冷路途與異鄉中渡過佳節,其中艱苦之處,想來不禁使人鼻酸。”

夏魯奇姑且有這番感慨,遑論身爲李從璟親父的李嗣源了,當下便流露出憐愛之色,兩人相對唏噓一番,李嗣源最後說道:“這小子打小便與常人心性不同,愛折騰......不過此番佳節,遠在異鄉爲國奔波的卻不只他一人,更有形單影隻者......”

這番話夏魯奇不太理解,李嗣源卻已站起身,負手來到門口,遠望洛陽,神色難言。

良久之後,李嗣源叫來敬新磨,“給王老送幾道御菜去......你親自去!”

敬新磨當然知曉李嗣源口中的“王老”指的是誰,當即領了命,也顧不得外面寒冷,帶人埋頭衝進寒風中。

新春時節洛陽城中自然熱鬧得很,尤其是上元將至,但凡有些資財的人家,莫不在準備自家的花燈,更有那些家資豐厚喜愛顯擺的,還在自家宅院前建起了燈樓,少不得準備許多燈謎在裡面。

相較於滿城的喜慶熱鬧氛圍,戶部郎中的府邸就要顯得冷清得多,然而敬新磨帶人到了府門前,老遠便走下馬車,令人去通知門房,不敢有半分不敬與託大。這不僅是因爲能被李嗣源賜菜的人很少,更因爲府邸主人本身的身份。

這位戶部郎中,名叫王不器。

此人膝下只有一女,但就是因爲那位女子,使得滿洛陽城的人,無論多大的權貴,都不敢對他假以半分顏色。

然而此時,府邸中那位老人卻沒有絲毫意氣風發之色,有的,只是對自己遠在異國他鄉的女兒的牽掛。

......

咆哮的風雪聲拍打着並不雄偉的帳篷,彷彿有千軍萬馬正在過境,下一刻就會掀飛瑟瑟發抖的帳頂,連帶着將帳篷裡渺小的人也捲走。

擁着爐火的桃夭夭擡頭望了一眼帳篷,眼中有着不確定自己是否安全的疑惑,不過她隨即又收回了目光,耷拉着眼簾望向明滅不定的爐火。杯中的清水早已飲盡,她偏過頭,卻望見那名負責侍候自己的韃靼部少女,已經卷縮在角落睡着,稍作猶豫,桃夭夭還是放棄了去打攪對方的念頭。

她來韃靼部已經有些時日,原本以爲很容易敲定的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順利,被她告知契丹即將西征黑車子室韋的韃靼部酋長圖巴克汗,沒有聽她的意見立即備戰,而是選擇派人去西樓打探虛實,如今草原上大雪漫漫,派出去的人久久沒有迴音。

桃夭夭能夠明顯感覺出來,享受了幾年安穩生活的圖巴克汗,對大唐已經沒有了當初李從璟幫他回到故地時的大敬畏之心,這從他開始質疑大唐的決策就能看得出來。

與之相比,給桃夭夭造成不小麻煩的,還有那位如風似火的韃靼部公主阿狸,對方對她總有一股莫名的敵意,時時與她針鋒相對,這也是眼下這件事這般不順的原因之一。

至於圖巴克汗的兒子,巴拉西對她的糾纏,倒顯得微不足道了。

在爐火前坐的久了,總會覺得口渴,桃夭夭感到些許難耐。韃靼部的人不喜歡喝水,他們更喜歡喝奶,桃夭夭對那些慘白的液體毫無興趣,尤其是聞到那股揮之不去的腥味時,她覺得那實在不能稱之爲乾淨。

相比較而言,清水實在是這世上最純淨的東西了,沒有半分雜質。

風雪聲更大了些,桃夭夭又擡頭望了一眼劇烈搖晃的帳頂,心情談不上有多糟糕,但也絕對跟愉悅沒有半分關係,忽然的一瞬間,她無比懷念起洛陽——以及洛陽的人和事。

“這個時候,洛陽該是滿街花燈了罷?”桃夭夭心頭默默唸叨一句,沒有人看到,她的身影在這一刻有多麼孤單落寞。

簾子動了一下,一陣冷風席捲進來,拂動了桃夭夭的長髮,又瞬間消失。進來的是桃夭夭的貼身丫鬟,她懷中緊緊抱着一個什麼東西。

“外面這麼冷,你到哪裡去了這麼久.....

.”話沒說完,桃夭夭便愣住了,她終於看清了丫鬟懷裡的東西。

丫鬟臉上的胭脂被風雪凍得花裡胡哨的,看起來悽慘無比,這讓她的笑容瞧着格外僵硬,通紅的雙手將懷中的水囊捧到桃夭夭面前,牙齒打顫道:“打水去了......知道這幫蠻子即便是送水來,也有一股異味,大當家喝不下去,我特地去河裡打的......河面都凍住了,費了我好大勁兒。水囊可沒凍住吧?我一直捂在懷裡的......”

“死丫頭,誰讓你去了!”桃夭夭接過冰塊一般的水囊,鼻子一酸,差些落淚,她使勁兒把臉一板,“以後不準去了,再去小心我打折你的腿......”話沒說完,再也說不下去,將火爐移到丫鬟面前,“趕緊烤烤......”

丫鬟沒心沒肺的笑着,完全沒有害怕的樣子,好不容易暖了身子,臉上的鼻子眼睛終於不再僵硬了,她嘿嘿笑道:“殿下曾今說過,大當家這片刻離不開清水的習慣,其實是一種病......”

“他纔有病!”桃夭夭立即豎起眉頭沒好氣道。

丫鬟掩嘴偷笑起來,半響,眨眼問:“大當家就沒想過,殿下這時候在作甚麼?”

“還能作甚?賓客滿座,絲竹管絃,美人美酒,好不愜意!”桃夭夭冷冷道,隨即啐了一口,瞪了丫鬟一眼,“沒事誰想他作甚麼,再胡說八道仔細我撕了你的嘴......”

丫鬟只是傻笑,也不點破桃夭夭的窘態,不等她再說什麼,帳篷門口突然傳來一個刺耳的聲音,“誰這麼大福氣,能讓貴使去撕她的嘴?”

聲音未落,巴拉西已經笑吟吟走進來,他看了丫鬟一眼,“可莫要怕,我來替你受這份罰。”說着看向桃夭夭,用一口蹩腳的漢話道:“能爲貴使解憂,無論是做甚麼,草原上最驍勇的雄鷹都是樂意的。”

丫鬟見到巴拉西,臉色立即冷下來,起身不客氣道:“誰讓你進來的?簡直毫無禮數!出去!”

“這是偉大的韃靼部的領地,而我是韃靼部尊貴的雄鷹,在這裡誰能讓我出去?”巴拉西雙手胡亂比劃着,眼神卻始終落在桃夭夭身上,“美麗的使者,你們中原不是有句話,叫做‘來者是客’嗎?難道這就是你們的待客之道?”說着,就向桃夭夭走去。

桃夭夭始終都沒拿正眼看巴拉西,這時忽然一揚手,但見一道寒光閃過,一柄短刃就朝巴拉西飛去,駭得巴拉西連忙後退,這纔沒被短刃刺中。

望着幾乎貼腳插在地上的利刃,巴拉西臉色瞬間難看到了極點,不禁惱羞成怒道:“你竟敢對韃靼部最尊貴的雄鷹動刀,馬上向我道歉,否則你會付出代價......”

不等他把話說完,桃夭夭手裡又多了一柄寒光閃閃的短刃,“不要讓我說第二遍,滾!”

“你......”巴拉西氣得渾身發抖,但桃夭夭冰冷的面容卻已表現得很清楚,若是他再有二話,那柄利刃絕對會毫不客氣向他飛來,而方纔對方瞬間的出手,已讓他清楚意識到,他根本沒有十分把握去應對。這讓他既憤怒又覺得恥辱,一時間進退兩難,尷尬無比。

“本公主倒要看看,誰敢在這裡出手傷人!”阿狸掀簾走了進來,說罷看了巴拉西一眼,陰陽怪氣道:“連自己看上的女人都不能降服,還怎麼敢自稱雄鷹?”她本就看桃夭夭不順眼,見巴拉西對對方起了色心,自然沒少慫恿對方鬧事,好惡心桃夭夭。

巴拉西咬牙切齒,臉色變幻不停,他忽的一揮手,“來人!”

“我看誰敢!”早就被怒火漲得臉通紅的丫鬟一把抽出長刀,鋒尖直接對準幾步之外的巴拉西,“誰敢再動一步,我保證下一刻你的肩膀上將沒有腦袋!”

阿狸陰着臉,眼中跳動着憤怒的火焰,她本沒打算真對桃夭夭怎樣,但眼見一名丫鬟就敢這般囂張,哪裡能嚥下這口氣,“這裡有幾萬名勇士,你真敢找死?”

丫鬟渾然不懼,“你莫要忘了,大唐的秦王曾說過:敢明犯大唐者,雖遠必誅!今日我便是橫屍在此,日後你韃靼部也必定悉數作陪!誰若不信,大可一試!”

阿狸神色一僵,她自然知道這句話的分量,遠的不說,契丹不就是前車之鑑?

然而她畢竟是韃靼部公主,被一個丫鬟在氣勢上壓倒,如何甘心,當下怒道:“混賬!本公主就不信,全天下的唐人碰都不能碰一下!”發起怒來的女人,早就忘了今日的風波因何而起。

說罷,阿狸從身旁一名勇士手中拔出刀,就要朝丫鬟衝過去。

桃夭夭雙眸在剎那間冰冷下來,雙腳已經往後蹬在地面上,隨時準備發力。

“何人膽敢犯我唐人?!”

驀地,一聲大喝在帳外響起,猶如平地驚雷。

這聲音太過雄厚,太有穿透力,以至於清晰的撞進了每個人耳中;這聲音也太有威嚴,比山河之聲更加渾厚,比神明之聲更加嚴厲,容不得半分質疑。

帳中諸人,莫不中斷了手中將要發生的動作,紛紛向帳篷門口看去。

桃夭夭寒如冰河的雙眼,也在這一刻如積雪消融,恰似春水

初生、春林初盛,丫鬟更是情不自禁捂住了嘴,滿臉不可置信。

那個聲音,對她們來說,都太熟悉了。

正因爲熟悉,才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它竟然會在這裡響起。

在帳篷裡衆人驚愕的目光中,一個挺拔的身影走進帳篷,雄姿英發,如君臨朝。

“秦......秦王殿下?”丫鬟手中的長刀掉落在地上,她渾身一個機靈,連忙拜倒在地,“拜見秦王殿下!”

阿狸也是說不出話來,雙手指着來人,結結巴巴道:“你......李......你......”

“方纔是誰,意欲犯我唐人?”跋涉數千裡趕來的李從璟,用冷峻的目光在衆韃靼部人臉上掃過,充滿不可侵犯不可挑釁的威嚴,在他身後,黑袍黑甲的君子都近衛手按橫刀,冷漠的盯着帳中衆人,只要李從璟一聲令下,他們便會抽刀殺人。

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無論他們身在何地,無論他們面前是誰。

跟在李從璟身後的圖巴克汗也聽到了方纔帳中的話,此時一臉尷尬,見李從璟不像是在開玩笑,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水,連忙道:“誤會誤會,秦王殿下,韃靼部對秦王殿下,對大唐都敬畏不已,這裡怎會有人冒犯唐人?誤會......”

說罷,怒視阿狸與巴拉西,“還不見過秦王殿下?!”

阿狸和巴拉西還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聽了圖巴克汗的話,連忙行禮。阿狸不忘惱火的瞪向圖巴克汗身旁的人,憤怒他們不通報李從璟到了韃靼部。她哪裡知道,這些時日根本沒人敢靠近她周圍五十步之內,她更加不知道,李從璟一趕到韃靼部,第一件事便是要見桃夭夭。

阿狸眼巴巴的望着李從璟,李從璟卻根本就沒看她一眼,“我大唐使臣不遠千里出使韃靼部,似乎並未受到應有的尊重,圖巴克汗,難道你沒甚麼想說的?”

“絕對沒有,我們對貴使都敬重得很!”圖巴克汗連忙聲辯,隨即呵斥阿狸與巴拉西,“還不跪下,給貴使賠罪?!”

阿狸與巴拉西縱有不甘,也無法違逆李從璟與圖巴克汗的威嚴,只得跪下向桃夭夭請罪。

桃夭夭冷哼一聲,懶得理會。

得了賠罪,李從璟臉色並沒有半分好轉,他冷冷道:“圖巴克汗不要忘了,韃靼部能迴歸故地,是拜誰所賜!我大唐需要的是敬畏帝國的臣民,而不是蔑視天威的賊子,否則,當初我給了你們什麼,日後就能收回什麼!”

“是......是......韃靼部絕對忠於大唐,絕無冒犯之心。”大唐如今國勢日強,圖巴克汗哪裡敢有半分怨言。

“退下吧!”李從璟擺擺手。

“殿下且請安歇片刻,今日韃靼部將爲殿下設宴,還請殿下......”

“知道了!”

“我等告退了......”

帳中的韃靼部人瞬息間退了個乾乾淨淨,包括那名韃靼部侍女,君子都衛士也都退到帳外警戒,帳中很快便只有李從璟與桃夭夭主僕二人,那丫鬟見李從璟向她看來,連忙道:“奴也告退了!”立即跑得沒了影。

帳中終於只剩下了久未相逢的兩人,李從璟面上的威嚴之色立即褪得乾乾淨淨,換上人畜無害的笑臉,然而不等他說什麼,桃夭夭卻把頭一扭,回到火爐前坐下了,抱起水杯埋頭喝水,也不搭理他。

李從璟也不覺得尷尬,厚顏湊到桃夭夭面前坐下,“桃大當家不滿意我方纔對這些蠻子的敲打?”

桃夭夭還是不看他,“你不在蜀中享福,跑到這裡來作甚麼?”

面對這樣明知故問的問題,李從璟當然不會有板有眼的回答,“這不是怕你一個人在草原過年孤零零的麼,我哪能不來?”

“年已經過完了。”桃夭夭冷冷道。

“我也想早些來,然則蜀中不是有一大攤事麼......”李從璟這話說到一半,立即改了口,一臉嚴肅道:“與卿相伴,日日新年!”

“胡言亂語......”桃夭夭丟下水杯,轉過身去,拿後背對着李從璟。

李從璟默然了一下,上前去扳她的肩膀,被她扭了一下,再用力時,好歹扳了過來,只是桃夭夭仍是低着頭,不讓李從璟看她的臉。

李從璟心有所動,動作輕柔起來,一手撫上對方的臉頰,卻立即感受到彼處盡是滾滾熱淚。他心頭如給針紮了一下,俯身蹲到桃夭夭面前,這回桃夭夭沒逃避,兩人四目相對,便縱各有千言萬語,一時間竟是相對無言。

然而,李從璟還是從那雙含情脈脈的眸子中,讀到了她孤身南下北上,輾轉千里的不易與艱辛。

她爲什麼不老老實實呆在洛陽,在演武院過着安穩平靜的日子?她所做的這一切,不過都是爲了他而已。

“你瘦了......”桃夭夭癡癡的望着李從璟,輕聲呢喃。

李從璟喉嚨一熱,再也不管不顧,一把將桃夭夭抱住,吻住了她的雙脣......

————————

第六卷還有一章。

(本章完)

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十一 投靠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
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十一 投靠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