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

“一月!一月拿下壽州城!”郭紹鐵青着對部將們說道。

濃煙在風中瀰漫,烏煙瘴氣好似天空佈滿了陰霾。諸將愣在那裡,附近一片沉默。也許衆人覺得是因爲他看着無數的攻城器械在自家地盤上被燒燬,氣急了。

但郭紹似乎不是在說氣話,隨即又嚴肅地說:“下軍令狀,請奏官家限期一月破城。若做不到,自縛於君前請就湯鑊!”

“主公……”李處耘立刻要勸。

郭紹擺手道:“吾意已決,不成功則成仁!”

“啪”地一聲,一根燃燒的木頭從投石器支架上燒斷掉落下來,讓完全沒注意周圍景象的衆人嚇了一跳。郭紹轉頭看向西北淮水方向,李重進和李繼勳兩人絕對要把責任推卸在自己頭上。一句疏於防備就夠了。

半個多月前,郭紹是非常不想來攻壽州;但現在,他絕不能放棄壽州。帶着失敗的陰影從這裡撤職,意味着什麼?他要死磕在這裡,無論那是一根硬骨頭還是一塊石頭,嚼碎了才能吞下苦果;沒有退路。

只有立軍令狀表明決心,纔是最有效地讓皇帝不會因失望而撤換攻城主將的辦法。

但這個軍令狀需要有附加條件。精兵太少,虎捷軍右廂號稱二萬精銳在壽州城外,但調不動;鎮兵鄉兵等雜牌軍的戰鬥力郭紹已經見識了,敵軍一衝就驚慌失措不能組織抱團。還有李重進那廝,老是干涉讓人很心煩,無所適從。

就好像你拉弓射箭時,正在尋找最恰當的時機和方位,有個人在你旁邊嚷嚷:射啊、怎麼不射,從這裡射、你對着哪裡,快射啊……我射|你一臉!

現在這壽州城,有糧有兵有牆,劉仁瞻又是個厲害的老將。郭紹真不覺得有什麼時機,沒有時機就貿然出擊很不符合他的作風。

沒有戰機但可以創造戰機。

……

不多時,李谷派人來了,說替郭紹準備的物資第一批已經運到了下蔡倉庫。硝石、硫磺、木炭。

郭紹丟下了面前的滿目瘡痍的戰場,回頭對李處耘道:“我去一趟下蔡,這裡你看着,有重要的事就派快馬去下蔡找我。除了收拾戰場,其它事情一切照舊,地道也要繼續挖,三面各處的地道都繼續;但不要超過城牆……還要在城牆前面挖溝築牆,掀牆壘土。”

劉仁瞻用石油,守城毀器都很有效。郭紹不知道他的石油從哪裡挖上來的,找不到挖石油的地方,但硝石、硫磺的礦點卻很多人都找得到。

唐朝就有火藥了,不過無法用來炸城。挖地道常規的作用只是悄悄輸送兵力偷襲,沒有別的用法。想用地道從地下挖塌城牆是不可能的;自古到今沒有戰例,古人攻城無所不用其極,如果能挖地道把城牆挖塌,早就有先例了,周軍圍攻壽州兩個月一定會用。劉仁瞻也不可能會認爲地道除了運兵進攻、還有什麼用處。

炸塌一段城牆也不一定能攻進去,但現在沒人能料到這種事,這就是戰

機……

還要用壘土攻城迷惑劉仁瞻,郭紹當然知道劉仁瞻會在壘土的位置部署重兵工事,做好防備。這個法子不能湊效,但他劉仁瞻必須要防備,不然佯攻就成了主攻。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火藥究竟能不能把城牆炸塌?

郭紹表現出來的攻城策略一目瞭然:挖地道、壘土。劉仁瞻恐怕在嘲笑自己,連自己人都不相信郭紹如此攻城能湊效吧。不過他覺得無所謂,越是對方覺得一切盡在掌握,越容易抓住要害出其不意、給劉仁瞻狠狠一擊!

當然如果火藥沒把城炸塌,就聽了個響動。那就悲劇了……世間真是充滿了危險,郭紹之前忍着,但現在不覺得自己還有退路。

一硝二磺三木炭。郭紹在路上默唸了幾遍,這個比例究竟好不好,他不知道,更記不得精確的比例……記住了也沒用,礦物有很多雜質,誰知道混在一起究竟是什麼比例?

在下蔡鎮的一個屯糧院子裡,郭紹見到了李谷。

“郭將軍要這些東西作甚?”李穀道,“用來燒城門嗎?壽州有甕城……”

這句話提醒了郭紹,火藥是燃爆,不是爆炸;燃爆的威力取決於燃燒的速度。他見倉庫裡只有幾麻袋東西,用刀劃開口子一看,是一些灰色的塊狀物,像是魔芋一般的顏色。郭紹微微一想,問道:“這是硝石麼?”

李谷點點頭:“硫磺和木炭都不是問題,大批已從各地調運,剋日即到。但附近諸州能收集到的硝石不多,只有從關中急調,地方官累積上報數量不下兩千斤,可能還得十天才能運到。”

郭紹忙拜道:“李公能如此得力幫忙,感激不盡。”

“都是小事。”李谷微笑道,“我以前做過宰相,和許多地方官都有公文來往,也常被官家授命籌辦軍需,輕車熟路不過舉手之勞。”

郭紹便把一塊硝石從麻袋裡摳出來,拿在跟前仔細瞧。前世他到底是讀完了高中又上過大學的人,知道硝酸鉀這種化合物應該是類似鹽巴的晶體,手裡這石頭一般的玩意灰不拉幾的,不知道有效的物質究竟有多少。

他一番尋思,不想泄露軍機,又派人去壽州把羅猛子部下三百親兵調到了下蔡,下令封鎖倉庫,驅趕閒雜人等。

接着在郭紹的授意下,大夥兒就在院子裡架起大鍋來,又去找來一些需要的物什。鉀是元素週期表靠前的活躍元素,鉀的化合物一定易溶於水。

半麻袋硝石被錘碎後,就被在木桶裡摻水攪化,然後用濾豆腐的紗布過濾出水。過濾過的水被倒進大鍋裡煮,烘乾。終於炒出來了一堆白灰色的晶體,這就是硝酸鉀?郭紹抓一|撮在手心琢磨,發現裡面的晶體規則不一,有些像鹽巴一樣的小顆粒,還有的晶體是長條形。這不是一種物質,不然結晶後形狀應該一樣。

郭紹讓人拿竹編的篩子來篩,分類。然後把兩種晶體分別混合大概數量的木炭和硫化,點火來試。發現只有長條晶體才

能急劇燃燒。

然後另外幾口鍋也架起來了,用那種方法半天就把幾麻袋硝石加工成了三桶硝。

左攸幫忙,用稱量貴重物品的戥子來稱,混合成四十九種不同比例的火藥。混合的時候比較麻煩,乾燥的三種物品攪重了會自燃,不攪均勻又怕混合得不好。不過左攸等人很容易就想到了法子,直接摻水打溼,和麪團似的然後拿到加工糧草的石舂裡舂。晾曬一天後,次日再小心碾磨成粉。

但這時郭紹讓他們不用費事磨成粉了,直接搓碎成顆粒,拿細篩子篩勻即可。

大夥兒忙活了三天,四十九包黑乎乎的玩意就獻了上來。郭紹便和左攸羅猛子以及十幾個親信的親兵留下,在屋子裡試驗起來。

方法很簡單,試出哪一種燃燒得最快。

四十九種火藥再細分成七組,每組選出燃燒最快的一種;然後勝出者再一起最後試驗。跟比賽的規則似的。七種火藥用紙摺疊,弄出一個長條,然後數一二三一起點燃,看哪一種最先燃到盡頭。

屋子裡很快硝煙瀰漫,大夥兒咳嗽不已,只好把門窗打開透氣。

整個過程其實非常簡單,郭紹等一個時辰不到就試驗完了。找出了那包火藥的比例:七兩五錢硝、一兩硫磺、一兩五錢木炭。

郭紹隱約知道火藥顆粒比粉末燒得快,尋思原因,估計是中間有空隙更容易燒起來?不過他覺得實驗是證明一切猜想的方法,而且這事兒又簡單,便獨自拿同一種火藥的顆粒和粉末來點,果然差距明顯……同樣長度的火藥條,顆粒火藥燒沒了,粉末連三分之一都沒燃到。

這邊搗鼓得差不多了,郭紹命令左攸留守倉庫,羅猛子節制親兵,叮囑他們不得泄露軍機,否則死罪難逃。另派親兵斥候至淝水附近設明暗哨,提防細作。

郭紹返回了壽州城。次日,皇帝派來的大臣又到壽州。這回來的人不再是好說話的王溥,倒也是郭紹認識的人:竇儀,還有個隨從趙普。

郭紹漸漸想起來,趙普似乎是投靠趙匡胤的人,現在怎麼和竇儀在一塊卻不得而知。

竇儀什麼都沒說,就在城池附近到處轉悠,實地考察城外的部署。郭紹在旁邊一一解釋自己的部署意圖和如何防備城中反擊的考慮,並毫不避諱地說李繼勳按兵不動,自己精兵不足又遭偷襲,才導致幾天前的失敗。

兩天後,竇儀去了虎捷軍右廂大營。然後向東南方滁州去了。

沒兩日,快馬就趕到了壽州,下旨李重進移鎮濠州,李繼勳部向東北塗山方向調動;部署在南部廬州方向的虎捷軍左廂第三到第六軍主力向壽州調動,歸廂都校郭紹節制。

傳旨的竇儀對郭紹說道:“官家說,雖然你並未懈怠,卻讓守軍反攻得逞,難辭其咎!既然立了軍令狀,在諸將跟前也有話說了,官家不是不講情面的人。限期一個月,時間一到,若無進展,郭都使要自縛於君前請罪!”

(本章完)

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不如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八百三十四章 牽羊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朦朧燈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
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不如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八百三十四章 牽羊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朦朧燈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