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

下雪了,江南的雪因爲氣溫不夠低,帶着點溼潤,小小的雪花不是在空中飄蕩,卻是簌簌往下掉,看起來就沒那麼悠揚、顯得急切又急躁。

王樸剛過長江,此時正站在郭紹的身邊,兩人默默無語地觀賞着空中的雪、路邊的臘梅。但兩人都沒有什麼詩情畫意、閒情逸致的心情……身在敵國,一天接一天的戰爭環境下,好像誰也難以產生什麼逸趣。

郭紹特意觀察着路邊的那叢臘梅,小小的白裡透紅的花瓣,看起來十分嬌嫩,還沒完全綻放就在風雪中落到了路邊的泥濘中。他的視力很好,看到了花中的蕊、花瓣的顏色、以及它在寒風中微微的戰慄,眼前的景象就好像一部微距相機精心呈現出的模樣。

這麼多年來,他確實沒有這麼仔細地看過一枝臘梅、甚至別的花草;何況在現在這種急躁的心情下。以前同樣如此,郭紹要關注更多的東西,現實的、事關生存生活的東西,而梅花確實不能對他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最多偶然間看見時覺得:咦,這花真漂亮。如此而已。

梅花讓他想起了一個人、一些事。於是他莫名地陷入一種淡淡的情緒中。

而那個人,很快就能見到了吧?會在怎樣的場景下重逢,又應以怎樣的身份和姿態去面對?

郭紹長長呼出一口氣,擡起頭眺望遠方,遠遠的山坡下、朦朧的風雪之中,幾條黑色的長龍正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緩緩地爬行。那是周軍在陸上的人馬,無數的人正向北面的南唐都城江寧府進發。

這片地方有那麼多人,卻顯得寂靜而空靈。歷史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但郭紹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爲都是對的……爲了自己認識的、能想象到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爲了在這裡將要出生的、生活的後世人。

郭紹不認爲自己是天才、是天資超越世上所有人的人傑;但他有一些超越世人的東西,於是擁有了隱秘的力量。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當他站在了高高的山崗上,總覺得自己有那個責任,爲族人指一個方向、一條通向陽光的道路。哪怕這條道路依舊充滿了血腥和殺戮。

“我們在做一件大事吧?”郭紹轉頭看了一眼王樸,終於開口道。

王樸收回翹首眺望的目光,正色道:“足以彪炳青史的大事。”

郭紹淡定地點點頭,說道:“這裡風大,站久了提防染上風寒,我們下山再說。”

於是一行人陸續開始沿着山路下山,這種天氣這種路況不敢騎馬,盧成勇走後面牽着郭紹那匹黑馬。沿路上郭紹說了一句“王使君慢點,看着腳下的路,下雪有點滑”,倆人倒很像忘年之交的好友。

這時郭紹又提起剛纔的話題:“我們在做一件大事,此時卻感覺沒什麼特別,就像今天就是出來走走、看看、說說話;絲毫不像史書記載的那樣。”

王樸笑道:“青史是春秋筆法,自然不會寫咱們

怎麼吃飯怎麼走路,如何賞梅賞雪。”

郭紹道:“我倒是覺得,青史如同標本,而我們活着是有生命的,所以會有所不同。”

“標本?”王樸面露疑惑。

郭紹忙想解釋一番,這時迎面飄來了一片梅花小花瓣,他便敏捷地抓到了手裡,伸到王樸的面前道:“這是樹上剛掉下來的花。若是把它夾在書裡,明年翻出來看它長什麼樣,就是標本。”

王樸聽罷恍然大悟,片刻後又若有所思。郭紹不動聲色地看了他一眼,心道這些能走到高位的文官,悟性是很高的。

一衆人下了山,道路寬敞,便上馬慢行,先回中軍。大路上走軍隊,平原地區的大路是很寬敞的。左側是四列步兵、或牽着馬的騎兵和騎馬步兵;中間行馬車驢車,右側留有空隙用於前後信息快速傳遞,或是損壞了的車輛暫時停靠,以免影響整個大軍的行軍進程。古代沒有汽車交通規則,但人們還是把人羣的組織布置得井井有條。

當時是,一騎就從大路右側急奔過來,馬上的騎士擡頭看了一眼中軍的高高大旗,勒馬緩下來,隨即跳下馬來,和中軍的武將說了兩句話,便牽着馬向郭紹這邊走了過來。

郭紹聽到一聲“曹將軍奏報”,便拍馬讓到右側,從信使手裡接過軍報,拆開來看。

他瀏覽一遍,便追上中軍的一輛大馬車,棄馬上了馬車。不多時,王樸、左攸、李處耘、史彥超等人也陸續上了馬車。郭紹將手裡的奏報遞給王樸,自己從椅子下面的包裹裡翻出兩張圖來。

王樸看完說道:“吳越國主調兵從中吳(蘇州)出兵,聽從曹彬的建議,以大軍沿運河水陸並進,虛張聲勢,直趨常州;再以精銳部署在東面。南唐國江陰守軍果然出動往救常州,半途遭吳越軍伏擊,大敗、全軍折損殆盡。吳越精兵趁虛攻佔江陰,對常州成圍困之勢。”

郭紹拿起毛筆在舌頭上舔了一下,在圖上畫上了箭頭和圓圈,又在小冊子上寫下了片言隻語。

李處耘道:“常州是京口的南面門戶,破常州可沿運河直逼潤州(鎮江)、京口水寨,勢必讓潤州、乃至江寧府的南唐軍震恐。而此前郭大帥定下的“聲東擊西”方略便是分散江寧府的注意,對南唐國都施加壓力,目標在夾擊京口南唐水軍。吳越軍此番動靜對大略大有裨益,末將進言派使者前去吳越軍嘉獎其主帥。”

王樸道:“附議李將軍的主張,大周軍兵力不足,吳越軍北上是雪中送炭之舉。”

郭紹轉頭看左攸,左攸道:“曹彬這回沒帶兵,但他出使吳越的功勞不小。”

郭紹點點頭,再次舔筆尖寫了兩個字,然後又目視史彥超。史彥超看了一眼李處耘,哼哼道:“我有什麼好說的?反正上面這些人都是郭大帥的人,你們說怎麼辦就怎辦,我說的法子有被用過嗎?”

在場的幾個人臉色都變了,

這史彥超有時候說話着實刺耳。數人紛紛側目,默默關注郭紹的反應。

郭紹拿着毛筆,垂目看着木底板沉默了一會兒,終於擡起頭直視史彥超,史彥超的膽大是真的、他絲毫不迴避郭紹的目光。郭紹的心帶着誠摯,他相信此時自己的眼神也是真誠的,因爲不是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嗎?

“史將軍,你這話不對,但我不會因爲你說什麼便與你計較。

有人的地方、特別是權力場,不一定會結黨,但一定有圈子,和唐代韓愈大師所說過❛朋黨論❜類似。咱們是人,就有自己的喜好、以及志同道合的結交,但是僅靠關係定論功過是非就會陷入黨爭。

黨爭絕不利於整個國家發揮實力。咱們在座的人,不是榮華富貴身居高位就夠了,還有更多的夢想和大事要做。要成事、要實現九州全族的抱負,我得儘量避免內鬥,所以史將軍放心,我不會因爲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來判斷一個人。

史將軍在戰陣上多次爲大周立下汗馬功勞,所以你在朝廷就該有自己不容動搖的位置、該有說話的餘地。我記得你爲國家做過的事,這也是在咱們這裡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沒有采納史將軍的主張,是因爲我認爲與整體方略有所偏斜,如此而已。”

郭紹說罷又輕鬆地笑道:“其實我私下還是挺敬重史將軍爲人的,很直率、也懂軍中規矩。”

史彥超聽罷神色有點尷尬,伸手在額頭上不斷摩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時郭紹注意到,不僅史彥超這個武夫服了,周圍幾個人全都對自己投來了敬重的目光。拿韓愈的朋黨論來做論據很能說服這個時代的文官的。

其實那篇文,郭紹以前好像看過只是全忘了,前不久在東京家中才臨時看了一遍。他是個善於自學的人,這點確是自己也認識到了的長處。

有些東西他也是到了位置才真正領悟到的,後世一種稱爲志同道合的做法,照樣適用於古代:用一種光明的理念來凝聚人心,比簡單的黨同伐異更加高明。郭紹心裡也並不完全當作工具,他確實也相信世人有喜好陽光的一面,自己也想如此。

衆人在沉思郭紹的話,他又說道:“李將軍應下令江面水師主力,隨陸路大軍其後,向江寧府進逼施壓。”

李處耘抱拳道:“末將明白了。”

郭紹隨後挑開車簾,望着外面。各式車輛的輪轂發出不同的聲音,人們的腳步聲凌亂而鬆散,但說話的人並不多,路面並不好走、加上連日行軍作戰,將士們臉上都有些疲憊之色。

白天行軍防寒倒不是問題,北方的冬天比江南的氣溫低多了,人們還是能適應寒冷的,步行行軍也會暖和身體。只不過風雪吹在臉脖上還是很刺人,不少將士用髒污的肩巾裹在脖子上,如同戴着圍巾一般。

郭紹的目光仔細看着一切,久久不語。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二十章 晉陽之役(5)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
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二十章 晉陽之役(5)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