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

兩個時辰之後,李從璟三人拜別衛行明等人,離開君子林。

回到樑子山下,軍營諸事已經收拾完畢,但樑子山上還有些東西沒有消化完全,還需要些時間。李從璟便讓大軍在此再停留一日,來日清晨再班師。

夕陽西下時分,李從璟坐在輜重車上,望着無邊叢林,起伏山巒,一時有些失神。他現在滿腦子都被鎮治和百戰軍的事塞滿,上茅房都在思考這些事,已經幾乎沒有空閒的時候。但此時此刻,倦鳥知返,萬籟沉寂,他瞧見軍士們在金燦燦的餘暉中穿梭,身影忽然有些落寞。

日暮最是使人愁。李從璟腦海中不由想起後世,炊煙裊裊的小山村,五顏六色的城市霓虹,穿白色連衣裙的姑娘,這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畫面,突然像潮水一般涌來,包裹着他。

賭書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有些東西,擁有的時候不知道去珍惜,失去的時候便後悔莫及。但有些東西,你即便是珍惜了,也依舊不能阻止去失去。

他忽然很想喝酒。腳邊剛好有一輛車,擺放着從樑子山上搬下來好酒,所以他隨手抄出一罈,灌進嘴裡。

李從璟自嘲一笑,自己還是不能做到心如止水,不能拋棄這些讓人脆弱的感傷麼?

“喝這個!”一個酒罈突然飛過來,李從璟伸手接住,他看到桃夭夭坐到她旁邊一輛車上,奇怪的是,桃夭夭那清亮的眼眸中,此刻也有掩蓋不住的落寞。

“一個有故事的人。”李從璟心想。一個有故事的人,往往纔會在日暮時分不禁神傷。

桃夭夭不喝水喝酒的時候,臉上的漠然和冷意便要淡化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像火一樣在點點燃燒的東西。

“你跟衛行明扯那些沒用的儒家理想有什麼用,這是個現實的世道,便是儒生,也早已被名利所腐,你若是跟他說點實在的東西,效果說不定要好得多!”桃夭夭忽然道,很大聲,與她平時的漠然低聲很不同。

李從璟笑道:“你以爲衛行明不會出仕淇門?”

“恩?”桃夭夭偏過頭。

李從璟吞下一口酒,舒一口氣,道:“他早就已經決定好了。若是這個時候,我跟他談名利,並不能加分,而若是談儒家理想,說不定還有想不到的收穫。”

“你怎麼看出來的?”桃夭夭問道。

李從璟微笑道:“從得知衛道真一人退千軍之後,就看出來了。你道他們爲何要如此盡心竭力幫我?那是因爲他們早就想跟着我幹了!”

桃夭夭撇撇嘴,“衛道都已是掌書記,跟着你等於走下坡路,有什麼好?”

“因爲跟着我前途遠大啊!”李從璟理所當然道,“再說,衛道在李嗣昭在時,是掌書記,現在李繼韜上任,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應該是被排擠了,如若不然,又怎會做出僞造軍令出逃這樣的事?說不定他們暗中觀察本使已經很久了,這回他們幫我退援軍,卻對解決李環的事隻字不提,恐怕也是想看看我的本事,至於他們今日拒絕我,也不過是想考驗我的誠心罷了。總之,這幾日我在觀察他們,他們也在觀察我。”

“這都是你的猜想罷了,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猜想。”桃夭夭嗅之以鼻。

從璟站起身來,大手一揮,豪氣道:“當今天下,諸侯爭霸,呈天下大爭之勢。大爭之世,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如衛行明這種一家三傑之輩,怎甘被排除在爭雄洪流之外?投身俗世,以天下爲棋盤,與天下英雄作對手,爭天地之雄,力求彪炳青史,名揚萬世,纔是大丈夫所爲!”

桃夭夭怔怔半響,自顧自喝一大口酒,嘀咕道:“神經病!”

李從璟說完,又坐回車上,扭頭問桃夭夭:“我一直好奇,桃大當家當初爲何會山上做山賊。”

“有什麼好好奇的。”桃夭夭平淡道。

於是兩人不再說話,只是喝酒。

來來往往的軍士見了此情此景,看看李從璟,又看看桃夭夭,不少人臉上都露出邪惡的笑容。

不知何時,軍營亮起了火把,繁星當空升起。

桃夭夭忽然一把丟了酒罈子,搖搖晃晃走到李從璟面前,在李從璟詫異之際,桃夭夭的手已經從扶着車,扶到了他的鎧甲上。

李從璟愣愣看着桃夭夭那張白皙,卻因爲飲酒而嫣紅的臉,她精緻冷淡而嫵媚的五官,越來越靠近自己的眼睛。

桃夭夭的一把抓住李從璟的肩甲,臉蛋湊近到離李從璟只有不到一寸的地方,她凌亂的長髮甚至灑到了李從璟臉上。

桃夭夭櫻桃一般的嘴脣微張,眼神卻分外狠絕,她盯着李從璟,語氣重重的道:“李從璟,我決定,跟你幹!”

李從璟這回是真愣住了。

拜託,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

君子林。

衛行明和衛道對坐對弈,衛子仁在一旁觀戰。

“子平,你覺得李從璟此子如何?”衛行明忽然問道。

衛道落下一顆白子,緩緩道:“心性穩重,舉止有度,知書識禮,博學有才,面有剛毅之氣,身兼英武之姿,陰謀算計層出不窮,卻胸懷治國安邦之志。實話說,孩兒從未想過,一個如此年輕的人,竟然會有如此梟雄之姿。實在是奇事!”

衛行明落子之後道:“人同類而智殊,賢不肖異。凡論人,必八觀六驗,論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隱。譬之若逃雨污,無之而非是。此先聖王之所以知人也。”

衛道笑道:“父親,若是世人都要如此觀人,可沒多少人能看得清了。”

衛行明嘆了口氣,道:“昔日爲父出仕朱樑時,雖未居高位,但已識得其朝官紀敗壞,容不得有大作爲之人,這才帶着你和子仁回到此處。”

衛道落子漸快,他道:“朱溫亡唐而立樑,雖大逆不道,卻也頗有功績,只是在治國理政的才能上,卻是差了些。他的幾個兒子就更不用說了。如今天下之大,論已露王者之相者,南有徐溫,北唯晉王矣。”

衛行明聽了這話,手中的子遲遲不肯落下,追問道:“那李從璟如何?”

衛道沉吟良久,並未立即作答,而是反問道:“聽說此子未出道之前,曾用十年時間,苦讀詩書,打磨武藝,鑽研兵法?”

“確實如此。”衛行明道。

“又聽聞此子出道只一年,便已獨領一軍,出鎮淇門僅一個月,便讓淇門如鐵板一塊,被他牢牢控制?”衛道又

問。

“的確如此。”衛行明嘆道。

“如此之人,卻不到及冠之年,當真是亙古少有。”衛道感慨道,“世間無數英雄,比之若土雞瓦狗。”

衛行明點頭道:“確實可以和晉王相提並論了。”

衛道又開始落子,“既如此,父親還猶豫什麼?”

衛行明看着棋盤,苦笑一聲,放下棋子,嘆道:“又是你贏了。”

翌日,李從璟起得很早。昨夜雖然喝了些酒,但卻遠不足以讓他宿醉。軍營諸事都已安排妥當,只等他一聲令下,便可班師。李從璟也打算吃過早飯,讓大軍先行,自己再去君子林將衛家三人捎上。

伸了個懶腰,李從璟沒來由想起昨夜桃夭夭的話,頓時精神又好了一些。桃夭夭本事如何,他是知曉的,現在她主動投到麾下,正好用上。

一個在這個時代雖然不是全新,但卻獨一無二的軍事機構,已經在李從璟腦中成型,他迫不及待要回到淇門,去將這個機構組建起來。

這回李繼韜在他手裡吃了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不過對於李繼韜這個並非名正言順上位,連李存勖也不待見的傢伙,李從璟是半分也不心虛的。

這回,李從璟只帶了親兵,來到君子林。

不出意外,幾番相邀之後,衛行明表示願意到李從璟麾下效力,李從璟自然是大爲寬慰。

“我得衛家三傑,正是如虎添翼,不過眼下百戰軍坐鎮淇門,供先生施展的地方頗小,還望先生不要介意。”李從璟笑道。

“將軍過謙了,我等既然投到將軍麾下,定當竭心爲將軍效力,將軍又何必見外。”王興明也笑道。

李從璟一陣大笑,又問道:“怎麼不見衛道?”

“他去山上與他孃親作別去了。”衛行明道。

山上,晨陽正好。一座墳頭前,衛道跪坐在地,正在擺弄祭食。

墳頭上並無一絲雜草,可見是剛剛被清理過的。衛道的動作不急不緩,看起來一絲不苟。他沉默着,並無一句言語。

直到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衛道纔在墳前重新直身跪好,他忽然笑了笑,柔聲開口:“娘,打小你就總說我最調皮,雖然機靈,但機靈都用在闖禍上了。除了惹你生氣,就沒幹過一件好事。你還說,我這孩子,長大了肯定不知道孝敬你。就連衛家的百年家業,也非得毀在我們兄弟手上不可。”

“但是打小,有什麼好東西,你總是給我吃,我要什麼,即便是要得無理,你也總會想辦法拿給我。就算我在私塾闖禍了,被父親責罵了,你也會護着我……”

說到這裡,衛道長長吸了口氣,擡頭看了一眼天空,這才繼續道:“但是今天,孩兒來就是告訴娘,我已經長大了。衛家的擔子,我會擔起來;衛家的明天,我會撐起來;衛家的榮耀,我會掙回來!”

他站起身,晨光正好越過墳頭,打在他身上。他的臉龐,沐浴在陽光裡,閃爍着耀眼的光芒,他的身姿,彷彿在一瞬間更加挺拔,他的肩膀,彷彿寬闊得能扛下一座大山。

衛道行了一禮,動作在最後一瞬停頓了良久,久得好像在聆聽什麼教誨,然後他站起身,嘶聲大喊道:“娘,孩兒走了!”

(本章完)

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十四 淇門之變(6)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三 水寨(1)品書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三十一 君子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四十 勢運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四十八 劫道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十五 接城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
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十四 淇門之變(6)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三 水寨(1)品書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三十一 君子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四十 勢運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四十八 劫道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十五 接城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